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品味品人生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當年,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曾与柳亚子前往“妙奇香”茶馆叙谈。多年后,柳亚子赠毛泽东诗曰“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毛泽东追忆往事,颇有同感。于今读来,令人生发对品茶的无尽况味与感悟。
  确然,中华茶文化意蕴深厚,以茶为生、以茶修为、以茶联谊、以茶论人、以茶入艺、以茶作画、以茶兴文、以茶施礼,可谓茶中有品,茶中有人生。阳春三月,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以茶和酒喻义东西文明的兼容共荣。“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品茶到了这个层次,可谓道。
  茶之本,乃是俭。居家度日,粗茶淡饭;日常待客,清茶一杯;聚亲会友,茶伴叙情;百姓养生,以茶为要。此皆为茶事的俭朴内涵。《茶经》曰,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古往今来,因俭而兴、因奢而衰的世事映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以俭治身则身无忧,以俭治家则家常殷,以俭治国则国必兴。
  茶之性,乃是洁。茶质不容浊物浸染,正如唐代韦应物诗云:“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茶与水不可分,但不与污水为伍。以纯净山泉浸泡,不仅让茶色呈碧叶金汤,而且使茶味甘爽入心。人品如茶品,倘德性高尚、洁身自好、志向远大,方能胸怀淡泊信念,荡去尘世污物,冰清玉洁不染,守住心中净土。
  茶之功,乃是醒。《茶诗》曰,“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提神醒脑、解毒祛邪是茶之功用。当头昏脑胀时,喝杯清醇好茶,便觉神清气爽;当百思不解时,一口浓茶入肚,每每顿生灵感;当烦事闹心时,静心慢慢品茶,立可舒心畅情。人生在世,外界精彩,诱惑甚多,颇易昏志。若有茶之“醒”功,在五彩缤纷的世象面前,方能心智不迷、方寸不乱,消除见名争之、见利夺之、见色趋之的昏沉与痛苦。
  茶之境,乃是静。古代,茶禅相融,高雅品茶与坐禅修行的情境,可以异曲同工。当环境幽静、心地安宁时,方可品出茶之韵味,悟出茶之意蕴。品茶是融物质与精神于一体的修身养性方式,故古时志存高远的士人名流,往往“心注一境”,宁静致远,把茶当作一杯心泉,喝的是一种“性灵”,养的是一种精神,求的是一种境界。
  当今时代,物欲横流、思想多元、世相纷呈、人心浮躁,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干部队伍中,挥霍公款、挥金如土者有之;自甘堕落、同流合污者有之;问卜占卦、迷信鬼神者有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者有之。凡此种种,皆失“俭、洁、醒、静”之品。若能品茶而悟道,永葆茶之“本”、戒奢而求俭,修炼茶之“性”、戒污而修洁,砥砺茶之“功”、戒昏而取醒,升华茶之“境”、戒躁而养静,为人从政岂会失了本真?
  茶中有真意,为官当有品。让崇“俭”成为兴业的品行,喜“洁”成为做人的品质,善“醒”成为做官的品性,守“静”成为成事的品格,必能磊落光明、快意一生。
  本刊敬告 1.本刊所摘部分图文,作者姓名及地址不详,请相关作者与本刊总编室联系,即邮送样刊并付稿酬。2.本刊欢迎读者荐稿,来稿请注明姓名及联系方式,以便奉寄荐稿费。荐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阐述高校社团文化的含义,分析了高校社团文化对体育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了解高校体育类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从建设优良的社团文化,提高其人文素养;实行人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兵团普通高校在校女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女生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调查,试图找出影响女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旨在为兵团
松花菜学名青梗花椰菜,与普通花菜比较,其花球更松大、洁白,久煮不糊,鲜美可口,营养更丰富,品质更优。近年来,萧山区小范围引种试验种植松花菜成功后,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已成为我区
三级跳远相对田径运动的大项目而言是个冷门项目,除了个人的专业三级跳远运动员长期坚持系统性的训练外,很多高校在参加各类各级比赛时都是赛前几个月进行训练,都是在采用短
实践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诋毁商誉行为的规制存在显著分歧。保护权利与保护竞争的不同思路上是分歧产生的主要原因。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历了规制目标从“保护竞争者”到“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周庄镇部分农户不断探索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中菠菜—毛豆—扁豆—糯玉米—西芹1年多熟套种栽培模式,每667m^2菠菜产量3800-4000kg、毛豆青荚
1970年UNESCO公约是文化财产保护及返还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多边国际公约,可称之为国际文化财产法体系的支柱性条约。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但由于一国两制制度,该公约并未适用于香
走进益阳箴言书院,望着残缺不全的书院旧址,人们总会把它与清太子太保、兵部侍郎、湖北巡抚胡林翼联系起来,因为这所书院不仅主要是由胡林翼出资修建,而且从书院的命名到办学宗旨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设定,都是他亲自确定的。箴言书院倾注了胡林翼晚年太多的心血。  箴言书院坐落于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石笋乡东南隅志溪河畔的瑶华山,为胡林翼创办。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清嘉庆十七年(1812)六月出生在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