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粮仓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ecom_god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顿吃着滋润爽口的白米飯,就会忆起小时候在农村时的艰苦生活,老家屋角里那口粮仓。
  儿时的生活,总是和饥饿交织在一起的。大集体时是凭劳力挣工分吃饭。哪家劳力多,工分自然就挣得多,相应地,口粮就分得多,日子也就越好过。而我家兄弟姊妹多,年龄又小,仅靠母亲一人挣工分维持生计,几乎是吃了上顿找下顿,一年下来,还要欠生产队的超支款。那时家中没有粮仓,分得的口粮用几个箩筐就能装上。待到来年青黄不接时,闹粮荒是常有的事。要是家里来了客人,只好悄悄向邻居借点细粮,以解燃眉之急。因为父母待人热情,即便家里穷得叮当响,也不愿丢失脸面,总会想方设法做些好吃的款待来客。然而,我和姊妹却不能上桌,只能躲在厨房里,吃的依旧是五谷杂粮。父母上桌也是当陪客,帮着添饭夹菜。只有到了春节,我们才能美美地吃上白米饭。那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仿佛昨日。
  1984年,田土也承包到户,我家四亩多田,一年能产两三千斤稻谷。那时候还没有推广栽种杂交水稻,所用肥料多是农家肥,因此产量不很高,除了交公粮统购外,还要请人帮忙将稻谷挑到市场上去卖,换成钞票用来偿还超支款和交纳承担的赋税。为了卖上好价钱,就得赶早市,几乎是天麻麻亮就挑担上路,而留存的粮食仅够勉强维持一家六口人到来年三四月份。尽管余粮不多,父母还是商量决定在家里建一口粮仓。原料是田土下户时分得的生产队保管室旧木料。粮仓占地面积约五平方米,可装粮食四五千斤。但粮仓多数时间是空的,只有母亲偶尔把待客后剩下的肉食放在里面,并用“铁将军”把住仓门。多少次,我们兄弟姊妹都只能望仓兴叹,还时不时用手敲击仓木板,感觉粮仓里似乎藏着不少好吃的东西。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粮食亩产量普遍提高到了五百公斤左右,母亲也把家庭副业搞得红红火火,生活状况得以彻底改观。每到秋收季节,是全家人最忙碌的时候,有时几乎是到深夜;有时好像刚躺下打了个盹,耳边又传来母亲催促我们起床的呼唤声。“一天之计在于晨”,母亲带着我们要趁着晨曦赶紧下田收割。收干田的稻谷用拌桶脱粒;收水田的稻谷就割把子,一把,一把,搁放在稻桩上面,经过火辣辣的太阳猛晒后,再挑回晒坝用石碾反复碾压。此时的母亲也是最劳累的,全家的重担都在她肩上。打稻谷时,她在拌桶旁劳作持续两三个小时也不歇息。碾压、晒场也是母亲打主力。我也盼着脱粒后的稻谷早点晒干,在秋季开学前就能全部装进粮仓,为母亲减轻负担。
  长期的重体力劳作,又使得母亲积劳成疾。在父亲的执意劝说下,母亲才答应求医问药,告别了她朝夕相处的土地。两年后,母亲病逝。失去了母亲,粮仓已是空空如也。在处理完母亲后事后,我把粮仓做了彻底打扫,对损坏处进行了修补,将不常用的家什放进里面。之后,我每回一次老家,都要打开粮仓瞧瞧,看是否有鼠啃虫蛀。
  2010年初夏,我和弟弟遵照父亲的意愿,在原址上对老屋进行了改造,粮仓也随之拆除。我们小心翼翼地把每块木料堆放在厨房后面,用塑料薄膜遮挡,免遭日晒雨淋。新屋立起,而粮仓不在,心里总觉得空空的。因为,兄弟姊妹大了,都离开土地,进入了城市,也没必要恢复再建粮仓。父亲去世后,我们回老家过春节,就用粮仓木板做燃料,“呼哧—呼哧—”地燃烧,不知不觉间化为了灰烬。我望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如同望着那些悄然远去的岁月……
  而今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添置了彩钢粮仓,以前使用的砖石粮仓、木板粮仓,粮食储藏在里面容易回潮不说,还要遭虫蛀、老鼠糟蹋,早已备受冷落,靠边站了,退出了历史舞台。彩钢粮仓,顾名思义,它是由优质彩钢板制作而成,仓体上有加强筋,下层设出粮口,方便取粮时使用。上下共有三格,跟蒸笼没啥区别,层高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能容纳粮食两千斤左右。仓体底部装有专用防潮垫,稻谷放在里面,干干燥燥的,既不会生虫,也不会发霉。可村民们对它情有独钟,尤其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彩钢粮仓轻巧灵活,又不占地方,还容易搬移,方便得很呢!
  从八岁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一晃快40年了。这期间,粮食产量纪录在不断地攀升刷新,亩产超1000公斤的超级稻也是迟早的事。于我而言,尽管老家的粮仓已不复存在,但它仍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今夜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天空如洗,窗外一钩月色犹如片片皎洁的锦鳞撒入我手捧着的一只晶莹透亮的玻璃杯里,杯子里的茶叶仿佛云中的仙女欢快地上下翻飞着,打闹着。  我信歩徜徉在郁郁葱葱的桂花相间的山蹊之上,看着这月、这山、这树、这茶,不觉间我仿佛置身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般的禅家境界之中。此时此刻的我却早已沉醉在这“庭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言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诗情画意之中了。
期刊
“爹,你的茶地有人打理了!”大声告诉暮年耳背的爹时,他久违的笑容,又绽放在脸上;那密麻如丝的皱褶,像丝丝春风吹过,纹路变粗了,恰似三十年前、我家沙坝地上一道道微缩的沙埂子。  爹这一笑,仿佛茶叶的温度又从故乡传来了;爹这一笑,表露他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放处;爹这一笑,宛若清泉流进了我的心窝子、爽爽的。  爹是年纪大了,带着十个不情愿的心情,“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挚爱的故土---景东县,来到我们几个儿女身
期刊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这是诗人笔下钓鱼的一景。纪晓岚“一篙一橹一渔翁,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江春秋”,勾画出了一人一竿一水一世界的美好画面。“长弦劲取钩弯月,抖碎星光洒满河。花甲陶然迷夜钓,怡情养性愈心疴。”这是诗人焦云飞花甲之年依然喜欢夜钓的真实写照,夜钓,怡情养性;夜钓,古而有之。  苍白的岁月,在青丝上慢慢增长,童年的往事,在鱼
期刊
一阵绵绵秋雨中,我和妻儿与老屋挥手了。  其实,老屋对我的家人来说,她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老”,而是太年轻了,年轻得可以用“稚嫩”来形容,因为我们一家从乡下搬进城在它的庇护下只不过两年零半个月的时间。两年,你说它年轻不年轻?但我还是要说它是我家的“老屋”,因为我们离开了它,又有了一处新家,那它自然就成了我家的老屋哟!  七百多个日子,老屋如我生命长河的一个码头,我与家人在它的港湾里停靠、歇息。我要感
期刊
我出生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下我们兄弟姊妹六七个。特别是我,似乎是有一点如现在人们常说的所谓多动症,很是让妈妈头疼。  妈妈的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但性格却不柔弱,甚至是十分好强。生产队时期,她做事风风火火的,插秧、收割时速度很快,总是赶在别人的前面,因为人瘦小力气小,遇到挑担子的事情,不能够挑重担,她就快步走,人家挑一担她挑两担。那时候,生产队给每个劳动力定工分,妇女最高
期刊
在城里住久了,就会生出厌烦的情绪。满眼是人,满街是车,满耳是声歌喧嚣,满望是高楼林立 ,就想找一处僻静的地方,亲近亲近大自然。  这样,就来到了水占。  水占是个村庄,我对这个村庄的名字一直充满怀疑。询问同行的向导,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后来,在朋友出版的一本书中,找到了依据。书上讲:“水占村地处东庄头东北十多里地的深山,光绪版《盂县志》称其‘水嶂里’,因西峰屏如刀削,凹部道如羊肠,岩石缝里清水长
期刊
偶然发现的一处风景,是窗外的风景,让我灰色抑郁的心情有了暂时的清朗,逃离现实的沉重,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那是如厕时的间隙。墙上,有一扇窗,窗外,在我看来特别清新的景象——这是一处即将拆迁的老宅,有着正宅和偏房,正屋连接两侧偏房之处各造了烟雨廊连通,便于进出。此时这楼院已拆除了一半,位于二楼西侧厢房的屋顶已拆除,只剩摇摇欲坠的墙体。残存的院落里,稍显完好一些的东侧厢房里,居然有一年约六七十岁的老妇
期刊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诗,诗中描绘的是安徽天门山一带的自然风光:一條大江从天而降,浩浩江水把天门山从中间拦腰撞开奔腾而过,波涛汹涌……  我没有到过天门山,也没有见过那滔滔江水把天门山拦腰撞开来的那番壮阔景象。但是,这首诗,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所彰显的精神,大气磅礴,恢弘壮阔,猛烈地撞击了
期刊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总想住住你的毡房,总想举举你的酒樽,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寻找共同的根,如今踏上这归乡的路,走进了阳光迎来了春……”  我常说,这首歌唱的就是我啊!  1979年5月,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春回大地、草木吐绿,片片杏花绽放原野。一个少年骑着旧“大金鹿”牌自行车赶了12里的土路,穿过一片草甸,来到学校初二年级二班的教室里。今天是他值日,他细心地打
期刊
如果你嘴边荡漾起一个小括号,那一瞬,就是雪花消失的地方。对,左“(”,右“)”,就是,就是你的微笑。  春天总是来得很迟,寒气凛冽起伏,一如红衣飘飘的芭蕾舞少女在大雪纷飞中狂舞,旋转呀,旋转,她美艳的一种分分秒秒也不休止的模样,化作漫天而下的氧气,清爽,水灵灵的,让人不忍打扰。下雪的地方,一定是在北方,你喜欢的小地方,最好有那个人,半米一米那样厚,你和她一起走过漫长的旷野,雪花温温柔柔着落下,一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