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家庄市第四十九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26)
【摘 要】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成为“借船出海”。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有助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主旨不谋而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历史;课程整合
日新月异的时代也要求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我国面向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因此,面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的整合呢?
1. 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把脉” 尽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可行又必要,且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有诸多优势,但并非是使用了现代化手段就能保证教学的成功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1 重手段轻设计,即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作用。多媒体历史课件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师自身的资源,尤其是语言。这样便在课堂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老师和学生努力睁着眼睛瞪着前面的屏幕,老师的作用只是点点鼠标,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切换,繁杂的音响、动画充满课堂,教师的自身作用就隐蔽了,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成为机器主宰了,这就严重违背了教学宗旨。
1.2 重形式轻内容,即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历史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建设历史网站的过程中,单纯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孰不知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和声音等方面,历史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能体现出来,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历史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历史情感的熏陶。
1.3 重陈述轻思维,即向学生过多地罗列知识,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但正是这种传递知识的快速性,使历史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盲目加大知识的容量,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反馈情况,甚至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往往问题一提出,结论就通过屏幕展示出来,或者提问只是流于形式,几乎没有思考价值和思维力度。这样无法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深入理解、细致思考,导致学习的肤浅和不扎实,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受阻。须知,历史学科是一门严肃的社会科学,具有内在规律和理论,通过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基本史实,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思维能力。但一个正常人在45分钟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和理解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都有个限度,我们既要最大可能地利用这个限度,又不能超过这个限度。因此,缺乏对信息进行严肃的过滤筛选和精心编辑而大量罗列堆砌,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1.4 要避免“信息技术万能观”,避免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而忽视教师作用的倾向。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面对面交流,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都是信息技术所不能替代的,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所必需的。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而忘记了教师自身的力量,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这些能够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任何脱离教学实际,片面追求课件的生动性、形象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教学过程不是由机器主宰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特点是内容非常丰富,将一节课的时间排的很满,内容的科学性也较高。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减少了,直观的刺激太多了,他们对于多媒体的感觉会麻木,原来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过多使用多媒体而丧失,自然学习效果要大打折扣。
2. 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2.1 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历史学科有其科学性、真实性。眼下有关历史的影视、资料、图片不胜枚举,浩如烟海,这对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确提供了方便,但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状况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选材时一定要谨慎,首先要确认是真实的,再次要精于取舍,选取最典型最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同时要有针对性围绕突发重点、浅化难点、趣化枯燥点这一目的,选择教学资源。
2.2 教学流程的互动性。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结构的作用。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教材内容对课堂的教学流程作精心设计,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课件运行、设疑、学生的反馈等细节教师要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始终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创设出赋有启发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 教学目标的实效性。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有助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主旨不谋而合。
教育现代化必须以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为基础,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坚信,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历史教学这一古老而又生动的学科必然会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焕发青春的活力。
【摘 要】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成为“借船出海”。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有助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主旨不谋而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历史;课程整合
日新月异的时代也要求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我国面向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因此,面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的整合呢?
1. 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把脉” 尽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可行又必要,且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有诸多优势,但并非是使用了现代化手段就能保证教学的成功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1 重手段轻设计,即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作用。多媒体历史课件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师自身的资源,尤其是语言。这样便在课堂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老师和学生努力睁着眼睛瞪着前面的屏幕,老师的作用只是点点鼠标,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切换,繁杂的音响、动画充满课堂,教师的自身作用就隐蔽了,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成为机器主宰了,这就严重违背了教学宗旨。
1.2 重形式轻内容,即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历史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建设历史网站的过程中,单纯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孰不知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和声音等方面,历史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能体现出来,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历史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历史情感的熏陶。
1.3 重陈述轻思维,即向学生过多地罗列知识,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但正是这种传递知识的快速性,使历史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盲目加大知识的容量,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反馈情况,甚至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往往问题一提出,结论就通过屏幕展示出来,或者提问只是流于形式,几乎没有思考价值和思维力度。这样无法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深入理解、细致思考,导致学习的肤浅和不扎实,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受阻。须知,历史学科是一门严肃的社会科学,具有内在规律和理论,通过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基本史实,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思维能力。但一个正常人在45分钟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和理解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都有个限度,我们既要最大可能地利用这个限度,又不能超过这个限度。因此,缺乏对信息进行严肃的过滤筛选和精心编辑而大量罗列堆砌,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1.4 要避免“信息技术万能观”,避免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而忽视教师作用的倾向。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面对面交流,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都是信息技术所不能替代的,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所必需的。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而忘记了教师自身的力量,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这些能够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任何脱离教学实际,片面追求课件的生动性、形象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教学过程不是由机器主宰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特点是内容非常丰富,将一节课的时间排的很满,内容的科学性也较高。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减少了,直观的刺激太多了,他们对于多媒体的感觉会麻木,原来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过多使用多媒体而丧失,自然学习效果要大打折扣。
2. 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2.1 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历史学科有其科学性、真实性。眼下有关历史的影视、资料、图片不胜枚举,浩如烟海,这对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确提供了方便,但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状况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选材时一定要谨慎,首先要确认是真实的,再次要精于取舍,选取最典型最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同时要有针对性围绕突发重点、浅化难点、趣化枯燥点这一目的,选择教学资源。
2.2 教学流程的互动性。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结构的作用。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教材内容对课堂的教学流程作精心设计,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课件运行、设疑、学生的反馈等细节教师要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始终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创设出赋有启发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 教学目标的实效性。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有助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主旨不谋而合。
教育现代化必须以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为基础,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坚信,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历史教学这一古老而又生动的学科必然会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焕发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