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这一流传
千古的诗句道尽了人间离别相思的无奈之情,也时时搅动了人们的思绪。我在回顾自己漫长的人生旅程时,脑海中也常会显现出许多亲朋好友的形象。我曾经经历过一次又一次难以尽叙的离别之情,如今,有的阴阳相隔,永不再见,更多的则是在“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之后,渐渐失联,以致音讯杳无了。
然而,记忆是很难完全消逝的,一些看起来似乎已然完全忘却了的人和事,有时却会突然被触发而激活起来。
六十多年前,我离开了故乡镇江,来到祖国首都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北京,从此成为背井离乡的游子。
当年我离开镇江时,随身带上了1949年我从镇江穆源小学毕业时的同学录,还有同学们送我的贺年片。我还带着我1955年在江苏省镇江中学毕业时,众多同学为我签名的日記本及校徽、成绩单和毕业证书。在此后的漫长时期里,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雨,我都精心保存着,因为它们记录了我青少年时代的友情,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翻开小学同学录,老师当年对我们的描述把我带回到天真的童年时代。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父母双亡、颇受伶仃之苦的“小鸟”;那个对同学老师恭谦有礼、服务努力的老大哥;那个不苟言笑、力学不倦,每日远行就读的好学生;那个活泼天真、天资聪颖、落拓不羁、肯吃苦让人的小弟弟;那个性情温柔,肯为大众服务,天资虽差却仍孜孜砣砣、努力不懈的老大姐……他们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活生生地呈现着。
而当我翻开高中同学的签名单,看到那么多同学进入了清华、北大、哈军工、同济、南大等著名高校深造时,我不由地会想到他们后来的人生。现在他们在哪里?过得好吗?这种牵挂之情在退休后更加强烈、愈老愈甚了。
同样我对故乡也有着深切的怀念之情。特别是看到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电视纪录片后,更引发了我对故乡的思念。终于我打开电脑写了一篇忆乡散文《宜居镇江故乡思怀》。万万没有想到,文章在《金山》文学期刊发表后,会引起一个意外的寻友圆梦故事,完成了我的—个心愿。
新年伊始,年假刚刚结束,我突然接到《金山》编辑部的电话,一位热心编辑告诉我,有位武汉老人陆永余希望和我联系。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正是我多年寻找无着的老同学吗?真是喜出望外。
我想起了我们自小就是镇江穆源小学的同学,至今我还保存着一张他在1948年送给我的贺年片,那是一张名片般大小的卡通画贺年片,他谦称自己是弟。我忆起那时我们同学间的关系很好,常常以兄弟姊妹相称。上中学后我们又成了江苏省镇江中学的同学。高三时我们是同班,他的学习非常好,特别是数理课程。我们还同为物理研究小组的成员,至今我还保留着当时的照片。
高中毕业后,我考取了清华大学,而他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系。那时两校之间还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阻隔,清华和北大之间有小门可以相通,比较方便,所以我们时有来往。我毕业后留在了北京,而他分配到外地,最初我们还有一些联系,后来因双方工作调动,渐渐失联。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大概是1962年。多年来,为了寻找他,我多方打听,问了许多同学,又多次上网搜寻,知道他曾经出版过一本电视大学用的统计学教科书,估计他是从事了教育工作,但是因为时间已久,出版社也没有了他的联系方式。
我本以为此生我们无缘再见了。正当我遐想时,电话铃响了,说话的正是我失联半个多世纪的老同学陆永余。我们万分欣喜地互道了思念之情。他告诉我,他毕业后最初曾分配到上海,后来到了武汉铁路部门,一辈子从事职工教育事业,曾获得“全国职工教育先进教师”称号。他一直教学到70岁,至今还在为一些同学做辅导工作,在铁路部门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几回魂梦与君同”!他告诉我,他也曾多方找我,甚至到镇江我的故居寻找,遗憾的是由于拆迁,物非人非,没能打听到。此次是我们一位在云南工作的同学霍义强看到了《金山》杂志上的那篇拙文,转告了他,于是他找到了《金山》编辑部电话,终于遇到了热心的编辑为我们搭上了联络之桥。陆永余激动地说,联系上了老同学,他一定要多吃半碗饭了。
连日来我们多次通话,互相谈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和感悟。我们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经受过日寇占领沦陷时期的苦难,感受了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民不聊生,经历了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漫长岁月,亲眼见证了中国从一个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统一和谐、欣欣向荣的国家的发展过程,更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巨大进步。我们更感欣慰的是,我们都曾努力工作,把我们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在使国家早日建成民富国强的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贡献过绵力,此生没有白度!虽然我们现在都是耄耋老人,仍然要满怀信心,互相鼓励,注重健康,安度晚年。
谢谢!再次谢谢《金山》文学期刊为我们再续了隔断半个世纪的同学情。
千古的诗句道尽了人间离别相思的无奈之情,也时时搅动了人们的思绪。我在回顾自己漫长的人生旅程时,脑海中也常会显现出许多亲朋好友的形象。我曾经经历过一次又一次难以尽叙的离别之情,如今,有的阴阳相隔,永不再见,更多的则是在“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之后,渐渐失联,以致音讯杳无了。
然而,记忆是很难完全消逝的,一些看起来似乎已然完全忘却了的人和事,有时却会突然被触发而激活起来。
六十多年前,我离开了故乡镇江,来到祖国首都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北京,从此成为背井离乡的游子。
当年我离开镇江时,随身带上了1949年我从镇江穆源小学毕业时的同学录,还有同学们送我的贺年片。我还带着我1955年在江苏省镇江中学毕业时,众多同学为我签名的日記本及校徽、成绩单和毕业证书。在此后的漫长时期里,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雨,我都精心保存着,因为它们记录了我青少年时代的友情,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翻开小学同学录,老师当年对我们的描述把我带回到天真的童年时代。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父母双亡、颇受伶仃之苦的“小鸟”;那个对同学老师恭谦有礼、服务努力的老大哥;那个不苟言笑、力学不倦,每日远行就读的好学生;那个活泼天真、天资聪颖、落拓不羁、肯吃苦让人的小弟弟;那个性情温柔,肯为大众服务,天资虽差却仍孜孜砣砣、努力不懈的老大姐……他们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活生生地呈现着。
而当我翻开高中同学的签名单,看到那么多同学进入了清华、北大、哈军工、同济、南大等著名高校深造时,我不由地会想到他们后来的人生。现在他们在哪里?过得好吗?这种牵挂之情在退休后更加强烈、愈老愈甚了。
同样我对故乡也有着深切的怀念之情。特别是看到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电视纪录片后,更引发了我对故乡的思念。终于我打开电脑写了一篇忆乡散文《宜居镇江故乡思怀》。万万没有想到,文章在《金山》文学期刊发表后,会引起一个意外的寻友圆梦故事,完成了我的—个心愿。
新年伊始,年假刚刚结束,我突然接到《金山》编辑部的电话,一位热心编辑告诉我,有位武汉老人陆永余希望和我联系。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正是我多年寻找无着的老同学吗?真是喜出望外。
我想起了我们自小就是镇江穆源小学的同学,至今我还保存着一张他在1948年送给我的贺年片,那是一张名片般大小的卡通画贺年片,他谦称自己是弟。我忆起那时我们同学间的关系很好,常常以兄弟姊妹相称。上中学后我们又成了江苏省镇江中学的同学。高三时我们是同班,他的学习非常好,特别是数理课程。我们还同为物理研究小组的成员,至今我还保留着当时的照片。
高中毕业后,我考取了清华大学,而他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系。那时两校之间还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阻隔,清华和北大之间有小门可以相通,比较方便,所以我们时有来往。我毕业后留在了北京,而他分配到外地,最初我们还有一些联系,后来因双方工作调动,渐渐失联。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大概是1962年。多年来,为了寻找他,我多方打听,问了许多同学,又多次上网搜寻,知道他曾经出版过一本电视大学用的统计学教科书,估计他是从事了教育工作,但是因为时间已久,出版社也没有了他的联系方式。
我本以为此生我们无缘再见了。正当我遐想时,电话铃响了,说话的正是我失联半个多世纪的老同学陆永余。我们万分欣喜地互道了思念之情。他告诉我,他毕业后最初曾分配到上海,后来到了武汉铁路部门,一辈子从事职工教育事业,曾获得“全国职工教育先进教师”称号。他一直教学到70岁,至今还在为一些同学做辅导工作,在铁路部门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几回魂梦与君同”!他告诉我,他也曾多方找我,甚至到镇江我的故居寻找,遗憾的是由于拆迁,物非人非,没能打听到。此次是我们一位在云南工作的同学霍义强看到了《金山》杂志上的那篇拙文,转告了他,于是他找到了《金山》编辑部电话,终于遇到了热心的编辑为我们搭上了联络之桥。陆永余激动地说,联系上了老同学,他一定要多吃半碗饭了。
连日来我们多次通话,互相谈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和感悟。我们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经受过日寇占领沦陷时期的苦难,感受了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民不聊生,经历了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漫长岁月,亲眼见证了中国从一个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统一和谐、欣欣向荣的国家的发展过程,更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巨大进步。我们更感欣慰的是,我们都曾努力工作,把我们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在使国家早日建成民富国强的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贡献过绵力,此生没有白度!虽然我们现在都是耄耋老人,仍然要满怀信心,互相鼓励,注重健康,安度晚年。
谢谢!再次谢谢《金山》文学期刊为我们再续了隔断半个世纪的同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