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象力是一切创新和创造的源泉,是人才个性的体现,也是如今社会上最为看重的个人能力。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学科教学的重点所在,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们的思维发散,想象力丰富,借助年龄和个性的优势,强化想象力的培养,将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将立足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几点有效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实践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的教师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想象力培养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斥着大量距离学生实际生活和当今年代较远的文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而这也将再次作用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实现了良性的循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每一名教师肩负的重担,语文教师更应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借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依据情节,展开想象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将读者带入到了某种氛围当中,发人深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文章中的延伸、留白,让学生尽情的展开想象,为故事安插一个自己认为更合理的结尾,也可以做出补充,这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能够发挥有效作用。例如,《凡卡》一课,结尾写在城里受苦的小凡卡将一封没有写清收信人地址的信寄给了爷爷,随后用一个省略号,留下了艺术的空白,给读者以遐想的余地。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使省略的情节明朗化,以收到知识上融会贯通、感情上交流共鸣的效果。我在教学此处时设计了“信寄出后”的创造性练习,要求学生合理想象,为课文补续尾声。学生很快活跃起来了。有的描述爷爷根本没收到信,小凡卡后来被折磨死了;有的描述好心的邮差把信送到爷爷手中,爷爷把小凡卡接回去了,小凡卡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乡村过上了苦中有乐的生活……如古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学生对古诗描绘的并不陌生,他们都见过春天:芳草生长、杨柳摇曳等。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插上想象的翅膀,描绘一幅极富有生活气息的图画[1]。
二、巧用媒体,观察想象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一名学生的特点,才能够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思考方式的特点,想要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需要借助能够引发他们联想的媒介,而不是凭空想象。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画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想象空间是有限的,教师还应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视野,进一步开拓想象。多媒体通过展现声音、画面,能够使学生的想象潜力进一步被激发,联想到更多的元素。这一优势强大的教学设备应被教师充分利用起来,丰富语文授课的形式[2]。教学中,我适时巧用多媒体,用与诗歌意境相吻合的画面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在想象中了解诗意,感悟诗情,体味诗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千秋雪”、“万里船”、“窗含”等词语,低年级学生难理解,我借助图片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这座大山与平时我们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形象的讲述,远处高山上那皑皑白雪的美景便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情感融入到了诗中,与诗人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诗人愉快的心境,那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就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如欣赏《荷花》之前,先让学生看图,提问:1、先看见怎样的景象?(池中荷花茂盛,美丽的景色)2、再看什么?(荷叶)3、再仔细看什么?(白荷花)白荷花有哪几种不同的样子?你觉得它们各象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想象出的不同事物,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三、据文绘图,展开想象
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如教学古诗《登鹳鹊楼》时,先介绍鹳鹊楼,然后逐句理解。上联就登楼所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把黄昏时的一片雄浑开阔景象熔铸在十个字里。下联:诗人由眼前壮丽景色,又想到了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于是又吟唱出极富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不仅倾注着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且富哲理意味,给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广阔田地。在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壮观的景象[3]。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此时,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汇成一幅图,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四、续写故事,开拓想象
小语教材中的语言意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所积累的各种信息有着必然的联系。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畅想,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空间就会变得更开阔。《小摄影师》中,表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充满了关心、爱护,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让小男孩拍照。在《小摄影师》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味那些描写:“仔细打量、摆弄了很久很久、一定让他进来”等。启发学生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进行扩展想象,“小摄影师第二次能找到高尔基吗?能给他照到相吗?你能想象他照到相后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吗?”使学生通过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补充和扩展想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以上不同的方法,使学生得到了更多培养想象力的机会,激起了想象的兴趣,也发展了思维,使学生遨游在想象天地[4]。
五、结语
总之,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我们要从生活走到课文中来,学习汉语知识,再从语文课堂走向生活,运用语文,提升能力。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被學生所喜欢,才能植根于生活的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宏亮.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 2016, 26(26):38-39.
[2]袁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教育:文摘版, 2016(12):00308-00308.
[3]蔡文华.让学生在想象中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教育, 2015(18):182-182.
[4]李利.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 9(18):64-6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想象力培养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斥着大量距离学生实际生活和当今年代较远的文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而这也将再次作用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实现了良性的循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每一名教师肩负的重担,语文教师更应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借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依据情节,展开想象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将读者带入到了某种氛围当中,发人深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文章中的延伸、留白,让学生尽情的展开想象,为故事安插一个自己认为更合理的结尾,也可以做出补充,这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能够发挥有效作用。例如,《凡卡》一课,结尾写在城里受苦的小凡卡将一封没有写清收信人地址的信寄给了爷爷,随后用一个省略号,留下了艺术的空白,给读者以遐想的余地。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使省略的情节明朗化,以收到知识上融会贯通、感情上交流共鸣的效果。我在教学此处时设计了“信寄出后”的创造性练习,要求学生合理想象,为课文补续尾声。学生很快活跃起来了。有的描述爷爷根本没收到信,小凡卡后来被折磨死了;有的描述好心的邮差把信送到爷爷手中,爷爷把小凡卡接回去了,小凡卡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乡村过上了苦中有乐的生活……如古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学生对古诗描绘的并不陌生,他们都见过春天:芳草生长、杨柳摇曳等。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插上想象的翅膀,描绘一幅极富有生活气息的图画[1]。
二、巧用媒体,观察想象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一名学生的特点,才能够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思考方式的特点,想要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需要借助能够引发他们联想的媒介,而不是凭空想象。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画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想象空间是有限的,教师还应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视野,进一步开拓想象。多媒体通过展现声音、画面,能够使学生的想象潜力进一步被激发,联想到更多的元素。这一优势强大的教学设备应被教师充分利用起来,丰富语文授课的形式[2]。教学中,我适时巧用多媒体,用与诗歌意境相吻合的画面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在想象中了解诗意,感悟诗情,体味诗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千秋雪”、“万里船”、“窗含”等词语,低年级学生难理解,我借助图片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这座大山与平时我们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形象的讲述,远处高山上那皑皑白雪的美景便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情感融入到了诗中,与诗人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诗人愉快的心境,那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就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如欣赏《荷花》之前,先让学生看图,提问:1、先看见怎样的景象?(池中荷花茂盛,美丽的景色)2、再看什么?(荷叶)3、再仔细看什么?(白荷花)白荷花有哪几种不同的样子?你觉得它们各象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想象出的不同事物,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三、据文绘图,展开想象
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如教学古诗《登鹳鹊楼》时,先介绍鹳鹊楼,然后逐句理解。上联就登楼所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把黄昏时的一片雄浑开阔景象熔铸在十个字里。下联:诗人由眼前壮丽景色,又想到了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于是又吟唱出极富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不仅倾注着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且富哲理意味,给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广阔田地。在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壮观的景象[3]。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此时,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汇成一幅图,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四、续写故事,开拓想象
小语教材中的语言意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所积累的各种信息有着必然的联系。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畅想,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空间就会变得更开阔。《小摄影师》中,表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充满了关心、爱护,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让小男孩拍照。在《小摄影师》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味那些描写:“仔细打量、摆弄了很久很久、一定让他进来”等。启发学生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进行扩展想象,“小摄影师第二次能找到高尔基吗?能给他照到相吗?你能想象他照到相后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吗?”使学生通过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补充和扩展想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以上不同的方法,使学生得到了更多培养想象力的机会,激起了想象的兴趣,也发展了思维,使学生遨游在想象天地[4]。
五、结语
总之,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我们要从生活走到课文中来,学习汉语知识,再从语文课堂走向生活,运用语文,提升能力。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被學生所喜欢,才能植根于生活的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宏亮.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 2016, 26(26):38-39.
[2]袁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教育:文摘版, 2016(12):00308-00308.
[3]蔡文华.让学生在想象中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教育, 2015(18):182-182.
[4]李利.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 9(18):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