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总结了有效进行环境创设的策略:一是区域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二是教师转变角色把游戏“还”给幼儿,三是丰富区角游戏材料,培养创新能力,期待着能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
幼儿园课程改革受到了建构主义的深刻影响,因此特别重视幼儿与学习环境的充分互动。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我们通过环境创设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引发他们的游戏构想,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本文对如何有效创设区域活动环境进行详细探讨。
一、区域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幼儿园提供综合教育,以主题活动的形式为实施路径。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将区域活动作为其延伸与补充,有效提高了主题活动的质量,丰富了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将区域环境的创设与主题活动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创设了富有主题内容情境的环境,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游戏场域,有效激发了他们参与区域游戏的兴趣。
如在“秋天的图画”的主题教学中,我们在不同的区角均创设了与秋天为主题的情境性环境。在閱读区,我们投放了以“秋天”为主题的绘本,在阅读绘本时,教师邀请孩子们搜集与秋天有关的阅读材料,然后分享到阅读区,有的孩子在阅读后还绘制了图画,通过评选后我们把图画粘贴在阅读区的墙面上。孩子们自制的与秋天有关的图书也被存放在了阅读区角墙面的资料袋里。孩子们每每走进阅读区,就会兴味盎然地随手翻阅自己制作的图书,有效发挥了环境的教育功能。而在表演区,有的教师在地面上,设置了果园、小山坡、小花坛和小池塘,在山坡上还设置了六角厅,等等,让孩子们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一个美丽的秋天仿佛来到了教室。孩子们还以此为背景,以“大丰收”为主题进行戏剧表演,由此可见,有效的环境创设可以引发孩子们的游戏构想。
二、教师转变角色把游戏“还”给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自主发展。区域活动中自主游戏是其灵魂,为孩子们自主发展与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但是,教师在组织区域游戏时,常常因为传统教育思想的桎梏与影响,导致他们成为孩子们游戏的“控制者”,因此使区域活动重回高度控制的教育老路。为此,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自己有没有“放权”,有没有成为孩子们进行环境创设的组织者、支持者、帮促者。
如在“秋天的图画”的主题活动,有的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大量的高结构材料,孩子们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游戏,游戏的兴趣不高,作品也只是处在模仿阶段。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第二次区域游戏时教师转变了角色,改变了策略,通过邀请孩子们搜集美工区材料的形式,来调动他们参与美工区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他们游戏的创想。如有的孩子搜集了大量的果实的种子,有的孩子搜集了颜色、形状、薄厚各异的树叶,于是他们开心地在美工区玩起了种子与树叶贴画的游戏。最后,美工区的墙面上贴上了一幅幅流动着创新血液的作品,有效提升了美工区活动的质量。
在区角游戏中,教师要不断为孩子们设置自主游戏的空间,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得到有效体现,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提升创新能力,在亲自参与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三、丰富区角游戏材料,培养创新能力
材料是孩子们游戏的载体,也是引发他们游戏构想的重要媒介。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提供材料,还是孩子们参与材料的搜集与制作工作,都将为孩子们开辟学习途径。因此,在提供区域活动的材料时,教师应该尊重孩子们的身心发育特点,遵循不同幼儿间的差异性。
同时,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关注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游戏材料,不利于激发孩子们与材料间的充分互动,不利于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游戏经验,不利于他们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如在“有趣的静电”主题活动中,有的教师向科学区角投放了大量的低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大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孩子们可以在与生活化的材料,如塑料梳子的充分互动中,自主发现塑料梳子摩擦后可以起静电,因此那些纸片片就变成了一只只飞起的“纸蝶”,进而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静电的秘密,感受科学的魅力。当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当大部分孩子对这些材料都失去兴趣时,教师就要尝试更新材料,或者让他们自己制作材料,从而通过材料来满足孩子们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在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在整合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将区角环境的创设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让区域环境更具情境性,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积极的转变教育角色的过程中,把游戏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真正通过自主探究来提高创新能力;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引发孩子们的游戏构想,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樊丽娜.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7):129-131.
[2]李萌欣.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6(12):9.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
幼儿园课程改革受到了建构主义的深刻影响,因此特别重视幼儿与学习环境的充分互动。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我们通过环境创设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引发他们的游戏构想,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本文对如何有效创设区域活动环境进行详细探讨。
一、区域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幼儿园提供综合教育,以主题活动的形式为实施路径。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将区域活动作为其延伸与补充,有效提高了主题活动的质量,丰富了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将区域环境的创设与主题活动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创设了富有主题内容情境的环境,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游戏场域,有效激发了他们参与区域游戏的兴趣。
如在“秋天的图画”的主题教学中,我们在不同的区角均创设了与秋天为主题的情境性环境。在閱读区,我们投放了以“秋天”为主题的绘本,在阅读绘本时,教师邀请孩子们搜集与秋天有关的阅读材料,然后分享到阅读区,有的孩子在阅读后还绘制了图画,通过评选后我们把图画粘贴在阅读区的墙面上。孩子们自制的与秋天有关的图书也被存放在了阅读区角墙面的资料袋里。孩子们每每走进阅读区,就会兴味盎然地随手翻阅自己制作的图书,有效发挥了环境的教育功能。而在表演区,有的教师在地面上,设置了果园、小山坡、小花坛和小池塘,在山坡上还设置了六角厅,等等,让孩子们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一个美丽的秋天仿佛来到了教室。孩子们还以此为背景,以“大丰收”为主题进行戏剧表演,由此可见,有效的环境创设可以引发孩子们的游戏构想。
二、教师转变角色把游戏“还”给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自主发展。区域活动中自主游戏是其灵魂,为孩子们自主发展与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但是,教师在组织区域游戏时,常常因为传统教育思想的桎梏与影响,导致他们成为孩子们游戏的“控制者”,因此使区域活动重回高度控制的教育老路。为此,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自己有没有“放权”,有没有成为孩子们进行环境创设的组织者、支持者、帮促者。
如在“秋天的图画”的主题活动,有的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大量的高结构材料,孩子们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游戏,游戏的兴趣不高,作品也只是处在模仿阶段。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第二次区域游戏时教师转变了角色,改变了策略,通过邀请孩子们搜集美工区材料的形式,来调动他们参与美工区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他们游戏的创想。如有的孩子搜集了大量的果实的种子,有的孩子搜集了颜色、形状、薄厚各异的树叶,于是他们开心地在美工区玩起了种子与树叶贴画的游戏。最后,美工区的墙面上贴上了一幅幅流动着创新血液的作品,有效提升了美工区活动的质量。
在区角游戏中,教师要不断为孩子们设置自主游戏的空间,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得到有效体现,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提升创新能力,在亲自参与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三、丰富区角游戏材料,培养创新能力
材料是孩子们游戏的载体,也是引发他们游戏构想的重要媒介。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提供材料,还是孩子们参与材料的搜集与制作工作,都将为孩子们开辟学习途径。因此,在提供区域活动的材料时,教师应该尊重孩子们的身心发育特点,遵循不同幼儿间的差异性。
同时,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关注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游戏材料,不利于激发孩子们与材料间的充分互动,不利于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游戏经验,不利于他们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如在“有趣的静电”主题活动中,有的教师向科学区角投放了大量的低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大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孩子们可以在与生活化的材料,如塑料梳子的充分互动中,自主发现塑料梳子摩擦后可以起静电,因此那些纸片片就变成了一只只飞起的“纸蝶”,进而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静电的秘密,感受科学的魅力。当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当大部分孩子对这些材料都失去兴趣时,教师就要尝试更新材料,或者让他们自己制作材料,从而通过材料来满足孩子们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在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在整合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将区角环境的创设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让区域环境更具情境性,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积极的转变教育角色的过程中,把游戏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真正通过自主探究来提高创新能力;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引发孩子们的游戏构想,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樊丽娜.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7):129-131.
[2]李萌欣.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