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海上急诊病人的救护方法和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150例海上急诊救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救助方法和措施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所有急诊病人经过系统性的救治之后,有134例患者成功救治并转至路上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而16例由于病情比较严重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实施有效的海上急诊救治不仅可以及时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而且还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海上灾难的救护水平,丰富医疗人员的救护经验。
【关键词】海上;急诊病人;救护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92-02
随着我国航海事业和海洋科学的快速发展,各类海上事故的发生率也呈现了急剧增加的趋势,因此提高和完善海上急诊病人的救护工作至关重要。经过统计发现,我国每年大约有很多人由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死于海上灾难,因此加大海上救援极为重要。其不仅可以避免灾难的进一步扩大化,而且还能提高我国海上作业的发展水平。
1.临床资料與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接收的150例海上急诊救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15-60岁,平均为35.5岁。四肢骨折患者85例、胸腹损伤12例、颅脑损伤11例、气体中毒24例、食物中毒9例、心血管疾病5例、酒精中毒4例。
1.2急救措施
1.2.1伤情评估
急救人员在达到现场之后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伤情评估,主要采用物理诊断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查看患者呼吸状况,了解有无通气不良现象;(2)触摸患者的颈动脉及桡动脉,了解和掌握脉搏的节律和频率;(3)查看患者的口唇有无苍白或发绀,胸部运动是否对称,呼吸有无急促现象,以及两眼瞳孔有否变化;(4)及时询问病史情况,并对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评估;(5)检查患者的心率、血压情况,用以推断休克程度。通过以上系统性的检查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划分为四类:Ⅰ类轻度:患者的意识清醒,血压心率稳定,呼吸平稳,对各项检测的配合度比较高;Ⅱ类中度患者:血压不稳定,心率在100-120次/min,对检查存在反应但是不够灵敏;Ⅲ类重度:意识障碍比较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对检查无反应,已经处于休克状态;Ⅳ类死亡: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无。
1.2.2基本生命支持
经过病情评估之后,应该采取措施立即对危重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对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要进行心肺复苏手术,本次研究中有14例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手术。其余还有45例外伤患者进行了止血、包扎或逢合处理,3例气管阻塞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治疗,56例骨折患者进行了简单的止痛、固定治疗,15例硫化氢中毒患者立即移至甲板上让其充分的接触新鲜空气。对于存在严重休克、复合伤的患者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有效的固定好输液部位,避免由于路途不稳而影响救治时机。尤其是夜间,光线较暗也会对患者的救治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最好提前制定好相关救治策略。除此之外,对海水淹溺患者要立即采取吸氧,干燥保暖,纠正低氧血症;减压病患者要对其进行生理盐水扩容,低分子右旋糖酐,饮高度白酒75-150g以及应用激素等。
1.2.3抢救生命
对于缺氧、昏迷的患者要采取措施解决呼吸道的梗阻问题,从而确保氧气的顺利吸入,使缺氧症状得以有效的纠正。对于脱水、大出血及休克患者,应该为其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所需血容量,以维持血压的稳定,在无血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血浆代用品,以有效的提高心血输出量。
1.2.4转运病人
患者经过现场急救并等病情稳定之后,要尽早将病人运往附近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由于海上的颠簸和航行的缓慢,要求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最好做到轻柔敏捷,以避免损伤患者的血管神经,造成再出血、脊髓离断伤、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不影响观察和加重病情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使用镇痛剂。即将到达医院之前要与医院进行电话联系,简单的将患者病情告知医院,以便医院及时做好救治措施,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
2.结果
所有急诊病人经过系统的救治之后,有134例患者成功救治并转至路上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而16例由于病情比较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海上灾害属于不可预见事件,而且海上作业远离陆地,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不可能将患者及时送往医院,所以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救护,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海上急诊病人的救治不仅能够为患者的救治赢取时间,而且还能降低急诊的死亡率。由于海上急诊救治具有救治环境条件差、医务人员少、医疗设备简陋等缺陷,所以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就存在较大的困难。这时就需要为海上作业配备专业的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新方法、新技术的引进,以提高海上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海上急救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较严重,所以需要医护人员对其病情进行有效的评估,提供患者基本的生命支持,妥善处理好患者的病变部位,及时进行转运,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参考文献:
[1]李舒玲,李蕊.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急诊救护方法及流程[J].全科护理,2013,5(26):152-153.
[2]黄洁蓉.86例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急诊救护[J].全科护理,2012,7(25):18-19.
[3]王红,郭雪青,华莎. ICU信息管理系统在危重症病人救护中的应用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14,12(4):85-86.
【关键词】海上;急诊病人;救护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92-02
随着我国航海事业和海洋科学的快速发展,各类海上事故的发生率也呈现了急剧增加的趋势,因此提高和完善海上急诊病人的救护工作至关重要。经过统计发现,我国每年大约有很多人由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死于海上灾难,因此加大海上救援极为重要。其不仅可以避免灾难的进一步扩大化,而且还能提高我国海上作业的发展水平。
1.临床资料與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接收的150例海上急诊救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15-60岁,平均为35.5岁。四肢骨折患者85例、胸腹损伤12例、颅脑损伤11例、气体中毒24例、食物中毒9例、心血管疾病5例、酒精中毒4例。
1.2急救措施
1.2.1伤情评估
急救人员在达到现场之后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伤情评估,主要采用物理诊断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查看患者呼吸状况,了解有无通气不良现象;(2)触摸患者的颈动脉及桡动脉,了解和掌握脉搏的节律和频率;(3)查看患者的口唇有无苍白或发绀,胸部运动是否对称,呼吸有无急促现象,以及两眼瞳孔有否变化;(4)及时询问病史情况,并对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评估;(5)检查患者的心率、血压情况,用以推断休克程度。通过以上系统性的检查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划分为四类:Ⅰ类轻度:患者的意识清醒,血压心率稳定,呼吸平稳,对各项检测的配合度比较高;Ⅱ类中度患者:血压不稳定,心率在100-120次/min,对检查存在反应但是不够灵敏;Ⅲ类重度:意识障碍比较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对检查无反应,已经处于休克状态;Ⅳ类死亡: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无。
1.2.2基本生命支持
经过病情评估之后,应该采取措施立即对危重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对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要进行心肺复苏手术,本次研究中有14例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手术。其余还有45例外伤患者进行了止血、包扎或逢合处理,3例气管阻塞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治疗,56例骨折患者进行了简单的止痛、固定治疗,15例硫化氢中毒患者立即移至甲板上让其充分的接触新鲜空气。对于存在严重休克、复合伤的患者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有效的固定好输液部位,避免由于路途不稳而影响救治时机。尤其是夜间,光线较暗也会对患者的救治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最好提前制定好相关救治策略。除此之外,对海水淹溺患者要立即采取吸氧,干燥保暖,纠正低氧血症;减压病患者要对其进行生理盐水扩容,低分子右旋糖酐,饮高度白酒75-150g以及应用激素等。
1.2.3抢救生命
对于缺氧、昏迷的患者要采取措施解决呼吸道的梗阻问题,从而确保氧气的顺利吸入,使缺氧症状得以有效的纠正。对于脱水、大出血及休克患者,应该为其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所需血容量,以维持血压的稳定,在无血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血浆代用品,以有效的提高心血输出量。
1.2.4转运病人
患者经过现场急救并等病情稳定之后,要尽早将病人运往附近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由于海上的颠簸和航行的缓慢,要求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最好做到轻柔敏捷,以避免损伤患者的血管神经,造成再出血、脊髓离断伤、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不影响观察和加重病情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使用镇痛剂。即将到达医院之前要与医院进行电话联系,简单的将患者病情告知医院,以便医院及时做好救治措施,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
2.结果
所有急诊病人经过系统的救治之后,有134例患者成功救治并转至路上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而16例由于病情比较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海上灾害属于不可预见事件,而且海上作业远离陆地,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不可能将患者及时送往医院,所以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救护,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海上急诊病人的救治不仅能够为患者的救治赢取时间,而且还能降低急诊的死亡率。由于海上急诊救治具有救治环境条件差、医务人员少、医疗设备简陋等缺陷,所以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就存在较大的困难。这时就需要为海上作业配备专业的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新方法、新技术的引进,以提高海上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海上急救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较严重,所以需要医护人员对其病情进行有效的评估,提供患者基本的生命支持,妥善处理好患者的病变部位,及时进行转运,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参考文献:
[1]李舒玲,李蕊.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急诊救护方法及流程[J].全科护理,2013,5(26):152-153.
[2]黄洁蓉.86例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急诊救护[J].全科护理,2012,7(25):18-19.
[3]王红,郭雪青,华莎. ICU信息管理系统在危重症病人救护中的应用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14,12(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