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专业教育质量的发展,本文对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秘培养方向的现状做了了解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文秘专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文秘专业;发展状况;课程设置
一、文学院及文秘专业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为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始建于1956年,是青海师范大学最早设置的学科之一,1997年与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整合成为新的中文系,2004年与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合并为人文学院,2019年12月成立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学制为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为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文秘工作的专业人才。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秘书学导论、公共关系学、秘书与办公室管理、公务员概论、公文写作与处理、秘书心理学、办公室实务、民俗文化与生活、申论等学科。
二、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文秘专业发展现状
文学院自2006年至2021年,几度停止招生行政文秘专业学生,究其原因,虽然有文秘专业定位和师资变化的影响,但主要原因是师范学校的重点在于师范专业的发展,虽然市场需求很大,但对于文秘专业的重视还是较低的。
在对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近十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中发现,从事秘书工作的仅有2%,与文秘专业有一定关系的公务员及军队文职占17%,教师占比最多,有33%。
(二)课程开设情况
以2017级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为例,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在2017-2018学年仅有基础写作、秘书学导论和公文写作与指导三门,每周8课时,其余课程与汉语言文学师范班相同;2018-2019学年仅仅只有一门会议组织与活动课程,每周2课时;2019-2020学年开设文书档案管理课程,每周4课时;2020-2021学年开设办公室实务课,每周2课时。可以看出对于文秘专业课程开设,缺乏特色和专业性。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缺乏专业教师。文学院现有在职人员37人,专职教师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讲师及以下12人。文学院教师学历层次高,硕士、博士占有很大的比重,却缺少真正经受过秘书学科系统教育的教师(我国过去高等秘书教育只限于高职高专,目前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的缺少是普遍现象)。
二是教师实际从业经验不足,转型意愿不积极。秘书教育是职业教育。以实用有效为根本,文学院的教师大多在学校学习、教学,从事秘书工作的很少,从教师的立场上看,从事秘书工作的经验明显不足,导致教学只存在理论倾向,缺乏职业性、实践性、状况性工作层面的引导。
三是梯队建设不给力。没有专门文秘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急需培养,实训教师不到位,教师的层次化建设十分迫切。总的来看,文学院文秘专业教师的水平的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提高文秘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文秘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四是秘书专业精品课程少。开设的课程中虽然有现代汉语、中国古代史等省级精品课程,但文秘专业核心课程秘书学导论、公文写作与指导、会议组织与活动、文书档案管理和办公室实务等都属于选修或考察课。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文秘专业缺乏专业学术带头人。虽然有教授、副教授,但没有校级专业教学团队。虽然有创新创业成果,但总体效果不大。二是校企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方面缺乏合作,受专业特点制约,校企合作困难,企业合作热情不足,学校在招商引资和发展秘书专业方面做得不好。三是教师对文秘专业的重视不足。作为师范学校,很多教师都是师范类教师,没有多少精力投入到秘书专业课程改革与发展中。
三、改革思路和努力方向
(一)改革发展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程内容设计采用“项目导向、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块化教学。使学生在获得适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同时,获得自主学习、创新、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业导向”和“教、学、练”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建设、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全过程。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课程网站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专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二)努力方向
一是加大招生规模,加强招生宣传,鼓励学生报名参加秘书考试,为课程建设提供教学依据。二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实训的支持,促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提高实训课程的比重。三是吸引工商界积极参与办学合作,不断修订完善秘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实施计划,进一步完善实践培训内容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四是培养专业的高校领导人才。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秘书专业教学队伍。培养秘书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建设的骨干领导和骨干教师,为秘书专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强化实践教学
(一)三个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现秘书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秘书职业培训;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主体的实际操作;指导學生进行高中教育和学习,提高技能。个人培训与综合培训相结合,共同体现了秘书的职业培训。从基础到综合。从实训室到学校各部门的实际工作场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完成从基础到深度的各项技能培训,提高全方位的实践技能。以校外合作单位为基础,通过调试实践,培养和巩固秘书的专业能力,实现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二)三个平台
1.初级平台——课堂职业能力训练
项目导入和情景模拟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效率,只有通过实际工作才能实现最有效的职业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体现在“办中学”中,专业课程教学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指导和互动,注重体验式学习的发展。强调学校学习与学生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专业性,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2.中级平台——校内职业能力训练
实训室建设,模拟技能培训。主要是有效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在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秘书岗位认知和秘书专业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模拟或真实环境中处理事务和办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训室模拟。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教师设计实训项目,提供项目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次扮演小组角色。一些学生担任领导、办公室其他工作人员、客人等,学生轮流担任秘书。假设身处某一办公环境和工作事件中,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在实训室模拟秘书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实际行动、语言和技能,加强实际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秘书工作的特点和职业定位,初步测试理论学习效果。角色扮演结束后,师生共同分析、点评,加强对秘书职业行为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叶军.秘书岗位综合实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梁巧丽.如何评估学生的职业能力——浅析高职商务文秘专业学业考核[J].甘肃林业高职教育(综合版),2008(2).
[3]王箕裘.浅谈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7,(17).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文秘专业;发展状况;课程设置
一、文学院及文秘专业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为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始建于1956年,是青海师范大学最早设置的学科之一,1997年与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整合成为新的中文系,2004年与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合并为人文学院,2019年12月成立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学制为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为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文秘工作的专业人才。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秘书学导论、公共关系学、秘书与办公室管理、公务员概论、公文写作与处理、秘书心理学、办公室实务、民俗文化与生活、申论等学科。
二、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文秘专业发展现状
文学院自2006年至2021年,几度停止招生行政文秘专业学生,究其原因,虽然有文秘专业定位和师资变化的影响,但主要原因是师范学校的重点在于师范专业的发展,虽然市场需求很大,但对于文秘专业的重视还是较低的。
在对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近十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中发现,从事秘书工作的仅有2%,与文秘专业有一定关系的公务员及军队文职占17%,教师占比最多,有33%。
(二)课程开设情况
以2017级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为例,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在2017-2018学年仅有基础写作、秘书学导论和公文写作与指导三门,每周8课时,其余课程与汉语言文学师范班相同;2018-2019学年仅仅只有一门会议组织与活动课程,每周2课时;2019-2020学年开设文书档案管理课程,每周4课时;2020-2021学年开设办公室实务课,每周2课时。可以看出对于文秘专业课程开设,缺乏特色和专业性。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缺乏专业教师。文学院现有在职人员37人,专职教师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讲师及以下12人。文学院教师学历层次高,硕士、博士占有很大的比重,却缺少真正经受过秘书学科系统教育的教师(我国过去高等秘书教育只限于高职高专,目前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的缺少是普遍现象)。
二是教师实际从业经验不足,转型意愿不积极。秘书教育是职业教育。以实用有效为根本,文学院的教师大多在学校学习、教学,从事秘书工作的很少,从教师的立场上看,从事秘书工作的经验明显不足,导致教学只存在理论倾向,缺乏职业性、实践性、状况性工作层面的引导。
三是梯队建设不给力。没有专门文秘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急需培养,实训教师不到位,教师的层次化建设十分迫切。总的来看,文学院文秘专业教师的水平的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提高文秘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文秘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四是秘书专业精品课程少。开设的课程中虽然有现代汉语、中国古代史等省级精品课程,但文秘专业核心课程秘书学导论、公文写作与指导、会议组织与活动、文书档案管理和办公室实务等都属于选修或考察课。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文秘专业缺乏专业学术带头人。虽然有教授、副教授,但没有校级专业教学团队。虽然有创新创业成果,但总体效果不大。二是校企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方面缺乏合作,受专业特点制约,校企合作困难,企业合作热情不足,学校在招商引资和发展秘书专业方面做得不好。三是教师对文秘专业的重视不足。作为师范学校,很多教师都是师范类教师,没有多少精力投入到秘书专业课程改革与发展中。
三、改革思路和努力方向
(一)改革发展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程内容设计采用“项目导向、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块化教学。使学生在获得适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同时,获得自主学习、创新、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业导向”和“教、学、练”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建设、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全过程。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课程网站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专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二)努力方向
一是加大招生规模,加强招生宣传,鼓励学生报名参加秘书考试,为课程建设提供教学依据。二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实训的支持,促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提高实训课程的比重。三是吸引工商界积极参与办学合作,不断修订完善秘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实施计划,进一步完善实践培训内容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四是培养专业的高校领导人才。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秘书专业教学队伍。培养秘书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建设的骨干领导和骨干教师,为秘书专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强化实践教学
(一)三个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现秘书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秘书职业培训;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主体的实际操作;指导學生进行高中教育和学习,提高技能。个人培训与综合培训相结合,共同体现了秘书的职业培训。从基础到综合。从实训室到学校各部门的实际工作场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完成从基础到深度的各项技能培训,提高全方位的实践技能。以校外合作单位为基础,通过调试实践,培养和巩固秘书的专业能力,实现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二)三个平台
1.初级平台——课堂职业能力训练
项目导入和情景模拟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效率,只有通过实际工作才能实现最有效的职业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体现在“办中学”中,专业课程教学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指导和互动,注重体验式学习的发展。强调学校学习与学生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专业性,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2.中级平台——校内职业能力训练
实训室建设,模拟技能培训。主要是有效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在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秘书岗位认知和秘书专业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模拟或真实环境中处理事务和办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训室模拟。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教师设计实训项目,提供项目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次扮演小组角色。一些学生担任领导、办公室其他工作人员、客人等,学生轮流担任秘书。假设身处某一办公环境和工作事件中,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在实训室模拟秘书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实际行动、语言和技能,加强实际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秘书工作的特点和职业定位,初步测试理论学习效果。角色扮演结束后,师生共同分析、点评,加强对秘书职业行为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叶军.秘书岗位综合实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梁巧丽.如何评估学生的职业能力——浅析高职商务文秘专业学业考核[J].甘肃林业高职教育(综合版),2008(2).
[3]王箕裘.浅谈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7,(17).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