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减油”有妙方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98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厨师说:“油多不坏菜。”营养师说:“油多会增加得慢性疾病的风险。”做菜离不开食用油,油不仅可以增加食物的风味,还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同时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然而,在充满美食诱惑的当下,我们摄入的脂肪已大大超量:胖子多了,血糖、血脂高了。如果不加以限制,后果可想而知。应该如何“减油”,是一门学问。
  少用油
  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推荐量是25-3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但目前我国约80%的家庭每人每天用油量超过42克(平均)。十多克油看似是个很小的数字,但脂肪是真正的“小身材大热量”。12克油约含能量110千卡(460干焦),相当于200毫升牛奶或100克米饭。“42克”只是平均数,很多家庭的用油量应远超于此。
  以一家三口为例,每人每日20克油(家用调羹2勺),家庭全天用油总量应控制在60克。预留的10克用油量,是因为很多脂肪摄入无法避免,如高脂肪的肉类等。肥胖与“三高”人群,每人每日油摄入量为20克。减油并不意味着越少越好。脂肪是七大营养素之一,我们需要它。
  巧用油
  ·多清蒸,少油炸
  以鳜鱼为例,清蒸鳜鱼只用油5克。取1条鱼,放葱、姜、蒜、盐、料酒,再淋上5克油,上蒸锅10分钟即可。如果做松鼠鳜鱼,同样是1条约500克的鱼,需要加150克油,放很多辅料调味后,炸酥脆后食用。从“减油”角度讲,清蒸鳜鱼更健康。不妨将清蒸鱼作为家常菜,油炸鱼偶尔为之。
  ·多热拌,少油炒
  以青菜為例,做腐乳小青菜,无需用油。取250克小青菜,洗净焯水,趁热放半块腐乳,拌匀即可食用。如果是炒青菜,则需加50克油,炒熟。事实上,鲜嫩的小青菜更适合水焯,油与高温只会让它“脱水”,影响口感。
  ·多水煮,少油煸
  通常做糖醋排骨,第一步是油煸(家庭做法)或过油(饭店做法)。然而,看似瘦瘦的排骨,却藏有超过20%的脂肪,如果再额外加油,那您吃的每一口肉中有近1/3是脂肪。不妨改用水煮,煮至排骨表面由红变为粉白色后,加酱油、糖醋汁等调味。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周末,妈妈带着近视的娇娇去医院配眼镜。除验光外,医生还给娇娇做了一系列有关眼睛功能的检查,整个配眼镜过程耗费了约30分钟。娇娇妈妈感到非常奇怪:在眼镜店配眼镜只需要5分钟,为何在医院配眼镜要那么长时间?与眼镜店相此,医院配眼镜有哪些特别之处?  普通眼镜店大多根据验光数据配眼镜,主要以满足看清楚为目的,方便快捷。但实际上,近视者使用视力矫正工具(包括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在看得清晰的同
讀者咨询:我是一名四十岁的女性,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打算学游泳。这个年龄的我还能不能学得会?是自学好还是请老师教好?40岁也能学会游泳  很多中青年人希望学习游泳,但又担心自己学不会。事实上,40岁的人不但完全可以学会游泳,而且游泳是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运动项目。与青少年相比,40岁左右甚至更大年龄的人虽然在体能和柔韧性上有一定劣势,但是拥有更全面的知识结构与生活技能,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更有优势。 
盆腔炎为何反复发作  现代研究发现,流产、剖宫产次数多、妇科手术(阴道、宫颈、宫腔和腹腔手术等)、性生活频繁、性伴侣多、不使用避孕套等,都易诱发盆腔炎。无性生活史的女性罹患盆腔炎常由以下原因造成: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或外阴接触污染物,导致细菌逆行到子宫内;腹腔感染,如阑尾炎等炎症波及生殖系统等。  中医认为,盆腔炎由内因和外因二者合而发病。内因多为劳累过度、饮食不忌、缺乏锻炼等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湿
醫生手记  一位男士来门诊就诊。他和妻子长期两地分居,最近夫妻团聚,他突然发现自己不能勃起。为此,夫妻俩都“一头雾水”。他们彼此感情很好,久别重逢时感情正浓,怎么会发生勃起障碍问题呢?难道就是网上说的长期无性生活导致的“阴茎废用”吗?经过检查,我发现他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也没有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结合其长期两地分居的情况,我考虑其勃起障碍问题可能与长期无性生活导致阴茎氧张力降低有关,建议其回归正常
秋季,人往往容易感到干燥,在空气湿度较低的北方尤其明显。于阿姨每到深秋,一系列干燥症状会接踵而来:眼干、口干、咽干,喝水也于事无补;脸干,涂了保湿液效果也不明显;皮肤干,甚至小腿上一碰就掉皮屑,越挠越痒,手脚还脱皮……她听邻居说有个病叫干燥综合征,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就得了这个干燥综合征呢?  秋风起,天转凉,空气湿度明显下降,人们渐渐有了干燥的感觉。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一气候特征,将“燥”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东北地区克山县发现多人莫明其妙地发生心脏猝死,而且大多是女性,10万人口中的年发病率超过50人,病死率高达98%,更多的人有慢性心功能严重损害,一时人心惶惶。后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病与当地居民长期摄入缺硒土壤生长的粮食、果蔬及饲养的家禽有密切关系;当地居民每天硒摄入量为11微克,仅为正常需要量的1/5。  那么,缺硒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心肌坏死及心肌炎乃至猝死呢?人体
开春后,在年轻女性面颊、眼周等处常可见一些片状红斑,多伴有细碎鳞屑,俗称“桃花癣”。虽然名字听上去浪漫,但这些红斑多伴瘙痒,女士们又不敢轻易抓挠,着实恼人。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叙述了史湘云等大观园中的小姐们用“蔷薇硝”来洽“桃花癣”,并因此而引发风波的故事情节。“桃花癣”的分类  “桃花癣”虽然名称有“癣”,但并不是我们现代通常所说的真菌感染引发的“癣”。根据各种文献、史籍中的记录和描述,“
午餐在一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吃饱、吃好。在有条件的地区,学生应吃“营养午餐”。午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学龄儿童全天总能量的30%~40%,食物应多样化,保证营养齐全。尽量选择含蔬菜、水果相对较丰富的食品,少吃能量、脂肪、食盐或添加糖含量高的食物和饮料。表1学生每人每天午餐食物种类及数量(单位:克)表2学生一周午餐食谱推荐(6~8岁)  点评:表2食谱为6~8岁学生的一周午餐食谱推荐,包括适量的谷类
一、补气驱寒  中医理论中的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具有温煦和防御的作用,是机体热量的来源,既能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又能够护住肌表,抵抗并祛除寒邪。“气虚为阳虚之渐”,气不足(即气虚)时,就会出现畏寒肢冷的寒性病理变化,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也削弱了,此时需要补气驱寒。 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取坐位,外膝眼(屈膝时膝盖骨外侧的凹陷)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即为本穴。  足阳明胃经
误区1:此“中暑”非彼“中暑”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中暑”,实际上是热因素导致的一类疾病,从病情轻微到病情危重,都涵盖在内,即广义的“中暑”。而医学专业术语中的“中暑”往往是指其中的一种危重类型,称为“热射病”,具有相应的诊断标准,即狭义的“中暑”,为热疹、热水肿、热痉挛、热晕厥、热衰竭等。实际上,这几种类型相互交叉重叠,有时难以严格区分。按照病情发展,可将中暑划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