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源: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默觚下·治篇七》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一段时期的学业、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评价是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是对受教育者思想、技能发展方向的一种有效控制手段。评价在教育学中被分为肯定评价和否定评价。肯定评价包括赞许、表扬、奖赏这三种方法;否定评价的方式有批评、谴责、训导和处分。
闻名遐迩的美国心理学家B·F·史金勒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
看了这个研究结果,很多人也许会想,奖励肯定比批评好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很多年轻老师在教学生时,滥用表扬。他们对学生轻而易举的回答,往往也不吝口舌地大加赞赏。刚开始,这种手段确实激励了学生的兴趣。但过不了多久,被老师极端乱夸后的学生,似乎觉得自己十全十美了。对于学习上出现的失败,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挫折,他们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继而自暴自弃,丧失了进步的信心。
可见,表扬应是对优良行为的评价,必须公正、符合实际,否则会使受表扬者丧失威信、损坏奖励的意义。这个原则我们应该遵守,但不能生搬硬套,在具体的环境中,也要灵活运用表扬。
三年前,我在一次期中考试后,发现一位平时不怎么用功的同学居然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经过调查证实,这个“成绩”是考试作弊得来的。怎么处理这个事件呢?按常理,发现作弊坚决制止并严肃处理。但愤怒之后,我很快冷静下来,并仔细分析了这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该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学习上爱耍小聪明、不踏实。针对这种情况,我便装作“糊涂”,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并公开表扬了他取得的“进步”,并向他提出希望:不要骄傲和满足,期末时能不能名列前茅才能说明是侥幸的取胜,还是持之以恒的好成绩。当我用信任和鼓励的目光投向他时,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此后,这个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课上课下看到的都是一个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严格要求自己的崭新形象。到期末,他果然凭真才实学考出了好成绩。以后,这个学生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这样,表扬使他的成绩“促假成真”了。当然这是一种特例,这样的表扬不宜过多提倡。假如学生都误解舞弊能得到表扬,那可就大大违背了教育的宗旨。
学生做得正确或有一定长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应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上进心。这是学生继续上进和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撑,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把学生比作一台功率巨大的发动机,而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则是这台“发动机”高速运转的“加速器”和“添油机”。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从不同的成长环境走到一起来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想和不同的行为习惯。这些复杂的受教育对象,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有优有劣,既让我们欢喜,也让我们忧愁。对他们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个别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急功近利,拔苗助長,时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发生。心理学家汉斯·希尔说:“我们都害怕受人指责。”这种观点是说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每个人在受到外来指责时,都会尽力维护自己的尊严,从而逃避批评。
总之,教师授课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批评方式,都要适时适度,既要考虑课堂教学实施批评的时间短暂性,又要注意学生是否有无心理准备的可接受性,还要讲究批评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市共和中心学校)
——《默觚下·治篇七》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一段时期的学业、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评价是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是对受教育者思想、技能发展方向的一种有效控制手段。评价在教育学中被分为肯定评价和否定评价。肯定评价包括赞许、表扬、奖赏这三种方法;否定评价的方式有批评、谴责、训导和处分。
闻名遐迩的美国心理学家B·F·史金勒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
看了这个研究结果,很多人也许会想,奖励肯定比批评好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很多年轻老师在教学生时,滥用表扬。他们对学生轻而易举的回答,往往也不吝口舌地大加赞赏。刚开始,这种手段确实激励了学生的兴趣。但过不了多久,被老师极端乱夸后的学生,似乎觉得自己十全十美了。对于学习上出现的失败,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挫折,他们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继而自暴自弃,丧失了进步的信心。
可见,表扬应是对优良行为的评价,必须公正、符合实际,否则会使受表扬者丧失威信、损坏奖励的意义。这个原则我们应该遵守,但不能生搬硬套,在具体的环境中,也要灵活运用表扬。
三年前,我在一次期中考试后,发现一位平时不怎么用功的同学居然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经过调查证实,这个“成绩”是考试作弊得来的。怎么处理这个事件呢?按常理,发现作弊坚决制止并严肃处理。但愤怒之后,我很快冷静下来,并仔细分析了这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该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学习上爱耍小聪明、不踏实。针对这种情况,我便装作“糊涂”,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并公开表扬了他取得的“进步”,并向他提出希望:不要骄傲和满足,期末时能不能名列前茅才能说明是侥幸的取胜,还是持之以恒的好成绩。当我用信任和鼓励的目光投向他时,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此后,这个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课上课下看到的都是一个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严格要求自己的崭新形象。到期末,他果然凭真才实学考出了好成绩。以后,这个学生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这样,表扬使他的成绩“促假成真”了。当然这是一种特例,这样的表扬不宜过多提倡。假如学生都误解舞弊能得到表扬,那可就大大违背了教育的宗旨。
学生做得正确或有一定长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应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上进心。这是学生继续上进和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撑,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把学生比作一台功率巨大的发动机,而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则是这台“发动机”高速运转的“加速器”和“添油机”。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从不同的成长环境走到一起来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想和不同的行为习惯。这些复杂的受教育对象,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有优有劣,既让我们欢喜,也让我们忧愁。对他们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个别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急功近利,拔苗助長,时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发生。心理学家汉斯·希尔说:“我们都害怕受人指责。”这种观点是说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每个人在受到外来指责时,都会尽力维护自己的尊严,从而逃避批评。
总之,教师授课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批评方式,都要适时适度,既要考虑课堂教学实施批评的时间短暂性,又要注意学生是否有无心理准备的可接受性,还要讲究批评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市共和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