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江苏卷)现代文文本指瑕

来源 :考试周刊·文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p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高考江苏卷所提供的现代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与感伤情调的散文——《一幅烟雨牛鹭图》。此文总体行文脉络还算清楚,所抒情感也较真挚,但细读起来,又觉有诸多词句不通或不合实际,给理解和把握文意造成一定的影响,兹不揣浅陋,在此说出,以就教于作者与广大同仁。
  ①“有些忘情”用语太随意,因为“忘情”就是全身心投入其中,陶醉其中,乐而忘归,没有“忘清一半”的说法,更没有“有些忘情”之说,否则有愚弄读者之嫌。像朱自清的用语就从来真诚,如在赞梅雨潭的绿时就这样写道:“那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双臂抱住你,但这是怎样的一个妄想呀!”人家这是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②“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一句搭配不当,应改为“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地”。“无边无际”似乎也太夸张了,因为山间田地不会太广大。
  ③“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用语不当,“晶亮”宜为“铮亮”,“斜插”应为“半插”才更符合下文“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的情境。
  ④“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说明此时雨下得很大,农事再急也不得不暂停,而这与本文背景——“烟雨”就相矛盾了。查《现代汉语词典》“烟雨”条目,释为:“像烟雾那样的细雨。”即俗言之“细雨如烟”,且后文也提到此雨是“细雨”。
  ⑤老牛“忠实而又无奈”自相矛盾,既忠实于主人与耕作就不应有什么“无奈”,既有“无奈”情绪就不能称之为“忠实”,总之,此句写老牛的情感让人捉摸不定。
  ⑥“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一语似乎在责备因人的粗心而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情感是落在令人不快的人的行为之上,其实下文的绝美的“烟雨牛鹭图”恰是因人的这一“粗心”所致,行文本应对人的“粗心”感到庆幸或感谢,而不应对之加以责备,这样一来就割断了上下文的情感脉络,使文气有阻断之嫌。再从常识的角度来讲,水牛是不怕雨淋的,更何况是“烟雨”?作者此时的埋怨与担心实显多余。
  ⑦“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细雨把它淋得透湿,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一语,内部毛病较多。首先“它只能一动不动”与“一任细雨把它淋得透湿”矛盾,前句是说老牛是被动的,而后句又说其是主动的,从行文上看此句应用拟人手法对老牛静立雨中的悠然情态进行描写,从而与下文的白蟹翩然而至后形成的田园水墨——《烟雨牛鹭图》协调,而不应是如此死板呆笨的行文。其次,“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一语还不如说成“看上去比裸体还裸体”更简洁。
  ⑧“雨顺着老牛的脊背在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轭,滚圆的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此句问题也较多。首先这里的雨不是大暴雨至少也是暴雨,否则仅一头牛这点受雨面积不会是雨“直往下淌”“都在滴水”“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这样就与文题上的“烟雨”大相矛盾;另外,牛的形象也像是在受大灾大难似的,“无望的眼睛”“耷拉着的尾巴”等描述均给人一种痛苦感,与文题“一幅烟雨牛鹭图”的美感很不协调。同时“头,角……滚圆的肚子”,中间的逗号用得也使前后标点没了层次区分,均宜改为“、”更好些。
  ⑨“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表明白鸳要着地前的动作,与“盘旋俯冲终至落定”相矛盾,因在文中看不出在白鹭即将着地之前又有令它又“盘旋俯冲”的原因。
  ⑩“叽叽喳喳”与“齐声”矛盾。
  {11}白鹭:水栖鸟类,羽毛白色,腿细长,能涉水,主要捕食鱼、虾,偶食水生昆虫,一般不食土生虫子。这与老牛的热情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相矛盾。
  {12}一群飘然落在老牛四周的白鹭与“几页湿透的情书”不知有何相似点,令人费解。按通常理解,“几页湿透的情书”代表着一段不成功的爱情,白鹭即为湿透的情书,又是“撒在老牛的四周”,那么那浸湿情书的泪水是谁的?为谁流的?老牛么?不得而知。若为老牛,就显得更不协调;因为对白鹭“老牛连眼都不眨”,莫非真是应了那句成语了么?
  {13}那只胆大些的白鹭在牛背上开始走动,“好似淑女迈着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此句中的“优雅的碎步”与“踱”不协调,把宽敞的牛背比成“步行街”也似不妥,因为“步行街”从不宽敞。
  {14}“尽管这个场景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0(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一句中的“拖拉机”、“化肥”、“杀虫剂”、“汽油味”、“订单农业”,“CE0”等概念不能并列出现,且不都在“污染”这一属概念下。
  {15}“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中的“转眼”與“终会”矛盾。因“转眼”表明是极短时间,而“终会”则是事物可以预见的未来结局,是长久的将来时,是对必然到来的结局的坚信,如:“虽然黑暗很浓,但光明终会到来。”而此处的“消失”不是作者久盼的结局,若改为“就会”便与语境、情感协调了。
  {16}“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一句似通不通。
  {17}“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有语病,应在“却”后加上介词“在”,在“我们”后加中心词“生命“更显圆润。
  {18}“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怎么说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永远的牵挂”一句有问题。“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是现代人永远的牵挂”,表达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对传统农耕生活的无限留恋,情调哀惋缠绵,令久居都市的现代人油然而生共鸣。但原句中的“出走”一词却客观地破坏了这种情感,查《现代汉语词典》“出走”一词解释为“被环境逼迫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这基本上与“被迫逃离”无异,若是这样的离家人就称不上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更不会对出离地有半点的“牵挂”,因此“出走”一词使用不当,宜改为“走过”,因为这里讲的是经历过“老牛木犁”式农耕生活的现代都市人的感受。
  因时间仓促,水平所限,以上所言,未必正确,恳请方家指正。
  
  [附原文]
  一幅烟雨牛鹭图
  汤世杰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阵雨初停自不必说,稍小些就要抓紧犁田耙地。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不知是躲在某棵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雨停,还是蹲在自家老屋屋檐下抽着旱烟。只有那头老牛留在那里,忠实而又无奈。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实旁边就是一道弯弯的田埂,只几步就能让它站到干一些的地方。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细雨把它淋得透湿,浑身的短毛紧贴在身上,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雨顺着老牛的脊背支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扼,滚圆的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阴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白鹭越飞越低,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老牛“哞”地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叽叽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那只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单腿而立,引颈而望,活像个临时风向标。然后它开始走动,好似淑女迈着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
  面对这个场景,时装设计师或能看到一场山野T台秀(时装表演):高黎贡山西麓,牛和鹭的联抉献演,是大与小的默契组合,既有静与动的古老元素,也有黑与白的时尚流行。诗人呢,说不定会在便条簿上记下突来的灵感:持重与轻盈相辅相成的野趣,敦实与机巧搭配的哲理,憨厚与灵慧共生的诗情。画家将一幅水墨在心头铺开,顺手拾起《老牛白鹭图》的几个细节: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
  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2l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唯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尽管这个场景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视着,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这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说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永远的牵挂。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高邮市1996年与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加深了对高邮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认识。结果表明,高邮市虽然存在生态赤字,但生态赤字较低,基本可以满足其人口在现有生活水平下的消费需求。但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邮市的生态赤字将会增大,这势必会对高邮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1987年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提问的技巧和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而不是追求标准答案的人。  关键词:教学 问题意识 问题能力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唤醒学生“问”的意识,使学生产生想问的冲动,让学生尝到问的好处,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提问的技巧和要求    提問常被认为是启发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也是一项教师必备的技能,
期刊
走进新课程,迎接新高考,高中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我们必须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决策思路、新的工作举措、新的操作模式。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是呈现给我们的一个大课题,如何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如何正确把握内涵外延?如何思考应对方略?如何落实应对措施?我们必须学习在先、思考在先、应变在先。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中取得双赢的业绩。    一、真心实意学方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备课是为了顺利达成这一活动目的而进行的预设。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充分抓实备课各个环节,则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备课 文本 课堂 作业 有效教学    课程改革已经五个年头,生活语文、诗意语文、简单语文等各种教学理念,如千树万树梨花般令教育界为之兴奋,为之呐喊,也为之炫目。在如此炫目般的背后,作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课
期刊
平面向量在中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学教学知识网络的一个交汇点,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够融数形于一体,既具有代数的运算性质,又具有几何图形的特征,纵观近己年几的高考,在这种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有创新力度、综合性的试题己成为近几年高考的新热点。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繁重的学习任务、巨大的升学压力、家长的高期待,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厌学,甚至弃学。由于政治学科理论性强、教学方法的单一、应试教育下的死记硬背,使学生感觉学习政治枯燥无味。因此,我提出:“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怎样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但要能笑对成功与收获,更重要的是要能正视学习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勇敢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在中国,虽然很多大学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学习,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远没有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达到一定的水平。就此问题,研究者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非常有趣:无论教师在泛读课堂上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那些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内容作为课外泛读材料的学生往往会形成更有效的阅读习惯。他们的这种阅读习惯还会迁移到日常的语言学习和课外阅读当中。  关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移民国家,有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其中英语是商务和官方语言,使用最为广泛。一般在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是英文和华文,所以大多数新加坡人民都能掌握两三种语言。因此在日常交往中,避免不了频繁出现语码转换现象。本文通过对一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来分析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功能,说明语码转换在新加坡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是使交际顺利进行
期刊
摘要: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办学的根本保障。创新发展思路,要努力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双师素质教师 教师职业专业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客观要求,如何用战略的眼光审视和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未来,全力打造出一流的双师素质教师攻坚团队,是关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未
期刊
摘要: 隐喻意义具有创造性。隐喻的意义推断受多种语境因素的综合影响。隐喻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对隐喻字面意义和隐喻所在的语境的动态顺应过程。隐喻隐含意义的获得是在选择、建构和顺应动态语境的基础上实现的。  关键词: 隐喻意义 创造性 语境动态顺应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与语境密切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那么,隐喻是如何被人们理解的?本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