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卖后的亲情纠结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b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3岁那年丢的。
  父亲带他去公园,上个卫生间的工夫,让他等着,出 来,人就没有了。一 个女人给了他一根 棒棒糖,说:“走,带 你去找你爸爸。”他 就跟着走了,这一走就是12年。12年后,他再回到这个家,一切 都变了。
  家里的小弟已经12岁了,叫着爹 地妈咪。父母看着 他黑瘦的样子直叹 息。他说话一口四川腔,那年,他被人贩子拐到四川的山里,卖给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妇,那个 男人是瘸子,女人是麻子,开一个小卖店,为了买他,倾家荡产。他 还记得3岁时家的样子,花园洋 房,德国人留下来的老房子,那时有汽车的人家少,可他们家有。
  他还依稀记得家里保姆的样子,是50多岁的老女人,给他洗 澡时唱儿歌:他还记得母亲是个漂亮的女人,爱穿旗袍,爱用法国的香水,父亲喜欢抽雪茄,一家人 在壁炉前讲故事、唱俄罗斯民歌。可这些记忆是如此的模糊,以至于到了四川之后,很快就被生活 的贫乏冲淡了。
  养父母只能维持他的温饱, 但是倘若有一块糖,总会给他吃。
  10岁,他跟着养父上山采药; 12岁,他就会做农活;15岁,他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一年,历经千辛万苦的父母,终于找到他。开着宝马车的父母来接他了,那是 他第一次看到宝马车。他躲在养 父母身后,不相信这是事实。
  父母给了养父母10万元钱, 当时买他时,养父母只花了3000 元钱。10万元钱,应该足够养父母养老了。
  可是,他的养父母笑着拒绝了。他们说:“他是你的儿子,更是 我们的儿子,儿子是无价的。”他 是流着眼泪离开四川的。
  一步三回头,最后,他跪在养 父母跟前。养父母让他走,他不离开,哭喊着不愿走。养父母说:“走吧,回青岛吧,那里更适合你。我们希望你有大出息,不希望你窝 在这山沟沟里。”母亲牵着他的手,这双女人的手多么细腻而光滑,而养母的手是多么粗糙。
  此时的他,和弟弟一样,也只上初一而已,弟弟看到他,愣了半天。
  弟弟带着他去洗澡,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华丽的浴室洗澡:里面是光滑的大理石,还有雕塑, 还有那闪着光亮的卫生洁具,而他只在小河沟里洗过澡,热水器他不会用,是弟弟教会他的。第二 次用,他烫了脚,一个人躲在卫生 间哭。母亲说过,不洗干净不许上床的。
  他睡不习惯那软软的床:他不习惯叫“爹地、妈咪”;他吃不习惯西餐……饭桌上,他是局外人,一个人夹着辣椒吃,一吃就半碗。
  母亲愣了,转过脸哭了。12年的时间,他把亲情全然忘记了,他只记得养父母沧桑的容颜。
  第一次考试,他全班倒数第一,弟弟正数第一。父亲去开家长会,回来说了他两个字:“丢人”他转身就跑了。是的,他没怎么学过英语,他在四川时是第一名的,来了青岛之后,他不适应。 他跑到火车站,坐车去四川。由于没有钱,他扒火车,一路上风餐露 宿,到了四川,一头扎进养父母怀 里,放声号啕。
  他在这里待了3天,是养父 母赶他走的。家庭贫困的他们,为 了让他少吃些苦,给他买了卧铺 票,当他赶回青岛的家时,才发现父亲的头发几乎全白了。母亲说: “你父亲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他说,如果再把儿子丢了,他这辈子后悔死了。”
  第一次,他跪在父亲面前,说:“爸爸,我错了。”那是他第一 次叫爸爸。父亲接着哭了。他才知道,那心中的恨,那盘根错节的东西,叫做亲情,即使多年不见,这个男人仍然是他的爹,这个女 人仍然是他的娘。
  不久以后,他学习成绩虽然 遥遥领先,可仍然自卑。考上大学之后,他居然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几年中,他叫爸爸妈妈的次 数屈指可数。倒是每年春节,他一定要坐火车回四川,进门就帮养母做腊肉、打扫房间,好像只是出了一趟远门。父母从来没有抱怨过他,只是说:“这孩子懂得感恩 呢。”
  大三时,养父母都去世了,他不再跑四川了,可也很少回青岛。
  毕业后他留在北京,母亲在 北京开了分公司,然后说:“你来帮我吧。”
  那时弟弟出国了,他帮助母亲打理公司,后来,母亲回了青 岛,把公司交给了他,因为有了分公司的业务,他得常跑青岛,一回青岛,一定要回家,家里只有父母了。有时回去,看到父母呆呆地看 电视,他就觉得他们真的老了。
  母亲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 在北京开分公司吗?你爸爸说,开 了分公司,有了业务,就总能看到 儿子了。他得回总部开会,只要能看到儿子,心里就是高兴的。”
  那时,他的眼泪再也没有忍住。他丢失之后,父亲一直不能原 谅自己,有好长一段时间,母亲近乎半疯状态。他能回来。已经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了。
  而他性格的内向让父母很伤 感,所以,他们一直那么迁就他。其实北京的业务不是很好,可是为了能看到他,他们宁可赔钱,也要在北京开分公司。
  一年之后,他关了北京的分 公司,带着妻儿回到青岛。他和父 母住在一起。
  父母看了他一眼说:“臭小 子。”他笑了,把父母和妻子、儿子 抱在一起,一直想掉眼泪。这亲情啊,穿越千重山万重水之后,却还是这样浓得化不开。
其他文献
中国有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也是强调人们在生活中应该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同样还有一句古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商场如战场,不能让不起眼的生活细节成了商场的“蚁穴”,导致更严重的失败。  在美国华尔街,商人一定不会和两种人做生意,一种是穿着脏皮鞋的,另一种是穿着破烂皮鞋的。  在美国,皮鞋如果是脏的,那么说明你这个人很懒,如果连自己的鞋都收拾不好,又怎么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做生意
期刊
我的家在武汉江滩附近的老城区,这一带矗立着一栋栋老建筑,它们见证了百年历史的沧桑变幻。我家的房子是一栋两层小楼,据父亲说,这栋房子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初德国人在武汉建造的,距现在已经整整80年了。小楼前有一个20平米的庭院,喜欢摆弄花草的父亲在院子里种了许多植物,这里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小楼外立面是清水墙,屋顶覆盖红瓦,古朴而典雅。进入小楼,屋内的净空高度达到4米,四面的墙体非常厚实,底部的承重柱上还
期刊
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你戴着灰色贝雷帽,心绪平静。   黄昏的火苗在你眼中闪耀。   树叶在你心灵的水面飘落。   你像藤枝偎在我的怀里。   叶子倾听你缓慢安详的声音。   迷惘的篝火,我的渴望在燃烧。    甜蜜的蓝风信子在我心灵盘绕。   我感到你的眼睛在漫游,秋天很遥远。   灰色的贝雷帽、呢喃的鸟语、宁静的心房。   那是我深切渴望飞向的地方。   我快乐地亲吻灼热的地印上。   在
期刊
曾经以为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有两种:用来分享的,或者,需要争抢的。  可以综合两种最好吃食物在一起的,是童年时代的冷餐会。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每个小朋友都要从家里带两个菜,一个班级40多人分成四组,每个小组把桌凳拼成可以围坐在一起的餐桌,所有人都拿出家里平时烧的最好吃的菜,摆在桌上。  班主任语重心长的训话常常额外增加我们的饥饿感,面对着满桌美食却不能马上开动还要听什么“未来属于认真学习的小孩”之类的
期刊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2002年10月,一个雨后的下午,李文婷穿着牛仔裙,踩着地上深深浅浅的水珠,去校团委报到。   这座名校位于麓山脚下,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李文婷是中文系大二学生,昨天她接到校团委通知,下午4时参加一个会议。走廊上挤满了前来开会的学生,李文婷气喘吁吁地穿梭于人群中,后来她看见了萧之轩。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李文婷希望自己可以永远地停留在那个瞬间。   隔着几米远,一个瘦高
期刊
奶奶住院了。在这个寒冷的春天,她的生命如同一片秋天的树叶,渐渐的卷曲、干枯。我是奶奶拉扯大的。这些天,总是会想起小时候奶奶带我的情景。那时候,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奶奶在老家,又得带娃,又得下地。早上,她用锄头挑着一副箩筐,前头放着我,后头放着午饭,再加一块石头,就到了地头。田边有一个小小的土坡,我在土坡上跑上跑下。奶奶锄一会儿玉米,就会不放心的喊一声:“孩儿,你在哪儿呢,干啥呢?”我就回答:“奶
期刊
她5岁那年,父母离了婚,她判给了父亲。一年后,父亲要到外地打工,便把她送到姑姑身边。姑姑因为在一次意外中伤了腿,只能坐在轮椅上,所以一直到30岁还没有结婚。爷爷奶奶去世后,姑姑和一个从乡下雇来的小保姆一起生活。  她到姑姑身边的时候才7岁,瘦瘦的,扎着两条羊角辫,在屋角站着,有些局促不安。7岁的她已经开始懂事,父母的离异也使她早熟。她听人说嫁不出去的老姑娘都脾气古怪,而自己寄人篱下,自然得百般小心
期刊
“菜篮子”的外号甩也甩不掉。我和老公再婚后没几天,他把和前妻一起生活的13岁女儿馨馨接来认亲。一进门,小姑娘闪着一双乌溜溜的眸子,上上下下地把我打量了好几个来回。为了避免尴尬,老公和颜悦色地对女儿说:“快叫阿姨。”小姑娘翻了翻眼皮,在我和老公的期待中从牙缝里挤出3个字:“蔡兰芝。”嘿,这3个字从她的樱桃小嘴里蹦出来,真是脆生生,响亮亮。我就差像小学生一样答到了。哎,我是她的继母,叫名就叫名吧。  
期刊
自从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老张就再没见过儿子的面。偶尔儿子打电话回家,也只是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头几次老张想,儿子刚参加工作不容易,不回来就不回来吧。但一年多过去了,儿子愣是没有回过一次家。这让老张有些疑惑了,不会是走了歪门邪道吧?想到这里,老张有些坐不住了。瞅个不忙的日子,老张坐车来到了城里。  记得儿子在电话里说过,他在一家什么咨询公司工作。但城里这么大,到底是哪家咨询公司啊?老张沿着大街
期刊
从1977年“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到1998年高校扩招,20年间,历经沧桑的“文革”后新三届大学生和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的扩招后大学生,他们整整跨越了两代人的时间长河,他们的大学毕业个人总结,反映出两代人的心声,刻画出时代区别、教育区别乃至知识、素质、修养、能力等方面的区别。以下是一对父子大学生的真实毕业总结和互评,由此,我们看到了两代大学生的缩影,也看到了中国20年高等教育的变迁。   蔡恩泽(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