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效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家Andrew D. Cohen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身,取决于学习者自身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要学好英语,拓宽知识视野,都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阅读材料。可是,不少学生阅读的英语文章也不算少,可阅读能力却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呢?
  一、改变不加选择的阅读习惯,选好材料
  要让学生真正学好英语,就要让他们走出课本,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英语”。由于教学上的需要,“课本英语”多是一种“理想化”的语言材料,它与现实生活中以交流为目的的真实语言材料有一定的距离。再者,英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课本给学生提供的语言材料太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少学生在阅读课外材料的时候,常常对所读内容不加以选择,拿到一篇文章就读。遇到难度较大的文章时,常常是既浪费时间,又降低了阅读效率。
  我们学生要选择趣味性强、知识性强、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材料,这是能否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关键。所选材料应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生词不宜过多,逐步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和尝到阅读的甜头,从而树立信心。这之后可逐渐加大阅读的难度,并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确定阅读量。此外,阅读的内容也要多样化,可以是小故事、说明文,也可以是新闻等;可以是日常生活、文化生活,也可以是社会生活。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阅读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加学习英语所必需的文化背景知识。
  我们教师应大力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英文书报,营造阅读课外英文读物的氛围。每一学期有计划地开出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订阅英文报纸杂志。从材料角度来说,难度要适当,主要是控制生词量。阅读材料的生词以不超过总数的5%为宜。生词量太大会造成学生认知负担过重而影响阅读的兴趣和速度。
  二、改变逐字阅读的习惯,学会跳读
  大多数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习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这种阅读方法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速度,制约着学生的阅读量。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和每段的主题句,快速浏览全文,以词组、意群为单位阅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力求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遇到生词或一时看不懂的句子,建议采用跳读的方法,不要停下来冥思苦想,往下读,后面的内容可能对前面的内容有所启发。
  “skimming”在牛津词典当中的解释是“read quickly,noting only the chief points”,在韦氏词典里的解释是 “to read,study or examine superficially and rapidly,especially to glance through(as a book)for the chief ideas or the plot”。我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来找寻文章的主旨大意。说得具体点,也就是通过抓住每一个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或中心句来判断一篇文章的大意。而对于记叙文来说,每段的中心句是不太好找的,那么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就应该抓住故事发展的线索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改变没有重点的阅读习惯,突出重点
  很多学生喜欢逐词逐句地读和翻译,并对语法结构作分析。其实,阅读时注意力应主要放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信息的汲取上,不必对句子的语法结构作详细的分析,因为阅读的过程是对学过的词汇和句型的复习及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补充的过程。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理解是否正确是阅读的关键。为了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领悟文章内涵,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阅读时要讲究阅读方法。
  1.确定文章中心思想,注重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首句,有时在文章的末句,其他句子都是用来说明和阐述主题句的。因此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要重视阅读文章的首句和末句。
  2.掌握具体事实和重要细节。文章中的具体事实、重要细节是主题句的扩展、补充说明,是用来支持说明中心思想的主要观点。掌握这些细节是归纳、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对理解全文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四、改变不求速度的阅读习惯,确保速度
  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有的学生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词典,这样不仅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会影响对所读材料的整体理解。阅读速度以每分钟60~70个单词为宜,在阅读中要养成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的习惯。
  我们学生要扩大视幅,减少回视。有些学生习惯于来回数次往返阅读,或是一眼看一个单词,这样逐词阅读不仅速度慢,而且很难一下子抓住全句意思,因为在一个句子中,一个词往往不能独立地表达一个具体的意思,如果逐词读,那看过之后,脑子里留下的只有零散的单词,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进而影响阅读速度。而以意群为单位阅读,不仅速度快,且能很快抓住全句的意思。
  相信,只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整阅读方法,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够在阅读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责编 黄春香)
其他文献
1994年,中国开始起草新的《破产法》,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时至今日个人破产的立法制度仍未出台。这一法律始终未能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人破产立法制度的适用范
面对土家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多样的表现形态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的专业舞蹈院校应该怎样担负起文化继承者和传递者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这些资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儿童识字提出“学会”和“会认”两种不同的要求,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若让学生被动地死记、机械地抄写,不仅会使他们学得乏味,更谈不上帮助他们形成能力。因此,识字教学要不断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识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激发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语文课程标
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理念,对于数学学习的效果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来激疑促思,但是能够主动思考的还仅限于一小部分学生,大多数学生还是在等待教师的提问,被动地思考。如果教师不注重挖掘这些思维的源头,不创造机会让学生将自己心里的这些内隐过程用语言加以表达和交流,学生就不可能了解和掌握这些的方法。因此我选择了通过反思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一、即兴生
课时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有了课时目标的准确定位,才有课堂教学的"智慧"绽放。结合教研室的教学视导,我对"课时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越城区乡镇小学的3
现代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重要而关键的环节,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那么,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应用题教学?  一、点燃学生生活中的智慧火花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大课堂。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况和问题,对教材进行删减、修改或增补——删减不符合本地、本校、本班实际的内
产品平台的构建是面向产品族设计的核心内容。首先通过基于性能-功能拓展对产品平台的一般定义进行扩展;然后通过对产品功能-原理-行为-结构(FPBS)映射分解模型的扩展完成产品族
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以往只会机械记忆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正是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学生才能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才能发展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的“数学为人人”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旨在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