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究其原因在于作文教学具有复杂性、主观性、持续性等方面的特点。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燃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抓住每一次契机,以丰富多变的教育艺术,探索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去开启学生思想的宝库,使作文教育成为新型教育模式下的一个突破点。
【关键词】作文教学 序列教学
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写作文,到了初中仍然是抬笔难言;教师也感到困难较大,很难欣赏到拍案叫绝的佳作,更难体验到教学成功的愉悦。教师简单生硬的作文布置,学生被动艰难的机械写作,这便是初中作文训练的基本格局。唤醒学生对于写作应有的热情,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在教师这里——教师的引导激趣,充分调动写作主体的积极性;训练得法,循序渐进,可以使其从根本上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从而把写作当成生活的需要。本人提出几点思考和解决之途径,望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引导激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好的情绪,打破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平静状态,引起兴奋调动潜在的需求,激发其作文的内动力,促其乐于作文。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然后就能积极思维,主动作文,所以先要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奇花异草,风雨雷电,阳光雨露,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兄弟姐妹,无不是写作的素材,只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能文气舒畅,容易写出真情实感。而有些学生偏偏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未曾经历的情感。他们舍近求远的根源在于其心灵的钝化,没有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点燃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激发他们写作的冲动。教师可以这样尝试:
1、教学生观察大自然、校园的每个角落,让他们领略每一处美丽,或是看一片云,或是赏几兜小草,或是沐一阵雨,或是迎一场雪等,让学生感受美。
2、抓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调查,更多的走进生活,如“我的故事告诉给大家”、“老照片留下的故事”“我的家乡”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丰富源头活水。
3、教师告诉学生写作无非是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帮组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巴金)教师可以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二、训练得法。
1、酿浓学生真情,让学生写真情。
“写高兴的事情,你往往忍俊不禁,写伤心的事情,你可能眼泪忍不住簌簌的掉下来。”写作是一种思维过程,更是情绪的渲泄过程。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然后在写作中身临其境,反复体验,方可喷薄而出,一气呵成。
2、广泛阅读积累,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你就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3、注重整个作文教学的目的性、序列性。
4、注重作文的评改,才能有效果。
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作了很好的概括: “中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而不是专门从事写作的文学家的文学创作能力,虽然也不应当排斥少数中学毕业生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可能性,并且应当注意发现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所以,作文评改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一般都侧重于“改”,而忽略“评”,这没有把握住“评改”的基本内涵。实际上,“评改”是“评”和“改”两个环节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偏颇。不仅要从字词、语法、逻辑的角度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之处,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帮助学生修改不适当的地方,而且还要对学生的作文做出中肯的评论与评价,要评判其好坏优劣,给出等级甚至分数,同时,对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态度要进行适度地批评与纠正,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全班同学的作文进行讲评,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并指明修改和提高的方向。作文评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有计划性。计划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学期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评改要有一个整体规划,每次作文评改偏重于一个侧面或几个侧面,让作文评改和作文练习一道形成一个训练链条,体现出评改的阶段性、序列性和渐进性,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目的。二是每次作文精批细改哪些学生,都要有明确的计划,从而保证一个学期每个学生精批细改的次数达到2-3次,保证作文评改的公平性,以此体现语文教育的公平。
其次,要调动学生自主性。学生自己能评改的,教师绝不要包办代替。当然,前提是教师要对学生指导评改的方法,提供评改的范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评改的过程中感悟写作技巧,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可以是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碰撞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互动。
再次,要有针对性。这是指评改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绝不雷同,或教师面评面改,或书面评改,或多方面评改相结合。对于有计划的序列作文训练,还要注意的是,评改的内容要突出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绝不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评改,这样才能逐个突破训练点,达到作文训练目的。
最后,要精评少改。所谓精评,就是要评到点子上,评到要害处,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厚的作文功底,还要求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能够敏锐地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与特色,缺点与不足,并能找到改进与提高的办法。所谓少改,就是学生自己能改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改,教师用适当的方法指出来即可,有些甚至可以发动学生相互评改,让学生在自改和相互评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可忽视作文教学,要努力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燃起学生写作的激情,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抓住每一次契机,以丰富多变的教育艺术,以全方位的教学新模式去开启学生思想的火花,使作文教育成为新型教育模式下新型教育思想一个很好的载体。让学生开心写作文,写出开心的作品!
【关键词】作文教学 序列教学
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写作文,到了初中仍然是抬笔难言;教师也感到困难较大,很难欣赏到拍案叫绝的佳作,更难体验到教学成功的愉悦。教师简单生硬的作文布置,学生被动艰难的机械写作,这便是初中作文训练的基本格局。唤醒学生对于写作应有的热情,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在教师这里——教师的引导激趣,充分调动写作主体的积极性;训练得法,循序渐进,可以使其从根本上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从而把写作当成生活的需要。本人提出几点思考和解决之途径,望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引导激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好的情绪,打破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平静状态,引起兴奋调动潜在的需求,激发其作文的内动力,促其乐于作文。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然后就能积极思维,主动作文,所以先要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奇花异草,风雨雷电,阳光雨露,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兄弟姐妹,无不是写作的素材,只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能文气舒畅,容易写出真情实感。而有些学生偏偏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未曾经历的情感。他们舍近求远的根源在于其心灵的钝化,没有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点燃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激发他们写作的冲动。教师可以这样尝试:
1、教学生观察大自然、校园的每个角落,让他们领略每一处美丽,或是看一片云,或是赏几兜小草,或是沐一阵雨,或是迎一场雪等,让学生感受美。
2、抓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调查,更多的走进生活,如“我的故事告诉给大家”、“老照片留下的故事”“我的家乡”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丰富源头活水。
3、教师告诉学生写作无非是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帮组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巴金)教师可以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二、训练得法。
1、酿浓学生真情,让学生写真情。
“写高兴的事情,你往往忍俊不禁,写伤心的事情,你可能眼泪忍不住簌簌的掉下来。”写作是一种思维过程,更是情绪的渲泄过程。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然后在写作中身临其境,反复体验,方可喷薄而出,一气呵成。
2、广泛阅读积累,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你就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3、注重整个作文教学的目的性、序列性。
4、注重作文的评改,才能有效果。
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作了很好的概括: “中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而不是专门从事写作的文学家的文学创作能力,虽然也不应当排斥少数中学毕业生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可能性,并且应当注意发现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所以,作文评改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一般都侧重于“改”,而忽略“评”,这没有把握住“评改”的基本内涵。实际上,“评改”是“评”和“改”两个环节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偏颇。不仅要从字词、语法、逻辑的角度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之处,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帮助学生修改不适当的地方,而且还要对学生的作文做出中肯的评论与评价,要评判其好坏优劣,给出等级甚至分数,同时,对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态度要进行适度地批评与纠正,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全班同学的作文进行讲评,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并指明修改和提高的方向。作文评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有计划性。计划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学期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评改要有一个整体规划,每次作文评改偏重于一个侧面或几个侧面,让作文评改和作文练习一道形成一个训练链条,体现出评改的阶段性、序列性和渐进性,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目的。二是每次作文精批细改哪些学生,都要有明确的计划,从而保证一个学期每个学生精批细改的次数达到2-3次,保证作文评改的公平性,以此体现语文教育的公平。
其次,要调动学生自主性。学生自己能评改的,教师绝不要包办代替。当然,前提是教师要对学生指导评改的方法,提供评改的范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评改的过程中感悟写作技巧,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可以是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碰撞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互动。
再次,要有针对性。这是指评改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绝不雷同,或教师面评面改,或书面评改,或多方面评改相结合。对于有计划的序列作文训练,还要注意的是,评改的内容要突出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绝不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评改,这样才能逐个突破训练点,达到作文训练目的。
最后,要精评少改。所谓精评,就是要评到点子上,评到要害处,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厚的作文功底,还要求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能够敏锐地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与特色,缺点与不足,并能找到改进与提高的办法。所谓少改,就是学生自己能改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改,教师用适当的方法指出来即可,有些甚至可以发动学生相互评改,让学生在自改和相互评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可忽视作文教学,要努力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燃起学生写作的激情,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抓住每一次契机,以丰富多变的教育艺术,以全方位的教学新模式去开启学生思想的火花,使作文教育成为新型教育模式下新型教育思想一个很好的载体。让学生开心写作文,写出开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