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原生家庭是指个人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的情绪气氛是原生家庭的重要方面,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情绪气氛;青少年心理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性格的烙印,对人的性格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原生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在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当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青少年问题行为和相关的社会问题也与日俱增,例如青少年暴力行为、校园欺凌、青少年抑郁、自杀行为,甚至是杀人等严重的犯罪行为。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异常问题与其原生家庭有很大的联系。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的情绪气氛三个方面来分探讨原生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分析当今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处理原生家庭消极影响的建议。
一、青少年时期亲子关系的影响
亲子关系原本是遗传学用语,指的是亲代与子代的生物血缘关系,后来被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用来指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孟育群,1998)。亲子关系是随着子女的年龄而发展变化的,亲子关系的发展会经历三个主要的阶段: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青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主要以亲子依恋为主。亲子依恋是依恋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种,大量的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在青春期亲子依恋对个体的作用影响有所下降,但是在某些重要的方面仍有一定的影响力。进入青春期之后,依恋会逐渐消失,亲子关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人常称之为“亲子关系的危险期”,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孩子的“叛逆期”,青少年叛逆主要是因为其自我意识发展的变化。(张进辅,杨东,2002)。青春期时处在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的身心急剧变化,想象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加速发展,个体也具有浓厚的主观性,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成熟。许多父母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变化,仍然用对待儿童时期的亲子相处模式来相处,导致父母与孩子在观念、态度等方面发生分歧,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甚至是亲子冲突,这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亲子冲突与青年早期子女的问题行为——犯罪、吸毒、学习不良等存在明显关系。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导和养育子女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Liu Caiyi,Zhang Huimin,Zhang Yi,et al,2013)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和孩子的创造力有重大影响。而创造力和自主性也有密切联系,其中自主支持型的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孩子自主的支持,对孩子自主性的培养有重要作用(Barber B K.,1996)。我国的教养方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父为子纲”的影响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居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间接地影响了创造性的形成,这可能也是我国的学生缺乏创造力的原因之一。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可以分为积极的教养方式和消极的教养方式。情感温暖是积极教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情感温暖作为一种来自于家庭环境的保护性因素,会在对孩子进行教养的过程中便自动地避免或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和孤独感,同时问题行为的减少或改善又能使儿童更好地融入到群体中,进而降低或改善儿童的孤独感水平(刘广增,张大均,罗世兰,房立艳,2018)。国内研究者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自杀意念有联系。在父母关爱、鼓励下成长的学生对自杀行为持反对、排斥态度,从而自杀意念得分较低,越不容易产生自杀意念。而在父母控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自杀行为是理解与认同的,从而自杀意念得分较高,越容易产生自杀意念(詹启生,王晗,2018)。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大量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温暖积极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自尊、自信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也能够促进青少年在学业上的进步。
三、家庭情绪气氛的影响
家庭情绪气氛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隐性因素之一,它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夫妻关系是影响家庭情绪气氛的重要因素。当夫妻关系不和谐时,其消极影响会通过破坏夫妻子系统,“外溢”到亲子子系统中,进而破坏亲子交往的正常模式,从而引发孩子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夫妻关系的紧张会造成家庭情绪气氛低沉、压抑、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等不良的心理品质。最近的研究发现父母情绪社会化尤其是父母情绪表达,也是影响儿童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尤其是问题行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Miller-Slough &Dunsmore,2016)。父母消极情绪表达影响青少年关于自我的内部工作模式,降低了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增加了青少年对与父母分离或者被父母抛弃的担心程度;而父母积极情绪表达影响青少年关于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式,增加了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及对他人的信任,促进人际交往。综上所述,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促进青少年的良好的人际交往。
四、结束语
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情绪气氛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原生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上四个方面。积极的民主型教养方式,和諧的家庭情绪气氛是良好亲子关系形成的条件。原生家庭是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利于我们有效地防止原生家庭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对于成年人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如何从原生家庭所附带的消极桎梏中解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参考文献:
[1]Barber B K.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J].Child Development,1996,67(6):3296-3319.
[2]Liu Caiyi,Zhang Huimin,Zhang Yi,et al.Influence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n creativity and self-efficac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J].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3,21(4):589-591.
[3]Miller-Slough,R.L.,&Dunsmore,J.C.(2016).Parent and friend emotion socialization in adolescence:associ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Adolescent Research Review,1(4),1-19.
[4]刘广增,张大均,罗世兰,房立艳. 8-12岁儿童孤独感及其与父母情感温暖、问题行为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26:586-589,594.
[5]孟育群,宋学文.父亲淡出家庭教育与父爱的作用[J].教育科学,1998(04):41-44.
[6]詹启生,王晗. 大学生自杀态度对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杀意念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1876-1881.
[7]张进辅,杨东. 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3,26(3):415-418.
关键词: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情绪气氛;青少年心理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性格的烙印,对人的性格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原生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在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当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青少年问题行为和相关的社会问题也与日俱增,例如青少年暴力行为、校园欺凌、青少年抑郁、自杀行为,甚至是杀人等严重的犯罪行为。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异常问题与其原生家庭有很大的联系。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的情绪气氛三个方面来分探讨原生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分析当今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处理原生家庭消极影响的建议。
一、青少年时期亲子关系的影响
亲子关系原本是遗传学用语,指的是亲代与子代的生物血缘关系,后来被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用来指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孟育群,1998)。亲子关系是随着子女的年龄而发展变化的,亲子关系的发展会经历三个主要的阶段: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青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主要以亲子依恋为主。亲子依恋是依恋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种,大量的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在青春期亲子依恋对个体的作用影响有所下降,但是在某些重要的方面仍有一定的影响力。进入青春期之后,依恋会逐渐消失,亲子关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人常称之为“亲子关系的危险期”,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孩子的“叛逆期”,青少年叛逆主要是因为其自我意识发展的变化。(张进辅,杨东,2002)。青春期时处在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的身心急剧变化,想象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加速发展,个体也具有浓厚的主观性,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成熟。许多父母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变化,仍然用对待儿童时期的亲子相处模式来相处,导致父母与孩子在观念、态度等方面发生分歧,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甚至是亲子冲突,这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亲子冲突与青年早期子女的问题行为——犯罪、吸毒、学习不良等存在明显关系。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导和养育子女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Liu Caiyi,Zhang Huimin,Zhang Yi,et al,2013)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和孩子的创造力有重大影响。而创造力和自主性也有密切联系,其中自主支持型的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孩子自主的支持,对孩子自主性的培养有重要作用(Barber B K.,1996)。我国的教养方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父为子纲”的影响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居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间接地影响了创造性的形成,这可能也是我国的学生缺乏创造力的原因之一。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可以分为积极的教养方式和消极的教养方式。情感温暖是积极教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情感温暖作为一种来自于家庭环境的保护性因素,会在对孩子进行教养的过程中便自动地避免或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和孤独感,同时问题行为的减少或改善又能使儿童更好地融入到群体中,进而降低或改善儿童的孤独感水平(刘广增,张大均,罗世兰,房立艳,2018)。国内研究者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自杀意念有联系。在父母关爱、鼓励下成长的学生对自杀行为持反对、排斥态度,从而自杀意念得分较低,越不容易产生自杀意念。而在父母控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自杀行为是理解与认同的,从而自杀意念得分较高,越容易产生自杀意念(詹启生,王晗,2018)。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大量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温暖积极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自尊、自信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也能够促进青少年在学业上的进步。
三、家庭情绪气氛的影响
家庭情绪气氛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隐性因素之一,它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夫妻关系是影响家庭情绪气氛的重要因素。当夫妻关系不和谐时,其消极影响会通过破坏夫妻子系统,“外溢”到亲子子系统中,进而破坏亲子交往的正常模式,从而引发孩子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夫妻关系的紧张会造成家庭情绪气氛低沉、压抑、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等不良的心理品质。最近的研究发现父母情绪社会化尤其是父母情绪表达,也是影响儿童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尤其是问题行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Miller-Slough &Dunsmore,2016)。父母消极情绪表达影响青少年关于自我的内部工作模式,降低了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增加了青少年对与父母分离或者被父母抛弃的担心程度;而父母积极情绪表达影响青少年关于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式,增加了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及对他人的信任,促进人际交往。综上所述,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促进青少年的良好的人际交往。
四、结束语
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情绪气氛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原生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上四个方面。积极的民主型教养方式,和諧的家庭情绪气氛是良好亲子关系形成的条件。原生家庭是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利于我们有效地防止原生家庭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对于成年人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如何从原生家庭所附带的消极桎梏中解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参考文献:
[1]Barber B K.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J].Child Development,1996,67(6):3296-3319.
[2]Liu Caiyi,Zhang Huimin,Zhang Yi,et al.Influence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n creativity and self-efficac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J].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3,21(4):589-591.
[3]Miller-Slough,R.L.,&Dunsmore,J.C.(2016).Parent and friend emotion socialization in adolescence:associ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Adolescent Research Review,1(4),1-19.
[4]刘广增,张大均,罗世兰,房立艳. 8-12岁儿童孤独感及其与父母情感温暖、问题行为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26:586-589,594.
[5]孟育群,宋学文.父亲淡出家庭教育与父爱的作用[J].教育科学,1998(04):41-44.
[6]詹启生,王晗. 大学生自杀态度对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杀意念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1876-1881.
[7]张进辅,杨东. 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3,26(3):41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