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5-088-01
摘要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院校田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亟待创新升级。在现代体育院校田径教育体系下,田径教学更加注重和强化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体育院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田径的训练方式和策略,希望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新课程 田径教学 教学改革
在体育院校教育体系中,田径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意志和健康品格的重要课程,也是提升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对于田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帮助学生锻炼基本体能素质,而更加强调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田径训练是体育院校的主要科目,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提升体育院校教学中田径训练的质量,是每一个体育院校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田径训练教学的重视
传统的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较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对田径学科不够重视。受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体育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就业,锻炼学生的专业化体育技能,体育院校教学阶段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几乎也都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进行,而田径教学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田径教学较为单一。因此,学校和老师对体育教学一直都不重视,田径训练方式的分析和讨论也一直都没有引起老师的关注。所以,为了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优化田径训练的方式,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体育院校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在成熟阶段,良好的田径教育对于学生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锻炼和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而且对于提高体育院校学生体育实践应用能力和心理素质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为其他体育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老师应该对田径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优化和丰富田径训练的方式。
二、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形式
在体育院校传统的田径教学过程当中,明显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在体育院校教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了自己个性化的体育教学需求,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和田径训练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代入感。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重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设备,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田径训练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由于体育院校学生在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一刀切”体育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因此,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课堂设计,并且深入掌握学生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类型和强度的运动,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此一来,可以减小学生对于田径训练的抵触情绪,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田径训练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开展田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对于田径项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不尽一致,因此教师要进行差异化教学,对于可以在田径项目上深入发展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培养,对于其他有不同体育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田径训练提升基本体育素质,夯实体育基础。
三、综合运用多样化训练方法,提高田径教学趣味性
运用多样化田径教学方法,提升田径训练的教学实效,要以提升课堂趣味性为切入点。在体育院校田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很多田径训练课程流于形式,教师简单带领学生开展热身活动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体育课程起不到应用的教学目的。基于此,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游戏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体育院校教学阶段来看,学生具有鲜明特点,学生较为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愿意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样的特点,开展游戏教学和训练模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进行田径体育游戏过程当中,提升自身身体素质,从而提升田径训练的质量。对于體育院校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了较强的体育运动能力,在训练形式的选取上,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团队对抗性的方式,同时可以开展合作。在开展教学训练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合理分组,对学生进行有效搭配,同时,要注田径训练节奏的维持,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当中产生运动伤害,从而切实提升体育训练的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和丰富体育院校田径教学的形式,对于提升田径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院校田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训练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升田径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让田径课程成为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健康人格的载体和平台,切实发挥田径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夯实体育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进而选拔培养出优秀田径人才。
摘要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院校田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亟待创新升级。在现代体育院校田径教育体系下,田径教学更加注重和强化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体育院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田径的训练方式和策略,希望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新课程 田径教学 教学改革
在体育院校教育体系中,田径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意志和健康品格的重要课程,也是提升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对于田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帮助学生锻炼基本体能素质,而更加强调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田径训练是体育院校的主要科目,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提升体育院校教学中田径训练的质量,是每一个体育院校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田径训练教学的重视
传统的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较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对田径学科不够重视。受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体育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就业,锻炼学生的专业化体育技能,体育院校教学阶段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几乎也都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进行,而田径教学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田径教学较为单一。因此,学校和老师对体育教学一直都不重视,田径训练方式的分析和讨论也一直都没有引起老师的关注。所以,为了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优化田径训练的方式,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体育院校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在成熟阶段,良好的田径教育对于学生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锻炼和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而且对于提高体育院校学生体育实践应用能力和心理素质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为其他体育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老师应该对田径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优化和丰富田径训练的方式。
二、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形式
在体育院校传统的田径教学过程当中,明显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在体育院校教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了自己个性化的体育教学需求,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和田径训练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代入感。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重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设备,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田径训练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由于体育院校学生在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一刀切”体育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因此,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课堂设计,并且深入掌握学生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类型和强度的运动,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此一来,可以减小学生对于田径训练的抵触情绪,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田径训练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开展田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对于田径项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不尽一致,因此教师要进行差异化教学,对于可以在田径项目上深入发展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培养,对于其他有不同体育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田径训练提升基本体育素质,夯实体育基础。
三、综合运用多样化训练方法,提高田径教学趣味性
运用多样化田径教学方法,提升田径训练的教学实效,要以提升课堂趣味性为切入点。在体育院校田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很多田径训练课程流于形式,教师简单带领学生开展热身活动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体育课程起不到应用的教学目的。基于此,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游戏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体育院校教学阶段来看,学生具有鲜明特点,学生较为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愿意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样的特点,开展游戏教学和训练模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进行田径体育游戏过程当中,提升自身身体素质,从而提升田径训练的质量。对于體育院校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了较强的体育运动能力,在训练形式的选取上,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团队对抗性的方式,同时可以开展合作。在开展教学训练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合理分组,对学生进行有效搭配,同时,要注田径训练节奏的维持,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当中产生运动伤害,从而切实提升体育训练的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和丰富体育院校田径教学的形式,对于提升田径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院校田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训练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升田径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让田径课程成为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健康人格的载体和平台,切实发挥田径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夯实体育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进而选拔培养出优秀田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