倾力营造书香校园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跨进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黄田中心小学)的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教学楼上悬挂的经典诗句与名言;当你穿过教室外的走廊,吸引你眼球的一定是每间教室外墙上的“每周一诗”,不同的诗句总让人忍不住往里窥探,原来教室里又是另外一个世界!教室后的知识园地挂满孩子们稚嫩的书法和图画作品,你在欣赏的同时,不仅能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还能感受到学生们学习古诗文的满腔热情以及他们充满创造力的智慧。
  上课读古诗文,下课谈古诗文,教研议古诗文,这在黄田中心小学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近年来,黄田中心小学将“古诗文诵读”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和促进学校新一轮发展的特色,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行为全力打造特色学校“品牌”。
  书香环境显特色
  人文底蕴是学校“永恒的风景”。“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需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为此,黄田中心小学的领导与全体教师共同谋划,出勤出力,把校园环境改造得焕然一新。学校紧紧围绕“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这一特色办学理念,大力营造“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做少年君子”的文化氛围。楼梯两旁的墙壁悬挂着孔子、孟子、唐宋诗词名家的介绍,教室外的走廊上挂的是诗词名句。学生不但能领略古代诗词名家的风采,还能在耳濡目染下自然吟诵名家的诗词名句。此外,以古诗文为主题构建的班级特色文化、校园文化长廊,校门处设置的《每日自问》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书香校园环境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加深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学生在这充满书香的校园里,上课时跟老师一道与经典对话,下课后跟小伙伴们在走廊上看着唐宋诗词名家的图片、比比谁背的古诗词多,课外活动时则会跑到文化长廊里有模有样地扮起名家的样子吟诗诵词……无形的育人文化寓于众多的有形活动之中,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不可估量的。
  书香校园诵经典,读书活动养内涵。黄田中心小学除了精心打造充满书香味的校园环境,还为师生诵读经典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从2008年开始,学校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让学生直面经典著作,感悟经典著作之内涵。每年文化艺术节的经典文化学习汇报活动则是所有读书活动中的重头戏,有诵读活动、吟唱活动、板报展示、歌舞演唱以及情景剧和小品表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出彩。它让会唱的、会画的、会跳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一面。这既符合古诗文自身的特点,又促进儿童智能发展多元化的规律。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
  教学科研树品牌
  黄田中心小学语文组认真分析“古诗文诵读”的教学特点,决定把“古诗文诵读”作为拓展型课程,在教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读为本”,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诸如音读、形读、情读、意读等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以培养兴趣、诱发自信、开阔眼界、拓展知识、丰富内涵、提升素养为宗旨,大胆尝试、创新教法。如今,该校在拓展型课程领域开辟了一块极具发展前景的教学新天地。
  作为拓展型课程内容之一的“古诗文诵读”教学,黄田中学小学主张学科之间进行有机整合,即在强调学科性教学特点的前提下,注意各学科的优势互补和相互借鉴。如古诗文与美术在创作的意境上有相通之处,古诗文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古诗文的理解有时会得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进行诗配画比赛,让学生抄写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然后根据古诗的意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故事配上一幅画。学生们的作品常常会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诗与画的搭配既巧妙又灵活。
  古诗文本身具有律动之美,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吟唱古诗,其表现形式则更为活泼,学生也更乐意接受。如现在的古诗新唱《春晓》《锄禾》等,学生就非常爱唱,边唱边配动作,一首首古诗就这样在他们的歌声中常驻脑海;古诗文教学与自然教学结合,可以敦促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古诗文中包含的自然规律和生活常识,懂得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性,也可以诱导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欣赏典雅的语言、提高文学修养;古诗文诵读与英语教学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东西方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到中华古诗文正在走向世界,并从中感受到我国古汉语的独特魅力。
  除了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古诗文诵读”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在“古诗文诵读”专题活动中,教师的课改意识逐渐增强,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学科整合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升。黄田中心小学的主要做法是围绕“古诗文诵读”这一课程目标,组织各类活动,通过实践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是专题培训。“文化”即以“文”化人,教师是化人之人,学浅,何以为师?为了加强教师培训力度,黄田中心小学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让每一名教师都有机会出外学习。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诵读经典笔记,通过外出参加各种“古诗文诵读”的培训、自修等方式,提升理论水平,厚实文化底蕴,增强科研能力。
  二是编写教材。学校首先请专家给全体教师作专题讲座,让每位教师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教师们本着对民族文化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找版本、寻典故、查资料、求出处,加班加点忙碌数月,几经修改,终于完成了《中华古诗文选读》。编写教材的过程虽然艰苦,但是教师们在翻阅书籍、查阅网站、咨询专家、起草稿子的过程中,专业素养得到了系统地提高与发展。
  三是撰写教案。为了加深教师对古诗文含义的理解,学校敦促教师在备课中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研究所备古诗文作者的个性特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学校备课组以讲课、咨询、对话以及个别辅导等方式等请专家解读教材。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注意把握学科的教学特点、古汉语的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征,找准教学切入口,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年级设计出不同的教案。如陆少玉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冯菁华老师执教的《池上》、莫萍老师执教的《春天诗话》等课上出了特色,还送教到边远的兄弟学校。兄弟学校的老师听了课后都啧啧称赞,觉得这样上古诗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不容小觑。
  此外,学校教师就有关诵读经典诗文,宏扬民族文化的诸多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积极举办诵读经典教案设计评比和诵读经典论文评比,从中精选了40多篇参加自治区举办的论文评比,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近来,黄田中心小学又一次掀起了诵读经典教案设计评比和诵读经典论文评比的热潮。教师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实战”中接受训练,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老师们都说:“经过这几年与经典诗文的零距离接触,我们都变得胸有诗书气自华了,而且能够出口成章,教学能力得到了迅速地提高。”
  黄田中心小学为了将“古诗文”诵读作为学校课改语文拓展性课程来推进,还与课题研究进行结合,开展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当前,“两纲”精神的渗透、贯彻与实施,只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古诗文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对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起到深刻而直接的作用。古诗中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不仅包涵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还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这些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的不朽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重新解读、积极思辨,这本身也是开启青少年心智的过程。2006年10月,经过申请,黄田中心小学正式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师生人文和语文素养”子课题实验学校,并于2011年7月顺利结题,并获得自治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如今,学古诗、诵古诗在孩子们中已蔚然成风,也成为了黄田中心小学的一大亮点。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从小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接受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增进他们对祖国悠久文明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了解,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现在,黄田中心小学已形成了“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的校园特色,体现了“以人为本,厚德载物,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但是黄田中心校的师生们并不自满,他们还在为把学校建成“创一流管理,办一流教育,培养高素养的新世纪人才”的名校而努力。
  (责编 韦 力)
其他文献
他是一位“80后”校长,年轻、有活力。自担任校长以来,他不辞劳苦,推陈出新,为管辖下的各所学校解决了基础设施不完备等诸多实际问题,还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由此赢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赞誉。他就是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中心学校校长鄢永奖。  2008年秋,鄢永奖被任命为德峨乡中心学校校长。本着对民族教育负责的态度,他立志改变多民族乡镇基础教育滞后的现状。为此,他执着追求、辛勤
期刊
从教十余年,今年即将再次讲授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我突然生出一种乏味的感觉。以前教授这篇经典文章,我总是先介绍孟子,再落实文言知识,接着是粗浅地分析文章: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借此阐述 “仁政”的具体内容,宣扬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凭借这些经验和“能力”,我相信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毋需备课。但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将要沦为一个“只会传授知识”的工具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转变旧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建立一种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为此,2011年,我们开始进行“以学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力图使教师真正从知识传授者转变
期刊
走进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中心学校(以下简称南晓中心校),可以看到三栋分别用“晓悟楼”“晓省楼”“晓升楼”命名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校长李盛成告诉记者:“这些名字里分别嵌着‘悟’‘省’‘升’三字,蕴含着‘领悟’‘反省’‘提升’的意思,体现了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在思考和创新中追求进步和发展(的价值诉求),而习惯养成教育便是我们学校在创新中追求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南晓中心校响应南宁市教育局提出的
期刊
“我的家乡有红提、西红柿,还有蕨菜、竹笋。”桂林市资源县机关幼儿园大二班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别看这些孩子小小年纪,但家乡的民俗风情、特色文化等,他们知道的可不少。资源县机关幼儿园园长高丹丹告诉记者:“自从我们幼儿园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课堂以来,孩子们学到了很多有关家乡民俗文化的知识,现在许多孩子都是这方面的小专家了。”  资源县机关幼儿园于2011年11月申报县级实验课题“将家乡民俗
期刊
李康副主席深入广西大学  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调研  本刊讯 近日,自治区副主席李康深入广西大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她实地考察了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并召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就“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水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等内容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还听取了广西大学相关领导关于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
期刊
“天峨县高级中学语言文字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漫步》报纸是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亮点。”3月12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团第二小组组长谭为宜看了《漫步》报纸后,对天峨县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为天峨高中)的语言文字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直以来,天峨高中秉承“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生的未来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打造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于2005年创办了校园文学报纸《
期刊
我校所倡导的“知书达礼”之“书”,诠释为书里书外之书香气韵。“书里”,指的是运用教材掌握知识;“书外”,指的是拓展阅读,博览群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对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是145万字。  由此可见,不论从学校特色发展的高度,还是从语
期刊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安居》中写到:“教比学难得多……为什么教难于学?这并不是因为做教师必须腹笥宏富,常备不懈。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实际上,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  这里所说的“让”,是一种位置的变化、重点的转移,是教师让出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让”,体现了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在打造知书达礼课堂的过程中,我
期刊
内容详尽的食堂财务公示栏,干净明亮的食堂,忙上忙下的食堂工作人员,细心对账的膳食委员会(原名“清算小组”,2013年更名为“膳食委员会”)成员,香喷喷的饭菜,像花朵一样的学生笑脸……4月,本刊记者到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学校实地走访,切身感受到了该县规范、细致地执行“营养改善计划”给师生带来的欢乐。  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贝林小学是一所县级寄宿制试点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该校学生大部分是来自边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