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私霸道”“捣蛋闹事”“恃强凌弱”“为非作歹”,用这些词语来形容身边的“坏孩子”,往往是大人们穷其词汇给孩子贴上的标签。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孩子的确习惯欠佳。但是,如果真要问责的话,不能找孩子,而要剖析他的生长环境,最终将要为此负责的,极有可能是孩子的监护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下来都纯洁得如同天空降下的一滴雨露,是成人世界给他染上了不同颜色。
孩子向善还是向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渴望认同,渴望关爱,渴望友谊。只是当他陷入破窗效应,无法自拔时,便只能破罐子破摔了。想通了这一点,反而觉得那些无法自制的孩子多少有些可怜。
“言传身教”一直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可如果言传的是恶语,身教的是粗鲁,孩子接收的信息将贻害他一生。
最近,发生在我女儿身上的一件事给了我很多启示。
从前,身为教师的我总是这样教育女儿和我的学生,别人无意伤害你时,只要不严重,就原谅他。
有一次,女儿的老师告诉我,她抓伤了一个经常对她动手动脚的男孩的脸。
我问女儿:“你知道那个男孩为什么总是对你动手吗?”
“有时候他想拿我的东西,我不想给他;有时候他想拉我,我就把他的手甩开了。”女儿回答道。
“那是不是因为他很喜欢你,想和你交朋友呢?你分得清什么是恶意的伤害,什么是好玩的游戏吗?你可不可以试着和他交朋友,和他一起玩,试着把自己的东西和他一起分享?”
女儿听了我的一番话后,觉得自己做错了。她在微信里向男孩道歉,并说:“我们以后还是朋友吗?”男孩的家长宽容地表示没关系。
从那以后,他们真的成为了要好的朋友,男孩再也没有动过我女儿一次。
其实,那个男孩不爱说话,性格内向,有什么需求只知用手来表达,往往给别人一种错误信号——他想打别人。这是矛盾的根源。如果给这个孩子冠上“坏孩子”的标签,只会让他更加无所适从。他需要爱,需要朋友,也需要学会交往的方法。如果我们不能对症下药,恐怕伤害的不仅是这个孩子。
把“敌人”变成朋友,这是最彻底地战胜。我给“坏孩子”和“敌人”都加引号,其实是想说,没有谁一直是“坏孩子”,没有谁是真正的“敌人”,智者处世,总能化干戈为玉帛。(博客地址:http://piaoerqcw.blog.zhyww.cn/index.html)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孩子的确习惯欠佳。但是,如果真要问责的话,不能找孩子,而要剖析他的生长环境,最终将要为此负责的,极有可能是孩子的监护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下来都纯洁得如同天空降下的一滴雨露,是成人世界给他染上了不同颜色。
孩子向善还是向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渴望认同,渴望关爱,渴望友谊。只是当他陷入破窗效应,无法自拔时,便只能破罐子破摔了。想通了这一点,反而觉得那些无法自制的孩子多少有些可怜。
“言传身教”一直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可如果言传的是恶语,身教的是粗鲁,孩子接收的信息将贻害他一生。
最近,发生在我女儿身上的一件事给了我很多启示。
从前,身为教师的我总是这样教育女儿和我的学生,别人无意伤害你时,只要不严重,就原谅他。
有一次,女儿的老师告诉我,她抓伤了一个经常对她动手动脚的男孩的脸。
我问女儿:“你知道那个男孩为什么总是对你动手吗?”
“有时候他想拿我的东西,我不想给他;有时候他想拉我,我就把他的手甩开了。”女儿回答道。
“那是不是因为他很喜欢你,想和你交朋友呢?你分得清什么是恶意的伤害,什么是好玩的游戏吗?你可不可以试着和他交朋友,和他一起玩,试着把自己的东西和他一起分享?”
女儿听了我的一番话后,觉得自己做错了。她在微信里向男孩道歉,并说:“我们以后还是朋友吗?”男孩的家长宽容地表示没关系。
从那以后,他们真的成为了要好的朋友,男孩再也没有动过我女儿一次。
其实,那个男孩不爱说话,性格内向,有什么需求只知用手来表达,往往给别人一种错误信号——他想打别人。这是矛盾的根源。如果给这个孩子冠上“坏孩子”的标签,只会让他更加无所适从。他需要爱,需要朋友,也需要学会交往的方法。如果我们不能对症下药,恐怕伤害的不仅是这个孩子。
把“敌人”变成朋友,这是最彻底地战胜。我给“坏孩子”和“敌人”都加引号,其实是想说,没有谁一直是“坏孩子”,没有谁是真正的“敌人”,智者处世,总能化干戈为玉帛。(博客地址:http://piaoerqcw.blog.zhyww.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