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如父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smos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月21日,一个寒冷、凄然的日子,文杰大哥走了。95年的漫漫人生,定格在那黄昏的一瞬间。他走得那么匆忙,匆忙得来不及和任何人打声招呼;他走得那么安详,安详得只留下轻轻的一句:“我想睡会儿……”是的,他太累了。60多个春秋的辛勤耕耘,2万多个日夜的执着守望,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大漠隐士”化作一缕青烟,和三危相依,与鸣沙为伴,携飞天共舞,尽毕生佛缘,继续追寻他永远的敦煌之梦去了。
  人生总有那么多的遗憾和后悔,当我在电话中听到葆龄哽咽、悲痛的声音时,我的遗憾和后悔变成了永远的痛。虎年的春节前,大哥再次回到成都,93岁的他此时已经不能行走。在把他扶上轮椅的一刻,我隐隐感到,生命留给他的时光不多了,这次一定要好好陪陪他,带他多看看家乡的风光,吃吃地道的农家菜,特别是多陪他打打那“一麻两制”的麻将(大哥只会解放前的打法,解放后他压根儿就没摸过麻将),这几乎成了他晚年唯一的娱乐方式。回想2005年的初夏,大哥回到成都,在都江堰疗养了两个月。每到周末,我们就去陪他,少不了要和他切磋几圈。那时他的腿脚已不灵便,但思维还十分敏捷。只是他的麻将水平仍停留在解放前,对日新月异的成都麻将始终无法适应。每每不让他吃牌,他便不乐意,还幽默风趣地说:“成都什么都可以吃,为什么麻将不能吃呀。”望着他脸上孩子般的笑容,我们只得来个“一麻两制”,各打各的了。时过境迁,不过才几年时间,这次他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在成都只待了几天,因身体无法适应,大年初一就匆匆赶回兰州去了。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诀。
  人世几回伤往事,永怀长兄如父恩。人们常用孤儿寡母来形容那失去支撑的破碎家庭,不幸的是,我们正是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位如父的长兄。父亲去世,留下母亲和我们兄妹三人,最大的我也只有6岁,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正是大哥,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对我们的关爱和抚养。从那一刻起,生活费、学费,从未间断,哪怕是他遭受迫害,只能领取几十元生活费,自己都靠借钱度日的日子,也始终不忘对我们的资助。直至我们长大成人,参加工作,能自食其力了,但凡我们结婚、生子这样的大事,他都会寄上一笔钱给予帮助。我们兄妹及子女曾多次去敦煌看望大哥,可所有人来回的路费他总是提前寄给,唯恐增加我们生活的负担。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初,大哥已是敦煌研究院院长,事业有成,名享中外。他受邀到日本访问时带回一台索尼彩电,亲自交代给他的秘书:彩电是给最小的弟弟的,没有他写的条子,任何人不得拿取。他这样做,也许是考虑到小弟下乡八年,受苦较多,想多给他一份关爱吧。小弟今年也是60岁的人了,每每说起这件事,总是眼含泪花,感慨不已。至于我本人,对大哥的抚育之恩,更是亲历亲受、终生难忘。
  1956年,已经是很遥远的年代了,川东小镇,我刚刚进入小学的校堂。为了减轻母亲一人抚养我们三兄妹的沉重负担,大哥专程回来将我接走,从那时起,我在敦煌和大哥一起生活了四年。也许还太小了吧,大西北荒凉的戈壁,弥漫的黄沙,并未让我有丝毫的恐惧;相反,那个镶嵌在茫茫荒漠中的小小绿洲——莫高窟,却让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就在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妙和奇幻。焦褐苍凉的三危山,坚韧挣扎的宕泉河,金光闪耀的鸣沙山,白杨林,老榆树,红柳,沙枣,绿树掩映中的小溪,残垣断墙里的果园,还有那在黄沙断崖中沉睡千年的石窟和壁画,都永远留在了我儿时的记忆中。
  莫高窟是神奇美丽的,而莫高窟的生活是十分艰辛的,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蔬菜,没有学校……太多的没有构成了这神奇之地的生活场景,让世人难以想象。就说学校吧,这个在1957年我大嫂调来后才建立的学校,也许算得上这世上最特别的学校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十几个娃娃挤在一间教室,都由我大嫂一人授课,那哄闹、别扭的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没齿难忘。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大哥是个严肃的人,他沉默寡语、不苟言笑,对我和兼善(他唯一的儿子)要求都十分严格。我记得,每逢假期,除了作业,还有两件事是我们必须做的,一是看书,他会指定书目,当然都是黄继光之类的革命书籍;还有就是劳动,每天不少于半天的时间拾柴、拾粪。升入高小后,我在敦煌县城的小学寄宿,周末回到莫高窟。县城到莫高窟要穿越25公里的戈壁和沙漠,有时没有赶上所里的汽车和马车,就得步行赶回县城的学校,在学业方面,大哥绝不允许有半点的荒废。
  其实在我和大嫂、兼善到敦煌后不久,大哥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1957年的那场浩劫,让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刻骨铭心。即便是这大漠深处,荒凉无际的莫高窟,也难逃厄运。不过,上天对大哥还是眷顾的,也许是没有名额了吧,他最终没被定为“右派”,但“右倾”的帽子还是没能逃脱。这是他第一次遭受迫害,工资没有了,每月只发几十元生活费,还不够他的书报杂志费。但他照样上班、画画、钻研,照样5点钟起床听新闻,写毛笔字,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哪怕是“文革”中,他被赶到敦煌农村,已经年近花甲,还得靠繁重的农活养活自己的时间里,也痴心不改、矢志不渝。而更令人感慨的是,无论迫害多么疯狂,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从来听不到他半点的怨言,默默地奉献一生,默默地接受磨难,就连他身陷困境时给我们写的每一封信,末尾都是那始终不变的嘱托:“听党的话,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文革”前期,每当在广播中听到“最新最高指示”,他都会用毛笔写下来,贴在墙上,时时鞭策和警示自己。那份谦恭、那份虔诚、那份谨严,无不彰显着他的善良和大度。成年以后,每每回忆和大哥相处的日子,我仍能深刻地感受到,在他冷峻、漠然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炽热的心,他有爱有恨,有温情的眷恋,也有对生活的热爱。
  20世纪60年代初的敦煌,在天灾和人祸的摧残下,民不聊生,满目疮痍。在太多的无奈中,大哥选择将我送回四川。
  大哥是个十分孝顺的人,他不仅在成年后恭从父命,接受父亲的改名,也接受了父亲对他婚姻大事的安排。婚后他远走敦煌,直到1957年通过组织调动,将大嫂接到莫高窟,夫妻才得以团聚。也许是离多聚少,也许是性格差异,加之大嫂“文革”中遭受迫害,精神严重受挫,他们的婚姻生活谈不上和谐完美,甚至有点磕磕绊绊,但大哥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始终如一地尽着一个丈夫、父亲和兄长的责任。对事业的追求、对家庭的承当,让他把人生的凄苦埋在心底,就像那修行的苦行僧,无怨无悔,终其一生。1984年,大嫂因病先他而去,下葬的前夜,大哥彻夜不眠,用整整一个晚上写了一封信,在第二天大嫂下葬时,放在了她的骨灰盒里。他说了些什么,无人知道。不过,在他们阴阳相隔27年之后,却终于又要相聚了。敦煌研究院在大哥去世后决定将他和大嫂合葬,三危山下,宕泉河畔,这对患难的夫妻将相依相偎、永不分离。爱也好,痛也好,让他们慢慢地倾诉吧。
  2011年4月30日是大哥逝世100天的日子,敦煌研究院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合葬)仪式。在阔别多年之后,我再次来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神秘之地。敦煌城的巨变让我难觅旧踪,莫高窟的辉煌更让我激情荡漾。这沉睡了1000多年的民族文化瑰宝,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流光四溢,耀眼夺目,让世人心驰神往,顶礼膜拜。不过,永远不要忘记,就在三危山下的黄沙中,掩埋着莫高窟众多的守望者,为了莫高窟风采,为了莫高窟的辉煌,他们隐没在这荒凉的大漠中,历经磨难,苦苦追寻,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现在,又一位“大漠隐士”也要魂归莫高窟,长眠在这漫漫黄沙中了。
  我不相信神灵,也不崇信佛教。不过神灵有时似乎真的存在,佛祖也会助好人平安。说远一点,在我儿时就铭记在心的老一辈敦煌艺术家常书鸿、霍熙亮、史苇湘、李贞伯……尽管环境恶劣、生活清苦,可他们个个活到八九十岁,有的人至今健在。如果不是他们潜心守护敦煌,一生与艺术相伴,与佛祖相依,这似乎不太可能。说近一点,4月30日的安葬仪式定在10点钟开始,可天公似乎不作美,在早晨刮起了阵阵黄风,这让我们心中多少感到一些不安。茫茫戈壁,毫无遮拦,狂风大作,必是飞沙走石,遮天蔽日,这仪式可如何进行。但奇迹出现了,就在仪式开始之前,风不刮了,沙不扬了,蓝天白云,艳阳高照。除了一阵阵低沉婉转的哀乐声,飘荡在凝聚的空气中,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安详,直到一个多小时的仪式结束。
  大哥,你可以安息了,你又回到了让你魂牵梦绕、辛劳终身的敦煌,又回到与你患难与共的妻子身旁 。你又可以继续守望你追求一生的敦煌石窟。当哀乐嘎然而止,送葬的人们散尽,我最后望一眼那掩映在鲜花从中的陵墓,再次涌起对大哥的无尽思念。我仰望广袤渺茫的蓝天,放眼空旷荒凉的戈壁,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竭力呼喊着:大漠隐士,你实至名归;长兄如父,你当之无愧。
其他文献
对于阿拉善最初的印象和感受,缘于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歌曲《苍天般的阿拉善》:  遥远的海市蜃楼,  驼队就像移动的山。  神秘的梦幻在天边,  阿爸的声音若隐若现。  神秘的梦幻在天边,  阿爸的声音若隐若现。  啊,我的阿拉善,  苍天般的阿拉善……  歌中的阿拉善除了地域辽阔,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象征:这里的土地苍天般辽阔,这里的人民苍天般仁慈,这里的历史苍天般厚重,这里的文化苍天般灿烂
期刊
◆沙湖  最后一汪泪水  堆积成蔚蓝的期待  千亩黄沙 万顷碧水  一塘背影逐渐散去  几只归鸟  留给夕阳  芦花瑟瑟  苇子摇曳  遮遮掩掩的  其实就是  羞羞答答的日子  我知道  雪落下的时候  贺兰石会一分为二  党项的旧梦  会一分为二  而成群的鱼会游向湖底  我会回归雪域  一管羌笛  根本无法吹响  ◆西夏王城遗址  黄河回首的地方  透视一段如雪的记忆  羌笛的怨悔  落在西
期刊
民博大院风景殊,  拴马石桩集成林。  远观疑似化石木,  近看乃是雕像群。  昔日散落夕照里,  而今迎来艳阳春。  承蒙抢救及时雨,  不教珍宝久蒙尘。  闲话拴马桩  拴马桩,在古代习称系马桩,因多用石料雕琢,亦称系马石。其出现恐怕是与马之被人类驯化之日就“应运而生”了吧,也就是说从“黄帝治天下,飞黄服皂”和“周穆王驭八龙之骏”那个时期就有这类设施了。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胡人对马多散
期刊
1906年8月6日于奥什  亲爱的先生(这是伯希和致色纳尔的一封信,却似乎从未被寄出过——译者):  正如您所想的那样,您7月23日写自孔特雷克塞维尔的信件,我们还是在这里找到了它。我对您再一次所表达的祝我们的事业获得成功的所有恭贺,表示深为感谢。我向您保证,在我一方,我忘不了您为使这种成功变得可能而付出的一切。  我的最近一封信是在我们继于塔什干居住一个多月之后,离开那里的同时寄出去的。我们在那
期刊
四年前,在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年纪念座谈会上,我曾经以《敦煌圣徒,时代功臣》为题发言;段文杰先生逝世后,我应约撰写了《段文杰——敦煌研究杰出的领军人》的怀念文章。段先生对敦煌学研究的杰出贡献,举世公认,我只想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批会员及20多年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身份,通过追忆我认识段先生30年来亲身感受的几件事情,来表达我对段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1982年夏,我和部分参加敦
期刊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共同缅怀段文杰先生对敦煌保护研究事业的巨大贡献,再一次感受到段老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段老荜路蓝缕,艰苦创业,创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的历历往事。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对敦煌石窟保护研究经费投入有限,敦煌研究院在发展中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为了推进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全面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段文杰先生通过与国内外友好人士的文化交往,大力宣
期刊
回眸段文杰先生的生命历程,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敦煌学研究保护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段先生不仅是敦煌石窟的保护者,更是敦煌文化的研究挖掘者,而且是敦煌艺术的传播、开拓者。  段文杰先生是敦煌莫高窟的守护神。他在《敦煌艺术》的讲演中,对敦煌石窟艺术作了高度概括:“一部千年建筑史,一部千年雕塑史,一部千年绘画史。”他强调,敦煌石窟艺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我国的国宝,也是联合国列入名单的世界文化遗产
期刊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开通、东西文化交流和佛教东传的产物。最早的洞窟开凿于1600年前的前秦建元二年(366),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等十个时期的不断开凿和兴建,形成了一座规模巨大、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东方造型艺术馆。在持续1000年的修建过程中,对当时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到了明代,由于海上交通的发达,中国经济发展重心东移,丝绸之路逐渐冷落,莫高窟也
期刊
得知白银市平川区发现汉墓,2013年5月9日,我们一行人,齐聚敦煌研究院门口,都是年长的学者与前辈,一一介绍,都记不住。有位叫沙武田的博士,说知道会宁的齐家玉,便记忆深刻。  一路驱车。因不熟识,顾自看窗外。  满目疮痍的荒山在车窗外飞驰而过,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树木。一些凛冽的山峰造型奇特,令人浮想联翩。一座山插入农田,戛然而止,似乎前方有意外骤然出现,受了惊吓。榆中定远镇也有这样一座山,如一条长龙
期刊
我是1962年正式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这之前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两次应研究所邀请借调到莫高窟工作:一次是临摹159窟的龛南侧菩萨,一次是与孙纪元先生合作创作了《唐代人民贫困生活》。这两次工作都是由孙纪元同志给我安排的。我那时对美术组的老同志最好奇的是:崖壁上密密麻麻这么多的洞窟,他们怎么能记住号码,能直接找到要去的洞窟呢?  自1962年兰州艺术学院撤销后,经常书鸿、李承仙两位所领导同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