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原因或多或少都与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关。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尽早、尽快、有效地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者也都在对这些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各自的研究。本课题试着从团体活动的角度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开展研究。研究样本来自心理普测中筛选出的有中等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名单中随机抽取的12名大一学生(共6男6女)组成一个小团体,以这个团体开展系列团体活动。团体活动共分3个单元,每周举行一次。活动结束后,进行量表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和活动之前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团体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团体活动;心理危机干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 010-03
心理危机一般是指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当事人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于极度焦虑、抑郁、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危机干预是随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达到危机前行为水平的短期治疗过程。
其实,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并不可怕,只要当事人或人群能得到及时的、专业的心理服务与援助,就可以化危机为转机、化危机为发展,就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心理上更快地走向成熟。从世界范围看,心理危机干预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然面临着很多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困难与问题,其中最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所以采用合适的手段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是心理健康教育者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基于这个现状,笔者希望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的、便于操作的干预方式,且认为运用团体活动进行干预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一般每年会对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普测,以大致了解本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普测结果,会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后续的干预。按照程度的不同,一般分为轻度和中度及以上,对中度及以上的学生人群一般界定为需要进行及时干预的危机人群。本研究样本来自某高等学院心理普测中显示有中等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名单,该份名单符合危机干预的人群特征。根据名单随机抽取了12名大一学生,6男6女,组成一个小团体,以这个团体开展系列团体活动。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团体活动法和测量法。
团体活动共设计了三个单元形成一个系列,三个单元分别为:认识你真好、我要说、我是其中一份子,主要从参与、沟通、合作三个角度逐级展开。每个单元又分别有三至四个小活动组成,活动开展时间为每周一次。
本研究采用的测试量表为SCL—90量表,全称为90题症状自陈量表,它的项目来自于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广泛,涉及感觉、思维、情感、行为、意识、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方面,综合为10个因子分,分别代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附加因子。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无=0、轻度=1、中度=2、偏重=3、严重=4)。在全部活动结束后统一做一份SCL—90量表,与之前普测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统计分析
第一次活动所有人都参加,第二次活动有一人缺席,第三次活动有二人缺席,三次活动都参加的有十人,本次数据分析就采用这十人作为有效数据来分析。
2.1 整体比较
以下为十位学生的两组数据——刚进校普测时的结果(前测)与三次活动后的测试结果(后测)比较。
由表1可知,团体前测与后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成员们在强迫症状方面有显著的改善(P<0.01),在躯体化、焦虑和精神病性方面也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说明经过三次活动后,十名大一学生整体的状况有所好转(平均分每项都降低了),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了其焦虑程度和社交回避倾向,提高了自我接纳程度。
2.2 个案分析
10个成员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改善,现选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1例作进一步个案分析。
A成员:
表2中备注栏里的“+”代表有阳性症状,一个“+”说明症状是轻度,两个“+”说明症状是中度,测试结果显示,A成员经过团体活动后,阳性症状全都消失了,并且从具体的阳性分数上可看出下降幅度较大,说明A成员的效果非常显著,其心理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善。
3 结果讨论
结果显示,运用团体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疗效作用,在强迫症状、躯体化、焦虑和精神病性方面总体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强迫症状方面非常显著。而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1 团体成员都是自愿参加本团体,有强烈的改变自己的主观愿望。因此成员在团体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比较多的积极行为,如:积极主动的参与团体活动项目,自我表达、反馈、在活动之后自觉完成回家作业,将团体中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通过某些具体的行为来深化和巩固学到的东西,促进自己的改变及自我完善。
3.2 团体活动本身给成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关系氛围。在过活动程中,成员基本能完成每个单元的主要任务,并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冲突、问题进行了较为适当的处理,使团体活动能在一种温馨、欢乐、开放、真挚的气氛中进行,促进了团体的发展和团体目标的达成。
3.3 使用个别辅导的方式来对团体工作进行补充,由于团体工作有时无法解决一些个人深层次的问题,对于一些个人的、较为隐私的问题采用个别交流就提高了团体工作的效率,使整个团体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然,在本次团体活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是是对以下两个因素没有控制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1)团体活动方案的设计内容有待进一步改进。团体活动应具有适度的开放性,其内容可以根据团体发展及成员的需要随时调整,因为团体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团体指导者在设计团体活动方案时,虽然不可能考虑到团体中的每一个突发事件及其对团体的影响,但应尽可能的预计到突发事件的多种可能性,并做好预案及时调整,只有在团体发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设计方案,最大程度上满足整体成员的需要,才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对团体的消极影响,有效提高团体活动的效果。
(2)团体活动时间的安排应尽量规范。因为学生的作息学习时间不统一,所以原定每周二的下午有两次临时改期,这样每次活动周期就不一致,可能会一定程度影响到团体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芳.团体社会工作——理论·实务.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科学出版社,2006.
3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崔景贵.大学生心理危机与专业干预策略.思想教育理论,2008.
5黄丽华.团体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吕新萍.小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肖萍,包雪华(译)临床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8 洪有义等.如何进行团体咨询,张老师出版社(台湾),1985.
关键词:团体活动;心理危机干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 010-03
心理危机一般是指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当事人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于极度焦虑、抑郁、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危机干预是随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达到危机前行为水平的短期治疗过程。
其实,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并不可怕,只要当事人或人群能得到及时的、专业的心理服务与援助,就可以化危机为转机、化危机为发展,就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心理上更快地走向成熟。从世界范围看,心理危机干预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然面临着很多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困难与问题,其中最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所以采用合适的手段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是心理健康教育者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基于这个现状,笔者希望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的、便于操作的干预方式,且认为运用团体活动进行干预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一般每年会对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普测,以大致了解本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普测结果,会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后续的干预。按照程度的不同,一般分为轻度和中度及以上,对中度及以上的学生人群一般界定为需要进行及时干预的危机人群。本研究样本来自某高等学院心理普测中显示有中等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名单,该份名单符合危机干预的人群特征。根据名单随机抽取了12名大一学生,6男6女,组成一个小团体,以这个团体开展系列团体活动。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团体活动法和测量法。
团体活动共设计了三个单元形成一个系列,三个单元分别为:认识你真好、我要说、我是其中一份子,主要从参与、沟通、合作三个角度逐级展开。每个单元又分别有三至四个小活动组成,活动开展时间为每周一次。
本研究采用的测试量表为SCL—90量表,全称为90题症状自陈量表,它的项目来自于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广泛,涉及感觉、思维、情感、行为、意识、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方面,综合为10个因子分,分别代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附加因子。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无=0、轻度=1、中度=2、偏重=3、严重=4)。在全部活动结束后统一做一份SCL—90量表,与之前普测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统计分析
第一次活动所有人都参加,第二次活动有一人缺席,第三次活动有二人缺席,三次活动都参加的有十人,本次数据分析就采用这十人作为有效数据来分析。
2.1 整体比较
以下为十位学生的两组数据——刚进校普测时的结果(前测)与三次活动后的测试结果(后测)比较。
由表1可知,团体前测与后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成员们在强迫症状方面有显著的改善(P<0.01),在躯体化、焦虑和精神病性方面也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说明经过三次活动后,十名大一学生整体的状况有所好转(平均分每项都降低了),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了其焦虑程度和社交回避倾向,提高了自我接纳程度。
2.2 个案分析
10个成员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改善,现选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1例作进一步个案分析。
A成员:
表2中备注栏里的“+”代表有阳性症状,一个“+”说明症状是轻度,两个“+”说明症状是中度,测试结果显示,A成员经过团体活动后,阳性症状全都消失了,并且从具体的阳性分数上可看出下降幅度较大,说明A成员的效果非常显著,其心理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善。
3 结果讨论
结果显示,运用团体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疗效作用,在强迫症状、躯体化、焦虑和精神病性方面总体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强迫症状方面非常显著。而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1 团体成员都是自愿参加本团体,有强烈的改变自己的主观愿望。因此成员在团体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比较多的积极行为,如:积极主动的参与团体活动项目,自我表达、反馈、在活动之后自觉完成回家作业,将团体中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通过某些具体的行为来深化和巩固学到的东西,促进自己的改变及自我完善。
3.2 团体活动本身给成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关系氛围。在过活动程中,成员基本能完成每个单元的主要任务,并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冲突、问题进行了较为适当的处理,使团体活动能在一种温馨、欢乐、开放、真挚的气氛中进行,促进了团体的发展和团体目标的达成。
3.3 使用个别辅导的方式来对团体工作进行补充,由于团体工作有时无法解决一些个人深层次的问题,对于一些个人的、较为隐私的问题采用个别交流就提高了团体工作的效率,使整个团体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然,在本次团体活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是是对以下两个因素没有控制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1)团体活动方案的设计内容有待进一步改进。团体活动应具有适度的开放性,其内容可以根据团体发展及成员的需要随时调整,因为团体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团体指导者在设计团体活动方案时,虽然不可能考虑到团体中的每一个突发事件及其对团体的影响,但应尽可能的预计到突发事件的多种可能性,并做好预案及时调整,只有在团体发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设计方案,最大程度上满足整体成员的需要,才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对团体的消极影响,有效提高团体活动的效果。
(2)团体活动时间的安排应尽量规范。因为学生的作息学习时间不统一,所以原定每周二的下午有两次临时改期,这样每次活动周期就不一致,可能会一定程度影响到团体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芳.团体社会工作——理论·实务.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科学出版社,2006.
3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崔景贵.大学生心理危机与专业干预策略.思想教育理论,2008.
5黄丽华.团体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吕新萍.小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肖萍,包雪华(译)临床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8 洪有义等.如何进行团体咨询,张老师出版社(台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