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五十载,华彩溢人间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从人类产生电影这门艺术至今,影坛上那些光轮四射的明星们,就与老百姓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与之挥泪悲泣、振臂兴呼、抑郁思考、宁静遐想,所有这些情感上的思绪,都与那个鲜活灵动的银幕形象有关。于是,粉丝团队产生了,在慕名成功和拜金的今天,电影所铸造的神话,不可低估。
  
  [关键词] 奥斯卡 中国影坛 审美效应 电影艺术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12
  
  1960——影后秦怡
  秦怡从艺60余年,这位被称之为“东方维纳斯”的影星是当今影坛还健在的巨擘,她从《青春之歌》起步,继后完成《林则徐》、《女篮五号》、《铁道游击队》而登顶,为观众塑造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银幕形象。“电影其目的是给观众营造一个梦境[1]。”秦怡在影坛所营造的梦境多年仍萦绕在观众的心里,经久不绝。秦怡演技精道,情感真挚,她事业卓越,功名成就,风雨中尝尽人间的各种滋味。她懂得爱与憎,对祖国,人民充满深情,在《海外赤子》中,她柔情满注,一片至诚。在《铁道游击队》、《林则徐》里,她怒海翻涛,石破天惊,情感所及,透射出她高超的演技和卓尔不群的文化内涵。
  当下,秦怡面庞丰颖,精神矍铄,满头银丝和挂在眼前的金丝眼镜,折射出她不凡的经历,丰满的演艺生涯。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文艺庆典和电影“百花奖”的颁奖晚会上,秦怡总是被视为“国宝”推向前台,压轴服众。
  1970——唐国强不再缄默
  长得峻峭高大,皮肤白皙的唐国强,因电影《小花》蹿红影坛,沉默多年的唐国强出山后在《西安事变》、《开国大典》、《大决战》、《白色起义》、《大渡河》、《周恩来》等多部影片中,表现不凡。步入中年的他在脸上多了些沉稳,仍然带有书卷气的脸上多了些线条与沧桑,这老衲稳重之态与当年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精神有些酷似。所以,导演让他试着演绎一回毛泽东。在影坛定型演员古月去逝以后,唐国强接此重任,唐国强演艺高超,把握尺度比较准确,他的一举止一投足都显示出精道的功底。如他在演绎毛泽东抽烟时的情态,将身子倾斜着,抖动烟灰的仪态很有大家风范,将伟人一个转瞬即逝的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唐国强是不以华光异彩所蛊惑,追求演技实力而著称的著名演员,他特立独行的做派和电影审美世界观,以为同僚所瞩目。美国人类学家和电影评论家米尔斯曾说:“在电影里,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主角在追求某种社会目的,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自己眼前的事,对个人的兴趣已经成为一种大众话题。[2]”这位着眼于人类行为社会学专家道出的话语,正是当今影坛影星们追求时尚,迷失自己的原因之一,而唐国强却在流俗的文化朝中,辨清了真伪,确立了自身。
  唐国强是当下中年团队演员的中坚力量,他与刘晓庆,张金玲、李秀明,潘虹,郭凯敏,陈宝国,刘威等同龄人,成为继赵丹,秦怡后备受观众注目的演艺大师。
  1980——巩俐跻身奥斯卡席位
  她,一个村姑,一位貌不惊人的平凡人,却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继后,巩俐又被国际奥斯卡评委推荐为组委会成员,一个东方人,登上了国际影坛评委的最高宝座,因之而一炮打响,震慑华夏。
  80年代伊始,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的国门大开:“摇滚乐”、“爵士”、“涂鸦”、“行为艺术”、“街舞”等顺风而来,中国的针灸、武术、气功、国画、京剧等也扑向海外。巩俐是这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受益者,她那些农村红吊兜、老布鞋的银幕形象在西方人看来,犹如中国的泼墨山水画那样韵味,是异国文化的一种符号,这种象征性符号有着特殊的文化意味,正如英国学者英革利斯所言:“文化自身保持了其惊人的迷惑,它无所不包,富有黏性、香气四溢的完整性。 [3]”在那些金发碧眼的老外看来,导演张艺谋所推出的东方文化的含义,多集于巩俐这个“窈窕淑女”的秀美中,她等同汉文化,芳香四溢。
  巩俐,外形高挑,性感。平板的脸面上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黝黑的肤色,说话偶尔略带点山东俚语的她,看上去是那样的不染铅华,巩俐被奥组委看中绝非她的肤色,而是她那非凡的演技,“土”而不俗,“拙”而不愚,在流俗中求高雅,混沌间觅清澈。
  1990——孙红雷,一个颠覆传统审美习俗的男人
  2010年盛夏,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潜伏》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孙红雷出演主角余则成,他细腻的情感表达,含蓄的语句与文雅的举止,都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原因在于,观众们看到了一个与之黑帮,江洋大盗形象完全不同的形象。受影迷们的一再推崇,今年的五月,由孙红雷主演的《潜伏》被搬上银幕,影片中,孙红雷很准确的把住了处于国民党内部机关要员余则成的性格特质,他含而不露,温存体贴,就是在他那乡下媳妇陈翠萍的大吵大闹时,也能够把住分寸,以极大的耐性和信念,完成了截取情报,隐藏自身的任务。在《潜伏》中,孙红雷同时与左蓝,穆晚秋,陈翠萍发生恋爱纠葛,行为和言语之到位,堪称一绝。
  孙红雷是荧屏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他的一举止,一投足都能够在人们生活里溅起波澜,其原因在于他有生活,有内涵,这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文化内涵来源于长时间的修炼和文化修养,因之而他在电影里所表现的那种老衲、沉稳之态,总是给人一种安稳、舒适的感觉,他在黑帮匪徒片中出色的表演,就像扬子晚报报道的那样:“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骨子里透着一股江湖味。不但众口说像,甚至一些网友上网查询,孙红雷到底是不是黑社会?[4]”孙红雷火透了,演艺精到得让观众惊声尖叫,这就是任凭他怎样在影坛表现都耐看。除此之外,孙红雷在《刀峰1937》、《人间正道是沧桑》、《梅艳芳》、《周渔的火车》也有不俗的表现。
  2000——赵薇——燕子高飞
  21世纪是一个影星璀璨的世纪,好剧,好电影如雨后春笋般从地面拱出。一位性格矜持,眼睛浑圆的小姑娘,因扮演台湾文人琼瑶的《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而引起媒体的注目,她就是在影坛显示出不凡的表演才干的赵薇。赵薇冷峻矜持,忧郁中略带思索的情态,说话简洁,在《玉观音》、《京华烟云》、《还珠格格》等一系列大片和电视剧播出后,引起众人的注意。英国当代著名电影导演彼得·布鲁克认为“演员要充分发挥舞台空间的优势,与观众之间保持亲密而平等的沟通。”赵薇在她的演员生涯里,始终秉持着彼得·布鲁克的这一原则——“与观众沟通”成为赵薇成功的要诀。
  
  参考文献
  [1]《精神与分析电影》[德]克里斯蒂安·麦茨著 王志敏译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第82页。
  [2] 《白领:美国中产阶级》[美]C·莱特·米尔斯著 周晓虹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337页。
  [3]《文化》[美]弗雷德·英格利斯著 韩启群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133页。
  [4]《孙红雷领衔 盘点最像黑社会的男明星》人民网甘肃频道 2011.9.23。
  
  作者简介
  李天义,1958年生,重庆人,成都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访美学者。
  宋婷婷,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生于1981年4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史论。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多元文化的交汇中,香港电影呈现出诸多异域文化的特质,其中,祖国大陆、台湾以及欧美文化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无疑最为突出。  [关键词] 香港电影 异域元素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02  香港是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国际都市,英国殖民者的放任促成了香港文化的多元特色。传统的中国文化(主要是岭南文化)在香港得以延续,而西方文化也在这里恣意生长,
摘要 在《教父》这部影片中,死亡,杀戮,生存,爱恨……人生中诸多冲撞激烈的情感紧紧纠结,血腥残酷,又柔情激涌。在影片众多盛大奢华的场景中,弥漫着血腥欲望的纠葛,但在所有的镜头背后,沉甸甸的,却是那些看上去剔透晶莹的泪滴。它们的滑落与收敛,无不出于自然,因而纯粹,干净。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该片才在展现极度残酷的同时,也散发出极度动人的柔情。  关键词 泪水 柔情 残酷 纠结    每次将自己淹没在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重要的主流文化资源,“十七年”电影中的革命题材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表现主题,而“革命情感 儿女私情”的叙事模式又成为当时的亮点。在书写革命历史的同时加入英雄人物的情感表现,不仅契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更彰显了硝烟弥漫的年代我军英勇作战的革命形象,使得这类影片在那一个年代备受推崇,也从中折射出集体理想的范式。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 革命题材 英雄人物 
摘要: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把园林艺术和电视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它的美学价主要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悠悠古蕴——《苏园六纪》的古雅之美;二、绵绵情思——《苏园六纪》的意境之美;三、栩栩如生——《苏园六纪》的飞动之美。  关键词:电视艺术 园林艺术 飞动之美 苏园六纪    《苏园六纪》是著名电视人刘朗先生在二十世纪末创作的一部电视艺术片。在当时,这部作品以优美的
[摘要] 在商业氛围浓烈、多元文化交融的香港孕育出电影风格独特的王家卫。王家卫电影的独特性并不在其“作者”特点,而在于能把“作者”和“商业”完美结合,并且在结合之后仍能以“作者”的面貌出现。受作者电影影响,王家卫注重表达主观化的时空记忆,但王家卫电影表现的记忆不是个人化的私人记忆,而是迎合都市情绪的怀旧,在这个意义上,王家卫电影的时空都是怀旧记忆的时间变形。  [关键词] 作者电影 商业
[摘要] 当真人秀节目在国外多个国家受到追捧的时候,中国的电视人也开始尝试着将这种节目形态搬上本土荧屏。  [关键词] 真人秀节目 本土化改造 问题 出路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031    一、真人秀节目形态及其本土化模式解读  1、栏目名称的策划包装  《鲁豫有约》是凤凰卫视2002年开始播出的一档电视谈话节目,目标受众定位于文
[摘要]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是俄罗斯电影的领军人物。他的电影创作题材广泛,手法新颖,风格鲜明。在多元的电影创作实践中,米哈尔科夫始终关注大俄罗斯主题,弘扬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始终关注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探究,展示了俄罗斯民族坚韧、坚强、豪迈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和民族性格中的一些劣根性,并对俄罗斯民族给予了深切关注。  [关键词] 米哈尔科夫 民族性格 多元母体 人性书写   doi:
在上一期的“2013年度照相机”专题中,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过Dual Pixel CMOS AF的优势之处,这里主要谈一下EOS 70D与EOS 100D/EOS 700D有何区别。首先从原理上,Hybrid CMOS AF是先用相位检测寻找出合焦位置,然后再用对比度检测进行精细对焦;而Dual Pixel CMOS AF仅使用相位检测进行对焦,因此能够大幅提高合焦速度。其次,Hybrid CMO
【摘要】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具有鲜明的特征,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适合大众审美需求,能做到雅俗共赏,美国动画的特色在于浓厚的幽默感,个性化的造型,幽默丰富的角色语言和美国的自由精神。  【关键词】  动画 幽默 自由精神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具有鲜明的特征,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适合大众审美需求,能做到雅俗共赏,无论
[摘要] 武侠电影自胡金铨开拓文人化的空灵山水画意境以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电影风格。这种意境被李安发扬光大,并以《卧虎藏龙》为典型。在当今武侠电影的制作中,导演过分的追求画面的质感和观众的视觉感受,用电脑特技精心打造虚无缥缈的视觉效果,使得武侠电影“有武”“无侠”,侠义精神荡然无存。绚丽画面的空洞无物和文化内涵的匮乏只能说是武侠电影创作的一种病态走势,留给观众的是快餐文化欣赏下的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