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小学起步作文更是让学生望而生畏,如何让学生轻松起步,爱上作文,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起步作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三年级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目标中提到:“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势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1]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起步作文应从培养兴趣,注重阅读积累,放手让学生写真人真事、反复修改、培养信心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下面论述如下:
一、突出“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因此,在提供作文素材时就应该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又比较熟悉的,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为了让学生能找得到写的,可以创设情景,和他们玩有趣的游戏,做有价值的小实验,可以带他们到校园里欣赏美景,或家长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然后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次习作写观察日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找不到写的或观察不仔细,于是,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两个苹果,一把铅笔刀,一张餐巾纸,并没有告诉他们拿来做什么。当天的日记就是把准备材料的经过及自己的猜想写出来。第二天来到学校,告诉大家实验目的后,让大家先纵切苹果,再横切苹果,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结果切的方式不一样,看到的现象也不一样,有同学说:“纵切苹果,苹果的种子就像生长在漂亮的贝壳里一样。横切苹果,苹果的种子组成了五角星,如果拿远一点,看起来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过一会儿,又有同学发现,苹果变色了,为什么会变色呢?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同学们找到了答案,而且还意外收获了许多东西,如:苹果核有毒等科学小知识。在写作过程中,有同学把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实验后的心理活动也写出来了。课后再让学生亲自种绿豆、大蒜等自己喜欢的植物,并连续观察其变化,及时写好观察日记,此次习作便迎刃而解了。
总之,一律避开枯燥的理论讲解,让习作真正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充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实现“三多”
1.多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滞后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2]所以,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是多读书、读好书、用好书。
2.多积累。
首先,语言文字的积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及时圈画,简要写下阅读感受,定期做阅读记录,把书中自己喜欢的新鲜词句及时积累下来。
其次,原创素材的积累。素材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为此,我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每天发生的有意义的或是难忘的事记下来。
3.多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3]例如:春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与它亲近,会有意外的惊喜和发现,会使孩子写出让我们感叹的句子。有个孩子看到放在讲桌上的蝴蝶兰后,这样写道:“蝴蝶兰的花枝上爬满了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紫蝴蝶,真美啊!”当我带孩子们到校园里寻找春天时,刚刚开放的玉兰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有孩子写道:“广玉兰的花像一位穿着白色莲花裙的白雪公主,微风吹来,她就随风舞蹈。”有个孩子的母亲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带着孩子散步,孩子边走边问关于月亮的很多事,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他急忙爬起来说:“妈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让月亮走快一点。”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多么幼稚的解释,但却让我们看见了童真。让孩子亲近自然,学会观察,他会创造出很多生动的语言,比死记硬背好词佳句有效得多。
三、加强“写”
由于三年级的孩子习作刚起步,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过多,少一些约束,多一些自由,否则学生要么就是不敢写,要么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千篇一律,例如在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时,老师用小黑板出示:先写它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生活习性,最后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然后再让学生说,前一个同学说到他家的狗嘴很馋,爱偷吃锅里的肉,后一个同学也许和他的一样,这样一来,学生写的东西大多是违背自己的意愿的,甚至是子虚乌有,想要他们写出真情实感就不太可能了。写作时为了不打断写作思路,写不起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空着,最后再想办法解决。至于好词佳句能用则用,不能用则罢。
四、重视“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以采取自改、同学互改、教师改等形式。学生在修改时,老师应提出一定的标准:比如句子是否通顺,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是否用上好词佳句等,教师也要注意巡视指导,把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提出来并当场解决,修改好后让学生誊正。最后老师认真批改每一篇习作,改时我重在鼓励,哪怕他只用了一个好词语,一个好句子,引用了一句古詩,一句名言,一段歌词,哪怕他只比上次减少了一个错别字,我都给予鼓励,并在旁批那里画上一朵小红花或一张可爱的笑脸。
五、重视成果展示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学生有成就感,把优秀的习作在班上朗读,然后师生共同点评,再在班上的“佳作欣赏”里贴出来,让班上的同学欣赏。记得班上有个小女孩,平常写日记总是敷衍,有一次,当我改到她的日记时,发现写的日记很真实,而且就像一首稚嫩的小诗,于是,我当场让她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完后,让同学们进行点评,从此之后,我发现她变了,书写比以前认真,日记内容比以前具体,越写越带劲了。
由于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要把习作搞上来,起步得走稳,还得有耐心、信心、责任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一分悟性,多一点创意,就会多一些惊喜。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J].给教师的建议,1984.6:50.
[3]苏霍姆林斯基.教给学生观察.给教师的建议[J],1984.6:48.
关键词:小学;起步作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三年级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目标中提到:“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势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1]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起步作文应从培养兴趣,注重阅读积累,放手让学生写真人真事、反复修改、培养信心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下面论述如下:
一、突出“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因此,在提供作文素材时就应该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又比较熟悉的,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为了让学生能找得到写的,可以创设情景,和他们玩有趣的游戏,做有价值的小实验,可以带他们到校园里欣赏美景,或家长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然后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次习作写观察日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找不到写的或观察不仔细,于是,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两个苹果,一把铅笔刀,一张餐巾纸,并没有告诉他们拿来做什么。当天的日记就是把准备材料的经过及自己的猜想写出来。第二天来到学校,告诉大家实验目的后,让大家先纵切苹果,再横切苹果,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结果切的方式不一样,看到的现象也不一样,有同学说:“纵切苹果,苹果的种子就像生长在漂亮的贝壳里一样。横切苹果,苹果的种子组成了五角星,如果拿远一点,看起来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过一会儿,又有同学发现,苹果变色了,为什么会变色呢?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同学们找到了答案,而且还意外收获了许多东西,如:苹果核有毒等科学小知识。在写作过程中,有同学把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实验后的心理活动也写出来了。课后再让学生亲自种绿豆、大蒜等自己喜欢的植物,并连续观察其变化,及时写好观察日记,此次习作便迎刃而解了。
总之,一律避开枯燥的理论讲解,让习作真正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充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实现“三多”
1.多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滞后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2]所以,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是多读书、读好书、用好书。
2.多积累。
首先,语言文字的积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及时圈画,简要写下阅读感受,定期做阅读记录,把书中自己喜欢的新鲜词句及时积累下来。
其次,原创素材的积累。素材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为此,我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每天发生的有意义的或是难忘的事记下来。
3.多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3]例如:春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与它亲近,会有意外的惊喜和发现,会使孩子写出让我们感叹的句子。有个孩子看到放在讲桌上的蝴蝶兰后,这样写道:“蝴蝶兰的花枝上爬满了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紫蝴蝶,真美啊!”当我带孩子们到校园里寻找春天时,刚刚开放的玉兰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有孩子写道:“广玉兰的花像一位穿着白色莲花裙的白雪公主,微风吹来,她就随风舞蹈。”有个孩子的母亲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带着孩子散步,孩子边走边问关于月亮的很多事,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他急忙爬起来说:“妈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让月亮走快一点。”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多么幼稚的解释,但却让我们看见了童真。让孩子亲近自然,学会观察,他会创造出很多生动的语言,比死记硬背好词佳句有效得多。
三、加强“写”
由于三年级的孩子习作刚起步,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过多,少一些约束,多一些自由,否则学生要么就是不敢写,要么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千篇一律,例如在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时,老师用小黑板出示:先写它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生活习性,最后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然后再让学生说,前一个同学说到他家的狗嘴很馋,爱偷吃锅里的肉,后一个同学也许和他的一样,这样一来,学生写的东西大多是违背自己的意愿的,甚至是子虚乌有,想要他们写出真情实感就不太可能了。写作时为了不打断写作思路,写不起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空着,最后再想办法解决。至于好词佳句能用则用,不能用则罢。
四、重视“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以采取自改、同学互改、教师改等形式。学生在修改时,老师应提出一定的标准:比如句子是否通顺,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是否用上好词佳句等,教师也要注意巡视指导,把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提出来并当场解决,修改好后让学生誊正。最后老师认真批改每一篇习作,改时我重在鼓励,哪怕他只用了一个好词语,一个好句子,引用了一句古詩,一句名言,一段歌词,哪怕他只比上次减少了一个错别字,我都给予鼓励,并在旁批那里画上一朵小红花或一张可爱的笑脸。
五、重视成果展示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学生有成就感,把优秀的习作在班上朗读,然后师生共同点评,再在班上的“佳作欣赏”里贴出来,让班上的同学欣赏。记得班上有个小女孩,平常写日记总是敷衍,有一次,当我改到她的日记时,发现写的日记很真实,而且就像一首稚嫩的小诗,于是,我当场让她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完后,让同学们进行点评,从此之后,我发现她变了,书写比以前认真,日记内容比以前具体,越写越带劲了。
由于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要把习作搞上来,起步得走稳,还得有耐心、信心、责任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一分悟性,多一点创意,就会多一些惊喜。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J].给教师的建议,1984.6:50.
[3]苏霍姆林斯基.教给学生观察.给教师的建议[J],198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