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买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考题解析
2016年高考已然落下帷幕,有关高考作文的讨论却未曾停止,尤其是全国甲卷的作文题目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很显然,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面对这个题目,绝大多数考生都能有话可说,但从最后得分来看,高分人数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材料。这则材料本身就是一篇短小的议论文,它隐含的论点是:要好好学语文。为了证明这个论点,它谈到了“为什么”——即材料的第一句话,也提出了“怎么办”——即材料的第二句话。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就不需要再论证“为何要好好学语文”了,因为这已经作为共识被写进材料中了;也不需要再为“如何学好语文”想更多的办法了,因为办法也已经被写进材料中了。可见,材料看似给了我们自由言说的空间,其实却已经堵死了我们自由言说的道路。
那么,我们到底该写什么呢?请看材料后面对于写作内容的要求。在要求中,命题人给出了两个动词:一个是“比较”,这是我们写作时将要用到的主要方法;另一个是“阐述”,这是我们写作的主要目的。
于是,我们明白了,这不是一道普通的作文题,而是一份调查问卷。举全国之力来做这样一个调查,可见这个调查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语文学习的“少慢差费”现象由来已久,无数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为之苦苦探索,一次又一次的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的触动不可谓不大,但全民族的语文素养不断下滑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们到底是怎么看待语文学习的,国家希望听听大家的心声。
为了防止大家光说“要好好学语文”之类的套话,出题人缩小了言说空间,让考生们只能对三条途径进行比较,从而得Ⅲ结论。但这三条途径真的可以比较吗?我们不妨思考一个类似的问题: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有两名监护人——爸爸和妈妈,请比较这两个人,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个问题,三岁的孩子就已经拒绝回答了,因为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办法比较。如果非要给爸爸妈妈的重要性排个次序,这得是幼教专家或社会学家之类的人才能完成的丁作。
同理,如果非要给语文素养的提升途径排个次序,也只能是与之相关的研究者才能交上一份差强人意的答卷;如果让学生来答,大多数人都只能说这三条途径要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对大多数考生而言,这也应该是同类型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
所以,这道作文题的命意是好的,但选择在这个时间向全体考生发起一场调查却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它太难了,从而变得没有区分度。最有思想的学生的确可以脱颖而出,但比较有思想的学生却可能在分数上“泯然众人矣”。
读书万卷,以启山林 吉林一考生
古今千年,莘莘学子皆以提高自身素养为终身之欲求,或从先达执经叩问,或行千里尝百味以求真知。然究其根本之法,应为阅读也。
承师之教,其必有博览群书为根基。
自古以来,即有人跋山涉水以求拜入名师门下,望师之教导可提高其素养。此可谓求学之最大误区。明五经师宋文宪为求先达为师,曾负箧曳屣,忍穷冬烈风而执经叩问。然文宪公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实因其“未尝一日去书卷”为之筑基。
早在中唐,韩愈已有《师说》之论:师者仅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老师在学子有惑之时予以点化,使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向着明路而去。而学子之素养若要真正获得提升,则须大量阅读。
千里之行,其必有千万经纶为指引。
行路之人,若无正确价值观念为指引,则极易误入歧途。而此价值观念,则是在大量阅读中逐渐形成的。曹文轩先生曾言,阅读是一种对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以阅读为引之人,路途草长莺飞、繁花似锦;而无阅读为引之人,路途只是一片一望无际、令人窒息的荒凉与寂寥。
为文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尝百家烟火而得思索。而此实践之前必先有大量阅读筑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阅读之光为引,才能向着通途而去。
博厚之学,遍读圣贤而内化为精神。
语文素养的提升,要在大量阅读之后内化为己身之精神而得以实现。翻译家金克木先生工作于图书馆时遍览群书,博古通今,善以古典之意象与现代之感触结合,情知合一,其所译诗歌情韵悠远,独有自己的精神韵味。金先生之学,恰是读万卷书之后内化为己身精神之集合。
学子之所以遍览群书,目的是要从圣贤之道中悟出自己独到之理解。其通读经典之学问,恰在培育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精神,而得素养之真正提升。
师者之教或社会实践,虽皆为提升语文素养之方法,然其根本之法仍在于阅读。阅读之于素养之提升,恰若予骅骝以总辔,予隋珠以流光。以阅读为求学之根基,为实践之指引,腹有诗书,气自华也。
教师点评
本文于考场上写成,足见作者训练之有素。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举宋文宪之例,辨析以用之,指出其之所以有大成不是因为听课而是因为读书,有驳论之风;引《师说》为解,点明教师之用,进一步申述论点。然后引曹文轩之观点来强化主旨,用金克木之经历体现中心。灵活运用比喻论证使文章增色,随手点染,对仗时出,以感性之形式把理性之逻辑展现得淋漓尽致,足为后学者训。
(王宏伟孙立权)
填胃不填鸭 盖星玥
如果把提升语文素养比喻为用食物去占据一个胃的话,那么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无疑就是三种风味迥异却同样蕴含能量的美食了。
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就如主食,或许没那么可口,品种也不够丰富,但是管饱;课外的大量阅读好比零食,同样让人有所收获,不至于饥肠辘辘,但却不能取代主食的地位;社会生活实践正像巧克力,偶尔的一小口看似不起眼,细细品啜后却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买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考题解析
2016年高考已然落下帷幕,有关高考作文的讨论却未曾停止,尤其是全国甲卷的作文题目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很显然,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面对这个题目,绝大多数考生都能有话可说,但从最后得分来看,高分人数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材料。这则材料本身就是一篇短小的议论文,它隐含的论点是:要好好学语文。为了证明这个论点,它谈到了“为什么”——即材料的第一句话,也提出了“怎么办”——即材料的第二句话。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就不需要再论证“为何要好好学语文”了,因为这已经作为共识被写进材料中了;也不需要再为“如何学好语文”想更多的办法了,因为办法也已经被写进材料中了。可见,材料看似给了我们自由言说的空间,其实却已经堵死了我们自由言说的道路。
那么,我们到底该写什么呢?请看材料后面对于写作内容的要求。在要求中,命题人给出了两个动词:一个是“比较”,这是我们写作时将要用到的主要方法;另一个是“阐述”,这是我们写作的主要目的。
于是,我们明白了,这不是一道普通的作文题,而是一份调查问卷。举全国之力来做这样一个调查,可见这个调查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语文学习的“少慢差费”现象由来已久,无数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为之苦苦探索,一次又一次的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的触动不可谓不大,但全民族的语文素养不断下滑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们到底是怎么看待语文学习的,国家希望听听大家的心声。
为了防止大家光说“要好好学语文”之类的套话,出题人缩小了言说空间,让考生们只能对三条途径进行比较,从而得Ⅲ结论。但这三条途径真的可以比较吗?我们不妨思考一个类似的问题: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有两名监护人——爸爸和妈妈,请比较这两个人,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个问题,三岁的孩子就已经拒绝回答了,因为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办法比较。如果非要给爸爸妈妈的重要性排个次序,这得是幼教专家或社会学家之类的人才能完成的丁作。
同理,如果非要给语文素养的提升途径排个次序,也只能是与之相关的研究者才能交上一份差强人意的答卷;如果让学生来答,大多数人都只能说这三条途径要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对大多数考生而言,这也应该是同类型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
所以,这道作文题的命意是好的,但选择在这个时间向全体考生发起一场调查却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它太难了,从而变得没有区分度。最有思想的学生的确可以脱颖而出,但比较有思想的学生却可能在分数上“泯然众人矣”。
读书万卷,以启山林 吉林一考生
古今千年,莘莘学子皆以提高自身素养为终身之欲求,或从先达执经叩问,或行千里尝百味以求真知。然究其根本之法,应为阅读也。
承师之教,其必有博览群书为根基。
自古以来,即有人跋山涉水以求拜入名师门下,望师之教导可提高其素养。此可谓求学之最大误区。明五经师宋文宪为求先达为师,曾负箧曳屣,忍穷冬烈风而执经叩问。然文宪公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实因其“未尝一日去书卷”为之筑基。
早在中唐,韩愈已有《师说》之论:师者仅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老师在学子有惑之时予以点化,使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向着明路而去。而学子之素养若要真正获得提升,则须大量阅读。
千里之行,其必有千万经纶为指引。
行路之人,若无正确价值观念为指引,则极易误入歧途。而此价值观念,则是在大量阅读中逐渐形成的。曹文轩先生曾言,阅读是一种对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以阅读为引之人,路途草长莺飞、繁花似锦;而无阅读为引之人,路途只是一片一望无际、令人窒息的荒凉与寂寥。
为文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尝百家烟火而得思索。而此实践之前必先有大量阅读筑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阅读之光为引,才能向着通途而去。
博厚之学,遍读圣贤而内化为精神。
语文素养的提升,要在大量阅读之后内化为己身之精神而得以实现。翻译家金克木先生工作于图书馆时遍览群书,博古通今,善以古典之意象与现代之感触结合,情知合一,其所译诗歌情韵悠远,独有自己的精神韵味。金先生之学,恰是读万卷书之后内化为己身精神之集合。
学子之所以遍览群书,目的是要从圣贤之道中悟出自己独到之理解。其通读经典之学问,恰在培育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精神,而得素养之真正提升。
师者之教或社会实践,虽皆为提升语文素养之方法,然其根本之法仍在于阅读。阅读之于素养之提升,恰若予骅骝以总辔,予隋珠以流光。以阅读为求学之根基,为实践之指引,腹有诗书,气自华也。
教师点评
本文于考场上写成,足见作者训练之有素。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举宋文宪之例,辨析以用之,指出其之所以有大成不是因为听课而是因为读书,有驳论之风;引《师说》为解,点明教师之用,进一步申述论点。然后引曹文轩之观点来强化主旨,用金克木之经历体现中心。灵活运用比喻论证使文章增色,随手点染,对仗时出,以感性之形式把理性之逻辑展现得淋漓尽致,足为后学者训。
(王宏伟孙立权)
填胃不填鸭 盖星玥
如果把提升语文素养比喻为用食物去占据一个胃的话,那么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无疑就是三种风味迥异却同样蕴含能量的美食了。
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就如主食,或许没那么可口,品种也不够丰富,但是管饱;课外的大量阅读好比零食,同样让人有所收获,不至于饥肠辘辘,但却不能取代主食的地位;社会生活实践正像巧克力,偶尔的一小口看似不起眼,细细品啜后却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