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学的也是作文。作文已成为摆在广大师生面前一道不得不面对而又棘手的难题。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1.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人们学习的力量。指导学生自觉观察生活的一事一物、一点一滴。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不断地去认识它、研究它,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对自己周围的生活越感兴趣,就越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自己的思路,自己的语言,叙生活之美好,抒心中之感情。因此,激起观察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教室窗外枝头盎然的春意引诱学生跃跃欲试。平时,他们总是在背诵“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诗句,却从未对春天有过切切实实的感受。由千古名句谈到诗人当年对春天的感受,再怂动学生走进春天,走进春天诗一般的感觉。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激活了,年年春天景相似,然而今年的春景却特别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2,倡导“两记”,做好“量”的积蓄
“两记”指日记和读书笔记。写日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素材积累,而且还可以提高写作兴趣和培养表达能力。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习作水平的终南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有所感的人、事、物、理,只要是自己觉得新鲜的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素材,越写越熟。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会从写日记中享受到无限乐趣。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简单的语句,可以是精彩的片断,可以是心得,可以是启迪,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佳作欣赏中享受生活,并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来规范之、引导之,做到“开卷有益,读有所得”。
3.以教材内容为蓝本,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作文选题难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校园生活单调,加之学生社会视野狭窄等,往往成为学生作文选材难的一大障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机遇”,比如教了《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写《家乡的冬天》;教了《茶花赋》可让学生写《桃花赋》,教了《将相如》,可让学生把古文改为现代文,可让学生对它扩写、读写或缩写等。教师为培养激励学生写作兴趣,可对教材中任一内容,抓住一点一面由学生写心得、写感悟,写自己所想写的东西。
4.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中学生刚步如入青春期,好奇心强,易动情,抓住这一优势,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人和事、物和象写出来,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闪现的灵感,提升事情蕴涵的意境,将肺腑之言诉诸于文字。
5.用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安排一定形式来训练,比如课上三分钟演讲、课后体会交流、故事会、辩论会、新闻播报、采风汇报,甚至小笑话竞赛等活动。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技能,而且还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二、抓好各环节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1.通过加强反应能力的训练,提高写作速度和写作技能。
速听,可通过教学生做课堂笔记、会议记录、广播记录等途径,培养学生听话能迅速抓住重点、理清脉络、听出弦外之音等能力。速说,可通过即兴演讲、即席发言、讨论争辩等方式,增强学生说话流利、明晰、通畅的能力。速读,即让学生掌握浏览、跳读、默读等方法,迅速捕捉所需信息,进行摘录、分析和归纳。速写,即让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写出文章。
2.通过求异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这里说的灵活性指的是教育学生不能只满足于书本上或生活中现有的知识经验,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掌握新方法,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开放的作文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开放式作文训练就是将作文与学生的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口语表达、多学科融合、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材料空间,又能培养学生多个角度、多种表现形式的发散思维能力。自主式作文训练,即由学生自主选取素材和自主选定文体,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散文等常规文体,又可别出心裁,创造新体。总之,学生有自由的空间,有自主的选择,再加上饱满的激情,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
4.因材施教,展示个性。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高有低,用同一方法指导学生,势必束缚好学生的思路,对好的学生要鼓励其写出自己的个性。
5.交流互评,美文共享。
认真组织好学生作文的评价活动,可先自评,然后互评,指出优缺点。同学可以向作者和评定者提出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作者可以向同学谈自己的写作意图,这样不仅能促进相互提高,还能挖掘潜能。
总之,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作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也不是孤立的,各环节要相互融合,结合实际,只要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写作兴趣与激情,不断掌握完善基本的写作技巧,他们一定能写出富有个性的好文章来。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1.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人们学习的力量。指导学生自觉观察生活的一事一物、一点一滴。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不断地去认识它、研究它,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对自己周围的生活越感兴趣,就越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自己的思路,自己的语言,叙生活之美好,抒心中之感情。因此,激起观察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教室窗外枝头盎然的春意引诱学生跃跃欲试。平时,他们总是在背诵“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诗句,却从未对春天有过切切实实的感受。由千古名句谈到诗人当年对春天的感受,再怂动学生走进春天,走进春天诗一般的感觉。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激活了,年年春天景相似,然而今年的春景却特别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2,倡导“两记”,做好“量”的积蓄
“两记”指日记和读书笔记。写日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素材积累,而且还可以提高写作兴趣和培养表达能力。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习作水平的终南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有所感的人、事、物、理,只要是自己觉得新鲜的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素材,越写越熟。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会从写日记中享受到无限乐趣。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简单的语句,可以是精彩的片断,可以是心得,可以是启迪,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佳作欣赏中享受生活,并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来规范之、引导之,做到“开卷有益,读有所得”。
3.以教材内容为蓝本,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作文选题难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校园生活单调,加之学生社会视野狭窄等,往往成为学生作文选材难的一大障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机遇”,比如教了《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写《家乡的冬天》;教了《茶花赋》可让学生写《桃花赋》,教了《将相如》,可让学生把古文改为现代文,可让学生对它扩写、读写或缩写等。教师为培养激励学生写作兴趣,可对教材中任一内容,抓住一点一面由学生写心得、写感悟,写自己所想写的东西。
4.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中学生刚步如入青春期,好奇心强,易动情,抓住这一优势,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人和事、物和象写出来,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闪现的灵感,提升事情蕴涵的意境,将肺腑之言诉诸于文字。
5.用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安排一定形式来训练,比如课上三分钟演讲、课后体会交流、故事会、辩论会、新闻播报、采风汇报,甚至小笑话竞赛等活动。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技能,而且还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二、抓好各环节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1.通过加强反应能力的训练,提高写作速度和写作技能。
速听,可通过教学生做课堂笔记、会议记录、广播记录等途径,培养学生听话能迅速抓住重点、理清脉络、听出弦外之音等能力。速说,可通过即兴演讲、即席发言、讨论争辩等方式,增强学生说话流利、明晰、通畅的能力。速读,即让学生掌握浏览、跳读、默读等方法,迅速捕捉所需信息,进行摘录、分析和归纳。速写,即让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写出文章。
2.通过求异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这里说的灵活性指的是教育学生不能只满足于书本上或生活中现有的知识经验,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掌握新方法,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开放的作文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开放式作文训练就是将作文与学生的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口语表达、多学科融合、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材料空间,又能培养学生多个角度、多种表现形式的发散思维能力。自主式作文训练,即由学生自主选取素材和自主选定文体,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散文等常规文体,又可别出心裁,创造新体。总之,学生有自由的空间,有自主的选择,再加上饱满的激情,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
4.因材施教,展示个性。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高有低,用同一方法指导学生,势必束缚好学生的思路,对好的学生要鼓励其写出自己的个性。
5.交流互评,美文共享。
认真组织好学生作文的评价活动,可先自评,然后互评,指出优缺点。同学可以向作者和评定者提出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作者可以向同学谈自己的写作意图,这样不仅能促进相互提高,还能挖掘潜能。
总之,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作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也不是孤立的,各环节要相互融合,结合实际,只要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写作兴趣与激情,不断掌握完善基本的写作技巧,他们一定能写出富有个性的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