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赋予万物智能,开启智慧时代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想起浅浅流过的岁月已经陪伴我度过在自动化的好几个春秋,我就感到自己无比幸运才会遇到这个让我很是心仪的专业。真正深入到这个专业中,我才发现了它隐藏着极具魅力的奥秘。
  每次回家,母亲不时就会提起当年的专业选择问题。可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反而更加坚定初心,朝着我的自动化梦想,用尽全力大踏步地向前走。
  ///包罗万象却又迷雾重重///
  那本异常厚重的专业报名指南是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无数次翻阅过的宝典,一排排专业名称在我眼前如流水般缓缓淌过,目光最终停在了一个简直短得离谱的专业上——自动化。
  自动什么?这好像什么也没有表达出来。几乎所有的专业都有一个针对的、专攻的主题,而这个“自动化”听起来却像是一个待完成的动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说来奇怪,它似乎甚至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自动化专业导论中,每个自动化行业的先驱都对它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我至今都还记得第一节专业课上,我和同学们面面相觑、一头雾水的模样,真害怕自己千挑万选还是选错了专业。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自动化的背后,包含着科学与理性最深层的东西。
  ///从单片机到Apple的仿生芯片///
  当第一批新书发下来的时候,我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些书几乎塞满了我整个不大的书架。然而更可怕的还在后面,课表安排一出,我瞬间感觉自己今后再不会有悠闲舒适的时光了。这恐怕是知识最全面的理科学科了吧——高数、大物自然不会少,什么,“机械制图”,这不是机械制造的拿手戏吗?“计算机程序设计”,这不是计算机系才学的东西吗?
  于是,在以后的学习岁月里,我们每天都会背着制图板来往穿梭于教室和宿舍之间。这一年,宿舍旁小池塘的荷花开了又谢,路上小树林的叶子翠绿了又枯黄,唯一不变的是我们背着的制图板和硕大的尺子。而后,我们每个人的电脑上都装上了Visual等软件,每当鼠标想要点开旁边的游戏时却又不得不忍痛移开。当然,成果也是有的:绘图的手从一开始的笨拙变得灵巧,一手握笔一手拿尺,好似千百年前孤独的武士,持剑而立,另一只手又不肯放下爱剑的剑鞘;敲代码的双手享受着键盘清脆的咔哒声,后悔父母没有赐予自己一双能弹钢琴的妙指,又惋惜自己珍爱的机械键盘没有驰骋游戏的余地……就这样子大概过了大半个学期,真刀真枪的实干终于要到来了。
  给你一块打了孔的板子和一堆眼花缭乱的元器件,你该如何把它变成一个能输入、能输出、能处理的单片机?从现在开始,你手中的电烙铁就是你的武器,原理图就是你的地图。纯理工的路上没有山清水秀的风景和感时伤怀的情调,有的只是理论、操作和实验。窗外的光线由明到暗,教学楼里的人群由多到稀,试验台上间或飘起一缕缕焊锡的青烟,而我却经常以此為乐且乐此不疲。我觉得自己是在穿针引线,用炙热的烙铁将原件相互连接,稍有不慎就会让电子的道路扭曲弯折。有的人通电成功,在桌前长叹一口气;有的人满头大汗,悲哀地找寻错误的一眼。我们在这个难耐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自动化专业的意义所在,也在不断探寻科学与理性的真谛。
  回首单片机的整个历史过程,我们所学所做的只不过是前人早已重复过的成果,但是单片微控制器,却是整个自动化行业的心脏、计算机的无冠之王。我们今天已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单片机的工业领域,围绕着它,整个自动化技术就这样迅速铺展开来。没错,这就是自动化,一个实现现代工业智能化的学科!
  2018年,苹果公司的7nm工艺A12芯片开始制造并应用。我们很难想象,精巧的芯片与硕大笨重的单片机有任何相似处,但同为控制器,它们自始至终都相互联系,共同维系着人类的现代文明。
  ///从智能车到《底特律:我欲成人》///
  这一年来,每当我提及“自动化”这个名字,想起的不再是漫无目的的科技、机械和并不存在的未来技术,而是程序、电路与控制理论。这些内容当然是枯燥无味的,但我敢说,任何一个专业都无法像我们这样抽象和理性(或许数学除外)。这一路,没有艺术的精灵在我们耳边环绕,没有自然的美景在我们眼前聚焦,陪伴我们自己的只有那些数学规律和物理法则。有时候你会觉得你像一个孤独的电子,在电路里犹豫不决,而等待你的却是电场无法抗拒的力量和这个宇宙都无法逃脱的物理定律。
  可是这个学科的乐趣也在于此。用软件画出神秘的pcb板子,在上面编织电子的洪流,而你可以为每个元件定下它们独一无二的职责,带着任何事物都无法抗拒的规律让它们俯首称臣;你也可以下达各种指令,让它们竭力转化、处理,让小车走出理想的轨迹。当看到这一切的一切发生在自己的手中,你就会有一种陡然而生的满足感和优越感。
  大学四年,有无数的比赛等着我们去参加。最常见的就是智能车比赛:自己设计控制板,自己写程序,自己调试,让小车在无人的情况下实现避障、灭火等功能。可一旦接了某个大赛,在实验室常吃常住便成为常态。而这就是最真实的自动化,一个值得托付青春的事业。
  2018年5月,索尼互动电影《底特律:我欲成人》正式发售。游戏描绘了2038年的底特律,“仿生人”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外表与人类一模一样,内部却是未来人类智能技术之大成。第一个仿生人拥有了自我意识,智能生命在全世界掀起了狂潮……这部游戏让我看到了未来人类的一种可能性:当智能高度发达、自动化到达顶尖之时,生命的意义必须重新探讨。当我看向手中的智能车时,我感觉我捧着的不是一辆简单的小车,而是一条通往未来的小径,尽管狭小坎坷,有着诸多不成熟,但我相信终会有通往康庄大道的那一天……
  ///20年后,自动化将创造下一个奇迹///
  书架上的书还在一天天增多,深夜仍然有疲惫的身影匆匆走过窗外的过道。每每在夜里躺下睡觉的时候,一整天的历程都在我脑海里回荡,然后在寂静中做些神秘奇怪的幻梦。梦里有上课时不断摆弄的厚重课本,有电脑上不断修修补补的电路图和pcb板子,还有那些不成器的参赛小车。当然还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天马行空的点子。毕竟,人如果没有梦想,只能一辈子匍匐在地上。
  20年后,赋予万物智能,创造出比肩人类的智能机械,探究生命的尽头,这真的可能吗?我想就算是图灵先生在世,恐怕也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20年后的我是未知的,充满了不确定性,20年后的人类更是如此……但也许,可能性就肩负在我们这群人身上!
  今天的智能手机在20年前看来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奇迹,没有人能想到奇妙的液晶、庞大的晶体管能结合在一个如此精致的器件上。20年来,时间轴向我们展示了无数人类的奇迹,而下一个20年,我坚信奇迹将会在我们手中出现。
其他文献
“上大学你就轻松了”——是我听过最扯的谎言。  我对大学最深刻的记忆,是午夜十二点,预习任务没完成,我洗把脸,涂好睡眠面膜,离开寝室去24小时图书馆。  图书馆三层楼,到处是人,彻夜,灯火通明里认真的年轻面庞安安静静的,长夜中唯一的声响是广播“一楼咖啡厅还有15分钟关门,需要咖啡和夜宵的同学先别忙了”。  寝室和图书馆隔着樱花林和红砖广场,我迎着月亮快步穿过去,静夜漫漫,西雅图的晚风好凉。我记得深
期刊
最近因为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的话题,人性、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乘客与司机的纠纷屡见报端,17年前就有一部令人震撼的短片,仅有11分钟,却带给人无限思考。  ——本栏主持:我是新编樊尘  简介: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由伍仕贤执导,龚蓓苾、吴超等主演,片长只有11分钟。描述了一位女大巴司机在偏僻路途上的遭遇,道出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由龚蓓苾饰演的女司机,开着一个编号为44的公交车,载着满满一车
期刊
学霸名片:刘嘉森,2015年衡水中学高考文科状元,高考673分,就读于北大中文系。  再不站起来就真的晚了  我是在2012年考入河北衡水中学的,入学时候我的水平在年级里是500多名,在班里是中下游。我的同学里,父母是博士的大有人在,父母是高官富商的大有人在,从小学习奥赛的大有人在,精通第二外语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谁也不会料到三年之后,考全校第一的是我。  从入学时候的局势来看,我自己也难以相信我会
期刊
随时随地原谅自己  ◎张 春  世上可能有两种人,一种人不管做什么事,就有极其坚毅的意志,努力克服一切障碍,坚定地做下去,并且认为那是应该的,不把这种事当一回事。另外一种人又懒又想更好,永远都在上进的压力和自责里挣扎,被失败感深深笼罩。  我就是后种人。一生都在痛斥自己:这点事情都做不到,你必然一事无成!斥责到一定的程度我就安慰自己:好,我就是个废物。但,这能叫安慰吗?想到任何想要的,都觉得没有资
期刊
作者引语  青春是一个人的浩歌,多半你的内心风起云涌,但对于身边的人而言,只是少言寡语罢了。生命赋予了我们很多的形态,有些人不善言辞,有些人没有运动细胞,有些人没有好皮囊,这些并不能成为悲伤的理由,那些青春的痛彻心扉也多半有些无病呻吟的味道,怀揣阳光前行,生命才会变得绚烂。  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很多敌人,比如孤独,比如高考,比如挥之不去的阴影,其实经历的时候焦头烂额,回忆的时候却发现那些不过是纸
期刊
致我的钢琴师  ◎仙桃一中海天文学社 高一(8)班 田诗岚  一袭罗裳素裹曼妙身姿,一钗步摇漫卷落雁风情,一剪凤眸尽展东方神韵,一畔樱唇勾勒绝美妙容,一笑莞尔倾尽千古河山,一鸿惊瞥荡遍万年苍穹。——题记  春花秋月,夏蝉冬雪,你向来一裳罗纱裹身,素妆待人。你恣意而行,无问西东,不管前路何方,不思归处何时抵达。你总觉得每一株花草,每一片山川,是这世间最曼妙最和谐的天然鼓点,都凝聚着天地间最纯粹最古老
期刊
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接到首富打来的电话,問了我一个问题:怎么放风筝。  我一时语塞,赶忙百度了一下,念给他听:选一个恰当的地点,自己拿风筝的提线,逆风向前边跑边看,还要注意风筝飞升的状况,直到感觉风劲够。风筝向上爬升时,你才停下来,然后慢慢放线。  我说你问这个干嘛。他答非所问:风筝线断了怎么办?我说:“你有病吧,断了就等风停下来,风筝落到地上你再捡呗,不过你可以随它飞,再买一只就好了。”  他说:“
期刊
有人说:美食和风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对于我来说,重庆大学就秉承着美食与风景共存的意义。重大予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始终飘散着美食的诱人香气。原谅一个美食爱好者第一观感的与众不同,但我与重大的初识,起源于一顿火锅的诱惑。高考后的毕业旅行选在了中国火锅之都——重庆,一个星期的狂欢之后,我将志愿悉数填在了重庆。  从我收到重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起,我就仿佛感知了自己未来四年徜徉在美食海洋的幸福
期刊
▲大学一次性清退22名大学生  前几天,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发布通告,决定对学业成绩没有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进行清退,另外,还有40名学生留级。985名校华中科技大学发布一则通告,决定把18名学生的本科学历转成专科。原因都是考试成绩不合格。  两件事情差不多同一时间出来,网上瞬间就炸锅了:“大学不好混了!”可是,大学原本是用来混的吗?  ▲2000万大学生在假装上课  《人民日报》刊登过一篇文
期刊
01  今年四月,我去了山城重庆。  初夏时节,未开空调的K字头火车硬座,我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发呆,听铁轨间的轰隆声响,听车厢里小孩连绵不绝的哭闹声。情绪动荡不安,似有黑色影子爬满心脏,大声叫嚣着,有关我的软弱可欺。  出去走走吧,你之前不是想旅行吗。在我终日困在家中、失魂落魄之时,母亲如此劝道。而我犹豫不决,终在情绪决堤前买好了车票,收拾了自己的满腔不忿,踏上了这场注定漫长的旅途。  近十个小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