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基于本课题组通过大量查阅资料以及访谈校内教师而形成的。文中具体分析了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几点思考。为学院的就业工作指导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心理 指导现状 思考
0 引言
就业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是有普遍性的, 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因为他们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需要我们就业、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研究,并进行合理辅导。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高职院校作为一种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并以就业为导向,对人才进行定向性的培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承认,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始终处于“重就业轻指导”的现象,尤其我们应该看到就业心理指导在整个就业指导工作中是处于弱势的。本文是基于本课题组通过大量查阅资料以及访谈校内教师而形成的。
1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1.1 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应有心理平衡,最终导致心理障碍 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形成各式各样不良的心理障碍,需要大学教师及心理辅导员进行相关的引导。经过调研,我院外语专业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1.1 就业焦虑症 近年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是正常的,轻度的焦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潜能,使自己产生紧迫感,从而更努力地寻找就业机会。可是一旦焦虑过度,上升到“焦虑症”就应该及时给予关注和心理干预,以免病情加重,导致过度失望带来的郁闷和焦虑,产生过激行为。
1.1.2 急功近利的心理 有些同学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在就业时过分看重地位,过分看重实惠,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宁可抛弃所学的专业,宁可不要户口,也要削减脑袋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这种心理从长远发展看并非明智的选择,因为它只能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不利于个人长久的发展。
1.1.3 怯懦 怯懦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大有“丑媳妇羞于见公婆”之态,面试前,如临大敌、紧张不安、手忙脚乱;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忘的一干二净,面试中,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以致缩手缩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有的谨小慎微,深怕说错一句话,影响自己的“第一印象”。
1.1.4 自卑畏怯的心理 有的同学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大学三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的实力和优势,但自卑心理也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走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更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自卑有碍一些大学生错失良机,必须认真加以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过度自卑,还会产生精神麻木不振,心灵扭曲、孤独、影响自身才能的正常发挥,导致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1.1.5 过分依赖的心理 一种是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依赖政策、依赖他人的倾向,不主动选择,积极竞争;另一种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人云亦云,见别人都往大城市、大机关挤,自己也跟着热闹,而不是从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缺乏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是依赖心理在求职就业中的两种倾向。
1.2 我院就业心理指导现状
目前的状况是难以满足大学生对就业心理辅导的迫切需要,我院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视程度尚有待提高。主要表现:①就业心理指导方法单一、不系统。不重视对学生个性心理的研究和测试等,就业心理指导不够系统科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价值。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程序和一般的择业技巧、方法,就业心理指导仅局限在通过上大课、举办讲座等形式,方法较为单一化和程式化,对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困惑给以解答、指导等仅停留在表面。②现有的就业心理辅导专业队伍中,我们要敢于承认,就业心理指导队伍的非专业化,他们难以全面、有效的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就业心理辅导知识、技能、经验差距较大。③就业心理指导内容的浅层化。作为就业指导内容的一部分,就业心理指导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浅层化和单一化的弊端的问题,目前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就业心理指导忽视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的提高,心理指导的内容大多务虚多,务实少,不够实用。我院就业心理指导的内容多停留在就业形势的介绍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比较少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应向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来靠拢。
2 我院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2.1 就业心理辅导的内容
2.1.1 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面向的是“双向选择”制度,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竞争;择业是自主的,但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毕业生已没有了传统的“一锤定终生”的分配,在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择业。
2.1.2 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
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诸如:知识、技能、兴趣、行为处事方式、个性等,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内在动机等内在的素质却认识不到,或者认识不够客观,因此需要借助一些科学的手段来达到正确认识自己的目的。只有更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了,才能够做到扬长避短,更有针对性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避免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选择,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更大体现。认识自己有多种渠道,一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主要是指导教师、家长、同伴等。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由于机会多、情感因素影响较小,评价的参照较宽,因而比较准确、可信。二是从活动成绩的优劣来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三是从教师、专家对自己的专门的评定中来认识自己。 2.1.3 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个人发展同样如此。当我们选择用人单位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挑选我们,因此清楚的认识当前社会的职场需求对个人职业发展将非常重要。现代社会那个行业、那个职位工种人才缺口最大?是否适合我?什么样的上下游配合更适合我,使我工作时更加愉快?什么样的企业体制更适合我的发展,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更能够获得我的认同?这个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如何?哪类企业更适合我?发展前景如何?
许多问题需要大学生在毕业之前慎重考虑周密分析,所以大学生拥有个人“理性”的职业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何为“理性”?“理性”就是树立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时,以实现在一定时间内保障自己的发展需求和工作激情的维持,一定要看到自己职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只有实现这两者的发展机会才是理想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2.1.4 指导大学生关心社会就业信息
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所要从事的职业十分重要,因此就业信息对升学时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是十分关键的,学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就业的信息。为了使大学生能在社会上顺利就业,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来收集相关社会就业信息:一通过媒体、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的招人信息,二是参照各地区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需求信息,三是可根据国家权威部门对各种人才需要的预测。
2.1.5 要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指导
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决定了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人们的抉择取向,决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倾向,它主导人的行为的指导思想。在价值多元时代,有人看重稳定,有人欣赏冒险;有人追求物质,有人追求精神;有人崇尚科学技术,有人崇尚文化艺术等。尽管人们注重的内容千差万别,我们需要把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只要人们在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时,踏踏实实地工作,多元价值也未尝不可。要将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利益结合在一起,最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就是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2.2 就业心理辅导的方式
2.2.1 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思想状态、学会必要的社会技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2.2.2 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的就业心理指导
一方面要从人的发展考虑对他们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实现人与职业在某一段时期暂时的匹配,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就业心理指导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事实上,即使是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他们在面临就业时所呈现出的就业心理也就不尽相同,因为他们会因为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性格、爱好与心理,这就需要指导老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指导,深入学生内心,做到因材施教。
2.2.3 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
为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消除就业恐惧心理,可以模拟招聘活动、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
2.2.4 全面提高就业心理指导质量,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教师大都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高职院校中从事就业心理指导工作的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而不能深入,因为他们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多,对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就业心理指导人员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指导,职业心理学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不足,指导水平也不尽人意。所幸的是,为提高就业心理指导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和补充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等方式来补充,近年来我院逐渐重视并加强了对这部分人专业素质的培养。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最重要的实际问题,也是造成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作为高职教育就业工作人员,在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要注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就要求就业工作人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在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思想动态的前提下,运用掌握的就业知识、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信息,有的放矢地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的就业素质,为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积极的帮助,从而减轻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困扰。
参考文献:
[1]潘杰宁,檀俊.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讨[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丁娟慧.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0.
注:本文来源: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年度就业指导工作科研项目:《我院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心理 指导现状 思考
0 引言
就业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是有普遍性的, 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因为他们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需要我们就业、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研究,并进行合理辅导。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高职院校作为一种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并以就业为导向,对人才进行定向性的培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承认,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始终处于“重就业轻指导”的现象,尤其我们应该看到就业心理指导在整个就业指导工作中是处于弱势的。本文是基于本课题组通过大量查阅资料以及访谈校内教师而形成的。
1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1.1 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应有心理平衡,最终导致心理障碍 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形成各式各样不良的心理障碍,需要大学教师及心理辅导员进行相关的引导。经过调研,我院外语专业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1.1 就业焦虑症 近年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是正常的,轻度的焦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潜能,使自己产生紧迫感,从而更努力地寻找就业机会。可是一旦焦虑过度,上升到“焦虑症”就应该及时给予关注和心理干预,以免病情加重,导致过度失望带来的郁闷和焦虑,产生过激行为。
1.1.2 急功近利的心理 有些同学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在就业时过分看重地位,过分看重实惠,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宁可抛弃所学的专业,宁可不要户口,也要削减脑袋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这种心理从长远发展看并非明智的选择,因为它只能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不利于个人长久的发展。
1.1.3 怯懦 怯懦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大有“丑媳妇羞于见公婆”之态,面试前,如临大敌、紧张不安、手忙脚乱;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忘的一干二净,面试中,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以致缩手缩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有的谨小慎微,深怕说错一句话,影响自己的“第一印象”。
1.1.4 自卑畏怯的心理 有的同学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大学三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的实力和优势,但自卑心理也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走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更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自卑有碍一些大学生错失良机,必须认真加以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过度自卑,还会产生精神麻木不振,心灵扭曲、孤独、影响自身才能的正常发挥,导致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1.1.5 过分依赖的心理 一种是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依赖政策、依赖他人的倾向,不主动选择,积极竞争;另一种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人云亦云,见别人都往大城市、大机关挤,自己也跟着热闹,而不是从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缺乏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是依赖心理在求职就业中的两种倾向。
1.2 我院就业心理指导现状
目前的状况是难以满足大学生对就业心理辅导的迫切需要,我院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视程度尚有待提高。主要表现:①就业心理指导方法单一、不系统。不重视对学生个性心理的研究和测试等,就业心理指导不够系统科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价值。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程序和一般的择业技巧、方法,就业心理指导仅局限在通过上大课、举办讲座等形式,方法较为单一化和程式化,对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困惑给以解答、指导等仅停留在表面。②现有的就业心理辅导专业队伍中,我们要敢于承认,就业心理指导队伍的非专业化,他们难以全面、有效的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就业心理辅导知识、技能、经验差距较大。③就业心理指导内容的浅层化。作为就业指导内容的一部分,就业心理指导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浅层化和单一化的弊端的问题,目前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就业心理指导忽视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的提高,心理指导的内容大多务虚多,务实少,不够实用。我院就业心理指导的内容多停留在就业形势的介绍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比较少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应向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来靠拢。
2 我院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2.1 就业心理辅导的内容
2.1.1 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面向的是“双向选择”制度,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竞争;择业是自主的,但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毕业生已没有了传统的“一锤定终生”的分配,在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择业。
2.1.2 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
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诸如:知识、技能、兴趣、行为处事方式、个性等,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内在动机等内在的素质却认识不到,或者认识不够客观,因此需要借助一些科学的手段来达到正确认识自己的目的。只有更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了,才能够做到扬长避短,更有针对性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避免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选择,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更大体现。认识自己有多种渠道,一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主要是指导教师、家长、同伴等。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由于机会多、情感因素影响较小,评价的参照较宽,因而比较准确、可信。二是从活动成绩的优劣来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三是从教师、专家对自己的专门的评定中来认识自己。 2.1.3 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个人发展同样如此。当我们选择用人单位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挑选我们,因此清楚的认识当前社会的职场需求对个人职业发展将非常重要。现代社会那个行业、那个职位工种人才缺口最大?是否适合我?什么样的上下游配合更适合我,使我工作时更加愉快?什么样的企业体制更适合我的发展,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更能够获得我的认同?这个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如何?哪类企业更适合我?发展前景如何?
许多问题需要大学生在毕业之前慎重考虑周密分析,所以大学生拥有个人“理性”的职业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何为“理性”?“理性”就是树立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时,以实现在一定时间内保障自己的发展需求和工作激情的维持,一定要看到自己职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只有实现这两者的发展机会才是理想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2.1.4 指导大学生关心社会就业信息
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所要从事的职业十分重要,因此就业信息对升学时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是十分关键的,学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就业的信息。为了使大学生能在社会上顺利就业,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来收集相关社会就业信息:一通过媒体、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的招人信息,二是参照各地区劳动人事部门的人才需求信息,三是可根据国家权威部门对各种人才需要的预测。
2.1.5 要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指导
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决定了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人们的抉择取向,决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倾向,它主导人的行为的指导思想。在价值多元时代,有人看重稳定,有人欣赏冒险;有人追求物质,有人追求精神;有人崇尚科学技术,有人崇尚文化艺术等。尽管人们注重的内容千差万别,我们需要把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只要人们在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时,踏踏实实地工作,多元价值也未尝不可。要将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利益结合在一起,最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就是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2.2 就业心理辅导的方式
2.2.1 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思想状态、学会必要的社会技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2.2.2 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的就业心理指导
一方面要从人的发展考虑对他们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实现人与职业在某一段时期暂时的匹配,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就业心理指导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事实上,即使是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他们在面临就业时所呈现出的就业心理也就不尽相同,因为他们会因为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性格、爱好与心理,这就需要指导老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指导,深入学生内心,做到因材施教。
2.2.3 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
为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消除就业恐惧心理,可以模拟招聘活动、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
2.2.4 全面提高就业心理指导质量,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教师大都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高职院校中从事就业心理指导工作的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而不能深入,因为他们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多,对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就业心理指导人员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指导,职业心理学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不足,指导水平也不尽人意。所幸的是,为提高就业心理指导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和补充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等方式来补充,近年来我院逐渐重视并加强了对这部分人专业素质的培养。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最重要的实际问题,也是造成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作为高职教育就业工作人员,在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要注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就要求就业工作人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在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思想动态的前提下,运用掌握的就业知识、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信息,有的放矢地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的就业素质,为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积极的帮助,从而减轻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困扰。
参考文献:
[1]潘杰宁,檀俊.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讨[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丁娟慧.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0.
注:本文来源: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年度就业指导工作科研项目:《我院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