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名人书斋名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我国的一些名人,往往喜欢为自己的书斋起个雅号,或寄情、或言志、或自勉、或明愿,从而形成独特的书斋文化。品味这些书斋名,我们既可了解名人的志趣,又会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
  
  明朝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完后,朗读一遍即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复达七次之多,故将书房取名为“七焚斋”,用以激励自己永远勤学苦读。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房闲谈,然后根据聊天讲的故事加工整理,写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房为“聊斋”。现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觉得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便将自己的书屋取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称自己的书房为“龙虫并雕斋”。他解释说:“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大的著作,雕虫指一般的小文章。龙虫并雕,两样都干。”他一生中既写过洋洋数十万的“雕龙著作”,也写过不少短而精的“雕虫小文”。文人骚客的书房称“斋”的还有不少:作家姚雪垠的书房取名“无止境斋”,意即学无止境;孙犁曾为书房取名“耕斋”,当是笔耕不辍之意;袁鹰的书房叫“未了斋”,是提醒自己还有许多事情没做……名人们以“斋”命名,也许是“斋”字高雅、空灵,也许是它同佛、道有一定的联系吧。
  由于书斋的取名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主人的性情与志趣,它们往往或缘于某事,或由于某因,或感于某境,因此,把书斋称为室、堂、居、庵、屋等的也不少。“陋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下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拙绘自己书斋的简陋,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表明自己要安于清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雅志趣和“穷且益坚”的守节愿望。南宋爱国词人陆游的书房取“师旷老而学优秉烛夜行”之语意命名为“老学庵”,表示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阅微草堂”是清朝人学者纪晓岚的书斋名,它的含义十分有趣,“阅微”含“见微知著”之意,“草堂”则表达对诗圣杜甫的崇敬之心。他在书斋内潜心阅史,披沥数载,察其细微,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绿林书屋”是鲁迅的书斋名,鲁迅在黑暗的时代为中过革命奔走呐喊,一些反动文人就诬蔑他是“学匪”,他就将书屋取名“绿林”,以示嘲讽。作家浩然的书房取名为“泥土巢”,表明他把乡土风格作为自己追求的艺术境界。著名语言学家杨树达的书房名叫:“积微居”。他常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其他文献
在保健品消费人群中,老年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了所谓的“保健迷”。  相信很多老年朋友遇到过这种情况:只要经营者把保健品的宣传做的非常好,自己就想买,但时常会受到家人的阻劝。家人只是不希望老年人盲目地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这时老年人或许就会反驳说,我们年纪这么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难道买些保健品就不可以吗,难道你们就不想让我们更健康、更长寿吗?  其实老年朋友的这些话很多地方都是错误的。  首先,
期刊
著名作家魏明伦曾说:“在鼎盛与消亡之间还有很宽阔的弹性地带,民间传统艺术如能努力保持其精髓,而不被无情的经济大潮淘汰,并将这种大潮当成洗礼,相当一部分民间艺术会大放光彩。”    蒲章俊的家,在洪山镇蒲家庄一处普通的农家院落里。因为狭小的天井挡住了外界的光线,不大的客厅里显得有些昏暗。蒲章俊是蒲松龄十一代世孙,2月28日,北京,国家文化部正式授予他为“聊斋俚曲传承人”。  几年前,蒲章俊从蒲松龄纪
期刊
老爸独居多年,我见他生活孤寂,便说服他,欲给他找个“伴儿”。  我找到小区的王婶。王婶自从老伴去世后就在小区里开了家小卖铺,平时接触人比较多,消息很灵通的,同时也是小区里有名的“热心肠”——谁家有个大事小事的,准少不了王婶的影子,老爸下楼不便,王婶还经常上门给送油盐酱醋呢。我说明来意,王婶一怔,随即笑了:“好事啊,你爸一个人生活四年了,挺孤单的,是该有个伴啦!”于是,王婶就如数家珍地向我逐一介绍起
期刊
身在缥缈群山,一路都在追踪野茶。可世间许多事,偏偏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茶也一样。正当笔者遍寻野茶未果,患得患失之际,眼前突然一亮:水月溪畔,几株高约两米的茶树迎风摇曳。  大喜过望,情不自禁,围着茶树雀跃起来。一边举起相机拍摄,一边观察茶树的形态特征。推测这是一株有年头的“土茶”,根茎较一般茶树粗大,叶色黛绿,叶片肥厚。莫非是古时小青茶的后代?忍不住轻撷几片初展芽叶,细细咀嚼,
期刊
灰红色的天空随着时间的后移逐渐向城市沉了下来,暖风和煦地拂着,还有一些没有凋谢的桂花仍在绽放,它们的气味在夜晚显得特别地香甜。  到达河内的那个下午,阳光很烈,早上我们还穿着薄的毛衣在南宁市散步,可下午当我们背着行囊在河内老街寻找旅馆的时候却恨不得洗个冷水澡,只是这个念头刚一闪过,天空马上就阴沉了下来,湿润的空气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包裹住全身,黏乎乎,动弹不得,湿闷得让人不想再多说一句话。  河内
期刊
我是个爱读书写字的人。年轻时就梦想能拥有一间面积不大,可供我读书写字的书房。当过了而立之年,我依然坐着小板凳趴在木椅上看书写字。我戏称那木椅是我的“书椅”。在书椅上写作的日子何尝不想有个书桌呢。那时,老百姓住房紧张,我结婚的小屋除了床,摆上衣柜、碗橱、两把木椅就占满了,能拥有张书桌就是奢望。我趴在书椅上读书写字,许多文章被市报刊杂志发表,还整理了几册读电大的笔记,写出无数个工作计划和总结,它为我的
期刊
我已年近古稀,但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背不驼,精神矍铄,容光焕发。退休十年来,从未感到过失落和寂寞。这都得益于我广泛的爱好。    爱好书画    从小我就与书画结缘,一直与笔墨相伴。并在退休前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的学习,经过名师的指点,真草隶篆,渐进门径梅兰竹菊,略通一二。闲来兴致浓时,便涂鸦几张,几束兰、几朵菊或赠友,或自赏。虽水平有限,但自得其乐。    爱好养花种菜    花是“懒汉”
期刊
女人难做    小白自卫生勤务中心受训完毕后,调到军医署,尔后分配到南部某军医院担任营养员,他几乎整天都在厨房里。  有一天他对来实习的护士同学感叹道:“别人当兵是学做男人,我来当兵却是学做女人。”  护士同学回答道:“你才当一年多的女人,我要当一辈子的女人!”    耳朵受罪    洒友甲问酒友乙:“你喝了几十年的酒了,你认为,酒喝多了对身体的哪个器官刺激最厉害?”“当然是耳朵了”。酒友乙答道。
期刊
浏览新闻、收发邮件、下棋聊天、网上炒股、上网学习、补充新知、听流行音乐、玩游戏成为许多健康老人触网的重要原因。时尚的网络生活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青睐和仿效。最近一项调查显示,90%的老年人知道网络,70%的表示想上网。电脑和网络也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获取新鲜信息、保持年轻心态、加强沟通从而丰富生活的新工具。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老年人慢慢学会了年轻人“赶时髦”的做法,老年“网迷”也逐渐成为“时尚
期刊
在我国,惟有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是连任一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们称她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也称她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  申纪兰第一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是在1954年,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时交通不便,申纪兰就骑着毛驴走出西沟村,接着转坐客车火车,经历了整整4天的路程,总算按时到北京参加了大会。  在中南海,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