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教学中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合点, 在生活情景中“寻”数学; 教师应选择更优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序地开展操作活动; 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 在问题情景中“思”数学; 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创新情景中“探”数学.
【关键词】 生活 实践 问题 创新
一、在生活情景中“寻”数学
“数学源自生活而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反映出了数学的价值.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 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合点. 真正懂得数学的价值,从而营造生动活泼且富有意义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之前,我先带领学生熟悉美丽如画的校园和参与各种课内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并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喜欢上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 例如:学习《老鹰捉小鸡》这一课时,我把学生领到操场这个“大课堂”,实地做游戏组织教学活动. 通过学生非常熟悉喜爱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来学习1~10数的认识. 在游戏中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参加游戏?”“男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几人?”等等,在数扎长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
反思:创设游戏的生活情景,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懂得数学知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认识1~10”这样富有情趣的游戏使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掌握了知识. 就这样巧妙地进入课堂,顺利地进行新知识的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二、在实践操作中“做”数学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索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 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是种再生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因此,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应选择更优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序地开展操作活动. 例如:在小组学习中,我们应给小组中的每一名学生发表意见和思考的机会.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 当孩子围绕着任务要求正热烈讨论时,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 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考虑学生是如何获知乘法分配律的?他们是否真正经历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还是在过程中生成了方法,学会了合作交流?我设计了这样的片段:(1)独立思考:54 × (4 + 7),6 × 100 + 9 × 100,(6 + 9) × 100,54 × 4 + 54 × 7,哪些式子相等?你有什么感想?(2)积极探索:65 × (30 + 42),100 × 2 100 × 8,(a + b) × c,你能写成另外的形式吗?(3)小组合作研究:(250 + 12) × 40,96 × 19 + 4 × 19,哪个题目容易计算?为什么?(4)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究,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学习的能力.
反思 设计的这组活动以学生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进行教学,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从而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乘法分配律,体验到获得新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再感到枯燥,探究数学不再乏味,并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数学,从而自然而然会善于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
三、在问题情景中“思”数学
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游戏、寓言故事、数学图形、别具一格的数学歌谣以及大量诱人的思考题等,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过程. (1) 观察. 观察手中的年历卡(学生每人手中各有一张年历卡,分别是2001年~2012年及1800年、1900年、2000年、2400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说判断方法. (2)设疑. 老师出生在1970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并通过该教学让学生产生寻找新的判断方法的欲望. (3)讨论. 用什么办法来判断平年、闰年. 可以先统计每人手中的年份数,寻找规律. (4)观察统计出的学习材料,小组讨论发现的规律. (5)反馈. 得出“4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猜想树立假设“用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6)验证假设. (7)引导学生质疑. 1800年、1900年的年份数除以4,也没有余数,为什么是平年. (8)阅读书本. 知道“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时,须除以400”.
反思 设计的这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中非常活跃,从而使他们觉得数学趣味无穷,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使学生乐于思考,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在创新情景中“探”数学
《数学新课标》指出,“当代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课堂里的事,它应该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和大众性”.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一般的常规训练外,还要不断注入创新的活力,达到深刻理解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培养探究品格的目的.
在教学“克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天平称一袋奶糖的重量(重454克). 当学生把砝码逐一放入另一个盘里,天平仍不平衡时(大小砝码加起来仅为389克),同学们个个抓耳挠腮,“砝码不够了,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有人利用刚称出的橡皮、桃子、图钉等当做砝码放入另一个盘里,称出了奶糖的重量. 学生们顿时喜上眉梢,欢呼雀跃,因为他们在实践中发扬了创新精神,还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又如:在认识三角形后设计练习:请你从1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围成三角形. 刚开始学生以为有四种围法,但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只有三种围法:(1)4厘米、5厘米、8厘米;(2)4厘米、8厘米、10厘米;(3)5厘米、8厘米、10厘米. 组织讨论:为什么4厘米、5厘米、10厘米围不成三角形?最后在争论中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否则三角形不存在. 这个结论的得出不正是学生认真探索、积极拓展思维的结果吗?
反思 这一设计以课本为依托,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的延伸和拓展. 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丰富了对“克和三角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总之,探索式教学既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策略,也是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思维、质疑、探索、实践、体验,通过自己收集、整理、加工、描述信息材料等,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领悟学习的数学规律、思想和方法. 探索式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养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与情感,并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生活 实践 问题 创新
一、在生活情景中“寻”数学
“数学源自生活而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反映出了数学的价值.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 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合点. 真正懂得数学的价值,从而营造生动活泼且富有意义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之前,我先带领学生熟悉美丽如画的校园和参与各种课内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并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喜欢上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 例如:学习《老鹰捉小鸡》这一课时,我把学生领到操场这个“大课堂”,实地做游戏组织教学活动. 通过学生非常熟悉喜爱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来学习1~10数的认识. 在游戏中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参加游戏?”“男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几人?”等等,在数扎长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
反思:创设游戏的生活情景,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懂得数学知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认识1~10”这样富有情趣的游戏使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掌握了知识. 就这样巧妙地进入课堂,顺利地进行新知识的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二、在实践操作中“做”数学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索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 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是种再生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因此,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应选择更优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序地开展操作活动. 例如:在小组学习中,我们应给小组中的每一名学生发表意见和思考的机会.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 当孩子围绕着任务要求正热烈讨论时,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 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考虑学生是如何获知乘法分配律的?他们是否真正经历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还是在过程中生成了方法,学会了合作交流?我设计了这样的片段:(1)独立思考:54 × (4 + 7),6 × 100 + 9 × 100,(6 + 9) × 100,54 × 4 + 54 × 7,哪些式子相等?你有什么感想?(2)积极探索:65 × (30 + 42),100 × 2 100 × 8,(a + b) × c,你能写成另外的形式吗?(3)小组合作研究:(250 + 12) × 40,96 × 19 + 4 × 19,哪个题目容易计算?为什么?(4)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究,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学习的能力.
反思 设计的这组活动以学生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进行教学,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从而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乘法分配律,体验到获得新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再感到枯燥,探究数学不再乏味,并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数学,从而自然而然会善于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
三、在问题情景中“思”数学
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游戏、寓言故事、数学图形、别具一格的数学歌谣以及大量诱人的思考题等,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过程. (1) 观察. 观察手中的年历卡(学生每人手中各有一张年历卡,分别是2001年~2012年及1800年、1900年、2000年、2400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说判断方法. (2)设疑. 老师出生在1970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并通过该教学让学生产生寻找新的判断方法的欲望. (3)讨论. 用什么办法来判断平年、闰年. 可以先统计每人手中的年份数,寻找规律. (4)观察统计出的学习材料,小组讨论发现的规律. (5)反馈. 得出“4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猜想树立假设“用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6)验证假设. (7)引导学生质疑. 1800年、1900年的年份数除以4,也没有余数,为什么是平年. (8)阅读书本. 知道“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时,须除以400”.
反思 设计的这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中非常活跃,从而使他们觉得数学趣味无穷,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使学生乐于思考,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在创新情景中“探”数学
《数学新课标》指出,“当代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课堂里的事,它应该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和大众性”.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一般的常规训练外,还要不断注入创新的活力,达到深刻理解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培养探究品格的目的.
在教学“克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天平称一袋奶糖的重量(重454克). 当学生把砝码逐一放入另一个盘里,天平仍不平衡时(大小砝码加起来仅为389克),同学们个个抓耳挠腮,“砝码不够了,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有人利用刚称出的橡皮、桃子、图钉等当做砝码放入另一个盘里,称出了奶糖的重量. 学生们顿时喜上眉梢,欢呼雀跃,因为他们在实践中发扬了创新精神,还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又如:在认识三角形后设计练习:请你从1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围成三角形. 刚开始学生以为有四种围法,但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只有三种围法:(1)4厘米、5厘米、8厘米;(2)4厘米、8厘米、10厘米;(3)5厘米、8厘米、10厘米. 组织讨论:为什么4厘米、5厘米、10厘米围不成三角形?最后在争论中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否则三角形不存在. 这个结论的得出不正是学生认真探索、积极拓展思维的结果吗?
反思 这一设计以课本为依托,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的延伸和拓展. 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丰富了对“克和三角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总之,探索式教学既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策略,也是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思维、质疑、探索、实践、体验,通过自己收集、整理、加工、描述信息材料等,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领悟学习的数学规律、思想和方法. 探索式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养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与情感,并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