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1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发现,23次涉及深化改革,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主题;在100篇新闻通稿中,325次出现“改革”二字,是最高频的词汇。
7月27日,一场暴雨突袭京城,在帝都“看海”的图片,迅速传开。2015年汛期以来,出现“看海”景观的不仅仅是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南京等众多大城市,都因暴雨出现过严重内涝。
当北京市民还沉浸在对暴雨的调侃中时,“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成为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作为本届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7月28日是个重要时间节点。
有着“政策方向标”之称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发展中的问题“做答案”,是观察发展新动向的重要窗口。自2013年3月18日的第一次会议开始,1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共讨论了300余项议题。统计发现,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创业创新、民生保障四项议题提及最多,成为常务会议的“常客”。
那么,为什么是它们?这些高频主题有什么内在联系?透露了怎样的执政理念和行动路径?带着这些疑问,本刊对100次常务会议进行梳理,并从中探明本届政府的“解题思路”。
简政放权:
为改革“点炮”
“把职能转变作为新一届国务院工作开局的关键,把减少行政审批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这是本届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的主要议题。此后在2014年的首次会议上,继续把简政放权作为“先手棋”;2015年的第一次会议,确定了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的措施。根据统计,“简政放权”有16次作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议题,58次出现在新闻通稿中,是本届政府的“当头炮”。
“这章做得多结实啊,不知曾经束缚了多少人!”2014年9月11日,在考察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时,李克强总理拿起一枚作废的章感慨道。两年多来,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2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按计划5年内砍去国务院各部门三分之一审批事项的目标,用时两年即完成。
行政审批落实到地方上,也是蹄疾步稳。2013年12月27日,义乌市党政机关“权力清单”在线监督系统开始试运行,将此次审核出的5139项行政职权全部在网上公开,成为我国第一家主动向社会公开所有行政职权及实时办理情况的县级市。在江苏省,如东县先后开展三轮县级审批权限清理,通过取消、合并等方式,对原有县级973个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对法律法规未有明确规定的审批事项一律予以取消。通过三轮清理,先后取消了审批事项132个,合并掉357个,新承接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22个。简政放权在市县一级的积极响应下“落地生根”。
“简政放权要减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项改革任务才算是基本完成?”在2014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央视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对此,李克强回答说:“开弓哪有回头箭?简政放权还要继续啃‘硬骨头’。至于到什么程度满意,就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然而,发挥市场的“乘法效应”仅靠政府的“权力减法”,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对政府责任做“加法”。“管少”的同时必须“管好”,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更是对施政智慧的考验。
对此,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提出明确要求:“积极主动放掉该放的权,认真负责管好该管的事,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做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齐推进、相协调,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通过梳理新闻通稿可以看到,在每次涉及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会议上,都会出现与“放管结合”相类似的表达。“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这三者‘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李克强在今年7月份的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
可以说,以“简政放权”为代表的行政体制改革,吹响了本届政府改革的“冲锋号”。随后,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旅游业改革,“改革”贯穿中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综合来看,在100次常务会议中,有23次涉及深化改革,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主题;在100篇新闻通稿中,325次出现“改革”二字,是最热的词汇。数据背后透露的,是“下好改革这盘棋”的“最强音”。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第二天,即2013年1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便紧锣密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落实。截至这个时间节点,新一届政府在短短的8个月内,部署了7个方面22项重点改革任务,生动诠释了“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全盘活’”的解题思路。
创业创新:
为改革“加码”
2015年1月15日,江苏省宿迁市忠诚家具有限公司会计王盼,在市便民服务中心的工商并联审批窗口收到了一份惊喜——拿到的工商营业执照上,不仅有营业执照注册号,还有组织机构代码证号和税务登记证号。“我12日提交的注册登记材料,服务中心通知我今天来取营业执照,真是够快的。原打算拿到执照后去质检和税务的,我连资料都带好了,没想到根本用不上。”王盼指着身边的大牛皮袋笑谈,“流程简化了很多,效率提高了不少,效率高得有些让人不敢相信。”王盼的惊喜,得益于“三证合一”改革试点。
“三证合一”即将工商、质监、税务分别核发证照,改为由工商部门一次性核发营业执照,是商事登记制度的重大改革。“一次申请、一口受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全程电子化操作,实现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档案互认”,6月中旬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登记制度改革做出顶层设计,并给出时间结点。“2015年底前确保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在全国推开。”
7月27日,一场暴雨突袭京城,在帝都“看海”的图片,迅速传开。2015年汛期以来,出现“看海”景观的不仅仅是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南京等众多大城市,都因暴雨出现过严重内涝。
当北京市民还沉浸在对暴雨的调侃中时,“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成为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作为本届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7月28日是个重要时间节点。
有着“政策方向标”之称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发展中的问题“做答案”,是观察发展新动向的重要窗口。自2013年3月18日的第一次会议开始,1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共讨论了300余项议题。统计发现,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创业创新、民生保障四项议题提及最多,成为常务会议的“常客”。
那么,为什么是它们?这些高频主题有什么内在联系?透露了怎样的执政理念和行动路径?带着这些疑问,本刊对100次常务会议进行梳理,并从中探明本届政府的“解题思路”。
简政放权:
为改革“点炮”
“把职能转变作为新一届国务院工作开局的关键,把减少行政审批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这是本届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的主要议题。此后在2014年的首次会议上,继续把简政放权作为“先手棋”;2015年的第一次会议,确定了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的措施。根据统计,“简政放权”有16次作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议题,58次出现在新闻通稿中,是本届政府的“当头炮”。
“这章做得多结实啊,不知曾经束缚了多少人!”2014年9月11日,在考察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时,李克强总理拿起一枚作废的章感慨道。两年多来,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2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按计划5年内砍去国务院各部门三分之一审批事项的目标,用时两年即完成。
行政审批落实到地方上,也是蹄疾步稳。2013年12月27日,义乌市党政机关“权力清单”在线监督系统开始试运行,将此次审核出的5139项行政职权全部在网上公开,成为我国第一家主动向社会公开所有行政职权及实时办理情况的县级市。在江苏省,如东县先后开展三轮县级审批权限清理,通过取消、合并等方式,对原有县级973个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对法律法规未有明确规定的审批事项一律予以取消。通过三轮清理,先后取消了审批事项132个,合并掉357个,新承接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22个。简政放权在市县一级的积极响应下“落地生根”。
“简政放权要减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项改革任务才算是基本完成?”在2014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央视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对此,李克强回答说:“开弓哪有回头箭?简政放权还要继续啃‘硬骨头’。至于到什么程度满意,就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然而,发挥市场的“乘法效应”仅靠政府的“权力减法”,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对政府责任做“加法”。“管少”的同时必须“管好”,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更是对施政智慧的考验。
对此,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提出明确要求:“积极主动放掉该放的权,认真负责管好该管的事,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做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齐推进、相协调,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通过梳理新闻通稿可以看到,在每次涉及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会议上,都会出现与“放管结合”相类似的表达。“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这三者‘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李克强在今年7月份的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
可以说,以“简政放权”为代表的行政体制改革,吹响了本届政府改革的“冲锋号”。随后,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旅游业改革,“改革”贯穿中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综合来看,在100次常务会议中,有23次涉及深化改革,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主题;在100篇新闻通稿中,325次出现“改革”二字,是最热的词汇。数据背后透露的,是“下好改革这盘棋”的“最强音”。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第二天,即2013年1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便紧锣密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落实。截至这个时间节点,新一届政府在短短的8个月内,部署了7个方面22项重点改革任务,生动诠释了“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全盘活’”的解题思路。
创业创新:
为改革“加码”
2015年1月15日,江苏省宿迁市忠诚家具有限公司会计王盼,在市便民服务中心的工商并联审批窗口收到了一份惊喜——拿到的工商营业执照上,不仅有营业执照注册号,还有组织机构代码证号和税务登记证号。“我12日提交的注册登记材料,服务中心通知我今天来取营业执照,真是够快的。原打算拿到执照后去质检和税务的,我连资料都带好了,没想到根本用不上。”王盼指着身边的大牛皮袋笑谈,“流程简化了很多,效率提高了不少,效率高得有些让人不敢相信。”王盼的惊喜,得益于“三证合一”改革试点。
“三证合一”即将工商、质监、税务分别核发证照,改为由工商部门一次性核发营业执照,是商事登记制度的重大改革。“一次申请、一口受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全程电子化操作,实现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档案互认”,6月中旬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登记制度改革做出顶层设计,并给出时间结点。“2015年底前确保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在全国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