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寻找、确定主干知识点,寻找、确定模块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相互关联,区别定义公式和计算公式,以纲举目张式的方法,层层深入地展开复习是复习首要设计思路
关键词:听课;学生;教学活动
中途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学期听了本组同年纪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现将听课时的点滴思考整理如下:
一、该老师的教学思路如下:
授课内容和顺序:(非括号内文字为授课内容,按板书原样;括号内文字系听课人说明)
1.库仑力⒉静电力⒊电场强度⒋电场力所做的功⒌电势差⒍电势⒎电势能
(该老师列出如上七项概念或定律,作为小测,要求学生写出对应的公式。测毕,试卷上交后,该老师逐项写出答案。后用此联系式略作上述内容的总结:
E→ W→ E→φ→F (此项耗时约15分钟)。
习题讲解(选自学校订教辅材料),共三题(选用以匀强电场和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为情景的习题,题目略。借以加深学生对上述七项概念或定律的理解和提高其应用能力)。
(此项耗时约15分钟)。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例一:质量为m常电量为q的常电粒子静止于方向竖直的匀强电场中,求其带电的正负等。(总结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的第一种类型:即如∑F=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例二:由平行板ab构成的匀强电场水平向右,板间电势差为u,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板开始以初速为零运动至b板,求若干相关物理量。(总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直线运动的第二种类型:即如∑F≠0,且为和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恒量力的作用,则物体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评课要点:
按该老师原来设想的授课目的和设计教学过程,是乎合教学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的,即讲授新内容,课目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堂教学过程为:先复习电场性质(教学手段包括学生小测,小测题目答案,相关习题讲解,小结),后引入新课目。但实际授课时,由于重在复习电场性质,致新课目刚开讲不久(约10余分钟),即告结束。可以这么讲,并没有达到讲授新课的目的,从此意义上说,本堂课不能说是理想的。
所以,对所涉教材内容的整体整合、主次判断以及对电场性质中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有关的知识复习的选择,或本堂课授课目的的重新定位,有进一步相互研讨、交流的必要。我认为,
(一)如果是讲授《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则引入部份的内容及授课方式要有大的改变,小测的七个问题可重新设计为一个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移动一段位移,求电场力做功的题目,待学生完成后,老师再椐此有目的涉及电场性质进行复习式的讲解,并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
(二)电场性质涉及到概念、理论和定律有多、杂、抽象的特点,考虑到其在电磁学部份中的位次,在全章学完之后,对学生再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初步形成网络化的知识框架,是有必要的,所以,我建议将此课改为电场性质的复习课。下面看法中的③④两点,均按模块复习课的课型展开。
(三)复习课的复习思路设计,最基本的有两条,首先是寻找、确定主干知识点,寻找、确定模块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相互关联,区别定义公式和计算公式,以纲举目张式的方法,层层深入地展开复习,(对此,老师在讲课中提出的七个问题,己基本包含了本模块的所有知识点);其次,要给出重点和难点,就电场性质这块来说,重点可以是:带电粒子在电场的受力和运动(做功;电、力综合),电力线性质;重点的讲授重在理解其内涵,重在综合运用(所谓解题也)。难点是电场强度、电势(但非重要要求)和电力线的概念;难点的突破在于阐述的艺术:深入浅出、抽象化解、想象有形,在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训练。
(四)复习过程中,必然要选择若干涉及模块知识体系中的概念、理论和定律的习题,或让学生做,或老师讲,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解并运用概念、理论和定律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但无论是学生做,或老师讲,都应力求用在讲解概念、理论和定律中渗透的方式,不一定题题单独详解。以避免将重在概念、理论和定律的深化理解及初构知识子网络的模块复习课变成习题讲练课。
(五)鉴于电场部份知识体系的特殊性,如果因教学进度的问题,选择讲授新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则课堂结构设计,可逆常规(由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目)运作方法而行之。即可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作为电场知识的应用部份,选择3个左右有代表意义(如点电符电场或匀强电场中的带电位子,带电粒子不同受力的不同运动等)的题目讲解展开,讲解中,必涉及到电场性质的知识再现。即通过先新后旧,边新边旧,在应用知识能力解决新问题的训练过程中,达到巩固和提高对学过知识再理解再运用的目的。当然,选准讲解的题目,是此类课型成败的关键。
三、从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的目的出发,按模块复习课型设计,我尝试从另一角度提出我对此题目讲授的程序安排和教材处理方案:
总 课 目:电场性质或白一点讲电场的概念、定律和理论。
分 细 目:
(一)小测或提间:(题目或问题设计要小而精)。
(二)讲授过程:
⒈电场具有力的性质:
⑴描述的物理量(定义及公式)→电场强度→①几种具体电场的电场强度表述式→点电荷电场,匀强电场;②电荷受力(库仑力、静电力);③电荷受力,发生位置变化→电场力所做的功(延伸指出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⑵注意事项:固有属性,功的正负和机械能变化关系等。
⒉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⑴描述的物理量(定义及公式)→电势(零电势的规定)→电势差→电势能及其变化。⑵注意事项:固有属性,相对性、保守性。
⒊电场性质的形象化:
⑴描述的物理量→电力线的创立和特性规定→几种具体电场电力线的规定→点电荷电场和匀强电场的电力线。
⑵注意事项:①场强大小→密度,②电势降低→方向,③方向规定。
⒋上述讲授分细目,已经包含了诸物理量间的联系,知识网络层次清楚,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板书可在此基础上按讲授详略作文字上的简化处理。
⒌小结:可按老师的如下图示。
E→ W→ E→φ→F 如时间允许,可再精选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习题讲解,既可对电场性质作进一步的复习,又可为下堂课的讲授内容埋下伏笔。
关键词:听课;学生;教学活动
中途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学期听了本组同年纪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现将听课时的点滴思考整理如下:
一、该老师的教学思路如下:
授课内容和顺序:(非括号内文字为授课内容,按板书原样;括号内文字系听课人说明)
1.库仑力⒉静电力⒊电场强度⒋电场力所做的功⒌电势差⒍电势⒎电势能
(该老师列出如上七项概念或定律,作为小测,要求学生写出对应的公式。测毕,试卷上交后,该老师逐项写出答案。后用此联系式略作上述内容的总结:
E→ W→ E→φ→F (此项耗时约15分钟)。
习题讲解(选自学校订教辅材料),共三题(选用以匀强电场和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为情景的习题,题目略。借以加深学生对上述七项概念或定律的理解和提高其应用能力)。
(此项耗时约15分钟)。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例一:质量为m常电量为q的常电粒子静止于方向竖直的匀强电场中,求其带电的正负等。(总结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的第一种类型:即如∑F=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例二:由平行板ab构成的匀强电场水平向右,板间电势差为u,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板开始以初速为零运动至b板,求若干相关物理量。(总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直线运动的第二种类型:即如∑F≠0,且为和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恒量力的作用,则物体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评课要点:
按该老师原来设想的授课目的和设计教学过程,是乎合教学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的,即讲授新内容,课目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堂教学过程为:先复习电场性质(教学手段包括学生小测,小测题目答案,相关习题讲解,小结),后引入新课目。但实际授课时,由于重在复习电场性质,致新课目刚开讲不久(约10余分钟),即告结束。可以这么讲,并没有达到讲授新课的目的,从此意义上说,本堂课不能说是理想的。
所以,对所涉教材内容的整体整合、主次判断以及对电场性质中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有关的知识复习的选择,或本堂课授课目的的重新定位,有进一步相互研讨、交流的必要。我认为,
(一)如果是讲授《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则引入部份的内容及授课方式要有大的改变,小测的七个问题可重新设计为一个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移动一段位移,求电场力做功的题目,待学生完成后,老师再椐此有目的涉及电场性质进行复习式的讲解,并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
(二)电场性质涉及到概念、理论和定律有多、杂、抽象的特点,考虑到其在电磁学部份中的位次,在全章学完之后,对学生再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初步形成网络化的知识框架,是有必要的,所以,我建议将此课改为电场性质的复习课。下面看法中的③④两点,均按模块复习课的课型展开。
(三)复习课的复习思路设计,最基本的有两条,首先是寻找、确定主干知识点,寻找、确定模块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相互关联,区别定义公式和计算公式,以纲举目张式的方法,层层深入地展开复习,(对此,老师在讲课中提出的七个问题,己基本包含了本模块的所有知识点);其次,要给出重点和难点,就电场性质这块来说,重点可以是:带电粒子在电场的受力和运动(做功;电、力综合),电力线性质;重点的讲授重在理解其内涵,重在综合运用(所谓解题也)。难点是电场强度、电势(但非重要要求)和电力线的概念;难点的突破在于阐述的艺术:深入浅出、抽象化解、想象有形,在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训练。
(四)复习过程中,必然要选择若干涉及模块知识体系中的概念、理论和定律的习题,或让学生做,或老师讲,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解并运用概念、理论和定律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但无论是学生做,或老师讲,都应力求用在讲解概念、理论和定律中渗透的方式,不一定题题单独详解。以避免将重在概念、理论和定律的深化理解及初构知识子网络的模块复习课变成习题讲练课。
(五)鉴于电场部份知识体系的特殊性,如果因教学进度的问题,选择讲授新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则课堂结构设计,可逆常规(由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目)运作方法而行之。即可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作为电场知识的应用部份,选择3个左右有代表意义(如点电符电场或匀强电场中的带电位子,带电粒子不同受力的不同运动等)的题目讲解展开,讲解中,必涉及到电场性质的知识再现。即通过先新后旧,边新边旧,在应用知识能力解决新问题的训练过程中,达到巩固和提高对学过知识再理解再运用的目的。当然,选准讲解的题目,是此类课型成败的关键。
三、从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的目的出发,按模块复习课型设计,我尝试从另一角度提出我对此题目讲授的程序安排和教材处理方案:
总 课 目:电场性质或白一点讲电场的概念、定律和理论。
分 细 目:
(一)小测或提间:(题目或问题设计要小而精)。
(二)讲授过程:
⒈电场具有力的性质:
⑴描述的物理量(定义及公式)→电场强度→①几种具体电场的电场强度表述式→点电荷电场,匀强电场;②电荷受力(库仑力、静电力);③电荷受力,发生位置变化→电场力所做的功(延伸指出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⑵注意事项:固有属性,功的正负和机械能变化关系等。
⒉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⑴描述的物理量(定义及公式)→电势(零电势的规定)→电势差→电势能及其变化。⑵注意事项:固有属性,相对性、保守性。
⒊电场性质的形象化:
⑴描述的物理量→电力线的创立和特性规定→几种具体电场电力线的规定→点电荷电场和匀强电场的电力线。
⑵注意事项:①场强大小→密度,②电势降低→方向,③方向规定。
⒋上述讲授分细目,已经包含了诸物理量间的联系,知识网络层次清楚,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板书可在此基础上按讲授详略作文字上的简化处理。
⒌小结:可按老师的如下图示。
E→ W→ E→φ→F 如时间允许,可再精选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习题讲解,既可对电场性质作进一步的复习,又可为下堂课的讲授内容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