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资的狂欢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贷极度宽松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大量举债已成脱缰之势,可能的危害不仅仅是高杠杆率
  
  
  哪里有什么金融危机?现在是地方政府融资的狂欢节。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不在充分、彻底地用足这久违幸福时刻的每一分。
  
  最得心应手的工具,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为名的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数量从一地一个到多个,级别由省、市复制到县,行业从城市建设、交通延展到新能源,规模由小至大,正在加速膨胀政府的融资能力。
  
  所谓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迅速包装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承接各路资金的目的,进而将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肥瘠不一的项目。
  
  融资平台的雏形始于1998年的财政刺激,此后在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资金的推动下,重庆摸索出的国有投资模式最为知名。
  
  当下融资平台的优势在于,一是整合资源,盘活资产;二是在融资平台的掩护下,可将借贷资金转化为子公司的项目资本金,以便进一步做债务融资,数倍地放大财务杠杆,满足投资饥渴。
  
  操作者眼中似乎没有危机,对它们来说,惟一有意义的是财政和信贷的放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方面,“4万亿”项目在地方存在着巨大的配套资金缺口;另一方面,这也提供了放手融资的理由和空间。更何况,哪个地方会满足于仅仅为“4万亿”配套而不启动自己的“刺激计划”?
  
  “扩张期来了,地方政府想借机会多办些事情,融资平台的潜力当然要打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
  
  好不容易才形成的禁忌一夜间消失了。自去年11月中央政府提出“4万亿”计划以来,融资纪律正在逐渐融化。
  
  这不可能是地方融资平台的独角戏,另一个关键是各方一拍即合: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券商正在向地方融资平台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弹药”。通道多种多样,能贷款则贷款,不能贷款还有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和债券工具。
  
  无论叫做什么,实质是一样的,化银行资金为资本金,增加地方政府的杠杆率。除了自己,没有人知道综合负债率到底是多少,对于资金流向和偿债能力的疑虑也从未消失。但金融机构们集体选择了相信政府。
  
  融资平台的潜力正被用到极致。
  
  比如,今年以来激增的天量银行贷款(扣除票据)中,有大半投向了基础设施行业,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正是融资的主体。
  
  再比如,一种被称为“银信政”合作的信托产品日益流行,即由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认购投资于政府融资平台股权的信托产品。在刚刚过去的五个月中,这一产品的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而所筹资金多数被用作了项目资本金。
  
  又比如,此前默默无闻的城投债,规模迅速膨胀到605亿元,一批县级城投公司在注入土地资产之后,获得了巨额基建资金。
  
  监管层和识者已有忧虑。
  
  风险之一是:地方窗口公司与财政水乳交融的关系,“现在有些融资平台,只管拿钱,拿到之后如何偿还并不明确,这是一个定时炸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称。
  
  风险之二是:种种加高杠杆率的融资安排,事实上都是建立在中国经济会迅速转好的假设之上的。一旦形势逆转,财政收入下降,土地收益不能实现,很容易引发地方财政风险。
  
  有鉴于此,一些专家提出了“堵不如疏”的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原部长郭励宏就认为,应当规范融资平台的操作,化繁为简,明确融资平台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建立出资人责任制。
  
  瑞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则认为,更重要的是改变当前用银行信贷弥补地方资本金,变财政刺激为信贷刺激的绕制度做法,而其根源在于突破财政3%的赤字率,明确财政刺激的资金来源。
  
  更值得警惕的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体制,正在借金融危机下的财政刺激政策得以扩张。
  
  对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表示,4月宏观数据回暖,企业盈利仍在下滑,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的背离,说明目前的投资效益不佳。“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应当退出投资领域,不能饮鸩止渴。”
  
  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本身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目前关于地方负债尚无准确权威的数据,相关研究也刚刚起步。职是之故,《财经》记者分赴浙江、安徽、陕西等地,了解各地围绕着融资平台的种种操作,以期为读者提供较为直观的认识和思考。
  
  ───编者
  
  
其他文献
2009年4月14日,四川省政府通过了映秀中心镇区的规划方案。映秀镇的重建将凝聚全球建筑界的智慧。    映秀人眼下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可以搬进永久性住房。    重建映秀    “听说要花20个亿呢。”在映秀大道附近的一片板房区,一位当地妇女和同伴议论起映秀镇中心镇区重建的事。    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的幸存者们住进板房。“板房商店”“板房饭店”“板房宾馆”
期刊
在上一轮备受争议的改革之后,监管部门对于农信社的自身定位、组织形式和股权结构,以及不良资产的进一步化解都提出了新方案    《财经》记者 张宇哲    沉寂已久的农信社改革传来新消息。    来自基层农信社的消息称,银监会近期组织起草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选择了东、中、西部15个省份于4月收集回馈意见,拟在下一步征求财政部、央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意见
期刊
《财经》记者 钱亦楠 黄山 李虎军 实习研究员 郑祉昀 发自北京 特约记者 贾泽驰 发自墨西哥城     截至发稿,墨西哥确认七例死亡病例     新型流感    墨西哥的国家代表色一向是绿色,但疫情暴发后,墨西哥更多的是蓝色或白色——口罩的颜色    4月13日,墨西哥瓦哈卡州(Oaxaca)一名39岁的妇女,因流感在首都墨西哥城的医院死亡。事后的实验室检测报告表明,该妇女是首例死于甲型H1N1
期刊
从报纸到保险公司,从金融数学到国债投资,有点石成金之力的美国“股神”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一一评价投资机会,预测经济走势    《华尔街日报》记者 斯科特·帕特森(Scott Patterson)爱丽丝塔尔·巴尔(Alistair Barr)    在5月2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的股东大会上,公司创始人、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
期刊
天亮了。    早晨的太阳辉映着山谷,一个热闹的山间小镇渐次苏醒:板房区餐馆、超市、五金店、美发店、宾馆、网吧、茶馆、酒馆开始营业;街道两边卖菜的、卖豆腐的、卖肉的、卖烧饼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很多人家的屋檐下都挂着红黑的腊肉,一派生活气息。    晚上,映秀镇上会响起震耳欲聋的音乐声。男男女女跳起“锅庄”——那是当地人特有的一种舞蹈。    然而,在这日渐繁荣的背后,地震带给映秀人的悲情,无时无刻
期刊
“发展”一词当今被广泛使用。对多数人而言,其含义包括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变化。也指导致城市化的社会变化过程、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接受、对生活采取新的态度等。它也带有福利含义,即发展会提高人们的收入,改善教育水平、住房条件和健康状况。然而,在众多不同含义中,发展的观点与经济变化的联系最为频繁。对大多数人而言,发展指的就是经济进步。    过去100年里,对经济发展处方的采纳产生了惊人的效果。不论是西方工业
期刊
继续以信贷大扩张的方式疗经济之伤显然并非上策,更多地考虑长期行为,才是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之道    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国人尽可听到一派“经济回暖”之赞。从夏日常在的海南博鳌,到春意盎然的京城,热烈的肯定压倒了冷峻的质疑,“中国率先复苏”的兴奋感浸染着政商学界,仿佛危机已离中国而去。我们对这种乐观情绪断难苟同,深以为“回暖”只是现象不是实质,只可观望不可夸大;尽管信心仍在,我们以为,在当前,
期刊
银行要求偿还政府贷款是一个绝佳时机,可减少政府对它们决策的控制    六个月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型银行和众多中小银行均接受了联邦政府的贷款,以便夯实它们的资本金,好捱过这场金融风暴。    如果没有这些贷款,可能早在去年9月至10月间,一些银行就会受资本市场流动性干涸的影响,关门大吉了。    世易时移。近日,两家实力最强的银行高盛和摩根大通,却宣布它们希望也有实力偿还政府贷款。它们是否应该得到准
期刊
目前的信心回暖,仍然是低利率和各种政府计划下的借贷款冲动的刺激结果,并没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财经》记者 吴莹 徐可 驻华盛顿记者 李增新    复活节(4月12日)前后,美国的金融机构似乎纷纷找到了复活的感觉。    4月初,富国银行(Wells Fargo)发布一季度财报,率先传出佳音,净收益30亿美元超过预期;接下来,高盛、摩根大通喜报迭来,在金融股的带动下,美国股市自3月初以来一路走
期刊
中国经济能否避免二次回落,关键在于政府扩张投资拉动内需之后,市场驱动的内需能否及时衔接。但出口前景依旧黯淡,经济刺激冷热不均,中小企业状况不容乐观    《财经》记者 霍侃 张翃 王晶    4月21日下午,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北岸工业区,金鑫照明灯具有限公司(下称金鑫照明)的厂房内,一派清闲景象。几位穿着浅蓝色工作服的年轻女工在擦玻璃;五金车间里,一些工人围坐在一起聊天。    “萧条啊!”金鑫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