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众包”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a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设计众包”引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的新型教学优势,强化地方高校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转型发展方向。具体以“设计众包”网络平台建设、课程整合优化、教学实施与评价为着手点,着实提高课堂教学成果的利用率,为其他相关设计专业及其他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提供新的参考模式。
  关键词:设计众包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教学模式 教学成果落地
  “创意先行”是地方性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意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已趋成熟,培养出较多拥有优秀创意的学生,学生们的优秀创意在国内外权威设计竞赛获得重要奖项可谓是最好的证明。但不论是竞赛还是日常教学的优秀创意,最终能被企业接受并转化成商品的寥寥无几,经笔者多年的调查发现其关键原因是我校处在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无企业资源或企业资源利用率低下。上述事实造成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成果的巨大浪费。如何弥补我校我校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如何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优秀创意转化成市场中真实的商品,以达到课堂教学成果的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设计众包”无疑为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养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其一“设计众包”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打破地理差异的新型设计服务方式,“地方”与“非地方”的界限模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成果更多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服务“地方”与“非地方”的企业;其二“设计众包”由以往“设计成果—产业承接”的对接模式,转变为“产业需求—定向设计”,由企业提出设计要求,自主评选出优秀设计方案以及承诺应用优秀设计方案并实施量产,推动学生优秀创意走向市场。
  一、“设计众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与价值
  当前,我校大力推进转型发展,以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第一要义,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转型发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分管领导与教师们对转型发展的方向、内容、方法等都十分明确,即如何将视觉传达专业课程教学成果应用于市场。如何去找企业资源,如何去找什么样的企业对接,以什么样的方式对接,如何服务“地方企业”或“非地方的企业”等等是我们面临的棘手问题。
  近些年来,我们在逐步探索中发现,“设计众包”以其独特的优势均可解决上述问题,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上采用“设计众包” 的主要目标则是打破以往“仅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成果通过大众网络服务于广大“非地方”性的企业。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地方性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尤其在以“产业需求—定向设计”为特点的“设计众包”对接中,如何充分使学生的优秀创意具体落地,并给予重点考虑及制定可行的措施。学院视觉传达专业采用“设计众包”这一教学模式,对整合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和较高的实践价值。
  第一,有助于弥补地方性高校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以及企业资源匮乏稀缺,课堂教学成果利于更好的服务广大“非地方”性的企业,丰富与强化专业的服务职能。
  第二,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众市场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效实现学生优秀创意市场应用的最大化。
  第三,有助于体现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特色,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增添教学活力。
  二、教学模式的内容建构
  所谓“设计众包”是以“地方”与“非地方”的设计项目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为前提,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衔接,形成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具体以“设计众包”网络平台建设、课程整合优化、教学实施与评价为着手点,着实高效的实现学生优秀创意市场化,提高课堂教学成果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在线上、线下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定向设计”,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设计众包”网络平台的建构
  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设立已经有6年的历史了,网络平台的管理均由教研室的各位任课老师共同打理,其日常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下:其一,着重建构基于“地方”与“非地方”的“企业设计需求模块”。 首先,通常教师们会根据每学期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在“猪八戒”、“ 我爱征集网”上搜索相应的设计需求,然后进行分类(如包装设计类、品牌设计类、广告设计类、画册设计类等)放入专业的“设计众包”网络平台上;其次,教师们对所选的设计需求根据课程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阐述,并把其贴入设计需求的后面,一方面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极大方便了学生课程预习,以及学生们在课程学习中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有阶段性地知道自己需要设计什么。以及如何设计;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免去了为了某一课程结课的作业而去思考虚拟课题的烦恼,可以高效地让学生根据“地方”与“非地方”企业设计需求的信息进行“定向设计”。其二,开设“教学现场”专栏。在该专栏中,一方面将每届学生被辅导的视频放到网络平台上,将教师指导学生的教学过程进行还原,如设计构思、草图绘制、设计制作、客户Skype沟通等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其他知名网站收集相关的名家设计师的教学视频放到网络平台上,从而避免由于教师自身知識水平不够的弊端。除此之外,我专业利用学校校企合作的机会,邀请诸多北上广等一线设计师、校友等来我校开展讲座与教学活动,并录制相关设计从业的视频放到网络平台上,帮助学生了解最新业界动态及方向,也为学生毕业创业、就业提供一定的明确方向。该栏目现已是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研成果特色展示区。其三,以“设计众包”网络为平台,搜集整理优秀创意的文字、图像、视频资料,以建构“优秀创意资源库”,为教学提供便捷。如在海报设计类别上我们搜集了诸如芬兰拉赫第国际海报双年展、日本富士山国际海报三年展、美国卡拉罗多海报设计双年展等国际知名展览的作品两千余张,以及我专业个别老师利用自身的专业资源策划国内外巡回展,并将大量的当代优秀作品整理放入“优秀创意资源库”。   2.课程整合优化
  视觉传达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专业内部方向的边界已经日益模糊。传统平面设计课程如纹样设计、图案创意等课程已跟不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时代的发展,故传统课程急需整合优化。如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部分专业基础课与部分专业课整合优化,尤其对相应课程学时的延长,有利于“设计众包”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形成系统的认识。专业基础课的《标志设计》与专业课的《品牌设计》进行整优化合,标志设计是品牌设计的基础部分,将“企业设计需求”导入《品牌设计》课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实战中形成从标志设计至应用设计的品牌设计系统观。除此之外,专业基础课《基础摄影》与专业课《广告设计》进行整合优化,并与每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内容结合,因近些年来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均由全国知名企业赞助,“设计众包”体现在其比赛的全部内容均为这些知名企业的设计需求,去年学院老师指导学生的视觉动画获得“披萨星球”(企业)特别奖,一方面获得企业的奖金,另一方面其作品获得在全国各个连锁店进行宣传展示的机会。好的设计大赛能够使学生成长,好的设计大赛更能够整合相关市场资源为大赛的参与者服务。
  3.教学实施的策略
  将“设计众包”应用于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其教学实施的策略应该遵守以下内容:其一,任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务必需将“地方”与“非地方”的“企业设计需求”具体内容放入“设计众包”网络平台,并针对企业设计需求以课程目标、课程重点、课程难点的方式进行详细阐述,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与企业需求方的项目负责人进行相应的前期沟通,其目的是更好的深入了解设计需求以及后续评价学生作品要求与如何市场落地等具体事宜。其二,因为并不是任何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都必须与市场对接,如专业课《视觉语言》强调以设计的方式探索图形语言的可能性,其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图形的视觉语言是具有多样性的,学生在课程中采用一切可实验的材料、物质等进行探索,该课程就不能够采用“设计众包”的方式进行。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确立部分重点课程“由教学向市场服务”的课程意识,形成课程教学框架。其三,积极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加入“设计众包”设计需求搜寻的工作,一方面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帮手;另一方面让学生第一时间理解设计需求,并与相关的老师进行讨论。
  4.教学评价与效果
  在教学评价体系上,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采用两种形式,其一如果是地方企业,则企业负责人可受邀参与现场课程的优秀方案评选活动;其二如果是异地企业,则亦可邀请企业负责人来现场,但大部分情况我们采用网络微信等方式,因为该方式不受地理位置与时间的限制参与学生从前期设计方案的讨论到最终设计方案的定稿全过程。课程教师始终起到协调辅助作用。评选及定稿后的设计方案则有企业负责人承诺在规定时间内采用并量产,确保课堂教学成果的高利用率。如《包装设计》课程中,学生们根据新化米酒征集设计需求的内容设计创造诸多设计作品,新化米酒项目负责人专程来我校进行包装设计方案的评选,而我校视觉传达专业邀请了一位省内知名设计教授一起参与此次评选,在学术与商业的碰撞中,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6位学生的设计作品(12件)获得厂家的肯定,签署采用合同,颁发奖金,厂家亦表达今后与我专业进行长久设计合作事宜。正如德国平面设计大师克里斯坦教授說:“作为一名教师,我为年轻人能有一份成功的职业而准备”。对于学生们的作品具体落地,作为校内指导教师其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结语
  基于“设计众包”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成果转化基本消除地方高校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以及企业资源匮乏的弊端。从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通过该种方式取得初步成效可以看出设计众包聚集创意,一方面学生的创意通过设计众包推向市场,周期短、见效快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企业代表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并有评选采用最终方案权,丰富了教学模式,升级了评价与就业机制。另外,视觉传达专业基于“设计众包” 的教学模式为其他相关设计专业、其他高校的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落地转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彭高峰, 姜莉.广州国际设计竞赛的回顾与思考[J].建筑学报,2005,(3):80-83.
  [2]陈正达.基于东方视角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J].新美术,2018:23.
  [3]陈竑. 转型发展: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设计工作坊实践探讨——记立陶宛国立艺术大学欧莎拉教授招贴设计课程工作坊 [J].湖南包装,2017:38.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编号:XJK18BTW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川剧是四川、重庆两地独特的戏曲文化,是西南地区首个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戏曲项目。在重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娱乐文化的兴起与发展,重庆川剧逐渐被边缘化。通过调查、研究,对川剧在传承、保护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逐一探究,并针对重庆川剧在传承、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发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庆川剧传承、保护建议。  关键词:川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期刊
摘 要: 作为活跃在我国新时期乐坛上的一位知名作曲家,三十多年以来,徐沛东创作了很多体裁不同、风格各异的民族声乐作品,这些作品脍炙人口,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不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同时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自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对徐沛东的作品也经常进行分析以及进行教学演唱。其作品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即民族性和时代性,对其作品特点进行分析,不仅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更加得到演唱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独立学院音乐学本科专业大都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上。根据艺术教育发展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我们拟定了音乐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并在实践中构建了围绕核心延展式课程体系展开的开放性实践模式。这其中包括,以专业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延展式课程体系,变革学习资源核心形态的多声部音乐基础与编创的系列课程,注重与实践密切相关的毕业论文。  关键词: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方案
期刊
摘 要:“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于近期召开,研讨会上代表们所提交的论文不仅体现了研究者自身的研究能力,更集中反映了3年来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因此,本文对本届研讨会的参会论文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参会论文进行详细梳理;另外对此次研讨会的大会发言内容进行整合分析,以使我们获得关于我国音乐心理学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重要信息。  关键字:音乐心
期刊
摘 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已成为各个国家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对于人类沟通的另一座桥梁——音乐而言,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国音乐文化的双语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因此,推动高校音乐双语教学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高校音乐类的双语教学课程还较为贫乏,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少,因此,本文将以“双语教学”为媒介,立足于“双语”和“音乐”这两点的交集进行研究,从加强对双语教学的重视
期刊
摘 要:尼古拉·费钦作为一位绘画大师,在多方面都有所建树,尤其是他的素描与油画作品。通常我们观察一位艺术家多种类型的作品时,这些作品的风格面貌是相对一致的。然而费钦的素描与油画却并非如此,他的油画瑰丽粗犷,素描则显得温和宁静,两者甚至呈现出一种脱离的态势。本文旨在通过对费钦素描与油画风格面貌形成因素的探究,谈谈这两类作品出现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费钦 素描 油画 差异   尼古拉·费钦是俄罗斯
期刊
摘 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浪潮下,卢浮宫凭其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本,成功创造出别树一帜的文化创意产品,在满足公众多样性需求的同时,也创造出无可比拟的经济价值。本文试以卢浮宫为例,从二维艺术品的装饰应用设计与造型设计的空间呈现两个方面探讨以艺术品文创设计的创意方法。  关键词:卢浮宫 文创设计 艺术品文创  卢浮宫博物馆于1793年法国大革命中成立,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除了承载着表达和传递历史文化
期刊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改变了原有的运行模式,展现出新业态,传统漆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产业升级、产业链结构完善、生产设计和渠道销售等各环节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现阶段我国传统漆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找出问题所在,并在产业如何创新和创新方式上做更有价值的分析探索,以求对传统漆艺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研发和创新,有利于传统漆艺的纵深发展和价值体现。更是对互联网+其他传统行业的协调发展做出
期刊
摘 要:清唱是听觉能力与歌唱能力审美意义的完美统一,是比较客观地判断一个歌唱者能力的一项声乐专业技能基础,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清唱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不断得以运用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帮助声乐学习的广大演员、教师、学生群体,为声乐的传播、发展与科研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实践展示的手段。在当今学习声乐潮流中,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种考试、比赛的综合评判中。歌唱心理和专业技巧是一个歌唱演员
期刊
摘 要:审美,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中国高校,以对音乐的听觉、感觉、鉴赏等方式进行的审美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更提升了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审美 中国高校 钢琴教学与实践  与人类的文明一样,审美教育的历史亦是悠久的。在中国,形成于周代的“六艺”,既包括以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于一体的美育课程,也包括体育、军事中强调的体态与气度美化的训练,同时还包括语言、行为、仪表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