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一直以来,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人们常常把作文指导看作是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认为只有有效的作文指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却往往淡化了对习作的修改指导。学生也认为,修改是教师的事,他们只负责写就行了。这样一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形成了一种模式:教师课堂尽力教,学生课上奋力写,写后教师费力改,改好后发到学生手里,学生只盯着分数或等级看,根本不看教师的评语和修改。可是这样的批改,对于学生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有没有认真阅读教师的批改?这样的精批细改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有无作用呢?笔者认为作用不大,因为学生对作文根本不感兴趣。
要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从根本上说,要把学生当作主体,使他们成为作文的主人。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写前指导固然重要,但作后指导修改也同样重要。本文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难忘的第一次》的修改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一旦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鼓舞和推动自己主动去写,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写下来,从而达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真作文境界。修改作文更是如此。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比其他年级的学生年龄大一些,对他们而言,写作文就是应付差事,修改作文更是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每次修改作文之前,教师就可创设不同的情境。
例如,在修改《难忘的第一次》这篇习作时,教师创设情境:“你们想当孙悟空吗?最羡慕他的什么?孙悟空最厉害的除了他的金箍棒,还有他的一双‘火眼金睛’。今天你们就来当一次孙悟空,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把作文里面的‘妖魔鬼怪’统统找出来,相信这一次当孙悟空的经历一定让你难忘。”这时,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修改作文,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一件艺术品,打磨之后才会更加完美。
二、改前指导,授之以渔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要想让学生写好文章,就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学生的作文不能只为了改而教,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找出习作要求中的重难点。
例如,教学《難忘的第一次》习作修改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回顾习作要求,即,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以及写出自己的感受或启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想一想评改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自由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交流后总结。教师要求学生写清楚经过,写出感受或启示,突出“难忘”。接着,教师继续引导:“修改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畅谈。
生1:我们要看看文章结构是否完整。
生2:内容和选材是否新颖、独特,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带来奇特的体验。
生3:叙述有一定顺序,内容具体,能抓住故事的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突出中心,表达难忘。
生4:看看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生5: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是否存在病句。
生6:要批出错别字。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
1.着眼全篇,整体把握。从整体出发,看文章是否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文章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新颖、独特,是否紧扣中心布局、详略安排是否得当等。
2.细微着手,仔细检查。请一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仔细听、认真看,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用词是否恰当,并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
3.重视文面,多就少改。文章尽量少改,如非改不可,也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在相应的位置清楚地标出来,切忌横竖交叉呈蛛网状,更忌随意涂画,乱七八糟,修改画出的线条能少勿多,能直勿斜。
三、运用方法,训练技能
以往“学生写—教师改—学生看”的作文训练模式,缺少主动,疏于互动,取得的效果有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运用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在修改习作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例如,教学《难忘的第一次》习作修改时,教师可按以下步骤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复习要求,明确任务。在开课伊始,教师请学生回忆习作《难忘的第一次》的学习任务,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评改。
2.范文引路,共同评讲。教师先出示一篇例文《第一次和妈妈吵架》,要求学生对照习作要求,对这篇例文进行评价。
生1:这篇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小作者把和妈妈吵架的经过描写得很具体。
生2: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生3:写出了自己真实感受:后悔、要懂得感恩、主动向妈妈道歉。
生4:开头运用排比句式:人生有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考试失利……不但吸引读者的兴趣,还增强文章的气势。
生5:结尾又以排比句式结束,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生6:文中有几个错别字,如,“再接再厉”的“厉”写成“鼓励”的“励”,原形毕露的“毕”写成“必须”的“必”等。
由于习作的评价标准非常清晰,所以在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既能找出例文的优缺点,又能在批改栏内进行正确的修改。以此引发学生深思,让学生有效地避免犯同类错误。这种方法降低了作文批改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3.典型评批,自主评改。教师出示班级学生的典型习作《第一次滑雪》,作简单评价:“当老师第一次读这篇作文时,就被深深地感动了,她能够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到爸爸对自己严厉的爱,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而且我还感受到了小作者那种不服输的韧劲。”然后教师将习作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运用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自己进行修改,并备注批改说明和简要评语,把作文的修改权让给学生。这种方法是在共同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降低了批改的难度,学生易于接受。随后进行班内交流,更激发了学生的修改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4.组内互改,取长补短。运用已掌握的修改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评改手中的作文,找出文章的精彩与不足,在相应的地方写上眉批,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班内交流精彩片段,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5.自我评批,独立自改。当学生经过示范批改、典型批改、组内评批等批改训练后,学生就乐于独立自改了。学生自批自改后,教师要进行普遍查阅,及时反馈评改情况。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只有多修改,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篇佳作。由于小学生习作能力有限,所以修改习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作文修改只有得法、得道、得体,学生才能很好地吸取教师的精华、吸取同伴的精华,激发自己的灵感,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作文之路其修远兮,我将努力而求索。让学生的每一篇文章都因修改而精彩,因为文“美”总在修改后。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雪枫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要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从根本上说,要把学生当作主体,使他们成为作文的主人。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写前指导固然重要,但作后指导修改也同样重要。本文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难忘的第一次》的修改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一旦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鼓舞和推动自己主动去写,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写下来,从而达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真作文境界。修改作文更是如此。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比其他年级的学生年龄大一些,对他们而言,写作文就是应付差事,修改作文更是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每次修改作文之前,教师就可创设不同的情境。
例如,在修改《难忘的第一次》这篇习作时,教师创设情境:“你们想当孙悟空吗?最羡慕他的什么?孙悟空最厉害的除了他的金箍棒,还有他的一双‘火眼金睛’。今天你们就来当一次孙悟空,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把作文里面的‘妖魔鬼怪’统统找出来,相信这一次当孙悟空的经历一定让你难忘。”这时,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修改作文,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一件艺术品,打磨之后才会更加完美。
二、改前指导,授之以渔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要想让学生写好文章,就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学生的作文不能只为了改而教,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找出习作要求中的重难点。
例如,教学《難忘的第一次》习作修改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回顾习作要求,即,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以及写出自己的感受或启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想一想评改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自由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交流后总结。教师要求学生写清楚经过,写出感受或启示,突出“难忘”。接着,教师继续引导:“修改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畅谈。
生1:我们要看看文章结构是否完整。
生2:内容和选材是否新颖、独特,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带来奇特的体验。
生3:叙述有一定顺序,内容具体,能抓住故事的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突出中心,表达难忘。
生4:看看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生5: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是否存在病句。
生6:要批出错别字。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
1.着眼全篇,整体把握。从整体出发,看文章是否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文章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新颖、独特,是否紧扣中心布局、详略安排是否得当等。
2.细微着手,仔细检查。请一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仔细听、认真看,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用词是否恰当,并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
3.重视文面,多就少改。文章尽量少改,如非改不可,也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在相应的位置清楚地标出来,切忌横竖交叉呈蛛网状,更忌随意涂画,乱七八糟,修改画出的线条能少勿多,能直勿斜。
三、运用方法,训练技能
以往“学生写—教师改—学生看”的作文训练模式,缺少主动,疏于互动,取得的效果有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运用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在修改习作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例如,教学《难忘的第一次》习作修改时,教师可按以下步骤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复习要求,明确任务。在开课伊始,教师请学生回忆习作《难忘的第一次》的学习任务,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评改。
2.范文引路,共同评讲。教师先出示一篇例文《第一次和妈妈吵架》,要求学生对照习作要求,对这篇例文进行评价。
生1:这篇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小作者把和妈妈吵架的经过描写得很具体。
生2: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生3:写出了自己真实感受:后悔、要懂得感恩、主动向妈妈道歉。
生4:开头运用排比句式:人生有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考试失利……不但吸引读者的兴趣,还增强文章的气势。
生5:结尾又以排比句式结束,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生6:文中有几个错别字,如,“再接再厉”的“厉”写成“鼓励”的“励”,原形毕露的“毕”写成“必须”的“必”等。
由于习作的评价标准非常清晰,所以在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既能找出例文的优缺点,又能在批改栏内进行正确的修改。以此引发学生深思,让学生有效地避免犯同类错误。这种方法降低了作文批改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3.典型评批,自主评改。教师出示班级学生的典型习作《第一次滑雪》,作简单评价:“当老师第一次读这篇作文时,就被深深地感动了,她能够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到爸爸对自己严厉的爱,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而且我还感受到了小作者那种不服输的韧劲。”然后教师将习作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运用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自己进行修改,并备注批改说明和简要评语,把作文的修改权让给学生。这种方法是在共同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降低了批改的难度,学生易于接受。随后进行班内交流,更激发了学生的修改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4.组内互改,取长补短。运用已掌握的修改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评改手中的作文,找出文章的精彩与不足,在相应的地方写上眉批,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班内交流精彩片段,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5.自我评批,独立自改。当学生经过示范批改、典型批改、组内评批等批改训练后,学生就乐于独立自改了。学生自批自改后,教师要进行普遍查阅,及时反馈评改情况。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只有多修改,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篇佳作。由于小学生习作能力有限,所以修改习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作文修改只有得法、得道、得体,学生才能很好地吸取教师的精华、吸取同伴的精华,激发自己的灵感,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作文之路其修远兮,我将努力而求索。让学生的每一篇文章都因修改而精彩,因为文“美”总在修改后。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雪枫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