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没必要, 坦然面对更有效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ie87071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有位杞国人常担忧天会塌下来,也听不进他人的劝说,整日惶恐不安,即使头顶的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存在,依然无法打消他对天塌下来的顾虑。您可能会说:“这不是‘杞人忧天’的故事吗?天怎么会塌呢?这不是自寻烦恼嘛!”然而,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与这位杞人类似,老年焦虑症的患者每天同样小心翼翼,或许一些不经意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烦恼的焦点。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焦虑情绪,老年人也不例外。其实,出现焦虑并不可怕,因为适当的焦虑对人们解决问题、尽快逃离危险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无须特殊处理。只有当焦虑程度过重、个体难以承受或持续时间过长、无法在短时间内缓解时,才有可能归属为焦虑症。
  临床上有很多老年焦虑症的患者,他们常表现为心烦意乱、紧张不安、较难集中注意力,有害怕或担忧的事物,也有人说不出具体担心的问题,他们多把事情往坏处想,从而加剧紧张,多伴心慌、手抖、出汗等植物神经紊乱和夜间失眠、噩梦或半夜惊醒等异常。按照它发病的急缓,一般可分急性与慢性焦虑:

案例1


  三个月前的一天,67岁的孙老太在公园遛弯时突然感到胸口发闷、头晕、心慌,慢慢地,她感覺脖子像被勒住了似的,喘不过来气,头脑一片空白,全身大汗,她以为自己快不行了,就大声呼救。幸有路人拨打了“120”,将她送至附近医院。谁知还没等车开到医院,她的情况就自行好转,而且整个发病过程中她都很清醒。她不放心,还是让医生做了全面检查,结果未发现明确病因,她很后怕,再不敢轻易外出。
  但即便如此,半个月后她还是和上次一样发病了,仍是未等医生救治,情况就慢慢好转,医生也查不出问题所在。她在不发病时和常人一样,可一旦发病就会有种快要死了的感觉,这让她非常恐慌,害怕再次发病,也越来越担忧身体,稍有不适就去医院检查,在多次被告知身体无大碍后,她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怪病。
  孙老太的情况就是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的典型表现,

其特点是:


  A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发病,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出汗、全身发抖、呼吸困难、手脚麻木等不适,自认为快要死去或失去理智,为此非常害怕。
  B每次发病持续5~1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如常。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事后能回忆整个过程。每次发作虽耗时不长,但之后还会再次出现,1个月内可发作3次以上,或在第一次发病后惧怕再次发病的负性情绪可持续至少1个月。
  C多数患者因担心病发时得不到救助、惧怕再次发病或对于在公共场所中发病而感到羞耻等,主动回避社交或外出,急需外出时让他人陪同,可伴发抑郁情绪或自杀倾向。

案例2


  65岁的刘老最近半年总觉得紧张不安,他也说不清具体在害怕什么,可他就是控制不住地阵发性紧张、出汗、心慌、手抖、频繁如厕,在综合医院检查的结果不过都是些小毛病,医生说不会引发上述异常。
  不难看出,从表现上刘老的慢性焦虑与孙老太有类似之处,只是他发病更缓且病情时而轻、时而重,在半年内持续进展,又有别于急性焦虑发作。
  老年焦虑症的患原因可能有:

躯体状况变差


  老年人多伴各种躯体病,包括急症、危重症,可能会引发他们害怕病重或服药不良反应、惧怕死亡等紧张情绪。

心理“老化”与性格影响


  随着身体的老化,部分老年人可能会产生渐趋固执、多愁善感或以自我为中心等改变,尤其是那些一贯要强、追求完美、个性敏感的老人,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焦虑。

负性事件


  家庭方面(亲友患重病或突然离世、“空巢”老人缺少子女陪伴、与家人的矛盾等)、经济收入减低等均有可能引发孤独、紧张、忧虑等情绪,尤其当缺乏有效应对问题的方法时上述负面情绪会加剧。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人患过焦虑抑郁等疾病,这类人群也属于发病的高危人群。

老年焦虑症的治疗原则


  经过积极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但该病在今后仍有可能再次复发,需要关注:
  1遵从医嘱,规律服药。很多老人会因身体患病、自觉服药太多,不愿规律服用精神科药物,尤其当自觉病情好转后更易自行减停药,而这恰好是病情波动或再次发作的常见因素之一。
  2定期复诊和复查。一般一个月左右来精神科复诊一次,还要定期做血常规、血生化、甲功、血药浓度(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水平)和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作为医生调药的参考。
  3针对影响患者情绪的问题入手,减缓情绪波动。
  调整心态:随着老龄化的自然进程,每位老年人都有可能面对身体、记忆力均变差等问题,我们要尝试用平和心态去接纳并逐渐适应这种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否认或抵触。
  重新定位自我价值: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但依然老有所用,在家中我们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承担着爷爷奶奶、父(母)亲等重要角色,继续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根据个人所长与身体状况,我们可以在单位、社区中继续发挥余热,传授经验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升价值感。
  培养兴趣,规律作息:退休前每日忙碌,如今可以安享晚年、培养新的兴趣或技能,给自己制定一份日常活动表,尽量让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都有安排,除起居规律、营养均衡外,还要加入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与适当锻炼,让生活过得更充实。
  积极应对负性事件:遭遇负性事件在所难免,我们尽量采用积极心态去处理:与亲友定期联系、互相关心并保持良好关系,试着包容自己与他人的不完美;如遇和他人的争端,尽量心平气和地相互沟通、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想想、彼此退让,提建议可以,但不要将意愿强加给人,给他人一定的自由空间;尝试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切勿以偏概全,不为未发生的事而烦心,也避免消极推断事情的结果。
其他文献
晶晶女士今年36岁,是一名公司高管,也是一个7岁孩子的妈妈。在外是商界精英,在家是贤妻良母,用晶晶自己的话说:35岁前的人生好像开了挂,一路顺风顺水,家庭事业双丰收。  从去年起,身体向来强健的晶晶开始感觉精力不足,忘性大,不时感觉关节和肌肉酸痛……然而,一心扑在家庭和事业上的晶晶并未十分在意,每每出现疲倦感她都会冲上一杯咖啡,开低空调温度,只是偶尔放下手中的工作休息片刻。几个月后,晶晶发现自己疲
期刊
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健康的概念并不是没有躯体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以便完善各種社会角色赋予的社会功能,为社会和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共同构成人类的健康状态,二者缺一不可。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
期刊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艺术与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绘画心理治疗是心理咨询及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绘画,不仅能给人欣赏和愉悦的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便捷且易于操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拓展绘画功能,使绘画不再是一种晦涩难懂的心理治疗技术,而将之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形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大范围地应用。绘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优势促进学生表达心声
期刊
题记:家,是一个多角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当有的人不在自己的位置或跑到别人的位置时,家庭的关系格局便会被打乱,系统中的人多少都会觉得不舒服。当这种不舒服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某个人跳出来,用问题或症状的方式告诉成员们:“这个家有问题”,而这个有症状的人,往往是家庭里的孩子。咨询的重点在哪里?  第二次咨询如期而至。  一坐下,爸爸就开始阐述儿子最近的种种表现,句句不离儿子,聚焦点仍是儿子。
期刊
1921年,嘉兴南湖之畔,一艘小小红船扬起了民族崛起的风帆。从此,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栉风沐雨,披荆斩棘,抛洒热血。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着新中国扬帆奋进,乘风破浪,今日已然成为世界东方的巍巍巨轮。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如今,我们从《觉醒年代》《山海情》《大江大河》等影视剧中重温百年历史,依旧为“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这句话而感到振奋,也无不为选择了谋独立、求解放、站起来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属于青年初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期。但这个群体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  1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自信心。目前,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偏见与歧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2人际冲突频繁发生。学生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宣泄情感,
期刊
杨大爷今年六十有二,平时除了血压高外,身体没啥大毛病。如今他已退休,子女们也都自立门户、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聚聚,平常家中只有老两口。他又不喜闷在家里,经常外出找老友下棋、钓鱼,日子过得轻松又自在。  可就在一个月前,杨大爷的老伴儿突然发现他变得古里古怪,他也不找老友出去玩,经常一个人待在家,时不时地朝窗外看,有时站在窗前小声嘀嘀咕咕,也听不清他在说什么,有时又冲楼下做点头或招手动作,像在跟谁打招呼
期刊
晓娟找到我,和我讲了一件令她感到恐慌害怕的人际纠纷。  晓娟同宿舍的两位同学之前一直带手机到宿舍,违反了学校规定。她虽然没有报告给班主任,但是在聊天过程中透露给了另一个同学。后来,这两位舍友的家长要把手机收走,说有同学向老师举报。舍友以为是晓娟揭发的(实际上是另一个同学所为),几人因此在宿舍发生了冲突,舍友把手机扔到她的床上,并口出恶语,讲了一些有辱她的话。这让她的内心很恐慌,以至于她一句反驳的话
期刊
根据民政部统计,2015—2019年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离婚率不断攀升,其中轻率离婚、冲动离婚现象日益突出。《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民政部门登记离婚404.7万对,法院判决、调解离婚65.3万对。离婚率为3.4‰,比上年增长0.2个千分点。2015—2019年结婚率和离婚率  正如《世界人权宣言》中所提到的,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理应受社会和国家的保护。纵观世界,很多国家为了避免
期刊
冯某,男性,44岁,以前身体很健康。最近一段时间家人发现冯某的心情突然变得很差,时有哭泣,话变得很少,不跟家人交流,即便说起话来也颠三倒四、不着边际,冯某称有人跟踪自己、监控自己,凭空听到有人跟自己说话,自言自语,家属便带其到我院门诊就诊。  冯某是得了抑郁症吗?还是精神分裂?在我的反复询问下,发现冯某有长期喝酒的情况,他从2000年左右便开始饮酒,起初只是朋友聚会时喝,常常喝醉,但不会影响正常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