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思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khfahdj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介绍
  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颓废的。如何准确理解两者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艺术地处理这种关系,成为我们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教学预设与环节设计
  有时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从表面上看好像对学生的文本阅读的疑难点进行了全面的预设,但实际上老师已经剥夺了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以自己或参考教参的思想,预设教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或探究自认为有深刻含义的语句。而学生只能就着老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探究,这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得理解和体会,形成认识,但往往获得的是表层甚至是虚假的思想熏陶,因为其缺乏学生自主独立地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这种“知识”或“道理”缺乏深刻性,很难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
  究其原因,是教师过多的预设,当教师预设过多,往往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这样的课就缺乏了思维的生成。
  优秀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没有以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没有给学生思维的圈诱,没有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这种没有过多“预设”的教学,反而给了学生一次独特而真实的体验,让他们带着自己对这个文本的初步解读,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朴素的感受与思考,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此时学生与文本有了深入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又在生生、师生的对话交流中阐述、讨论,以达到互识共识,最终得到主动的发展。这样的课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成的课堂。
  三、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是既统一又矛盾的,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低效的,缺乏思维火花迸发的课堂。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又该如何科学地把握、艺术地处理它们的关系呢?
  (1)生成中预设,预设是课堂教学的河床。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它告诉我们预设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毕竟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也就是说教学预设应是基于“生成”的预设。那么,怎样的预设是相对有效的呢?
  我认为有生成的預设是有效的,这种预设要把握好三点:
  首先,教学预设是以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现有的思想状况为前提,因为学生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特征的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因此教学设计时只有分析学生的情况,你的预设才可能成为学生信息自主“生成”意义理解的保障。
  其次,教学预设是基于整体布局和设计的预设,在备课中,教师对于问题的预设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适时提一些“大问题”,这是一种留给教学足够空间的预设,把课上得“大气”一点,上得“糙”一点,就给学生留有充分想像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这种预设是包含着丰富生成性的预设。
  再次,教学预设是基于质疑教学的预设,我们认为,相对而言较有利于生成的学习方式是以往西方盛行的“问题教学”。只要激发学生自主质疑的意识,预设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可能解决问题的思路内容,从而使教学行为随着教学进程中学生出现的质疑情况而灵活变化,不断产生新的生长点。这样的预设,内在地包含着教学生成,内在地包含着教学创造。是一种能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
  (2)预设中生成,生成是课堂教学的河流。尽管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无法事先设定或无法预料的。但套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大脑”,如果我们积极地全面的准备,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中学生的疑惑点、学生希望弄明白的期望点等各方面进行预设,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那么除了必要的预设,我们在这“无法预约的美丽”到来之时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首先把握师生、生生中对话的生成,师生对话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要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主持人。在对话中,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
  当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一起走进了作品的“内心世界”,就有了多元性解读。教师从学生那里了解他们的思想,逐步调整对话内容,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作用。学生在情境中自由对话,发表见解,最终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幸福。
  其次,在教学留白中生成,田彗生博士在《创新教育与课堂改革》的报告中指出:创新教育的标志之一是学生应当有充分自由思想的空间。换句话说,在教学预设时,教师要留足“空白”,只有这样,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胸有成竹地给学生留有思维的余地,讲到适可,点到即止,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主动探知和动态生成。
  这种留白目的是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给学生留下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在对文本的多元性解读中生成,由于学生的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一颗宽容的心来看待学生们的多元解读(这种解读或许在成年人看来是可笑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读”)。正因为对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它会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思想的全面成长。
  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教学中,面对身心特点、志趣、爱好千差万别的学生,客观存在较大差异性。每届学生的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成绩差异较大。分层教学,重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协调学生的差异,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  二、“低起点、多層次”及其做法  “低起点”,就是在分析教学内容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适当放低教学过程的起点,使全班学生从
期刊
题记:敢于质疑,是我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至高无上的特权之一。正因为与学生在课堂上千百次的思想碰撞,才产生出无数灵光闪现智慧的火花,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那天在讲解一篇阅读理解时,学生对我排山倒海地“声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来得更猛烈一些,以至于额头上微微冒出了冷汗。文章大概讲述的是一个人以前记忆力非常好,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有些健忘,在采取了一些措施后記忆力明显改善。在对文章的某些细节做判断时,很明显答案
期刊
道德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家园。对学生而言,道德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与“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幸福。“没有效率的课堂,是不道德的。”因而,道德课堂必须是高效课堂。本学期,
期刊
中小学美术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奉行以
期刊
利用增根的定义解题是较为常见的重要题型,其方法是:①根据分母为零求出增根;②去分母,把分式方程轉化为整式方程;③将增根代入所得的整式方程求出未知字母的值。
期刊
大学者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学生作文而言,这“源头”就是生活。教育家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深厚的情思来。”目前,作文教学虽然反复强调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可落实起来往往偏离了生活的轨道。学生作文常常东拉西扯、空洞无物,要么掉书袋,要么回顾历史,很少有现实
期刊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教师建立威信的基础。教师是严父与慈母、良师与益友的有机结合。我深信“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但我更欣赏“没有融入“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的名言。  通过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感悟到:爱心能催发“真情花”、爱心能栽成“真诚果”、爱心能培育“栋梁才”。  一、爱心能催发“真情花”  印象较深的还是我带的上一届的学生:那时我班有一个叫王晓
期刊
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表明,学生一切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都来自于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发展。在现实当中,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过于注重学生读书学习,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主管理的指导和培养。学生将来要走向社会,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中的关键阶段,是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班级中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
期刊
美國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
期刊
我们一直在提倡高效课堂,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更有效呢?本周我校举行了公开课比赛,听后感到要实现高效课堂真的不容易。关老师上的那节课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堂气氛也算活跃,也把学生做为课堂主体,孩子们也展示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使用了多媒体,看起来真得很热闹,但是,我还是感觉没高效。活动有些多,主题不明确。程老师的课上得扎实些,重点有突出,难点有突破,但没有什么激情,学生的兴趣也不浓。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