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期待视野中的接受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yyqq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青少年时期便对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而其思想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这集中表现在他对“逝者如斯夫”的理解与接受上:早年井上靖在日本无常观的文化背景中接受它,对人生表现出一种消极、无常的态度,《异域人》、《苍狼》、《楼兰》等作品都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晚年井上靖认真学习《论语》,领略孔子思想的真谛,对人生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在《孔子》中表现出来。
  关键词:井上靖 《论语》 期待视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不仅对中国的思想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是对朝鲜和日本等周边国家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早在公元5世纪,《论语》就被百济学者王仁带到日本。从那以后,《论语》这部书逐渐在日本人中传开。奈良时期日本建立了儒学的体系,《论语》更是被视为经典中的经典,成为当时大学寮学生的必修课程,甚至立国兴邦的重要理论依据,从而对日本人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在20世纪,美国学者赖肖尔还认为,“当代的日本人……身上仍然渗透着儒教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一亿日本人都是孔孟之徒。”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井上靖青少年时期便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他少年时期便接触过《论语》中的一些篇章,受到其中一些思想的熏陶,这在他的早期创作中有所表现。晚年的井上靖更是对《论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花费了近20年时间来研读《论语》,力图把握孔子思想的精髓,其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充分体现在其长篇小说《孔子》中。
  井上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引用过《论语·子罕》的第十七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井上靖为何如此钟情于《论语》中这句富含哲理却又极具矛盾性的话?事实上,对《论语》中这一章感兴趣的日本人绝非少数,对汉学颇有研究的吉川幸次郎便明确地说过他在《论语》中最喜欢的就是这句话。这句话之所以能够得到许多日本人的青睐,固然在于它所寄寓的对人生的感慨与咏叹,但更多则在于对它的理解的矛盾性。不同时代的人,处于不同环境和有着不同经历的人,往往会作出完全相反的解释。就是同一个人,随着自己所处环境的变化、人生阅历的丰富,也有可能作出前后矛盾的阐释。井上靖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说经历了一个从消极到积极的变化过程,从而影响了他对人生的态度与看法,并在其创作中表现出来。
  我们知道,青年时期的井上靖便非常喜爱中国古典文化,并深受其影响。他说:“至于我们究竟从中国古典中获得了什么?我认为从中吸取了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所谓的人生最根本的思考方法。”他多次提到对《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的思考,可见这句话对井上靖思想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自传体小说《北方的海》中,他提到了这句话对中学时的他的影响。《北方的海》这部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洪作在告别少年时代进入青年时代的转折时期,从荒废学业转向刻苦学习的过程。作品连续三次引用了“逝者如斯夫”这句话。中学毕业的洪作没考上高等学校,但又不愿回家,于是留在中学所在地沼津,整日和一群顽皮的伙伴参加母校练武场的柔道训练,丝毫不为前途着想。化学老师宇田极为关心他,热心地帮助他,并引用了《论语》中的这句话来诱导他:“河水悠悠。逝者如斯夫……知道这句话吗?”少年时期的井上靖当然难以完全明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但却在他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论语》对井上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井上靖又是如何理解“逝者如斯夫”这句话的呢?1966年,井上靖与吉川幸次郎进行座谈时,两人谈到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吉川认为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世界在发展,其最好的象征就是江河中的水,历史在不断地发展,这样,人类就必须不断地努力;而另一种解释却与此截然不同,逝去的一切,犹如江河中的流水,完全埋没在往昔之中。”井上靖对这两种解释深有同感,并认为后一种解释代表了日本人的观点。井上靖的这种理解也许并不符合《论语》的原意,但它却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符合日本传统文化的特征。日本在镰仓、室町时代,由于社会秩序崩溃,战乱频仍,一些贵族知识分子感到茫然自失而无可奈何,从而表现出一种无常的思想。鸭长明的《方丈记》和吉田兼好的《徒然草》等随笔,始终贯穿的是那种尘世无常的思想。《平家物语》极力宣扬“万事变幻无常”,世间的一切“恰似春宵梦一场”的虚无观点。这种无常的思想更是因日本列岛经常出现的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难而得到强化,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井上靖正是在这种无常观的影响下接受“逝者如斯夫”这句话的。这种接受也深深地影响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并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
  《异域人》这篇描写开疆拓土、再通西域的英雄班超的传记,使读者的心灵震撼,而其最精彩的部分并不是来自史书上的班超的英雄事迹,而是作者虚构的结尾部分。71岁高龄的班超,时隔35年回到了洛阳。当他走在街上时发现,那里排列着出卖胡国产物的店铺,街上胡人风俗明显,行人的服装华丽得让人感觉眼花缭乱。难道他30年的劳苦就是为了看到这样的结果吗?而他在沙漠的黄尘中也改变了皮肤和眼睛的颜色,以至于幼童呼唤他为“胡人”,他见到自己的无偿努力在这里意想不到的以奇怪的形式毁掉了。在他死前的20余天时,才知道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化作了一枕黄梁,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呀!他死后5年,汉朝就放弃了西域,再次关闭玉门关。这虚构的结局与班超威震边关的雄才大略、卓著功勋形成鲜明的反差。作者笔锋忽转,一泻千里,始由对班超投笔从戎、献身边疆、为安定西域、恢复中西交通建立丰功伟绩的礼赞,转而表现他内在心灵深处的失败感与孤独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广袤无垠的自然与横亘古今的历史中,人类建功封侯、气吞山河的努力,不过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幻而已,从而表明人的行为的虚无,人的意志在历史面前的苍白。
  井上靖的这一思想在《苍狼》中同样得到体现。作品先是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突出他惊天动地的业绩。然而最后,被他征服的敌人、与他并肩作战的好友木华黎、以及他唯一信任的爱妃忽兰都在他的面前消失了。如果说他们的死亡都是一种非命的话,那么成吉思汗的死却是生命衰弛的自然规律所致。甚至“这片安葬成吉思汗的森林,两三年之内,树木繁茂,完全长成了一片蓊郁的密林,又过了二三十年,成吉思汗究竟葬在何处,连墓地也难以寻找了”。在井上靖笔下,成吉思汗的叱咤风云,辉煌显赫,犹如那长河中的浪花,被历史轻轻地一抹便消失了。井上靖巧妙地运用自然与历史这种实像的存在和命运这种虚像的存在,将成吉思汗置于二者的合力之下,通过一场宏伟的业绩和一场以坚定的超人的强意志力为支撑的奋斗的幻灭,再次揭示出那“浮生若梦”的虚无主题。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千秋功业与班超雄心勃勃的个人奋斗,都被历史与自然力所抹杀。这两个人物有诸多共通之处,其中最显著的一点是:他们在与自己的人生、命运进行博斗并成为胜利者之后,又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
  而在《楼兰》中,作者更是将这种虚无感扩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过是过眼烟云。矶田光一指出,“从《天平之甍》开始的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包括《敦煌》、《楼兰》在内,作品的主人公好象不是人,而是时光和命运。”福田宏年也认为,“井上靖的文学毋庸置疑地是基于这样一种咏叹与感慨之上,即人生就如同河流般昼夜不息地流淌着。《天平之甍》、《楼兰》、《敦煌》、《风涛》和《俄罗斯国醉梦谭》等作品都是建立在这样的主题之上:即相对于悠久的历史长河而言,人生是多么的渺小与短暂。”
  井上靖在这些作品中,虽然将个人的奋斗、个人的功绩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表达出一种虚无的思想,但是在有的作品中也表露出他对个人功绩的肯定、个人行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认同,从而表现出一种矛盾与困惑的人生态度。《敦煌》“以叙事诗般的语言描写了人间的变幻无常”,作品中的主人公赵行德是作者为解开敦煌文物之谜而虚构的角色,这是一个只追求行动的“人生的斗士”,但是作者通过对他所保存的敦煌文物的价值的肯定,充分肯定了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化石》这部作品同样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矛盾与困惑的态度。
  《化石》以“逝者如斯夫”这句话作为小说的主题,主人公实业家一鬼太治平身患癌症后,漫步于布列塔尼森林时,远眺暮色中的塞纳河畔,中学时代曾熟读过的《论语》中的一章顿时浮上心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短暂无常的感觉强烈地占据了一鬼的心,他多么希望人生能够同河流一样时时刻刻、不分昼夜地奔流不息。他的这种感觉构成了作品的主旋律。从巴黎回到东京,他头脑中充满了这种虚无感。在东京化石壁前,浮现于他脑海中的仍是这种感觉。作品一方面充分渲染了主人公的人生虚无感,一方面又让主人公与病魔作斗争,整理身边琐事,并考虑建立花园的事情,在对人生虚无的感叹中又掺杂着对人生积极的思考。井上靖在这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创作这部作品时,井上靖怀疑自己患了癌症,在创作中不时地想起《论语》中的一些语句,这些语句成为支撑他战胜病魔的支柱。福田宏年认为,“小说家井上靖并非置身于作品世界之外,而是作为自身的问题在思索。”《化石》中的一鬼虽然勇敢地与死神进行战斗,但作品中仍然流露出井上作品中一直存在的虚无感。
  但在《孔子》这部作品中,井上靖舍弃了这种感慨,明确地表达出一种对未来寄予希望的积极的思想。晚年的井上靖为了创作好《孔子》这部作品,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钻研了《论语》及相关著作,力图接近孔子思想的内核。他对人生的思考也转向了积极的一面。当他把握《论语》的真髓,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理解就不再是传统的日本式的理解了,因为儒家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是讲求积极入世的,他对人生的思考也转向了积极的一面。“过去的一切如同这大河的流水,昼夜不息,人的一生、一个时代、人类所创造的历史也都奔流而去,永不停止。这样每时每刻变化流逝的现象弥漫着难以言状的寂寞的氛围。河水奔流不息,注入大海,与此相同,人创造的人类历史也和人类自古梦寐以求的和平社会的实现注定地维系在一起,不可能不连结在一起。”这种积极的解释在作品中被反复论及。作者对孔子的所作所为充满了敬仰之情,他认为,“孔子的魅力在于对正确事物倾注的热情,对拯救不幸的人们,所具有的执著的意志”。并认为孔子所追求的那个美好的世界必将到来。李德纯也充分肯定了井上靖的这种思想,认为“他对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人物——孔子的塑造,融入了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人生尽善尽美精神的认同和向往。”
  
   注: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WLH41);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09C900)。
  
   参考文献:
   [1] 赖肖尔,孟胜德、刘文涛译:《日本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2] 周发祥:《中外比较文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3] 井上靖,陈奕国译:《北方的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 郑民钦:《井上靖文集》(第一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 松原新一、矶田光一等著,罗传开等译:《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6] 福田宏年:《井上靖评传》,集英社,1991年版。
   [7] 李德纯:《井上靖论》,《国外文学》,1997年第4期。
  
   作者简介:袁盛财,男,1974—,湖南隆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东方文学,工作单位:邵阳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刻意地模仿了罗伯特·迈克尔·巴兰坦的《珊瑚岛》。事实上,《蝇王》正是对《珊瑚岛》所提出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世界观的回应。本文旨在从内容、人物、主题等角度的比较,来分析这两部作品的异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两部作品的主题内涵。  关键词:《蝇王》 《珊瑚岛》 世界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蝇王》(1954)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
期刊
摘要 在美国汉学研究领域,有关“东北作家群”的领军者之一萧军及其创作的研究体现出文本细读阐释、社会历史批评、性别政治研究以及地理文化考察等多重视域交互与协同的多元对话。其中,夏志清、葛浩文以及李欧梵等美国汉学家对于萧军及其文学创作实绩进行了独特且深入的阐释。  关键词:美国汉学界 萧军 夏志清 葛浩文 李欧梵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汉学领域,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有
期刊
摘要 《麒麟》杂志是伪满洲国时期一本通俗文学杂志,是东北沦陷时期通俗文学的大本营。随着通俗文学研究和东北沦陷时期期刊研究越来越受学界重视,《麒麟》杂志中的长篇通俗小说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麒麟》中的长篇小说入手,通过分类、细读的方法,试图对《麒麟》中的长篇小说进行一番梳理,以便窥探东北沦陷时期通俗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当时文人创作的心态。  关键词:《麒麟》 东北沦陷时期 通俗小说 雅俗
期刊
摘要 亨利·詹姆斯关于欧美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国际题材小说中。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通过解析詹姆斯小说《戴茜·密勒》中的戴茜、《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金碗》中的玛吉三位到欧洲进行文化之旅的美国女性的生活、情感经历,阐释了詹姆斯对于欧美文化的思考,即从着重刻画欧美文化的冲突到试图寻求欧美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文化 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哈代是探索普通人命运悲剧性的先驱者之一,其代表作《苔丝》即深刻地揭示了普通人命运的悲剧本质。小说中的三位主要人物苔丝、亚雷克和安吉尔的命运关联,体现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著名观点——“他人是我的地狱”。个体存在的悲剧性、荒诞性、幻灭性,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有效的彰显。  关键词:悲剧 他人 存在 荒  引言  在古希腊悲剧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做出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解释
期刊
摘要 本文从设计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阐述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在环境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从环境空间形态和环境空间设计元素两方面对其环境空间设计安全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从环境空间设计方面对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设计对策研究,提出在设计中要遵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即生态、时空、环境的整体观。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 环境空间 安全性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间的推
期刊
摘要 司各特开创了西方历史小说的完美范本。但严格的说,他并不是历史小说的第一人。但为什么他能被称作“历史小说之父”呢?纵观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因为他的历史小说将小说的虚构与历史的真实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本文拟以司各特小说《艾凡赫》为例,从人物、事件和自然场景几个方面对他的历史小说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司各特是如何使他的小说传达出浓厚的历史真实感的。  关键词:虚构 历史真实 人物 事件 自然场景
期刊
摘要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先生的一部未竟之作,在遭受长期的冷遇之后,终于获得了学术界的关注与估衡,还原了其应有价值。主人公张婉卿是作者倾全力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是“茅盾小说中女性形象系列中最具有生命担当力和精神整合力的一位”,体现了茅盾审美理想中对真、善、美三者的极致祟尚与追求。本文通过与茅盾早期小说中“时代女性”系列形象的比较,解读张婉卿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霜叶红似二月花》 张婉
期刊
摘要 罗兰·巴特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符号学家。《S/Z》是他对法国著名小说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一部并不起眼的作品《萨拉辛》进行的符号学分析。符号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充满神秘色彩的,那么,符号学究竟是什么?论文试通过对《萨拉辛》文本的分析,通过对于巴特工作的一次纵览回答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符号学提供了一种可能,即让读者能够看到完整文本的可能,而不是停留在现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语义学
期刊
摘要 科学散文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在19世纪下半叶进入日臻成熟的重要时期。梅特林克巧用象征主义诗歌与戏剧中的神秘主义色彩与悲情诉求,使主观幻觉、艺术想象、暗示启发等多重技巧在科学散文中奇花绽放,各生异辉。尤其是他借助蜜蜂生活的描绘,使得传统象征主义手段在表达隐晦情绪和抽象哲理时得以复活,并使科学散文脱离对事实与自然原理的偏爱,实现了发掘自然之美与宣昭性灵崇高的文本转向。  关键词:昆虫 象征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