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黄陈宏正式就任施耐德电气旗下的APC大中华区总裁。曾在电信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黄陈宏将如何书写在能源领域的老兵新传呢?
能效管理不能少
李树翀:您曾经在电信行业工作了20多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从电信行业跨入到能源领域?您如何看待施耐德电气的现在与未来?
黄陈宏:无论是电信领域还是能源领域,在过去20多年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不断更新,用户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施耐德电气将能源与IT的发展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从一些市场分析机构的统计来看,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到2030年,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到2050年,全球能源的需求量也会翻一番,而与此同时,为防止气候的剧烈变化,到2050年,我们必须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半。能源的紧缺与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是一对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企业用户必须将提高能效与IT的发展相结合,也就是实现能源的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能源的使用。
施耐德电气的定位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在五大领域有独到的领先的解决方案。这五大领域包括能源和技术实施、工业和自动化控制、楼宇和安防系统、智能生活空间以及关键电源、制冷服务和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将这五大领域的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用户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无论对于哪个行业来说,节省能源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施耐德电气并不生产能源,而是专注于能源管理。为什么能源管理对企业用户来说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的使用端每节约一度电,就意味着发电端可以少生产三度电。施耐德电气的能效管理方案可以帮助用户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使用端的能源消耗。
在过去20多年中,电信行业是最活跃的。我认为,下一个活跃的行业将是能源行业。提高能效,实现IT与能源的结合将成为大势所趋。
李树翀:在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面,施耐德电气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黄陈宏:施耐德电气旗下的APC的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关键电源、制冷服务和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我们的解决方案覆盖家庭、企业、各种规模的数据中心以及工业关键电源和制冷服务等。
数据中心的耗能非常大。有统计表明,全球数据中心的整体能耗与航空工业的能耗一样多。不仅如此,数据中心能耗的增长率还高于航空工业。因此,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变得非常重要。APC将业务重点放在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层面,其产品主要包括UPS、空调、机柜、配电、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以及英飞集成系统和模块化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等。
2011年9月,我们推出了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该数据中心管理平台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对数据中心内所有的物理基础设施进行管理,这能够让用户更精确地掌握数据中心的能效状况,从而找到一些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
在数据中心领域,施耐德电气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全面的解决方案。此外,我们拥有非常独特的制冷以及能耗管理技术,比如施耐德电气现已拥有从机柜级到行级,到机房级甚至整个楼宇的设施级精密空调解决方案。用户如果采用施耐德电气的解决方案,可以将数据中心的能耗减少30%-70%,单位空间的容量提升25%,每千瓦负载的碳足迹和成本分别降低15%。
李树翀:在现代化的数据中心里,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相比其他厂商的同类产品,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陈宏: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是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平台EcoStruxure的一部分。EcoStruxure能效管理平台能够跨越能源基础设施、工业自动化系统、数据中心、楼宇等多个系统,实现统一的能效管理。举个例子,施耐德电气法国总部就采用EcoStruxure对所有办公大楼进行管控。通过EcoStruxure,我们可以随时监控所有大楼的功耗情况,比如哪座大楼的能耗比较高,是不是应该进行调整等。EcoStruxure是一个实时的、动态的能源管理系统。
施耐德电气的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不仅可以管理施耐德电气自己的UPS、空调等产品,而且可以管理其他厂商的产品,此外还能与楼宇管理系统结合在一起,让用户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实时了解整个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情况。每个数据中心都应该配备一套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这样一来,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数据中心的技术管理人员,都能够随时随地掌握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情况。
云数据中心的管理必须是动态的。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完全可以满足云数据中心对管理的要求。
云的本质是动态化
李树翀:如今,行业用户已经普遍接受了模块化数据中心的设计和部署理念。施耐德电气是模块化数据中心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很早便推出了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英飞集成系统。在云计算时代,英飞集成系统将如何继续发挥其优势?
黄陈宏: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是标准化的,不仅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部署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受到了行业用户的普遍欢迎。施耐德电气的英飞集成系统就是一个集成的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英飞集成系统在中国市场推出后,销售情况非常好,受到了中国用户的广泛好评。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兴起,数据中心的设计理念将发生重大变化。数据中心的定位和功用不同,其设计理念和部署方式也会有较大差异。按照数据中心与企业业务之间的不同关系,我们可以将数据中心分成三类:第一类,企业把数据中心当成企业运作的一个工具,用来支撑企业业务的发展;第二类,企业把数据中心当成一种战略投资,以便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比如金融行业的许多客户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开发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同时获得更多收益;第三类,企业把数据中心当成一种新型的业务,比如一些电信、IT企业在数据中心建成后,将数据中心的资源租赁给客户。
随着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逐渐普及,人们对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云计算架构是一种虚拟化的架构。虚拟化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服务器运作效率的提高。不断增加的服务器负载必然会带来更多的能源消耗。云计算要求服务器、存储等资源的部署与调配必须是动态的。动态的资源部署与应用必然要求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也是动态的,可以灵活部署和扩展,并且具有更高的能效。为了满足云计算的需求,数据中心必须是高密度的。高密度的机架和IT设备必然对供电、制冷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云计算时代,数据中心的设计理念、部署方式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施耐德电气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上不断推陈出新,以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来适应数据中心的这种变化。比如,英飞集成系统一直处于优化之中,不断有新功能、新部件加入。
李树翀:到底什么是云计算呢?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现在,只要有企业建立了一个新的数据中心,就会称这个数据中心是云数据中心。但是,传统的数据中心与云数据中心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黄陈宏:有的企业确实是在建设云数据中心,但是也有的企业还在建设传统的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云数据中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而且能够支撑企业业务的动态变化。云数据中心是建立在虚拟化技术架构之上的。因此,云数据中心的负载比传统数据中心的负载大得多,资源的利用率也比传统数据中心高得多。云数据中心一定是高密度的数据中心。因此,在数据中心的设计上,无论是电源供应还是制冷,都要满足高密度这一需求,并不断优化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云数据中心里,最关键的是,能效的管理一定要跟上业务的动态变化。一个聪明的企业在建设云数据中心时,如果能把数据中心作为一种业务,那么它能得到的投资回报率一定比建设一个传统数据中心获得的投资回报率高很多。
李树翀:在云计算时代,施耐德电气将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继续巩固自己在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呢?
黄陈宏:施耐德电气拥有诸多优势,比如我们可以整合五个事业部的力量,为用户提供先进的、全面整合的解决方案。具体到数据中心领域,施耐德电气始终秉承先进的数据中心设计理念,可以为用户提供集成的一体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此外,施耐德电气在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效果显著。
竞争是好事情。良性的竞争可以促使我们在数据中心能效管理方面精益求精。我们对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充满信心。
在中国 惠全球
李树翀:如果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将迎来爆炸性的增长,那么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就该用“核裂变”来形容了。现在,中国许多城市都在兴建大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您如何看待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施耐德电气将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满足中国数据中心用户的需求?
黄陈宏:有统计表明,中国的现有数据中心约54万个,仅今年就要新建六七千个数据中心。电信、金融、IT、政府以及一些高新技术园区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施耐德电气一直十分关注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并不断进行投入。
施耐德电气一直在努力推广一种文化——以客户为导向。我在加入施耐德电气之后,调整了销售策略,建立了按行业划分的销售服务团队。我们的销售团队以行业和客户为导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最终目标。举例来说,2011年8月底,我们成立了行业销售团队,专门服务于行业大客户。我们的销售人员从了解客户的需求入手,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数据中心设计、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这种销售策略和团队的调整顺应了施耐德电气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的需要。
施耐德电气对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越来越重视。2011年,施耐德电气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业务收入已占集团总收入的40%左右。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内,这一比例能够达到50%甚至更高。
在中国市场上,施耐德电气的业务发展势头非常好。我们会继续巩固在数据中心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同时借助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融合的物理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促进中国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施耐德电气将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开发大西部的策略。
从新产品的角度看,施耐德电气也在持续关注像风能、太阳能这样的新型能源产品。施耐德电气将整合研发、制造等方面的力量,实现产品的合理布局,并在销售、服务等方面加强对西部地区用户的支持。明年初,施耐德电气将公布一个十分详细的发展计划。
李树翀:许多跨国企业都十分重视本地化的工作。下一步,施耐德电气会不会继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投入?
黄陈宏:施耐德电气采用的是全球性的研发策略,中国的研发团队也是全球研发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仅APC目前在中国有两个研发中心、两个工厂以及一个物流中心。施耐德电气可以为中国用户提供全面、快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
施耐德电气有一个名为“China for China”的计划,其含义是在中国研发的产品要为中国本地的用户和市场服务。而且我们要把在中国研发和生产的优秀产品推向全球。
记者手记
做一个成功的能效管理专家
被施耐德电气收购以后,现在的APC已成了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领域的核心。相对于以前的单打独斗,如今的APC更多地要考虑如何与施耐德电气的整体定位相适合。在施耐德电气转型成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后,APC的产品不仅要无缝融入施耐德电气的整体解决方案,而且还要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那就是帮助用户实现精确的能效管理。
云计算与能效管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实际上,一个名符其实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一定具有最高的能效比。成为一个能效管理专家不仅是施耐德电气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云计算时代数据中心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突破的必由之路。
从昔日的网络电源专家到模块化数据中心专家,再到今日的能效管理专家,APC的发展之路就像是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成为一个能效管理专家对于APC来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同时也是对用户的一种承诺。
能效管理不能少
李树翀:您曾经在电信行业工作了20多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从电信行业跨入到能源领域?您如何看待施耐德电气的现在与未来?
黄陈宏:无论是电信领域还是能源领域,在过去20多年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不断更新,用户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施耐德电气将能源与IT的发展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从一些市场分析机构的统计来看,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到2030年,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到2050年,全球能源的需求量也会翻一番,而与此同时,为防止气候的剧烈变化,到2050年,我们必须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半。能源的紧缺与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是一对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企业用户必须将提高能效与IT的发展相结合,也就是实现能源的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能源的使用。
施耐德电气的定位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在五大领域有独到的领先的解决方案。这五大领域包括能源和技术实施、工业和自动化控制、楼宇和安防系统、智能生活空间以及关键电源、制冷服务和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将这五大领域的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用户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无论对于哪个行业来说,节省能源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施耐德电气并不生产能源,而是专注于能源管理。为什么能源管理对企业用户来说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的使用端每节约一度电,就意味着发电端可以少生产三度电。施耐德电气的能效管理方案可以帮助用户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使用端的能源消耗。
在过去20多年中,电信行业是最活跃的。我认为,下一个活跃的行业将是能源行业。提高能效,实现IT与能源的结合将成为大势所趋。
李树翀:在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面,施耐德电气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黄陈宏:施耐德电气旗下的APC的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关键电源、制冷服务和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我们的解决方案覆盖家庭、企业、各种规模的数据中心以及工业关键电源和制冷服务等。
数据中心的耗能非常大。有统计表明,全球数据中心的整体能耗与航空工业的能耗一样多。不仅如此,数据中心能耗的增长率还高于航空工业。因此,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变得非常重要。APC将业务重点放在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层面,其产品主要包括UPS、空调、机柜、配电、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以及英飞集成系统和模块化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等。
2011年9月,我们推出了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该数据中心管理平台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对数据中心内所有的物理基础设施进行管理,这能够让用户更精确地掌握数据中心的能效状况,从而找到一些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
在数据中心领域,施耐德电气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全面的解决方案。此外,我们拥有非常独特的制冷以及能耗管理技术,比如施耐德电气现已拥有从机柜级到行级,到机房级甚至整个楼宇的设施级精密空调解决方案。用户如果采用施耐德电气的解决方案,可以将数据中心的能耗减少30%-70%,单位空间的容量提升25%,每千瓦负载的碳足迹和成本分别降低15%。
李树翀:在现代化的数据中心里,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相比其他厂商的同类产品,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陈宏: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是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平台EcoStruxure的一部分。EcoStruxure能效管理平台能够跨越能源基础设施、工业自动化系统、数据中心、楼宇等多个系统,实现统一的能效管理。举个例子,施耐德电气法国总部就采用EcoStruxure对所有办公大楼进行管控。通过EcoStruxure,我们可以随时监控所有大楼的功耗情况,比如哪座大楼的能耗比较高,是不是应该进行调整等。EcoStruxure是一个实时的、动态的能源管理系统。
施耐德电气的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不仅可以管理施耐德电气自己的UPS、空调等产品,而且可以管理其他厂商的产品,此外还能与楼宇管理系统结合在一起,让用户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实时了解整个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情况。每个数据中心都应该配备一套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这样一来,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数据中心的技术管理人员,都能够随时随地掌握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情况。
云数据中心的管理必须是动态的。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完全可以满足云数据中心对管理的要求。
云的本质是动态化
李树翀:如今,行业用户已经普遍接受了模块化数据中心的设计和部署理念。施耐德电气是模块化数据中心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很早便推出了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英飞集成系统。在云计算时代,英飞集成系统将如何继续发挥其优势?
黄陈宏: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是标准化的,不仅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部署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受到了行业用户的普遍欢迎。施耐德电气的英飞集成系统就是一个集成的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英飞集成系统在中国市场推出后,销售情况非常好,受到了中国用户的广泛好评。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兴起,数据中心的设计理念将发生重大变化。数据中心的定位和功用不同,其设计理念和部署方式也会有较大差异。按照数据中心与企业业务之间的不同关系,我们可以将数据中心分成三类:第一类,企业把数据中心当成企业运作的一个工具,用来支撑企业业务的发展;第二类,企业把数据中心当成一种战略投资,以便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比如金融行业的许多客户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开发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同时获得更多收益;第三类,企业把数据中心当成一种新型的业务,比如一些电信、IT企业在数据中心建成后,将数据中心的资源租赁给客户。
随着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逐渐普及,人们对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云计算架构是一种虚拟化的架构。虚拟化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服务器运作效率的提高。不断增加的服务器负载必然会带来更多的能源消耗。云计算要求服务器、存储等资源的部署与调配必须是动态的。动态的资源部署与应用必然要求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也是动态的,可以灵活部署和扩展,并且具有更高的能效。为了满足云计算的需求,数据中心必须是高密度的。高密度的机架和IT设备必然对供电、制冷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云计算时代,数据中心的设计理念、部署方式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施耐德电气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上不断推陈出新,以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来适应数据中心的这种变化。比如,英飞集成系统一直处于优化之中,不断有新功能、新部件加入。
李树翀:到底什么是云计算呢?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现在,只要有企业建立了一个新的数据中心,就会称这个数据中心是云数据中心。但是,传统的数据中心与云数据中心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黄陈宏:有的企业确实是在建设云数据中心,但是也有的企业还在建设传统的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云数据中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而且能够支撑企业业务的动态变化。云数据中心是建立在虚拟化技术架构之上的。因此,云数据中心的负载比传统数据中心的负载大得多,资源的利用率也比传统数据中心高得多。云数据中心一定是高密度的数据中心。因此,在数据中心的设计上,无论是电源供应还是制冷,都要满足高密度这一需求,并不断优化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云数据中心里,最关键的是,能效的管理一定要跟上业务的动态变化。一个聪明的企业在建设云数据中心时,如果能把数据中心作为一种业务,那么它能得到的投资回报率一定比建设一个传统数据中心获得的投资回报率高很多。
李树翀:在云计算时代,施耐德电气将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继续巩固自己在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呢?
黄陈宏:施耐德电气拥有诸多优势,比如我们可以整合五个事业部的力量,为用户提供先进的、全面整合的解决方案。具体到数据中心领域,施耐德电气始终秉承先进的数据中心设计理念,可以为用户提供集成的一体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此外,施耐德电气在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效果显著。
竞争是好事情。良性的竞争可以促使我们在数据中心能效管理方面精益求精。我们对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充满信心。
在中国 惠全球
李树翀:如果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将迎来爆炸性的增长,那么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就该用“核裂变”来形容了。现在,中国许多城市都在兴建大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您如何看待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施耐德电气将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满足中国数据中心用户的需求?
黄陈宏:有统计表明,中国的现有数据中心约54万个,仅今年就要新建六七千个数据中心。电信、金融、IT、政府以及一些高新技术园区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施耐德电气一直十分关注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并不断进行投入。
施耐德电气一直在努力推广一种文化——以客户为导向。我在加入施耐德电气之后,调整了销售策略,建立了按行业划分的销售服务团队。我们的销售团队以行业和客户为导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最终目标。举例来说,2011年8月底,我们成立了行业销售团队,专门服务于行业大客户。我们的销售人员从了解客户的需求入手,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数据中心设计、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这种销售策略和团队的调整顺应了施耐德电气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的需要。
施耐德电气对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越来越重视。2011年,施耐德电气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业务收入已占集团总收入的40%左右。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内,这一比例能够达到50%甚至更高。
在中国市场上,施耐德电气的业务发展势头非常好。我们会继续巩固在数据中心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同时借助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融合的物理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促进中国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施耐德电气将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开发大西部的策略。
从新产品的角度看,施耐德电气也在持续关注像风能、太阳能这样的新型能源产品。施耐德电气将整合研发、制造等方面的力量,实现产品的合理布局,并在销售、服务等方面加强对西部地区用户的支持。明年初,施耐德电气将公布一个十分详细的发展计划。
李树翀:许多跨国企业都十分重视本地化的工作。下一步,施耐德电气会不会继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投入?
黄陈宏:施耐德电气采用的是全球性的研发策略,中国的研发团队也是全球研发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仅APC目前在中国有两个研发中心、两个工厂以及一个物流中心。施耐德电气可以为中国用户提供全面、快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
施耐德电气有一个名为“China for China”的计划,其含义是在中国研发的产品要为中国本地的用户和市场服务。而且我们要把在中国研发和生产的优秀产品推向全球。
记者手记
做一个成功的能效管理专家
被施耐德电气收购以后,现在的APC已成了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领域的核心。相对于以前的单打独斗,如今的APC更多地要考虑如何与施耐德电气的整体定位相适合。在施耐德电气转型成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后,APC的产品不仅要无缝融入施耐德电气的整体解决方案,而且还要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那就是帮助用户实现精确的能效管理。
云计算与能效管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实际上,一个名符其实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一定具有最高的能效比。成为一个能效管理专家不仅是施耐德电气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云计算时代数据中心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突破的必由之路。
从昔日的网络电源专家到模块化数据中心专家,再到今日的能效管理专家,APC的发展之路就像是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成为一个能效管理专家对于APC来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同时也是对用户的一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