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高考江苏卷所提供的现代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与感伤情调的散文——《一幅烟雨牛鹭图》。此文总体行文脉络还算清楚,所抒情感也较真挚,但细读起来,又觉有诸多词句不通或不合实际,给理解和把握文意造成一定的影响,兹不揣浅陋,在此说出,以就教于作者与广大同仁。
①“有些忘情”用语太随意,因为“忘情”就是全身心投入其中,陶醉其中,乐而忘归,没有“忘清一半”的说法,更没有“有些忘情”之说,否则有愚弄读者之嫌。像朱自清的用语就从来真诚,如在赞梅雨潭的绿时就这样写道:“那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双臂抱住你,但这是怎样的一个妄想呀!”人家这是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②“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一句搭配不当,应改为“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地”。“无边无际”似乎也太夸张了,因为山间田地不会太广大。
③“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用语不当,“晶亮”宜为“铮亮”,“斜插”应为“半插”才更符合下文“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的情境。
④“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说明此时雨下得很大,农事再急也不得不暂停,而这与本文背景——“烟雨”就相矛盾了。查《现代汉语词典》“烟雨”条目,释为:“像烟雾那样的细雨。”即俗言之“细雨如烟”,且后文也提到此雨是“细雨”。
⑤老牛“忠实而又无奈”自相矛盾,既忠实于主人与耕作就不应有什么“无奈”,既有“无奈”情绪就不能称之为“忠实”,总之,此句写老牛的情感让人捉摸不定。
⑥“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一语似乎在责备因人的粗心而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情感是落在令人不快的人的行为之上,其实下文的绝美的“烟雨牛鹭图”恰是因人的这一“粗心”所致,行文本应对人的“粗心”感到庆幸或感谢,而不应对之加以责备,这样一来就割断了上下文的情感脉络,使文气有阻断之嫌。再从常识的角度来讲,水牛是不怕雨淋的,更何况是“烟雨”?作者此时的埋怨与担心实显多余。
⑦“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细雨把它淋得透湿,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一语,内部毛病较多。首先“它只能一动不动”与“一任细雨把它淋得透湿”矛盾,前句是说老牛是被动的,而后句又说其是主动的,从行文上看此句应用拟人手法对老牛静立雨中的悠然情态进行描写,从而与下文的白蟹翩然而至后形成的田园水墨——《烟雨牛鹭图》协调,而不应是如此死板呆笨的行文。其次,“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一语还不如说成“看上去比裸体还裸体”更简洁。
⑧“雨顺着老牛的脊背在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轭,滚圆的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此句问题也较多。首先这里的雨不是大暴雨至少也是暴雨,否则仅一头牛这点受雨面积不会是雨“直往下淌”“都在滴水”“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这样就与文题上的“烟雨”大相矛盾;另外,牛的形象也像是在受大灾大难似的,“无望的眼睛”“耷拉着的尾巴”等描述均给人一种痛苦感,与文题“一幅烟雨牛鹭图”的美感很不协调。同时“头,角……滚圆的肚子”,中间的逗号用得也使前后标点没了层次区分,均宜改为“、”更好些。
⑨“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表明白鸳要着地前的动作,与“盘旋俯冲终至落定”相矛盾,因在文中看不出在白鹭即将着地之前又有令它又“盘旋俯冲”的原因。
⑩“叽叽喳喳”与“齐声”矛盾。
{11}白鹭:水栖鸟类,羽毛白色,腿细长,能涉水,主要捕食鱼、虾,偶食水生昆虫,一般不食土生虫子。这与老牛的热情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相矛盾。
{12}一群飘然落在老牛四周的白鹭与“几页湿透的情书”不知有何相似点,令人费解。按通常理解,“几页湿透的情书”代表着一段不成功的爱情,白鹭即为湿透的情书,又是“撒在老牛的四周”,那么那浸湿情书的泪水是谁的?为谁流的?老牛么?不得而知。若为老牛,就显得更不协调;因为对白鹭“老牛连眼都不眨”,莫非真是应了那句成语了么?
{13}那只胆大些的白鹭在牛背上开始走动,“好似淑女迈着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此句中的“优雅的碎步”与“踱”不协调,把宽敞的牛背比成“步行街”也似不妥,因为“步行街”从不宽敞。
{14}“尽管这个场景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0(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一句中的“拖拉机”、“化肥”、“杀虫剂”、“汽油味”、“订单农业”,“CE0”等概念不能并列出现,且不都在“污染”这一属概念下。
{15}“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中的“转眼”與“终会”矛盾。因“转眼”表明是极短时间,而“终会”则是事物可以预见的未来结局,是长久的将来时,是对必然到来的结局的坚信,如:“虽然黑暗很浓,但光明终会到来。”而此处的“消失”不是作者久盼的结局,若改为“就会”便与语境、情感协调了。
{16}“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一句似通不通。
{17}“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有语病,应在“却”后加上介词“在”,在“我们”后加中心词“生命“更显圆润。
{18}“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怎么说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永远的牵挂”一句有问题。“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是现代人永远的牵挂”,表达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对传统农耕生活的无限留恋,情调哀惋缠绵,令久居都市的现代人油然而生共鸣。但原句中的“出走”一词却客观地破坏了这种情感,查《现代汉语词典》“出走”一词解释为“被环境逼迫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这基本上与“被迫逃离”无异,若是这样的离家人就称不上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更不会对出离地有半点的“牵挂”,因此“出走”一词使用不当,宜改为“走过”,因为这里讲的是经历过“老牛木犁”式农耕生活的现代都市人的感受。
因时间仓促,水平所限,以上所言,未必正确,恳请方家指正。
[附原文]
一幅烟雨牛鹭图
汤世杰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阵雨初停自不必说,稍小些就要抓紧犁田耙地。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不知是躲在某棵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雨停,还是蹲在自家老屋屋檐下抽着旱烟。只有那头老牛留在那里,忠实而又无奈。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实旁边就是一道弯弯的田埂,只几步就能让它站到干一些的地方。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细雨把它淋得透湿,浑身的短毛紧贴在身上,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雨顺着老牛的脊背支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扼,滚圆的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阴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白鹭越飞越低,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老牛“哞”地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叽叽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那只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单腿而立,引颈而望,活像个临时风向标。然后它开始走动,好似淑女迈着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
面对这个场景,时装设计师或能看到一场山野T台秀(时装表演):高黎贡山西麓,牛和鹭的联抉献演,是大与小的默契组合,既有静与动的古老元素,也有黑与白的时尚流行。诗人呢,说不定会在便条簿上记下突来的灵感:持重与轻盈相辅相成的野趣,敦实与机巧搭配的哲理,憨厚与灵慧共生的诗情。画家将一幅水墨在心头铺开,顺手拾起《老牛白鹭图》的几个细节: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
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2l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唯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尽管这个场景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视着,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这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说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永远的牵挂。
①“有些忘情”用语太随意,因为“忘情”就是全身心投入其中,陶醉其中,乐而忘归,没有“忘清一半”的说法,更没有“有些忘情”之说,否则有愚弄读者之嫌。像朱自清的用语就从来真诚,如在赞梅雨潭的绿时就这样写道:“那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双臂抱住你,但这是怎样的一个妄想呀!”人家这是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②“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一句搭配不当,应改为“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地”。“无边无际”似乎也太夸张了,因为山间田地不会太广大。
③“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用语不当,“晶亮”宜为“铮亮”,“斜插”应为“半插”才更符合下文“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的情境。
④“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说明此时雨下得很大,农事再急也不得不暂停,而这与本文背景——“烟雨”就相矛盾了。查《现代汉语词典》“烟雨”条目,释为:“像烟雾那样的细雨。”即俗言之“细雨如烟”,且后文也提到此雨是“细雨”。
⑤老牛“忠实而又无奈”自相矛盾,既忠实于主人与耕作就不应有什么“无奈”,既有“无奈”情绪就不能称之为“忠实”,总之,此句写老牛的情感让人捉摸不定。
⑥“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一语似乎在责备因人的粗心而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情感是落在令人不快的人的行为之上,其实下文的绝美的“烟雨牛鹭图”恰是因人的这一“粗心”所致,行文本应对人的“粗心”感到庆幸或感谢,而不应对之加以责备,这样一来就割断了上下文的情感脉络,使文气有阻断之嫌。再从常识的角度来讲,水牛是不怕雨淋的,更何况是“烟雨”?作者此时的埋怨与担心实显多余。
⑦“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细雨把它淋得透湿,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一语,内部毛病较多。首先“它只能一动不动”与“一任细雨把它淋得透湿”矛盾,前句是说老牛是被动的,而后句又说其是主动的,从行文上看此句应用拟人手法对老牛静立雨中的悠然情态进行描写,从而与下文的白蟹翩然而至后形成的田园水墨——《烟雨牛鹭图》协调,而不应是如此死板呆笨的行文。其次,“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一语还不如说成“看上去比裸体还裸体”更简洁。
⑧“雨顺着老牛的脊背在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轭,滚圆的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此句问题也较多。首先这里的雨不是大暴雨至少也是暴雨,否则仅一头牛这点受雨面积不会是雨“直往下淌”“都在滴水”“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这样就与文题上的“烟雨”大相矛盾;另外,牛的形象也像是在受大灾大难似的,“无望的眼睛”“耷拉着的尾巴”等描述均给人一种痛苦感,与文题“一幅烟雨牛鹭图”的美感很不协调。同时“头,角……滚圆的肚子”,中间的逗号用得也使前后标点没了层次区分,均宜改为“、”更好些。
⑨“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表明白鸳要着地前的动作,与“盘旋俯冲终至落定”相矛盾,因在文中看不出在白鹭即将着地之前又有令它又“盘旋俯冲”的原因。
⑩“叽叽喳喳”与“齐声”矛盾。
{11}白鹭:水栖鸟类,羽毛白色,腿细长,能涉水,主要捕食鱼、虾,偶食水生昆虫,一般不食土生虫子。这与老牛的热情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相矛盾。
{12}一群飘然落在老牛四周的白鹭与“几页湿透的情书”不知有何相似点,令人费解。按通常理解,“几页湿透的情书”代表着一段不成功的爱情,白鹭即为湿透的情书,又是“撒在老牛的四周”,那么那浸湿情书的泪水是谁的?为谁流的?老牛么?不得而知。若为老牛,就显得更不协调;因为对白鹭“老牛连眼都不眨”,莫非真是应了那句成语了么?
{13}那只胆大些的白鹭在牛背上开始走动,“好似淑女迈着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此句中的“优雅的碎步”与“踱”不协调,把宽敞的牛背比成“步行街”也似不妥,因为“步行街”从不宽敞。
{14}“尽管这个场景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0(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一句中的“拖拉机”、“化肥”、“杀虫剂”、“汽油味”、“订单农业”,“CE0”等概念不能并列出现,且不都在“污染”这一属概念下。
{15}“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中的“转眼”與“终会”矛盾。因“转眼”表明是极短时间,而“终会”则是事物可以预见的未来结局,是长久的将来时,是对必然到来的结局的坚信,如:“虽然黑暗很浓,但光明终会到来。”而此处的“消失”不是作者久盼的结局,若改为“就会”便与语境、情感协调了。
{16}“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一句似通不通。
{17}“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有语病,应在“却”后加上介词“在”,在“我们”后加中心词“生命“更显圆润。
{18}“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怎么说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永远的牵挂”一句有问题。“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是现代人永远的牵挂”,表达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对传统农耕生活的无限留恋,情调哀惋缠绵,令久居都市的现代人油然而生共鸣。但原句中的“出走”一词却客观地破坏了这种情感,查《现代汉语词典》“出走”一词解释为“被环境逼迫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这基本上与“被迫逃离”无异,若是这样的离家人就称不上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更不会对出离地有半点的“牵挂”,因此“出走”一词使用不当,宜改为“走过”,因为这里讲的是经历过“老牛木犁”式农耕生活的现代都市人的感受。
因时间仓促,水平所限,以上所言,未必正确,恳请方家指正。
[附原文]
一幅烟雨牛鹭图
汤世杰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阵雨初停自不必说,稍小些就要抓紧犁田耙地。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不知是躲在某棵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雨停,还是蹲在自家老屋屋檐下抽着旱烟。只有那头老牛留在那里,忠实而又无奈。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实旁边就是一道弯弯的田埂,只几步就能让它站到干一些的地方。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细雨把它淋得透湿,浑身的短毛紧贴在身上,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雨顺着老牛的脊背支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扼,滚圆的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阴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白鹭越飞越低,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老牛“哞”地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叽叽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那只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单腿而立,引颈而望,活像个临时风向标。然后它开始走动,好似淑女迈着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
面对这个场景,时装设计师或能看到一场山野T台秀(时装表演):高黎贡山西麓,牛和鹭的联抉献演,是大与小的默契组合,既有静与动的古老元素,也有黑与白的时尚流行。诗人呢,说不定会在便条簿上记下突来的灵感:持重与轻盈相辅相成的野趣,敦实与机巧搭配的哲理,憨厚与灵慧共生的诗情。画家将一幅水墨在心头铺开,顺手拾起《老牛白鹭图》的几个细节: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
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2l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唯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尽管这个场景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视着,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这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说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永远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