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0r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基于此认识,我认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1 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澜。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就像教材中的“小兔采蘑菇”、“青蛙跳伞”、“小蜜蜂采蜜”等,我们认为不合逻辑常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因此,我们需要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个可亲可近的情境。
  例如教学“比一比”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蓝猫邀请大家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引导学生发现猫大哥客厅里的数学秘密,学生兴趣高涨。又如教学“统计”,借助媒体创设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如在学习“认位置”后,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
  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一年级的小孩子正如他们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把我的书包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会了数数,上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就知道摆多少双筷子了”、“我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助妈妈上街买菜,不会算错钱了”,也就像家长说的那样,“我的孩子回家把他的玩具和他书包里的书都分类收拾好了,真不错!”、“我的孩子现在都会自己看钟去上学了”。可见,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亲历数学,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1 关注过程,让学生亲历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期刊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这种能力是否培养起来了,也是在使用当中检查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里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课改理念,引导学生在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英语,使课程成为一
期刊
【摘 要】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是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如何才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呢?本人认为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基本前提;抓好学生干部的建设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严格常规管理,培养规范意识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有力保障;爱学生,让学生找到家的感觉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动力纽带;  【关键词】 班级宣言 集体荣誉感 班干部 常规管理 爱
期刊
【摘 要】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这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新课改向我们提出的课题。  【关键词】 工具性 人文性 合作学习 独
期刊
提到小学生的班级管理,我的体验是由于现在的学生班额大,教师工作压力大,各种活动和工作繁杂,因而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教师疲于应付,教育情感缺失等问题,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对少年儿童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以上小学班级管理的种种现状,我在班集体建设中特别注意实效性与针对性,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了一些浅显的经验,现在向大家汇报:  1 有效激励,诚信第一  对于六年级的孩子而言,年龄的增长决
期刊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学习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
期刊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1 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
期刊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构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的确不错,就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而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观察所得、创新发现和情感体验进行相互交流,都必
期刊
1 正确把握学生气质差异  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班主任对任何气质类型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个人的好恶,对学生的气质存有偏见,不能喜欢或讨厌某种气质类型的学生。例如,多血质的学生,有朝气,活泼灵敏,爱交际,但也粗枝大叶、轻浮不稳重;胆汁质的学生直率热情,反应敏捷,精力旺盛,但急躁易冲动;黏液质的学生,稳重踏实,善于自制,但行动缓慢,比较固执,冷漠;抑郁质的学
期刊
“人格”一词司空见惯,人人都在说。何谓“人格”呢?狭义而言,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广义而言,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生具来的基因元素,还有人作为一种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从一个人的思想、语言、行为、表情、服饰等体现人固有的特质。什么是“健康人格”呢?它指一个人性格、身份地位、思想行为、外在表情与社会公德、法律法规、职业道德、都合乎于社会的广泛认知和约定俗成的观念,跟个人道德品质、气质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