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χ2=4.320,P=0.038)。结论: 予以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護理
在临床上,颈动脉狭窄是一种管腔狭窄病症,主要由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引起[1]。在这一病症的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为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效配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术期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各15例;平均年龄(65.78±4.47)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6例、14例;平均年龄(64.89±4.3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护及基本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1)术前:予以血压、血糖控制,并检查患者心功能,确定其无心脏方面禁忌证后择期手术。颈动脉内膜狭窄者多为老年人,因而手术风险大,患者身心压力大,易产生恐惧感。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及治疗过程,适当予以心理疏导。(2)术后:在患者回病房后,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志恢复情况。在全麻6 h后可给患者饮水,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呛咳,次日予以流食,并于2 d后予以半流质饮食。抬高患者床头,并指导患者行颈部活动。观察患者四肢肌力、血压等情况,以防发生脑梗;还需及时为其换药,注意引流情况,一旦发生出血或颈部持续肿胀则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指导患者说话、饮水,观察其是否存在呛咳、声音嘶哑,以判断神经损伤与否。同时指导患者适当运动、清淡饮食、按时服药,并定期检测其血压、血糖水平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感染、神经损伤以及脑高灌注综合征等。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计数资料以(±s)、%表示,行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感染、神经损伤以及脑高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比对照组的26.67%(8/30)低(χ2=4.320,P=0.038)。
3讨论
在临床上,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病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一旦病发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肢体活动障碍以及失语等。随着目前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针对这一病症的治疗多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这一病症多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生,且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而在患者围手术期合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这也是降低患者手术风险,规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途径。
本次研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护理重点,对观察组采取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由此可见,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围术期予以术前血糖、血压、心功能检测以及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做好术前准备,同时经术后生命体征监护、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干预,也能进一步规避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予以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沈茜.颈动脉狭窄行内膜剥脱术患者1例围术期的血压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4):168-170.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護理
在临床上,颈动脉狭窄是一种管腔狭窄病症,主要由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引起[1]。在这一病症的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为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效配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术期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各15例;平均年龄(65.78±4.47)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6例、14例;平均年龄(64.89±4.3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护及基本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1)术前:予以血压、血糖控制,并检查患者心功能,确定其无心脏方面禁忌证后择期手术。颈动脉内膜狭窄者多为老年人,因而手术风险大,患者身心压力大,易产生恐惧感。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及治疗过程,适当予以心理疏导。(2)术后:在患者回病房后,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志恢复情况。在全麻6 h后可给患者饮水,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呛咳,次日予以流食,并于2 d后予以半流质饮食。抬高患者床头,并指导患者行颈部活动。观察患者四肢肌力、血压等情况,以防发生脑梗;还需及时为其换药,注意引流情况,一旦发生出血或颈部持续肿胀则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指导患者说话、饮水,观察其是否存在呛咳、声音嘶哑,以判断神经损伤与否。同时指导患者适当运动、清淡饮食、按时服药,并定期检测其血压、血糖水平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感染、神经损伤以及脑高灌注综合征等。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计数资料以(±s)、%表示,行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感染、神经损伤以及脑高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比对照组的26.67%(8/30)低(χ2=4.320,P=0.038)。
3讨论
在临床上,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病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一旦病发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肢体活动障碍以及失语等。随着目前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针对这一病症的治疗多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这一病症多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生,且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而在患者围手术期合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这也是降低患者手术风险,规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途径。
本次研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护理重点,对观察组采取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由此可见,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围术期予以术前血糖、血压、心功能检测以及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做好术前准备,同时经术后生命体征监护、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干预,也能进一步规避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予以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沈茜.颈动脉狭窄行内膜剥脱术患者1例围术期的血压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4):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