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学习数学结论,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认真备课、讲课、布置作业、考出好成绩,更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下面就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实行师生角色置换,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实行师生角色置换既能使教师站在学生角度去准确教学,实施教学,评估教学,检查教学得与失,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健康地发展,促进他们能力的增强,学会对老师的尊重,对同学的宽容。师生角色置换,教师既要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像学生一样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要把自己放到教师的位置上去督促学生、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教师不能强求学生服从自己,学生也不应盲从教师,要敢于向教师发问,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只有师生进行民主磋商、平等交换看法,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形成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角色置换需要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和交流,需要各自有心理准备。身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实际,精心策划、细心安排,把握角色置换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注意量、度适中;要制订计划,落实措施,加强指导,不能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进行,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要充分利用各种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教学匹配、和谐共振。
二、 因地制宜,设立问题,创设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领略学科知识的真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科知识的原型,寻找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的事例,充分发挥问题的独特诱导力,使学生不自觉地融入问题情境,渐次发展为独立的思考者和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主从事数学学习的意识。
如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从不同方向看”的教学时,可将导入设计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可问: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与题目吗?哪位同学能说出作者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呢?由此,教师引出这首诗中隐含的一些数学知识,告诉学生它教会我们怎样观察物体。通过这样趣味性的问题设计,使学生体会了绚丽多姿而深邃含蓄的数学美。由此看来,课堂教学只有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才能让“问题”走近学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基础和动力。
三、 课堂中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首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灵活多样、相对有效的分组,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刚开始分组时为了方便,我常常把同桌的2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后来感到小组人员太少,合作交流的意识不是很浓,就扩大到前后4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但是,通过多次观察活动开展的效果来看:合作还是比较勉强,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合作不够深入,小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那么如何分组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后来我和任课老师一块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个人的学习能力及心理素质,考虑到小组间最好力量均衡,不要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才有利于公平竞争,便按照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各不相同进行分组,使小组内可以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同时对学生进行团结互助、平等民主的教育,并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选派学习较好、乐于助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其他人分别担任不同角色。为了增强凝聚力,小组建立以后,可通过合作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学任务开始运转:如小组间开展“七巧板”拼图竞赛能充分调动组内同学的积极性,增强小组同学间的凝聚力;如每个小组收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例子,并在全班交流评比,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在合作中才能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再如在学习一些新课程时,先由学生自学,再小组合作解决疑难,最后开展小组间的解题竞赛(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回答)。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明确了个人责任,同时团队精神也得到极大的加强。
四、 发挥数学学科优势,经常开展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设计和组织,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内容可以包括数学游戏、编拟数学试卷、制作数学教具、数学小调查、撰写数学小论文等,对于这些活动的优胜者,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精神、物质鼓励。通过这些活动,给学生创造开阔的空间,促使学生认识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知识的兴趣。
总之,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又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相互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唐山市丰南区柳树0中学)
一、 实行师生角色置换,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实行师生角色置换既能使教师站在学生角度去准确教学,实施教学,评估教学,检查教学得与失,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健康地发展,促进他们能力的增强,学会对老师的尊重,对同学的宽容。师生角色置换,教师既要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像学生一样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要把自己放到教师的位置上去督促学生、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教师不能强求学生服从自己,学生也不应盲从教师,要敢于向教师发问,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只有师生进行民主磋商、平等交换看法,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形成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角色置换需要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和交流,需要各自有心理准备。身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实际,精心策划、细心安排,把握角色置换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注意量、度适中;要制订计划,落实措施,加强指导,不能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进行,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要充分利用各种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教学匹配、和谐共振。
二、 因地制宜,设立问题,创设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领略学科知识的真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科知识的原型,寻找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的事例,充分发挥问题的独特诱导力,使学生不自觉地融入问题情境,渐次发展为独立的思考者和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主从事数学学习的意识。
如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从不同方向看”的教学时,可将导入设计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可问: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与题目吗?哪位同学能说出作者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呢?由此,教师引出这首诗中隐含的一些数学知识,告诉学生它教会我们怎样观察物体。通过这样趣味性的问题设计,使学生体会了绚丽多姿而深邃含蓄的数学美。由此看来,课堂教学只有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才能让“问题”走近学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基础和动力。
三、 课堂中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首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灵活多样、相对有效的分组,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刚开始分组时为了方便,我常常把同桌的2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后来感到小组人员太少,合作交流的意识不是很浓,就扩大到前后4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但是,通过多次观察活动开展的效果来看:合作还是比较勉强,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合作不够深入,小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那么如何分组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后来我和任课老师一块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个人的学习能力及心理素质,考虑到小组间最好力量均衡,不要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才有利于公平竞争,便按照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各不相同进行分组,使小组内可以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同时对学生进行团结互助、平等民主的教育,并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选派学习较好、乐于助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其他人分别担任不同角色。为了增强凝聚力,小组建立以后,可通过合作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学任务开始运转:如小组间开展“七巧板”拼图竞赛能充分调动组内同学的积极性,增强小组同学间的凝聚力;如每个小组收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例子,并在全班交流评比,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在合作中才能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再如在学习一些新课程时,先由学生自学,再小组合作解决疑难,最后开展小组间的解题竞赛(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回答)。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明确了个人责任,同时团队精神也得到极大的加强。
四、 发挥数学学科优势,经常开展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设计和组织,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内容可以包括数学游戏、编拟数学试卷、制作数学教具、数学小调查、撰写数学小论文等,对于这些活动的优胜者,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精神、物质鼓励。通过这些活动,给学生创造开阔的空间,促使学生认识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知识的兴趣。
总之,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又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相互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唐山市丰南区柳树0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