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是所有社会分层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这一理论派别对社会分层、社会不平等有着较多的探讨,也对这些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给出了相当多的解释。本文从马克思的立场出发,对他的社会分层理论进行一次梳理,并论述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
关键词:社会分层 阶级 阶级斗争
一、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的立足点是“唯物史观”,观察角度是“批判角度”。前者是一种哲学上的理论取向,后者是一种社会学理论的传统。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两个基础之上的。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把人类历史视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与现象都基于这个基础;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内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从而也就决定了相应的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将物质始终居于其理论的核心地位,于是在微观上个人物质拥有量的差异就本质上决定了他们外在大体行为上的差异;在宏观上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单位条件下生产物质的能力——生产力就决定了与之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状态,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而成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由政治、文化、思想观点与制度构成的上层建筑。
唯物史观强调矛盾冲突的对立统一,指出矛盾的对立面又同一又斗争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因此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在破坏社会结构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二)批判角度。
马克思“开创的批判主义社会学理论传统,认为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它“将社会现象置于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从它们在社会的和历史的总体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作用来确定它们的性质、意义,来考察他们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马克思的批判观察角度决定了马克思对现状的观察是一种暂时性的,所以他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历史动态发展的时间轴上,并以激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改变现状的殷切希望。此外,其批判角度也决定了马克思采用一种辨证的方式重点关注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成了马克思理论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二、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阶级与阶级关系
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到阶级的概念。明确的阶级概念是由列宁提出来的。这个概念实际上包含有两个内容,一个阶级处于是生产发展历史中的某个特定阶段,另一个阶级是在这个特定阶段中某个具有共同特征的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前者表明了阶级的历史性,后者决定了阶级的同一性。从马克思对阶级的解读中我们不难看出,阶级是与经济生产地位相关的。
马克思详细论述了历史上阶级发展的过程。首先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上有了剩余产品,分工的发展和产品交换的扩大使财富的积累和占有他人劳动成为可能,接着对财富的追求使原始社会解体,阶级产生,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相互对立的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随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又进入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主要的对立阶级;工业革命以后,新兴的资产阶级统治着社会,广大无产阶级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这其中,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是马克思阶级理论阐述的重点。马克思立足于他的唯物史观,从资本的发展和扩大,得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类阶级日益分裂并各自扩大阵营的结论。
在论述到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无一例外的强调冲突,他断定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显示出他的观察带有明显的批判性视角。
马克思的这种批判性聚焦在两个方面的不公平基础上:其一是阶级的产生缘于一部分人不公平的占有了社会剩余产品,资本的积累、私有制的建立导致了原始的剥削,于是社会上的各成员在生产中处于不公平的地位,阶级产生了;其二是社会上的对立阶级在争夺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和利润时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因此,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劳动生产力越发展,剥削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贫富差距也就拉得越大,于是,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只会越来越激烈。
(二)关于阶级地位与阶级流动
马克思承认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消灭了特权,使人与人之间在表面上“平等”了。但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资产阶级处于一种统治和剥削的地位,而无产阶级则处于被统治和被剥削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阶级流动几乎越来越不可能实现。在他的理论推导中,马克思分别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给出了两个理论假设,这两个理论假设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上下层之间存在极大地流动障碍。
第一个假设是资产阶级以尽可能的获得最大利润为己任。马克思断定“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资产阶级会在尽可能的范围内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来榨取剩余价值,以积累财富,并用这些增长的财富来为下一轮剥削作准备。这一过程决定了资产阶级在社会上始终处于上层的地位。
第二个假设是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化。在马克思看来,这一贫困化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机器的大量使用而导致的。“机器的采用加剧了社会内部的分工,简化了作坊内部工人的职能,扩大了资本积累,使人进一步被分割”。 其结果是,一方面劳动操作简单化,一方面是无产阶级中出现日趋严重的过剩人口,于是马克思就得出了无产阶级不可避免的贫困化走势。
在马克思看来,也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面上的“人人平等”事实上掩藏了阶级地位之间由于贫富不均而致的在生产和分配上的不平等,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矛盾和冲突才始终无法消除。因此,马克思说“阶级决定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决定他们的个人命运,使他们受它支配。”
(三)关于共同的阶级意识。
唯物史观强调物质第一位,物质决定意识,因此,阶级意识是直接与阶级地位相联系的。马克思从他的唯物史观出发,得出了处于相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的阶级具有相同的阶级意识的论断。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集中表现在两个主要阶级之间意识的迥然各异。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这便是资产阶级的共同意识。
而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也是由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无产者只有消灭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消灭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 因此,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意识形态上是最具有革命性的。
由上,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私有者是保守的方面,无产者是破坏的方面” 就不太困难了,从根本上说,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认为阶级意识已经在本质上在形成阶级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决定了。
(四)阶级行动与社会发展。
既然相同的阶级具有相同的阶级意识,它们自然也会产生出相应的阶级行动,这种行动针对不同的阶级而言其外在表现自然是不同的。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组成了国家作为维护他们进行暴力剥削的工具。通过国家,统治阶级拥有了“合法”的权力和工具来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同时,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也保证了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之间冲突的规范性以缓解内部的矛盾。
与之相对应的,被统治阶级的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地位就决定了他们的反抗行动。马克思从经济利益出发,得出了无产阶级的共同行动特征——不断的反抗和斗争,他还明确论述到这种阶级联合行动是无可避免的,他说“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很显然,马克思的批判性视角决定了他对这种“矛盾”是持肯定态度的,是阶级斗争推动着阶级社会的发展,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无一例外都是由于被压迫阶级的反抗而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当旧的生产关系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代表旧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动统治阶级不会自动推出历史舞台,而总是要利用手中掌握的一切权力来维护腐朽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所以只有通过革命阶级的阶级斗争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五)关于未来的阶级走向问题。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明确提到了不可避免的阶级消亡的趋势,这个趋势是通过一次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总决战并伴随着后者理所当然的胜利而实现的。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推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一次次突破旧有的生产关系,接着,经济基础的改变又促成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因此,当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全球化而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时候,他们的联合使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上层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则由于工业生产的全球化而无力倾销商品从而终于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加重了他们自己内部的矛盾,从而使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总决战号角就在这场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刻吹响。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会消灭所有阶级的判断来源于他对阶级划分的认识。他认为共产主义阶段是没有阶级的,因为在这个社会形态中所有的人都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生产者的位置。所以,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它将失掉自己的阶级性质。这一所有制性质的改变在马克思看来就挖掉了阶级存在的根基,阶级当然也就消灭了。
三.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以个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作为分层的基础。
马克思判定社会分层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他将个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作为划分阶层的基础,“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成为了他关于社会分层的基本概念。联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倾向于在每种社会形态中寻找最主要的两大阶级作为这种社会形态的代表,而一个人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何等地位就决定了他在社会分层中所处的地位。
(二)以个人物质拥有量的多少作为可测量的分层客观尺度。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将个人行动、个人意识等都回归到个人所拥有的物质量的多少上。由于他(1972)认为“现实不是由人们的意识所决定的,相反,是社会现实决定了人们的意识。于是就得出了一个总的观念:应当用人们处在其中的社会关系来解释人们的思想方法” ,所以,一切地位差别最终都可以在社会现实中财产拥有量上的多寡上基本的辨别出来,个人物质拥有量的多少就可以直接作为判别其处于社会哪个相应层次的客观尺度。
(三)强调不同层级之间的矛盾关系。
在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上,马克思虽然认为社会分化是由日益扩大的社会分工引起的,但这种分化同时也是导致社会出现纵向分层的直接原因。而伴随着分层出现的,是无处不在的阶级斗争。因此,在马克思的分层体系中,只要存在着社会上下的分层,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无可避免的定下了彼此关系的主调。
(四)对社会分层采用一种动态的观察角度。
马克思对社会的分析是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关系的变化开始的,这种生产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社会分层的变化,因此,马克思从一开始就采用了一种带有历史性的动态的观察角度来论述“阶级”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笔下的“阶级”是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特征,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的批判性留下了可存在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俞长春、王寿昆.马克思主义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美]Jeffery C.Alexander.社会学二十讲[M].华夏出版社,2000.
4.[法]Raymond Aron.社会学主要思潮[M].华夏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6.列宁.列宁选集:第1、2、3、4卷[M].人民出版社,1960.
7.[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9.
关键词:社会分层 阶级 阶级斗争
一、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的立足点是“唯物史观”,观察角度是“批判角度”。前者是一种哲学上的理论取向,后者是一种社会学理论的传统。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两个基础之上的。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把人类历史视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与现象都基于这个基础;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内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从而也就决定了相应的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将物质始终居于其理论的核心地位,于是在微观上个人物质拥有量的差异就本质上决定了他们外在大体行为上的差异;在宏观上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单位条件下生产物质的能力——生产力就决定了与之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状态,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而成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由政治、文化、思想观点与制度构成的上层建筑。
唯物史观强调矛盾冲突的对立统一,指出矛盾的对立面又同一又斗争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因此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在破坏社会结构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二)批判角度。
马克思“开创的批判主义社会学理论传统,认为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它“将社会现象置于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从它们在社会的和历史的总体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作用来确定它们的性质、意义,来考察他们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马克思的批判观察角度决定了马克思对现状的观察是一种暂时性的,所以他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历史动态发展的时间轴上,并以激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改变现状的殷切希望。此外,其批判角度也决定了马克思采用一种辨证的方式重点关注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成了马克思理论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二、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阶级与阶级关系
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到阶级的概念。明确的阶级概念是由列宁提出来的。这个概念实际上包含有两个内容,一个阶级处于是生产发展历史中的某个特定阶段,另一个阶级是在这个特定阶段中某个具有共同特征的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前者表明了阶级的历史性,后者决定了阶级的同一性。从马克思对阶级的解读中我们不难看出,阶级是与经济生产地位相关的。
马克思详细论述了历史上阶级发展的过程。首先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上有了剩余产品,分工的发展和产品交换的扩大使财富的积累和占有他人劳动成为可能,接着对财富的追求使原始社会解体,阶级产生,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相互对立的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随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又进入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主要的对立阶级;工业革命以后,新兴的资产阶级统治着社会,广大无产阶级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这其中,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是马克思阶级理论阐述的重点。马克思立足于他的唯物史观,从资本的发展和扩大,得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类阶级日益分裂并各自扩大阵营的结论。
在论述到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无一例外的强调冲突,他断定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显示出他的观察带有明显的批判性视角。
马克思的这种批判性聚焦在两个方面的不公平基础上:其一是阶级的产生缘于一部分人不公平的占有了社会剩余产品,资本的积累、私有制的建立导致了原始的剥削,于是社会上的各成员在生产中处于不公平的地位,阶级产生了;其二是社会上的对立阶级在争夺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和利润时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因此,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劳动生产力越发展,剥削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贫富差距也就拉得越大,于是,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只会越来越激烈。
(二)关于阶级地位与阶级流动
马克思承认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消灭了特权,使人与人之间在表面上“平等”了。但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资产阶级处于一种统治和剥削的地位,而无产阶级则处于被统治和被剥削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阶级流动几乎越来越不可能实现。在他的理论推导中,马克思分别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给出了两个理论假设,这两个理论假设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上下层之间存在极大地流动障碍。
第一个假设是资产阶级以尽可能的获得最大利润为己任。马克思断定“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资产阶级会在尽可能的范围内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来榨取剩余价值,以积累财富,并用这些增长的财富来为下一轮剥削作准备。这一过程决定了资产阶级在社会上始终处于上层的地位。
第二个假设是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化。在马克思看来,这一贫困化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机器的大量使用而导致的。“机器的采用加剧了社会内部的分工,简化了作坊内部工人的职能,扩大了资本积累,使人进一步被分割”。 其结果是,一方面劳动操作简单化,一方面是无产阶级中出现日趋严重的过剩人口,于是马克思就得出了无产阶级不可避免的贫困化走势。
在马克思看来,也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面上的“人人平等”事实上掩藏了阶级地位之间由于贫富不均而致的在生产和分配上的不平等,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矛盾和冲突才始终无法消除。因此,马克思说“阶级决定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决定他们的个人命运,使他们受它支配。”
(三)关于共同的阶级意识。
唯物史观强调物质第一位,物质决定意识,因此,阶级意识是直接与阶级地位相联系的。马克思从他的唯物史观出发,得出了处于相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的阶级具有相同的阶级意识的论断。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集中表现在两个主要阶级之间意识的迥然各异。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这便是资产阶级的共同意识。
而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也是由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无产者只有消灭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消灭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 因此,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意识形态上是最具有革命性的。
由上,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私有者是保守的方面,无产者是破坏的方面” 就不太困难了,从根本上说,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认为阶级意识已经在本质上在形成阶级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决定了。
(四)阶级行动与社会发展。
既然相同的阶级具有相同的阶级意识,它们自然也会产生出相应的阶级行动,这种行动针对不同的阶级而言其外在表现自然是不同的。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组成了国家作为维护他们进行暴力剥削的工具。通过国家,统治阶级拥有了“合法”的权力和工具来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同时,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也保证了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之间冲突的规范性以缓解内部的矛盾。
与之相对应的,被统治阶级的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地位就决定了他们的反抗行动。马克思从经济利益出发,得出了无产阶级的共同行动特征——不断的反抗和斗争,他还明确论述到这种阶级联合行动是无可避免的,他说“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很显然,马克思的批判性视角决定了他对这种“矛盾”是持肯定态度的,是阶级斗争推动着阶级社会的发展,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无一例外都是由于被压迫阶级的反抗而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当旧的生产关系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代表旧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动统治阶级不会自动推出历史舞台,而总是要利用手中掌握的一切权力来维护腐朽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所以只有通过革命阶级的阶级斗争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五)关于未来的阶级走向问题。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明确提到了不可避免的阶级消亡的趋势,这个趋势是通过一次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总决战并伴随着后者理所当然的胜利而实现的。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推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一次次突破旧有的生产关系,接着,经济基础的改变又促成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因此,当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全球化而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时候,他们的联合使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上层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则由于工业生产的全球化而无力倾销商品从而终于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加重了他们自己内部的矛盾,从而使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总决战号角就在这场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刻吹响。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会消灭所有阶级的判断来源于他对阶级划分的认识。他认为共产主义阶段是没有阶级的,因为在这个社会形态中所有的人都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生产者的位置。所以,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它将失掉自己的阶级性质。这一所有制性质的改变在马克思看来就挖掉了阶级存在的根基,阶级当然也就消灭了。
三.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以个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作为分层的基础。
马克思判定社会分层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他将个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作为划分阶层的基础,“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成为了他关于社会分层的基本概念。联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倾向于在每种社会形态中寻找最主要的两大阶级作为这种社会形态的代表,而一个人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何等地位就决定了他在社会分层中所处的地位。
(二)以个人物质拥有量的多少作为可测量的分层客观尺度。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将个人行动、个人意识等都回归到个人所拥有的物质量的多少上。由于他(1972)认为“现实不是由人们的意识所决定的,相反,是社会现实决定了人们的意识。于是就得出了一个总的观念:应当用人们处在其中的社会关系来解释人们的思想方法” ,所以,一切地位差别最终都可以在社会现实中财产拥有量上的多寡上基本的辨别出来,个人物质拥有量的多少就可以直接作为判别其处于社会哪个相应层次的客观尺度。
(三)强调不同层级之间的矛盾关系。
在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上,马克思虽然认为社会分化是由日益扩大的社会分工引起的,但这种分化同时也是导致社会出现纵向分层的直接原因。而伴随着分层出现的,是无处不在的阶级斗争。因此,在马克思的分层体系中,只要存在着社会上下的分层,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无可避免的定下了彼此关系的主调。
(四)对社会分层采用一种动态的观察角度。
马克思对社会的分析是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关系的变化开始的,这种生产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社会分层的变化,因此,马克思从一开始就采用了一种带有历史性的动态的观察角度来论述“阶级”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笔下的“阶级”是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特征,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的批判性留下了可存在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俞长春、王寿昆.马克思主义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美]Jeffery C.Alexander.社会学二十讲[M].华夏出版社,2000.
4.[法]Raymond Aron.社会学主要思潮[M].华夏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6.列宁.列宁选集:第1、2、3、4卷[M].人民出版社,1960.
7.[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