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同时进一步开发多元的课程资源使之为教学服务?本文就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课程资源;小学课堂;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成为当前教育热门话题,怎样更好地开发和运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是多数教师的研究课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会产生许多生成性资源,开发这类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就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促进生成性资源的产生
一颗种子要成长为参天大树,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产生也需要和谐的教学氛围、互动的教学活动、生动的教学过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想开发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必须创设开放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关注学生的变化,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捕捉一闪即逝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做到如下三点:
(1)更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作为新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在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往过程中才能形成丰富的生成性资源。
(2)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扬民主教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那样的可亲可近,从而敢于直抒己见、披露灵感、展现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把三尺讲台作为自己的舞台,唱自己的“独角戏”,而要让学生成为课堂舞台的主角,学生只有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或心情放松时,才会思维敏捷,出现奇思妙想。此时的奇思妙想便可成为引发教师授课灵感的生成性资源。
(3)赏识教育,激发生成性资源的形成。教师要尽量使学生感受成功,并维护其“标新立异”。教师的鼓励和赏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敢想、敢说、愿意去想、愿意去说、愿意去动手。而学生经常会在处理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显出优势,教师可将这些“小成就”作为教育、鼓励学生的“个体资源”。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
生成性资源是教材上没有的、不可预设的,它既不是教学前就安排好的,也不是能够预先安排的,它是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才生成的,课堂教学灵活多变的特性决定了生成的东西是客观并大量存在的。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中随堂资源,让随堂资源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让这些资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1)巧妙利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即时场景、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形成生成性资源。在开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身处良好的学习氛围,心情放松,就会有“奇思妙想”和“信口开河”, 同时,富有创造性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能很好地关注学生,捕捉那些学生机灵生动的思维火花,那么就有可能引发教师授课灵感的。
(2)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挖掘潜在资源。生成性资源属于生命载体形式的教学资源,学生是这类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较之非生命载体形式的教学资源,生成性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具有潜隐性,如,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困惑、理解障碍,或对某一问题潜在的独特见解、错误认识等,教师不要立即给予否定,首先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再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评价,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想问题;尤其是能够提供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经历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引导总结,促进生成成果的升华。生成性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资源收集后,要求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利用中加以引导升华。身于信息时代的学生掌握着大量的信息,所以在很多时候,能生成一些教师闻所未闻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无知而不加以引导总结,就匆匆结课,这样就使生成缺乏升华的机会。一节课生成的知识、情感会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很复杂,并且有的时候学生并不清楚生成的结果,这些要求教师对比加以引导总结,促使生成的东西升华。引导总结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生成的东西加以系统化,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已生成的东西再作进一步的生成,以求得生成的深刻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中值得借鉴的方法、存在的不足或者从反面去批判已生成的东西。
总之,在生成与建构的理念下,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动态生成促进教学,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这是教育的理想,也是理想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超越,更是我们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 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东省四会市地豆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课程资源;小学课堂;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成为当前教育热门话题,怎样更好地开发和运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是多数教师的研究课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会产生许多生成性资源,开发这类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就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促进生成性资源的产生
一颗种子要成长为参天大树,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产生也需要和谐的教学氛围、互动的教学活动、生动的教学过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想开发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必须创设开放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关注学生的变化,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捕捉一闪即逝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做到如下三点:
(1)更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作为新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在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往过程中才能形成丰富的生成性资源。
(2)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扬民主教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那样的可亲可近,从而敢于直抒己见、披露灵感、展现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把三尺讲台作为自己的舞台,唱自己的“独角戏”,而要让学生成为课堂舞台的主角,学生只有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或心情放松时,才会思维敏捷,出现奇思妙想。此时的奇思妙想便可成为引发教师授课灵感的生成性资源。
(3)赏识教育,激发生成性资源的形成。教师要尽量使学生感受成功,并维护其“标新立异”。教师的鼓励和赏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敢想、敢说、愿意去想、愿意去说、愿意去动手。而学生经常会在处理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显出优势,教师可将这些“小成就”作为教育、鼓励学生的“个体资源”。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
生成性资源是教材上没有的、不可预设的,它既不是教学前就安排好的,也不是能够预先安排的,它是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才生成的,课堂教学灵活多变的特性决定了生成的东西是客观并大量存在的。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中随堂资源,让随堂资源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让这些资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1)巧妙利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即时场景、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形成生成性资源。在开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身处良好的学习氛围,心情放松,就会有“奇思妙想”和“信口开河”, 同时,富有创造性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能很好地关注学生,捕捉那些学生机灵生动的思维火花,那么就有可能引发教师授课灵感的。
(2)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挖掘潜在资源。生成性资源属于生命载体形式的教学资源,学生是这类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较之非生命载体形式的教学资源,生成性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具有潜隐性,如,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困惑、理解障碍,或对某一问题潜在的独特见解、错误认识等,教师不要立即给予否定,首先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再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评价,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想问题;尤其是能够提供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经历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引导总结,促进生成成果的升华。生成性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资源收集后,要求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利用中加以引导升华。身于信息时代的学生掌握着大量的信息,所以在很多时候,能生成一些教师闻所未闻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无知而不加以引导总结,就匆匆结课,这样就使生成缺乏升华的机会。一节课生成的知识、情感会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很复杂,并且有的时候学生并不清楚生成的结果,这些要求教师对比加以引导总结,促使生成的东西升华。引导总结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生成的东西加以系统化,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已生成的东西再作进一步的生成,以求得生成的深刻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中值得借鉴的方法、存在的不足或者从反面去批判已生成的东西。
总之,在生成与建构的理念下,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动态生成促进教学,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这是教育的理想,也是理想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超越,更是我们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 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东省四会市地豆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