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味道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bestsolut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吃玉米的季节了。记得小时候,睡在被窝里就听到妈妈剥玉米的声音,清脆悦耳,听到声音就仿佛闻到了玉米的清香。玉米是我最爱吃的,看到那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玉米,先要非常陶醉地深深地吸几口那个香味儿,然后才开始大快朵颐一番,那时家里穷,每天早上煮一大锅玉米。土豆还有南瓜之类的,早晨吃剩下的就是我们一天的零食,饿了就啃个玉米棒子,那种日子现在回想起来,从未觉得苦,反倒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因为那时妈妈煮的玉米棒子胜过现在的山珍海味,不是玉米棒子有多好吃,而是喜欢那个氛围,一家人围坐在炕桌边,边吃边聊身边的奇闻逸事,回想起还是那么幸福。不像现在,吃饭时一人一部手机,各看各的,有的人吃完都不知道自己吃的啥,吃得再好没有了亲人共享与陪伴,也就吃不出那种幸福感,山珍海味也犹如嚼蜡,迟钝的味蕾,疲惫的人生……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爱追忆过去?是我们真的老了,还是现在的生活真的缺失了什么?过去,家里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出去有小朋友们陪伴,每天玩到大人们做好饭喊着吃饭才能散场。我那时候就爱躺在被窝里,等妈妈喊我吃饭才起床,“快起来吃饭,太阳都照屁股了……”妈妈每天都是这样喊,其实我早就醒来了,就赖床不起,专等妈妈喊这一嗓子,这时我们才伸着懒腰,慢慢地爬起来,快速地洗漱完就可以享受美食。
  老家的玉米软糯香甜,记得在外漂的那些年,每到吃玉米的季节就想家,因为在外面永远吃不到家乡的这种玉米,于是爸妈就想方设法給我捎,让我时刻都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幸福……如今回到老家,还想像小时候一样和父母长相厮守,躺在被窝里,等妈妈喊我吃饭才起床。
  现在大人小孩每天都沉迷在虚拟的世界,看似过得悠然自得,可心总是空落落的,一点都不踏实,没有过去那种分享的快乐,共享的幸福感,干啥都没有那种成就感,过去你不管干啥都是自己的原创,写一篇文章,作一幅画,或者是木工做一件家具,都是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精雕细琢,创作出来的,因为那时没有你参考的样本,啥东西都要经过大脑思考出来。
  如今我又回到了老家,时常一个人呆坐在父母曾经住过的老屋,好想再听听妈妈剥玉米的声音,好想再闻闻妈妈大锅煮玉米的味道,好想再躺在被窝里,让妈妈喊一声,“起来吃饭了”。可是现在即使你睡上一天也不会有人喊你吃饭,可能听到的是老公喊你“起来做饭”,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多么讽刺的声音啊!人生就是这样,想要得到的往往都是走得最急的,切记要学会珍惜眼前,因为你想要的东西,不会永远在原地等你……
  想起过去,生活是那么云淡风轻,怡然自得,日子简单了,人也轻松了,每干完一件事儿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幸福感。就像一首歌中唱的:“山梁梁那个草绿了,又是一年……”日子就这样在年复一年中悠然地走过,草枯了又绿,而人一旦走了,就是永别……
  父母在时,总以为还能来日方长,可转眼就成天各一方,希望所有人把明天准备要为父母做的事都提前到今天,因为明天将会怎样,我们谁都不能预测,活在当下,珍惜眼前,让我们的人生别留遗憾……
  ——选自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老家门前有个一道场,一道场的外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站在家门口,遥望田野,一树树紫白的繁花就灿烂地开放在你的视野里,这种感觉,就像不小心与一位漂亮姑娘撞了个满怀,一种不期而遇的欣喜,让你心头为之一振。  鲁迅先生在《秋夜》文中,首句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在我的家门口,也有两棵树,一棵是楝树,另一棵还是楝树。这两棵楝树并立在道场的边沿上,就像一对孪生兄弟,
期刊
沉静,应该是江山的底色。我们喜欢用更多的律动方式,如阳光走读的方式,鱼儿畅游的方式,打开轩窗的方式,走近敞篷的方式,是因为想与江山互致生命的成长。  人们常以云的变幻来抒写社会的交响,用流水来呈现时间的流淌,但又有谁真正敢把生命交给它们,交给某种习以为常的物质打理。风云际会,风雨再起;时光流逝,逝者如斯夫。一个兆示社会变局,一个呈现时间有序流动。  人们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它,又用自以为是的
期刊
一  天气预报说连续三天都有大到暴雨,景区闭门谢客,网络群里一片防汛之声。  女儿说,妈,这周我就不回去了吧!大到暴雨,还是不出远门的好。女儿被困在了“远门”之外。反倒把回家说成了出远门。  学校是要照常开学的,高中的课程,风雨无阻。小鹿刚刚去浙江同她的父母团聚,便又匆匆回来。我便带了小鹿,在傍晚的风中去了二姐家。  小鹿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从浙江回来到外婆家,又到我家,又回到她自己家。  不知
期刊
女儿的“情话”  “爸爸,您的白头发越来越多了,去处理一下吧,您看您这么年轻!不用搞得像个老气横秋的长者吧?”  一天早上,刚刚大学暑假归来的女儿仰着脸对我说,一半是调侃的幽默,一半是拥有“小棉袄”般的馨香。她在家的近些时日,生活中的诸多家务有她帮忙料理,我感觉轻松了许多。一直以为自己有一颗童心,似乎并没有感觉到岁月曾精心雕琢过我的脸颊。  “老爸,您这一张脸不知省了多少化妆品费用啊?一年到头都不
期刊
我的故乡四面绕山,漫山遍野的果树郁郁葱葱,尤其是一到夏天,红彤彤的桃子和李子杂交的江南名果——桃形李就会挂满枝头,果农们这时候就会露出满脸的微笑,无论酷暑多么难耐,山路多么陡峭,都激情澎湃,动力满满,挑担的挑担,推车的推车。拖拉机开往山上平坦处,水库边一靠,不到半分钟时间,就会收到果农一篮子李子,半天就可以装满半车或一车。市场销量之火爆可想而知,不仅成了当地农民的一大收入来源,还让外来人员近距离目
期刊
“我们曾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每每听到经典老歌《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思绪总带我回到家乡——苍马山下那个背山面水的小村庄,那情那景恍如昨日,回忆悠长。  立秋时节,雨后初霁,苍马山景区天气渐渐凉爽。驾车自后山的旅游路蜿蜒盘旋,路旁苍翠欲滴,景色宜人。远观,河汊交织,阡陌纵横,将这醉人的秋色分割成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后山的幽静与山前景区的嘈杂对比鲜明。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只有宁静秀丽的山乡和
期刊
“不要憑一个人的外貌去判断TA的品格好坏”,这是大家都放在口头边的一句话,也是非常正确的。然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不自觉地以貌取人的倾向。(如果有变化,那一定是在交往以后)尤其是在第一次见到时,常常都会根据对方的衣着、配饰来判断TA的身份和地位。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什么样的人都有,衣着,往往就是一个人性格、为人、心态、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虽然这看起来有些片面,但事实就是如此。于是,在特定的场合下
期刊
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与妻子已近知命之年。岁月的脚步,总是在你我不经意间,匆匆……  记得一首歌中唱道:刚刚学会懂事就老了。回眸既往,或许时常在父母面前的原因,总感觉自己还是一个长不大的不太成熟的孩子。但是每每看到双方的老人,看到他们茂密的青丝轉为稀疏的白发,看到\饱经沧桑的印迹,看到悄然爬满了双颊的那一道道皱纹,才醍醐灌顶般恍然顿悟,原来父母真的在悄悄变老了。  因为工作变动的原因,我们来到美丽的白
期刊
女儿出生的时候,我的工资很低,396元,两年后涨到了585元。那时候小孩子的玩具也不多。有一次我去镇上赶集的时候,看到了一袋小黄鸭,用网兜装着。鸭妈妈后背上驮着5只小黄鸭,很美好很温暖!  当时我想着是地摊货品,虽然便宜但我还是担心对孩子的身体不好。我用鼻子闻了又闻,还好没有异味儿,鸭子身上的黄色也不掉色。我很纠结,孩子毕竟还小,放下了拿起来,拿起来又放下,反复纠结了好几次,就是拿不定主意。  回
期刊
晚饭后,在家附近的红海河漫步。不知不觉中我的脚步停留在一棵高大的柳树前。  老家的村口,离二道河不远处也有一棵百年老柳树。谁都不知道它高耸入云站在那里多少个春秋。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柳树是那样的雄伟,那样的美丽。就像父亲用威武的身躯捧起婀娜娇媚的母亲,柔嫩如丝的秀发柔柔地披下来,显出万千柔美的姿态。对我来讲,它是故乡的象征,更是对故乡的信念。自然也成了我这些年背井离乡游子的思乡树。无论身在何处,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