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改造社会还是培养人

来源 :考试周刊·文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haizi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造主义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分支,在社会改造主义者眼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在课程论观点上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改造主义教育思想的论述,以及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两种观点的分析,提出应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统一起来,做全方位的考查。
  关键词:教育目的 改造主义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也就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之前,对活动过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就已经在头脑中预先存在了。人的活动的这种目的性同生物有机体通过其生命活动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果性和目的性不同,它是一个由客观到主观,又由主观到客观的能动的过程。教育就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地依照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历史上,人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的改造主义就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然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改造社会吗?是否教育还有其他目的,而改造社会仅仅是其众多目的中的一个?在弄清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改造主义的教育思想。
  
  一、改造主义教育思想
  
  改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从进步主义教育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的派别。改造主义教育的一些主要人物,代表了进步主义教育的运动的左翼。他们与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主流“儿童中心”不同,强调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意义以及社会对于人的制约作用。
  改造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社会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造和变化;社会的改造和变化涉及教育的改造和变化,而且社会的改造需要利用教育。
  在社会改造主义者眼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他们反对进步主义强调手段而忽视目的、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做法。他们认为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找到适当的手段。对于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想到哪里去。改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认为,衡量人和教育理论适当与否的标准,最终要看该理论是否适合它自己时代的需要。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要对文化承担传递和修改这两种作用,然而,在危机的时代,教育对于修改文化的作用将更为突出、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教育要发挥对文化进行彻底改造的作用。教育必须支持现存社会秩序的改造。社会的改造不是简单地通过政治行动,更重要更根本的是,必须通过教育社会成员认识到目前的巨大的危险来实现社会的改造。因此教育必须提出新的比较切实可行的社会秩序的主张。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又被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它主张:
  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注重过程而忽视了结果,只注意手段而忽视了目的。因而改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也强调课程的经验性质,主张经验是第一位的,但却坚定地认为,经验是团体的而非个人的,所以改造主义格外强调的是团体经验。团体经验实质在于改造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课程研制不应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人格出发,而应从社会改造的要求出发,使课程在统一的社会整体内完整地联系起来。通过课程实施后帮助学生摆脱对社会制度奴役般的服从,明确社会改革的需要,形成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塑造新的社会秩序与社会文化的能力,从而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人。
  3.超越科学技术对课程的主宰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传统的课程是一个不相连贯的教材的大杂烩,其内容过分强调了技术而忽视了人类团体的其他经验。所以要实现社会发展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改造的教育目的,就必须加强美学、道德、社会和人文方面的课程。
  4.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夸大了儿童个人的自由,主张把课程的中心放到社会现实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上。它主张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改造主义者对当时各级学校所使用的大多数教学方法持批评的态度,因为这些旧的方法支持并加强传统的价值和现状,教师不知不觉成了传统价值和观念的维护者。改造主义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乃是一种“隐蔽课程”,它起的作用是使学生适应于先存的生活模式,而教师对此却毫不知情,并通过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过程来维护现状。
  改造主义者把学校看成是改造社会的工具。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合作的智慧,没有组成社会的个人之间的合作,就不可能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改造,因而也就无法谈及完善的文化。所以,为了实现文化改造的目的,学校必须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人的社会特性的培养。学校必须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加以对待,决不能把他们看作是预先划定的各种类别的成员。学校要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因为社会的文明取决于该社会成员在多大程度上用理智的合作方法来取代赤裸裸的竞争。
  改造主义认为,教师要敢于参与政治活动,在社会改造方面起到模范的作用。改造主义者认识到,要引起真正的社会改革,只有说服现政权的掌权者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教师除了自己要行动起来之外,还要说服学生投身于社会的改造。
  改造主义不将教师视为绝对的权威,也不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伙伴。他们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教师的指导性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是班集体的一员,另一方面教师是教育职责的履行者。
  由此可见,改造主义的课程论、教师观等都是围绕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所提出来的。其教育目的观倾向于社会本位论。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在教育史上,对教育目的从来都有不同意见。一般归为两个方面:
  1.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主张从社会的发展需求来确定教育目的。在西方,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孔德、德克海姆等人。他们提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社会制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公民,为社会做贡献。在我国,这种观点早已存在。例如儒家的教育目的,就是从巩固封建社会制度的需要出发而确立“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学记》提出“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朱熹把“五伦”列为教育目的,这些都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
  2.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应从儿童内在的自然潜力出发来考虑教育目的。這以法国哲学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为主要代表,他们主张对儿童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原则,顺应儿童的天性,其目的在于培养人,使人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自然的、进步的与均衡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也受了这种观点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的论述中也有很多这种观点。例如,荀子从“性伪合”的思想出发,认为人生而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使人产生这些差别的唯一力量是教育,因此教育应从改变人性出发(《荀子·儒效》)。
  由于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其成败取决于社会及其发展水平,而教育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通过培养人而实现的。所以,一方面,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社会需求,因为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个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人又有其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教育又要考虑到这些规律,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教育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出发,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两个侧面,二者缺一不可,应该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统一起来,做全方位的、系统的考查。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4]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5]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走进新课程,迎接新高考,高中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我们必须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决策思路、新的工作举措、新的操作模式。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是呈现给我们的一个大课题,如何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如何正确把握内涵外延?如何思考应对方略?如何落实应对措施?我们必须学习在先、思考在先、应变在先。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中取得双赢的业绩。    一、真心实意学方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备课是为了顺利达成这一活动目的而进行的预设。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充分抓实备课各个环节,则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备课 文本 课堂 作业 有效教学    课程改革已经五个年头,生活语文、诗意语文、简单语文等各种教学理念,如千树万树梨花般令教育界为之兴奋,为之呐喊,也为之炫目。在如此炫目般的背后,作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课
期刊
平面向量在中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学教学知识网络的一个交汇点,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够融数形于一体,既具有代数的运算性质,又具有几何图形的特征,纵观近己年几的高考,在这种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有创新力度、综合性的试题己成为近几年高考的新热点。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繁重的学习任务、巨大的升学压力、家长的高期待,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厌学,甚至弃学。由于政治学科理论性强、教学方法的单一、应试教育下的死记硬背,使学生感觉学习政治枯燥无味。因此,我提出:“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怎样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但要能笑对成功与收获,更重要的是要能正视学习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勇敢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在中国,虽然很多大学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学习,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远没有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达到一定的水平。就此问题,研究者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非常有趣:无论教师在泛读课堂上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那些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内容作为课外泛读材料的学生往往会形成更有效的阅读习惯。他们的这种阅读习惯还会迁移到日常的语言学习和课外阅读当中。  关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移民国家,有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其中英语是商务和官方语言,使用最为广泛。一般在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是英文和华文,所以大多数新加坡人民都能掌握两三种语言。因此在日常交往中,避免不了频繁出现语码转换现象。本文通过对一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来分析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功能,说明语码转换在新加坡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是使交际顺利进行
期刊
摘要: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办学的根本保障。创新发展思路,要努力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双师素质教师 教师职业专业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客观要求,如何用战略的眼光审视和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未来,全力打造出一流的双师素质教师攻坚团队,是关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未
期刊
摘要: 隐喻意义具有创造性。隐喻的意义推断受多种语境因素的综合影响。隐喻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对隐喻字面意义和隐喻所在的语境的动态顺应过程。隐喻隐含意义的获得是在选择、建构和顺应动态语境的基础上实现的。  关键词: 隐喻意义 创造性 语境动态顺应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与语境密切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那么,隐喻是如何被人们理解的?本文
期刊
2006年高考江苏卷所提供的现代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与感伤情调的散文——《一幅烟雨牛鹭图》。此文总体行文脉络还算清楚,所抒情感也较真挚,但细读起来,又觉有诸多词句不通或不合实际,给理解和把握文意造成一定的影响,兹不揣浅陋,在此说出,以就教于作者与广大同仁。  ①“有些忘情”用语太随意,因为“忘情”就是全身心投入其中,陶醉其中,乐而忘归,没有“忘清一半”的说法,更没有“有些忘情”之说,否则有愚弄读者
期刊
摘 要 随着石油资源开采速度的加快,原油层数不断被发现和提升,这也直接导致石油资源储量的减少。随着地层自身能量的加深,如石油资源的生产,开采的持续性可以增加,是石油公司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机械采油技术对采油的影响,特别是采油操作人员的问题,并分析和研究了低油源产量问题,阐述了机械采油技术在低产量钻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低产井 采油效率 机械采油技术  中图分类号:TE38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