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赏李磊的作品,就好像阅读一本书籍,聆听一段交响乐,经历一场深刻的对谈……你确实能从中发现他的内心,他的感悟,和他的激情。尽管也许你从未见过他,但却能恍惚感受到一种久别重逢般的喜悦。而这一切皆与他的成长和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多重身份的“业余画家”
李磊经常笑称自己是“自学成才”的艺术家。这简单的四个字不禁让人感叹于他的天赋异禀,但在仔细斟酌之后,又难免透露出他对于自己从未受过专业学院教育的遗憾之情。
尽管出生于上海,但3岁时李磊就跟随作为军人的父母离开家乡远赴大西北建设,整个童年时期就在“晴天漫天尘土,雨天则视线所及之地皆是泥浆”的兰州市红古镇海石湾度过。虽然环境恶劣,但父母的疼爱和超强的适应能力让他也能自得其乐,而对于绘画的天赋更是从小学时为学校绘制黑板报时就逐渐显露了出来。
13岁那年,李磊在父母的安排下回到了家乡上海,并通过亲戚的介绍,拜徐悲鸿的学生周竹湘先生为师。他至今仍记得第一堂课时的情形。“周老师让我们在静安公园写生,对象就是一棵树,他告诉我要取法自然。”可能因为起步就是从“与自然对话”开始的,让李磊在今后的创作中大多都会选取自然的景物为对象,例如花、鸟、云、水等。李磊还提到,在那个年代,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模仿自己的画作,学生也以此为荣。但他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打一开始就是在摸索自己的绘画风格。因此他十分感激周老师那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方式。
经过两年多正统的学习之后,李磊顺利考取了华山美校,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艺术追寻之梦。他说从启蒙老师之后,自己就再也没有了固定的老师,但这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在他看来,所有好的艺术家都对自己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他的书架上经常摆放着各类书籍,以便自己随时取阅。
“我的书架会放两类书:经典的和工具书。经典的比如达·芬奇、黄宾虹、八大山人的书,这些都是从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另一类则是关于我手头工作中要研究的话题,用完就会换新的。”而除了阅读书籍之外,李磊还有个临摹的习惯,这个临摹并不是说要画得和原作一模一样,而是看着原作勾勾划划。“我曾经就系统地临摹过毕加索,把他的一本画册从头临摹到尾,从早年到晚年,以此观察他生命和图像的变化过程。”
就是这样,在二十余年里李磊不断“观大家所长,汲取其中”,随即再转化为自己的创作技巧与风格。“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对于表现主义很有感觉。事实上,我接受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既包括传统的中国艺术、欧洲艺术,也包括当代艺术的各种新形式。我不会因为自己创作抽象艺术就去拒绝其他艺术形式。在我看来,全世界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都影响了我,我从中获得了艺术的养分。”也正因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磊的作品变得越来越丰富大气,耐人寻味。
李磊的身份很复杂,除了艺术家之外,他还曾任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现在是中华艺术宫副馆长。他一直称自己是个强大的“业余画家”,因为社会工作占据了他80%的时间,而他也在自身职务的立场上,以最大能量为推动中国艺术在国内国际上展现其最佳表现。
所以,现在他和太太经常在住宿在画室空间,利用上班之余的时间画画、读书,并通过网络和大家交流,“其实最终直接用在画画上的时间不是很多,也不需要很多,更多的时间是用在思考、感受和讨论上。”
不过,平日的工作虽然繁忙,却也依然带给了李磊更广阔的视野,“我的工作和创作是相辅相成的。积累的艺术修养可以帮助我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做得更准确更好,而由于我的工作具有社会性,我看的东西多,面对的矛盾也很多,这是一般的艺术家或是普通员工不会涉及和考虑的。”也因此他近来的作品开始越来越偏向于反映社会化问题。
思考关于中国艺术的传播
2015年5月,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拉开帷幕,李磊受邀参加圣马力诺国家馆“友谊·中国”项目,第一次有机会清醒地认识威尼斯双年展,认识其他艺术家,以及自己。作为曾经策划过上海双年展的艺术工作者,李磊深刻理解要做好一个展览所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辛劳,但他也同时对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馆的艺术处理保留着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做好中国馆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内容能代表中国精神,什么方法能展现中国精神,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去找合适的艺术家及作品。我在这个展览中没有看到大气舒心的作品。在作品呈现上,展厅内的几件作品也没有形成互动的关系,反而相互干扰,在气氛上显得凌乱,在气质上接近中国城乡接合部的感觉。”李磊对此略显失望和难过。“我觉得作为中国艺术家很挫败,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仅要学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还要正确地认识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文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领域里的定位。”
另一方面,由于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不乏出现很多中国艺术家的身影,舆论因此有了“镀金”、“赶集”之说,对此李磊忍不住为中国艺术家发声,他认为华人扎堆去威尼斯并没有什么不好,并坚信这将成为今后的常态。“威尼斯双年展是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最为开放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我们为什么不来参加表演?”他表示过去是因为没有条件,而现在中国的艺术开始变得越发成熟,自然也应该积极地参与进来。
回国之后,李磊也并没有遗忘自己在威尼斯的所思所想,并通过创作《迷失在威尼斯》系列延续这种思考。“我觉得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虽然说起来名气很大,但其实去过现场的人都知道,各种展览太多了,找都找不到,一个展览也没什么人看。”于是,他就开始思考如何将艺术更有效地传播给大众。
受大地艺术家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劳德夫妇(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的影响,他把在威尼斯展出的装置中用到的布和丝绸,与威尼斯现场的图片和当地杂志上剪下来的人物拼凑演绎成另一个故事,做成盒子,完成一个全新的呈现。“相当于用织物做一个抽象画,是一个结合了自己视觉和经验的复合体,也算是蛮有意思的一次新尝试。”李磊说。
对于人生,他不慌不忙;对于艺术,他不急不躁。有人说,“艺术家都是孤独的”,对于这句话,我不置可否。因为在李磊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活力和热情,正努力地燃烧着——他想要带给世界更多的“中国惊艳”。
多重身份的“业余画家”
李磊经常笑称自己是“自学成才”的艺术家。这简单的四个字不禁让人感叹于他的天赋异禀,但在仔细斟酌之后,又难免透露出他对于自己从未受过专业学院教育的遗憾之情。
尽管出生于上海,但3岁时李磊就跟随作为军人的父母离开家乡远赴大西北建设,整个童年时期就在“晴天漫天尘土,雨天则视线所及之地皆是泥浆”的兰州市红古镇海石湾度过。虽然环境恶劣,但父母的疼爱和超强的适应能力让他也能自得其乐,而对于绘画的天赋更是从小学时为学校绘制黑板报时就逐渐显露了出来。
13岁那年,李磊在父母的安排下回到了家乡上海,并通过亲戚的介绍,拜徐悲鸿的学生周竹湘先生为师。他至今仍记得第一堂课时的情形。“周老师让我们在静安公园写生,对象就是一棵树,他告诉我要取法自然。”可能因为起步就是从“与自然对话”开始的,让李磊在今后的创作中大多都会选取自然的景物为对象,例如花、鸟、云、水等。李磊还提到,在那个年代,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模仿自己的画作,学生也以此为荣。但他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打一开始就是在摸索自己的绘画风格。因此他十分感激周老师那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方式。
经过两年多正统的学习之后,李磊顺利考取了华山美校,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艺术追寻之梦。他说从启蒙老师之后,自己就再也没有了固定的老师,但这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在他看来,所有好的艺术家都对自己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他的书架上经常摆放着各类书籍,以便自己随时取阅。
“我的书架会放两类书:经典的和工具书。经典的比如达·芬奇、黄宾虹、八大山人的书,这些都是从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另一类则是关于我手头工作中要研究的话题,用完就会换新的。”而除了阅读书籍之外,李磊还有个临摹的习惯,这个临摹并不是说要画得和原作一模一样,而是看着原作勾勾划划。“我曾经就系统地临摹过毕加索,把他的一本画册从头临摹到尾,从早年到晚年,以此观察他生命和图像的变化过程。”
就是这样,在二十余年里李磊不断“观大家所长,汲取其中”,随即再转化为自己的创作技巧与风格。“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对于表现主义很有感觉。事实上,我接受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既包括传统的中国艺术、欧洲艺术,也包括当代艺术的各种新形式。我不会因为自己创作抽象艺术就去拒绝其他艺术形式。在我看来,全世界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都影响了我,我从中获得了艺术的养分。”也正因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磊的作品变得越来越丰富大气,耐人寻味。
李磊的身份很复杂,除了艺术家之外,他还曾任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现在是中华艺术宫副馆长。他一直称自己是个强大的“业余画家”,因为社会工作占据了他80%的时间,而他也在自身职务的立场上,以最大能量为推动中国艺术在国内国际上展现其最佳表现。
所以,现在他和太太经常在住宿在画室空间,利用上班之余的时间画画、读书,并通过网络和大家交流,“其实最终直接用在画画上的时间不是很多,也不需要很多,更多的时间是用在思考、感受和讨论上。”
不过,平日的工作虽然繁忙,却也依然带给了李磊更广阔的视野,“我的工作和创作是相辅相成的。积累的艺术修养可以帮助我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做得更准确更好,而由于我的工作具有社会性,我看的东西多,面对的矛盾也很多,这是一般的艺术家或是普通员工不会涉及和考虑的。”也因此他近来的作品开始越来越偏向于反映社会化问题。
思考关于中国艺术的传播
2015年5月,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拉开帷幕,李磊受邀参加圣马力诺国家馆“友谊·中国”项目,第一次有机会清醒地认识威尼斯双年展,认识其他艺术家,以及自己。作为曾经策划过上海双年展的艺术工作者,李磊深刻理解要做好一个展览所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辛劳,但他也同时对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馆的艺术处理保留着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做好中国馆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内容能代表中国精神,什么方法能展现中国精神,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去找合适的艺术家及作品。我在这个展览中没有看到大气舒心的作品。在作品呈现上,展厅内的几件作品也没有形成互动的关系,反而相互干扰,在气氛上显得凌乱,在气质上接近中国城乡接合部的感觉。”李磊对此略显失望和难过。“我觉得作为中国艺术家很挫败,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仅要学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还要正确地认识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文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领域里的定位。”
另一方面,由于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不乏出现很多中国艺术家的身影,舆论因此有了“镀金”、“赶集”之说,对此李磊忍不住为中国艺术家发声,他认为华人扎堆去威尼斯并没有什么不好,并坚信这将成为今后的常态。“威尼斯双年展是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最为开放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我们为什么不来参加表演?”他表示过去是因为没有条件,而现在中国的艺术开始变得越发成熟,自然也应该积极地参与进来。
回国之后,李磊也并没有遗忘自己在威尼斯的所思所想,并通过创作《迷失在威尼斯》系列延续这种思考。“我觉得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虽然说起来名气很大,但其实去过现场的人都知道,各种展览太多了,找都找不到,一个展览也没什么人看。”于是,他就开始思考如何将艺术更有效地传播给大众。
受大地艺术家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劳德夫妇(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的影响,他把在威尼斯展出的装置中用到的布和丝绸,与威尼斯现场的图片和当地杂志上剪下来的人物拼凑演绎成另一个故事,做成盒子,完成一个全新的呈现。“相当于用织物做一个抽象画,是一个结合了自己视觉和经验的复合体,也算是蛮有意思的一次新尝试。”李磊说。
对于人生,他不慌不忙;对于艺术,他不急不躁。有人说,“艺术家都是孤独的”,对于这句话,我不置可否。因为在李磊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活力和热情,正努力地燃烧着——他想要带给世界更多的“中国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