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化构建研究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长期的发展,也注重教师作为生态因子,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实现自我价值。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分析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激发语文教师教学的新思路,拓宽语文教学途径。本项研究借鉴了教育生态学中的思想和方法,在语言教育的基础上反思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试图从教育生态理念中汲取教学智慧、教学启示,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视角,以营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生态,建设绿色、人文、生活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学语文 模式
  引言
  从生态学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教学活动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生态性,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系统中不仅包含了教师、学生、教辅人员、家长等行为主体,还包含了教学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培养目标等子系统。语文教学生态系统是在自身内部系统运转的同时不断与其他关联系统相互作用,并形成了熵增或负熵的生态现象。然而,语文课堂是学生逐渐形成语文能力的主要生态场,其生态场是人为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生态课堂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主体与生态课堂关系的角度看,课堂环境分为三类:其一为生态主体,其二为客体性课堂生态环境,其三为派生生态环境。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本研究观察到中学语文教学的生态性,以系统科学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生态范式进行描述,为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一、如何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场”
  (一)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是中学语文生态教学体系中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是平等的,教师的价值与功能体现在教师作为平等的首席,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抛弃,而是需要重新建构的,学生的处境与这种局面并存。在一个复杂系统中,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多种作用,促进教学和谐发展,促使学生成为自我体验、建构个体生命的个体。沟通与对话是师生和谐共生的前提。在生态教学活动中,并不是盲目接受,而是通过主体间的对话,基于差异,尊重多样性,师生以及生生间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沟通和对话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如“老师”和“学生”的概念不存在,产生了新的术语,即教学聆听者。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身份不断变化,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学习知识的过程负责。老师与学生共生、共存,成为一个共同体,是由于特定的教育活动在实际情况的“即时播放”,“相互定义”和“替代任何时间”的双重作用。语文教学的生态化是建立在追求平等、理解、沟通和对话上的和谐共处以及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上,可以促进师生间的“双赢”。
  (二)寻求一个平衡的、全面的教学目标
  中学语文除了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外,还担负着培养学生“三观”的重要使命。中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更好地把知识作为起点,在遇到语文相关困难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合理使用方法并最终能够解决问题。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师生的生活世界,尊重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的特殊性,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师生能得到创造性发展。
  (三)创造完全开放的教学内容
  生态教学内容是将知识置于全面、互动的框架下,知识从简单的、分离的、构建的到复杂的、接触的、开放的、整体的,不仅要创造性诠释在课本知识框架内的文本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也要在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开放式生态语文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与生活、个人与自然、社会与文化、书本知识与学生体验世界的良性互动。校园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应延伸到自然、社会,走出课堂教学的世界,融入社会和文化生活,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开放性、创造性和完整性;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语文知识。
  (四)创设多元共进的教学過程
  课堂生态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动态过程中,是一个创造、对话与互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因此,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在互动交流与探索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动态性的生态圈。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对话、合作,是在互动中的主体成长与发展、智慧的形成、探究的提高、课堂教学生态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五)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艺术
  中学语文教育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活动,受环境和自身经验的影响。课堂教学环境是制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既存在于所有学科教学中,也可能会影响教学环境,如班级规模、教师队伍和组织形式的安排。在中学语文生态课堂中,人、物质和精神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因此,多样性的生态模型课堂组织是基于平等开放的生态系统基础之上,打破传统的单向传播“填鸭式”的安排,取而代之的是更有利于师生互动的马蹄形或马蹄形组合,在课堂上打造圈式或环式的课桌和椅子的摆放形式,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多元互动活动性,消除座位差异的空间限制。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全班同学成为一个平等互利共生的“学习生态共同体”。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不同的想法或观点可以自由碰撞。生态课堂消除了教师话语霸权,不再是知识结构的权威性教学,而是在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平等”的“规范化”教学。它不仅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友好、愉快的氛围,同时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欣赏学生,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信心。
  结语
  生态理念和观点以其独特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对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能广泛应用。语文生态价值观是人与社会、自然与文化和谐共存,以生态主义价值观为基础构建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观。它确立人作为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个体,重视教学中的生态意义,由个人、社会和自然共同构成三维价值空间,并重新认识教育和教学的价值,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要素、结构和价值。非生态现象的中学语文教育与教学,实质是有生态危机的教育生态系统。我们要以生态学的观点、原则和方法,对语文生态化教学体系进行建构尝试,以期使教育教学的生态性得以呈现,顺应现代教育发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J].教育研究,2005(10):56.
  [2]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6.
  责任编辑:黄大灿
其他文献
摘要:构建教师诗意成长共同体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其内在意蕴就在于唤醒、点燃与自塑。本文对教师诗意成长提出三条实践路径:重塑教师教学使命与质量观、塑造学生自我学习内生动力和能力体系、构建精准绿色高效的质量理念与教研生活,从而让教学和学习成为师生富有诗意的成长体验。  关键词:教师成长质量观质量理念内生动力诗意成长  教学工作从本质来说是一种精神生活,是一种通过教师精神生活引领学生发展的生活常
期刊
摘要:早读课是高中生开启一天学习的第一堂课,目前对于英语早读课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英语早读课的重要性,实质上不亚于正课。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界的研究,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英语早读课遇到的困境,归纳早读课的五个类型,总结上好早读课的四个原则,提出五条早读课应用型建议,希望能帮助广大一线高中英语教师上好早读课,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语文知识的讲解与运用,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也不强。借助于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这既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文化传承  一、传承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是时代的要求  习
期刊
摘要:在教育领域,英语教学改革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应试教育和高考的指挥棒下,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这就背离了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交流交际;学生缺少在课堂上锻炼英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学了多年的英语还是一个英语界的“哑巴”。在高考改革英语一年多考的趋势下,英语作为交际交流沟通工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解决哑巴英语现象迫在眉睫。  关键词:哑巴英语心理障碍教学措施解决方
期刊
摘要: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此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亮点,而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就是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关键一环。如何科学合理设置议题,显得尤为重要,它一方面关联着书本内容,另一方面又蕴含着育人的能量。而议题如何选择和设置,则是教师们面对的一大难题。笔者就议题的设置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情境设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发以来,活动型课程在
期刊
摘要:2021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贯彻教育部命题改革精神,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突出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凸显立德树人的功能,重视基础知识,强化关键能力,优化试题质量,增强试题开放性,发挥了引领教学改革和服务选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命题国家课程标准试题评价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考试命题
期刊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教育教学更加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是在高中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课程,故如何将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大家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热点生活与哲学课程对策分析  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号召,我们
期刊
摘要: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表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点品味语言,通过朗读体悟情感,通过点评获其精要,进而诵读,加深理解,提升品位,培养高雅性情。  关键词:诗歌教学品味语言体悟情感  现代诗歌本身内容的丰富性及含
期刊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突出强调区域性和实践性,其中野外实践活动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本文在深入探讨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教学意义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依托具体野外教学实践,从前期安排、野外实践、评价指标和活动成果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实践活动;同时就提升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活动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教学野外活动教学策略学习评价  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突出强调地理知识区域性特征和
期刊
摘要:《读书:目的和前提》是统编教材的新增篇目,讲述的是作家黑塞的读书体会。本文从教学经验总结的角度出发,梳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札记我读经典  《读书:目的和前提》是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随笔。德国作家黑塞从自我的阅读体会出发,在文中叙述读书的经历,探寻读书的意义。文章充满睿智的思考又温暖感人。  然而,阅读活动本身因时、因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