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课堂行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状态,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多变,对师生互动的要求更高,对课堂内容的呈现也需要多角度。而高校学生工作者在面对这些变化时,应避免认识上、管理上、态度上的误区。通过建立师生互动平台、推动管理思维转变及促进长效机制建立等方式把握学生课堂行为,为建设和谐课堂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行为;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16-02
高校学生工作是了解大学生心理、走进大学生生活、帮助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亦从原来的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大学生课堂行为也日趋多元化,特别是课堂行为中出现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1],为当代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一、当代大学生课堂行为情况概述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是指大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影响自身或他人课堂利用率和在校获得利益的行为,如大学生课堂看课外书、睡觉、厌学、逃学等。从整体上来说,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的课堂行为也趋于多样化。笔者针对黑龙江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2份,有效问卷为276份。就问卷中所显示的数据来看,大学生课堂行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问题。
首先,课堂由原来的单向维度变为如今的多元维度,从教师的“宣讲”走向师生互动,并带来更为开放的课堂评价体系。这直接使学生的课堂行为与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紧密相关。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近70%的学生对教师上课沉闷、语速过快或过慢、授课内容照本宣科、在课上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以及提问时只提问学生干部等行为表现出了反感,其中30%的学生表示“非常反感”。这足可见这一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影响。换而言之,学生来不来上课,课堂表现如何,与教师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课堂纪律是师生协作、保持课堂的良好秩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双赢’历程。”[2]因此,掌握学生课堂行为,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也就等于掌握了该门课程的授课方式。
其次,课堂从原来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学生可以更方便地在课堂之外获取知识,课堂的吸引力不再像从前一样。在调查问卷中,对于“在课堂上学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这一情况,表示“从未如此”的是63人,占22.8%;表示“很少如此”的有71人,占25.7%;表示“有时如此”的是85人,占30.8%;表示“时常如此”的为36人,占13.1%;表示“总是如此”的是21人,占7.6%。从表示有此情况存在到总是如此的学生比例已经达到了51.5%。可见,学生对课堂的要求是多元的,如果课堂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课堂行为必然会出现与预期不符的情况,而往往这方面的因素被我们忽略很多。
第三,外界事物尤其是电子产品对课堂的影响更大,学生很容易将注意力借由此类事物而转向课堂之外,这无疑对我们的课堂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早在20世纪80年代,课外书报、磁带随身听进课堂等问题就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此后,CD机、MP3以及电子词典和掌上游戏机也紧随其后,在课堂上发挥了负面作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足不出户就与课堂之外进行互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互动”本身对于学生与课堂的紧密契合又造成了二次破坏,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通信工具与课外互动越多,课堂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显然,这对当代高校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在本次调查中,其他影响课堂行为的因素也愈发凸显,如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恋爱心理以及学生的作息状况等,均会对其课堂行为产生影响,故而,可以说对课堂行为进行管理,已经成了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问”。课堂管理的成功与否,既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材、成人,也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
二、当代高校课堂行为管理的误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毫无疑问,课堂行为的复杂多变为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增加了学生工作的难度与挑战。然而,时至今日,在部分高校中仍存在一定的课堂管理误区。
第一是管理理念有偏颇。有的高校学生工作者认为,学生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制服”,而不是让学生“信服”。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学生只要是出现课堂行为方面的问题,很自然地就被认为是因为基础教育没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或是该生个人自由散漫天性使然。学生工作者既然立足于这样的心态,就不可能从学生本身的视角考虑问题。而真实情况是学生如果出现不良的课堂行为,可能存在的是偶尔的一次过失,或者是对家人或学校的一种攻击和反叛、抑或者是内心压抑得释放。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师生之间不能换位思考,自然也就不能对症下药,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和误解必然增加,导致课堂行为出现问题的概率变大。
第二是管理方式过于简单。许多学生工作者没有树立现代的师生关系理念,总是将自己摆在“管教者”的位置上,工作不细、不入心、不人本。这种“管、卡、压”的作风往往导致这部分学生工作者用因循守旧的甚至激化矛盾的手法处理问题。如课堂突击点名,或者将课堂出席情况与学生评奖评优、毕业就业等问题“挂钩”。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激化矛盾,严重时甚至会爆发师生冲突。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对于“是否曾与老师对抗,发生正面的、直接的冲突”这一问题,回答“个别有过”的有75人,占27.2%;回答“较常发生”的是10人,占3.6%;回答“经常发生”的是4人,占1.4%;回答“总是”的有6人,占2.2%。在普遍的认知里,学生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是不被理解和认可的,然而在此次调查中从“个别发生”到“总是发生”的总比例居然高达34.4%。虽然学生对程度的判断或许因人而异,但如此高的比例足可见这种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 第三是管理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当代大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基本是二元的,即教师评价与学工评价。而管理模式也往往是“学工占大头”,辅导员、团委的“假条”在课堂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部分学生工作者不能摆正公平心态,往往对自己麾下的“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大开绿灯,即便违反课堂行为管理规范也“既往不咎”,有的学生工作者甚至给逃课的学生干部“补假条”,但却对普通同学横眉冷对“不讲情面”,这显然会在学生群体中引起负面的看法,树立负面的榜样,也必然导致学生课堂行为更加难于管理。
由此可见,课堂行为管理,看似事小,实则事大,做好课堂行为管理,对学生工作者而言不仅是挑战,而且是锻炼。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唯有如此才可以做好课堂行为管理,建设和谐课堂。
三、当代高校课堂行为管理的策略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得出结论:要进行课堂管理,高校学生工作者就必须转变思维方式,转变立场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管理技巧与管理策略,从细节入手,掌握全局,让课堂行为管理达成质的飞跃。
首先,应做好学生工作者与任课教师的互动。长久以来,关于课堂教学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一直存在两个认识误区,其一是认为“教学归教学、行政归行政,课堂上的事情老师管,课下的事情辅导员管”,因此,二者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其二是认为“课堂行为管理是学生工作者单方面的事情”,甚至是“学生做得不好,就找辅导员”。这两种做法无疑均是不可取的。诚然,大学中存在课堂教学和行政管理两个系统,但两个系统的宗旨都是将学生培养成才,而在这一过程中,双方的互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学生工作者应主动与一线教师进行沟通,了解课堂情况,听取教师意见,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的放矢地解决课堂行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学生工作者还应当积极与一线教师进行全面配合,共同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做到多面配合,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各自为政”的尴尬。
其次,学生工作者应转换思维,从“管教者”向“引路人”的立场转变。当下校园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学生工作者如果再坚持以往的“管教者”思维模式,显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为此,学生工作者应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交流,了解学生的诉求,并入手“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把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而不是出了问题之后再被动地“亡羊补牢”。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应当慎用奖惩措施,特别是不要轻易将课堂行为与学生的评奖评优、毕业就业等问题挂钩,以免激起学生逆反心理。反之,应当从“引路人”的立场出发,将学生“引”回课堂而不是“赶”进课堂,这样方可有更好的效果。而且,作为学生工作的引领者,应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认识到专业课的作用,尤其是与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及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认识学习过程中过硬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把握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建立课堂行为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与学生加强定期的沟通和联络,另一方面也应发挥班干部、团干部制度的优势,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做好预警工作,从而做到“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3]。当然,在建立完善这一制度的同时应掌握分寸,不偏听偏信,并经常进行实地调查,消除学生疑虑。同样,也可以通过推动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得到辅导与帮助,增强其对课堂知识的兴趣,这也是引导学生注重课堂行为,重视自身言行的有效途径之一。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防微杜渐,把握细枝末节,把握课堂方向,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更是建设和谐课堂、文化校园的题中应有之义。转型之期,多头并举;攻坚克难,势在必行,而唯有在这类工作的前提之下,学生方能端正自我,走入课堂,并真正成材、成人。从这一点来说,高校学生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90.
[2]陈根.高校大班教学课堂纪律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28.
[3]李俊.课堂常见问题行为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1):69-70.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行为;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16-02
高校学生工作是了解大学生心理、走进大学生生活、帮助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亦从原来的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大学生课堂行为也日趋多元化,特别是课堂行为中出现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1],为当代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一、当代大学生课堂行为情况概述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是指大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影响自身或他人课堂利用率和在校获得利益的行为,如大学生课堂看课外书、睡觉、厌学、逃学等。从整体上来说,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的课堂行为也趋于多样化。笔者针对黑龙江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2份,有效问卷为276份。就问卷中所显示的数据来看,大学生课堂行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问题。
首先,课堂由原来的单向维度变为如今的多元维度,从教师的“宣讲”走向师生互动,并带来更为开放的课堂评价体系。这直接使学生的课堂行为与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紧密相关。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近70%的学生对教师上课沉闷、语速过快或过慢、授课内容照本宣科、在课上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以及提问时只提问学生干部等行为表现出了反感,其中30%的学生表示“非常反感”。这足可见这一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影响。换而言之,学生来不来上课,课堂表现如何,与教师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课堂纪律是师生协作、保持课堂的良好秩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双赢’历程。”[2]因此,掌握学生课堂行为,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也就等于掌握了该门课程的授课方式。
其次,课堂从原来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学生可以更方便地在课堂之外获取知识,课堂的吸引力不再像从前一样。在调查问卷中,对于“在课堂上学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这一情况,表示“从未如此”的是63人,占22.8%;表示“很少如此”的有71人,占25.7%;表示“有时如此”的是85人,占30.8%;表示“时常如此”的为36人,占13.1%;表示“总是如此”的是21人,占7.6%。从表示有此情况存在到总是如此的学生比例已经达到了51.5%。可见,学生对课堂的要求是多元的,如果课堂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课堂行为必然会出现与预期不符的情况,而往往这方面的因素被我们忽略很多。
第三,外界事物尤其是电子产品对课堂的影响更大,学生很容易将注意力借由此类事物而转向课堂之外,这无疑对我们的课堂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早在20世纪80年代,课外书报、磁带随身听进课堂等问题就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此后,CD机、MP3以及电子词典和掌上游戏机也紧随其后,在课堂上发挥了负面作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足不出户就与课堂之外进行互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互动”本身对于学生与课堂的紧密契合又造成了二次破坏,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通信工具与课外互动越多,课堂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显然,这对当代高校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在本次调查中,其他影响课堂行为的因素也愈发凸显,如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恋爱心理以及学生的作息状况等,均会对其课堂行为产生影响,故而,可以说对课堂行为进行管理,已经成了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问”。课堂管理的成功与否,既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材、成人,也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
二、当代高校课堂行为管理的误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毫无疑问,课堂行为的复杂多变为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增加了学生工作的难度与挑战。然而,时至今日,在部分高校中仍存在一定的课堂管理误区。
第一是管理理念有偏颇。有的高校学生工作者认为,学生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制服”,而不是让学生“信服”。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学生只要是出现课堂行为方面的问题,很自然地就被认为是因为基础教育没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或是该生个人自由散漫天性使然。学生工作者既然立足于这样的心态,就不可能从学生本身的视角考虑问题。而真实情况是学生如果出现不良的课堂行为,可能存在的是偶尔的一次过失,或者是对家人或学校的一种攻击和反叛、抑或者是内心压抑得释放。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师生之间不能换位思考,自然也就不能对症下药,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和误解必然增加,导致课堂行为出现问题的概率变大。
第二是管理方式过于简单。许多学生工作者没有树立现代的师生关系理念,总是将自己摆在“管教者”的位置上,工作不细、不入心、不人本。这种“管、卡、压”的作风往往导致这部分学生工作者用因循守旧的甚至激化矛盾的手法处理问题。如课堂突击点名,或者将课堂出席情况与学生评奖评优、毕业就业等问题“挂钩”。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激化矛盾,严重时甚至会爆发师生冲突。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对于“是否曾与老师对抗,发生正面的、直接的冲突”这一问题,回答“个别有过”的有75人,占27.2%;回答“较常发生”的是10人,占3.6%;回答“经常发生”的是4人,占1.4%;回答“总是”的有6人,占2.2%。在普遍的认知里,学生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是不被理解和认可的,然而在此次调查中从“个别发生”到“总是发生”的总比例居然高达34.4%。虽然学生对程度的判断或许因人而异,但如此高的比例足可见这种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 第三是管理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当代大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基本是二元的,即教师评价与学工评价。而管理模式也往往是“学工占大头”,辅导员、团委的“假条”在课堂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部分学生工作者不能摆正公平心态,往往对自己麾下的“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大开绿灯,即便违反课堂行为管理规范也“既往不咎”,有的学生工作者甚至给逃课的学生干部“补假条”,但却对普通同学横眉冷对“不讲情面”,这显然会在学生群体中引起负面的看法,树立负面的榜样,也必然导致学生课堂行为更加难于管理。
由此可见,课堂行为管理,看似事小,实则事大,做好课堂行为管理,对学生工作者而言不仅是挑战,而且是锻炼。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唯有如此才可以做好课堂行为管理,建设和谐课堂。
三、当代高校课堂行为管理的策略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得出结论:要进行课堂管理,高校学生工作者就必须转变思维方式,转变立场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管理技巧与管理策略,从细节入手,掌握全局,让课堂行为管理达成质的飞跃。
首先,应做好学生工作者与任课教师的互动。长久以来,关于课堂教学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一直存在两个认识误区,其一是认为“教学归教学、行政归行政,课堂上的事情老师管,课下的事情辅导员管”,因此,二者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其二是认为“课堂行为管理是学生工作者单方面的事情”,甚至是“学生做得不好,就找辅导员”。这两种做法无疑均是不可取的。诚然,大学中存在课堂教学和行政管理两个系统,但两个系统的宗旨都是将学生培养成才,而在这一过程中,双方的互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学生工作者应主动与一线教师进行沟通,了解课堂情况,听取教师意见,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的放矢地解决课堂行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学生工作者还应当积极与一线教师进行全面配合,共同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做到多面配合,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各自为政”的尴尬。
其次,学生工作者应转换思维,从“管教者”向“引路人”的立场转变。当下校园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学生工作者如果再坚持以往的“管教者”思维模式,显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为此,学生工作者应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交流,了解学生的诉求,并入手“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把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而不是出了问题之后再被动地“亡羊补牢”。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应当慎用奖惩措施,特别是不要轻易将课堂行为与学生的评奖评优、毕业就业等问题挂钩,以免激起学生逆反心理。反之,应当从“引路人”的立场出发,将学生“引”回课堂而不是“赶”进课堂,这样方可有更好的效果。而且,作为学生工作的引领者,应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认识到专业课的作用,尤其是与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及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认识学习过程中过硬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把握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建立课堂行为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与学生加强定期的沟通和联络,另一方面也应发挥班干部、团干部制度的优势,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做好预警工作,从而做到“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3]。当然,在建立完善这一制度的同时应掌握分寸,不偏听偏信,并经常进行实地调查,消除学生疑虑。同样,也可以通过推动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得到辅导与帮助,增强其对课堂知识的兴趣,这也是引导学生注重课堂行为,重视自身言行的有效途径之一。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防微杜渐,把握细枝末节,把握课堂方向,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更是建设和谐课堂、文化校园的题中应有之义。转型之期,多头并举;攻坚克难,势在必行,而唯有在这类工作的前提之下,学生方能端正自我,走入课堂,并真正成材、成人。从这一点来说,高校学生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90.
[2]陈根.高校大班教学课堂纪律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28.
[3]李俊.课堂常见问题行为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