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色的,嘴唇又肿又黑;额头上有着深深的皱纹;宽阔的黑眉毛竖起在布满血丝的眼睛上。我告诉你。她叫我想起了……丑恶的德国的鬼一吸血鬼。”这一段描写相信读者都不会陌生,这只“吸血鬼”就是伯莎·梅森——《简·爱》中的第二女主角。在罗彻斯特的眼里,平庸、低下、狭隘、粗俗、陈腐、怪僻、愚蠢、狡猾、恶毒、淫荡成为她的修饰语,疯子、泼妇、荡妇、魔鬼成为她的代名词,甚至在简·爱的眼中,伯莎是吸血鬼,是穿了衣服的野狗。对于伯莎,我们是这样的熟悉,就像熟悉我们的女主人公一样。可是作为与伯莎有着同一血缘的理查·梅森——伯莎的弟弟——也许就不那么为人所知了,甚至在我们阅读完整部作品后被彻底地遗忘。如果人们根本就想不起某个事物的存在,也就无从谈起它的存在价值与作用了。梅森作为名著《简·爱》人物列表中的一员,其存在正是如此被轻易地忽略掉了。理查·梅森的存在是否完全没有作用呢?《简·爱》固然不能没有简·爱和罗彻斯特,但梅森却也是其中的必然因素,一个也不能少。
梅森的出现是突然而又自然的。在成就罗彻斯特和简·爱的爱情中,有人认为伯莎功不可没,是她一次次地帮助着简·爱,从他们相识、相知到相爱最后结婚,伯莎无不参与在其中,忠心耿耿地为他们的爱情服务。殊不知,梅森同样肩负着这一重任。如果说伯莎是功臣的话,那么梅森就是她的信使,伯莎是幕后策划者,而梅森则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和任务执行者。
当简·爱受到来自英格拉姆小姐的威胁时,梅森接到了第一个任务:适时地被姐姐伯莎刺伤,让简·爱和罗彻斯特齐心协力应付这件可怕的事,能与罗彻斯特分享这样一个秘密,无疑使简·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隐秘的关系成了简·爱与英格拉姆小姐争锋的王牌,它使得简·爱和罗彻斯特更加亲密了。在罗彻斯特假扮吉普赛女巫为简·爱算命的谈话中,罗彻斯特就确认了简·爱对他的深情,也确认了简·爱对他的吸引。在送走梅森的第二天,罗彻斯特对简·爱敞开了心扉,诉说自己是“一个从童年起就被放纵惯了的野男孩”,并且“在一个遥远的外国……犯了一个大错”,“希望重新开始生活,希望用一种比较配得上一个不配的灵魂的方式度过余生”。这是罗彻斯特含蓄的爱情表白。实质上是简·爱和罗彻斯特都确认了他们才是心灵相通的最合适的伴侣,像英格拉姆小姐那样的女人一点儿也不适合罗彻斯特。
这样,梅森的第一个任务算是完成了,而为了让简·爱和罗彻斯特既名正言顺又门当户对地结婚,梅森上演了他的第二出戏:破坏婚礼的完成。当牧师即将宣布简·爱和罗彻斯特成婚时,一切都是平静的。虽然他有一个活着的疯妻子,然而障碍好像并不存在:很少有人知道真相。但恰恰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前妻弟却出现在教堂里阻挠了他们的婚礼——虽然罗彻斯特特意把这个知情人打发回西印度群岛去了,料不到的是:从没有给远方的叔叔联系过的简·爱,婚前却给叔叔去了一封信“我要一回家就写封信到马德拉去,告诉我的约翰叔叔说,我就要结婚了,以及和谁结婚。”而叔叔,又恰恰是罗彻斯特前妻弟的生意合伙人,背着妻弟的婚姻被发现而遭到阻挠“这件婚事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存在”婚姻的障碍是疯女人的存在,而残忍地揭开秘密的人是梅森。“从此公主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了。但梅森出现了,作为罗彻斯特的前妻弟出现了,宣布了这件婚姻的不合法性。一出好的戏剧不应该是平淡如水,而是高潮、跌宕,富有情节性的。我们也许会痛恨梅森,这个人是多余的!没有他的出现,简·爱和罗彻斯特就不会经历那么多痛苦“一个差点饿死,一个差点被烧死”。然而,没有了梅森,我们读者能够解开阁楼上疯女人的谜吗?没有了梅森,我们能那么彻底地了解罗彻斯特的过去吗?不能,这些都要归功于梅森。
梅森的出现并不纯粹只是拆散了这桩婚姻,更重要的是,使得简·爱对罗彻斯特有了重新的评估和完整的认识:罗彻斯特的家庭,罗彻斯特的生活、婚姻以及在这一整个过程中他的痛苦和挣扎,所有的一切一切。对简·爱来说,“罗彻斯特先生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他了,因为他已经不再是我想象中的他了。”但并不像罗彻斯特自己所说的“你把我看作一个诡计多端的浪子——一个卑鄙下流的流氓,假装对你怀有无耻的爱情,为的是引诱你落入故意布下的罗网,剥夺你的名誉和自尊。”罗彻斯特暴露了自己的过去,暴露了自己所犯下的过错,看似有损他的形象,其实,并不,简·爱不单只没有指责他,反而“当时当地就原谅了他”,还比以前更爱他了。到这时,罗彻斯特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罗彻斯特。尽管简·爱仍然选择了离开,可是她对罗彻斯特的爱却始终没有改变过,直到他们的最后结合。
由此可见,梅森在简·爱和罗彻斯特的爱情历程中起着多么大的影响作用。梅森在一步一步地执行笔者所赋予的“任务”,不动声色,又于无形中牵引着主人公的每一个细微的行动。推波助澜,也许是最确切的说法。
梅森使简·爱与罗彻斯特的结合由可能变为不可能,又由不可能转为可能,使他们的爱情变得与故事情节同样,曲折而巧合。
理查·梅森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因素,在作品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像梅森这一类人物几乎存在于每一部成功的作品当中,《红与黑》的维里埃尔市长,《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先生等等,他们在各自的立场中散发着独特的、不朽的艺术魅力,每一个都有其不可忽略的存在价值。
梅森的出现是突然而又自然的。在成就罗彻斯特和简·爱的爱情中,有人认为伯莎功不可没,是她一次次地帮助着简·爱,从他们相识、相知到相爱最后结婚,伯莎无不参与在其中,忠心耿耿地为他们的爱情服务。殊不知,梅森同样肩负着这一重任。如果说伯莎是功臣的话,那么梅森就是她的信使,伯莎是幕后策划者,而梅森则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和任务执行者。
当简·爱受到来自英格拉姆小姐的威胁时,梅森接到了第一个任务:适时地被姐姐伯莎刺伤,让简·爱和罗彻斯特齐心协力应付这件可怕的事,能与罗彻斯特分享这样一个秘密,无疑使简·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隐秘的关系成了简·爱与英格拉姆小姐争锋的王牌,它使得简·爱和罗彻斯特更加亲密了。在罗彻斯特假扮吉普赛女巫为简·爱算命的谈话中,罗彻斯特就确认了简·爱对他的深情,也确认了简·爱对他的吸引。在送走梅森的第二天,罗彻斯特对简·爱敞开了心扉,诉说自己是“一个从童年起就被放纵惯了的野男孩”,并且“在一个遥远的外国……犯了一个大错”,“希望重新开始生活,希望用一种比较配得上一个不配的灵魂的方式度过余生”。这是罗彻斯特含蓄的爱情表白。实质上是简·爱和罗彻斯特都确认了他们才是心灵相通的最合适的伴侣,像英格拉姆小姐那样的女人一点儿也不适合罗彻斯特。
这样,梅森的第一个任务算是完成了,而为了让简·爱和罗彻斯特既名正言顺又门当户对地结婚,梅森上演了他的第二出戏:破坏婚礼的完成。当牧师即将宣布简·爱和罗彻斯特成婚时,一切都是平静的。虽然他有一个活着的疯妻子,然而障碍好像并不存在:很少有人知道真相。但恰恰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前妻弟却出现在教堂里阻挠了他们的婚礼——虽然罗彻斯特特意把这个知情人打发回西印度群岛去了,料不到的是:从没有给远方的叔叔联系过的简·爱,婚前却给叔叔去了一封信“我要一回家就写封信到马德拉去,告诉我的约翰叔叔说,我就要结婚了,以及和谁结婚。”而叔叔,又恰恰是罗彻斯特前妻弟的生意合伙人,背着妻弟的婚姻被发现而遭到阻挠“这件婚事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存在”婚姻的障碍是疯女人的存在,而残忍地揭开秘密的人是梅森。“从此公主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了。但梅森出现了,作为罗彻斯特的前妻弟出现了,宣布了这件婚姻的不合法性。一出好的戏剧不应该是平淡如水,而是高潮、跌宕,富有情节性的。我们也许会痛恨梅森,这个人是多余的!没有他的出现,简·爱和罗彻斯特就不会经历那么多痛苦“一个差点饿死,一个差点被烧死”。然而,没有了梅森,我们读者能够解开阁楼上疯女人的谜吗?没有了梅森,我们能那么彻底地了解罗彻斯特的过去吗?不能,这些都要归功于梅森。
梅森的出现并不纯粹只是拆散了这桩婚姻,更重要的是,使得简·爱对罗彻斯特有了重新的评估和完整的认识:罗彻斯特的家庭,罗彻斯特的生活、婚姻以及在这一整个过程中他的痛苦和挣扎,所有的一切一切。对简·爱来说,“罗彻斯特先生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他了,因为他已经不再是我想象中的他了。”但并不像罗彻斯特自己所说的“你把我看作一个诡计多端的浪子——一个卑鄙下流的流氓,假装对你怀有无耻的爱情,为的是引诱你落入故意布下的罗网,剥夺你的名誉和自尊。”罗彻斯特暴露了自己的过去,暴露了自己所犯下的过错,看似有损他的形象,其实,并不,简·爱不单只没有指责他,反而“当时当地就原谅了他”,还比以前更爱他了。到这时,罗彻斯特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罗彻斯特。尽管简·爱仍然选择了离开,可是她对罗彻斯特的爱却始终没有改变过,直到他们的最后结合。
由此可见,梅森在简·爱和罗彻斯特的爱情历程中起着多么大的影响作用。梅森在一步一步地执行笔者所赋予的“任务”,不动声色,又于无形中牵引着主人公的每一个细微的行动。推波助澜,也许是最确切的说法。
梅森使简·爱与罗彻斯特的结合由可能变为不可能,又由不可能转为可能,使他们的爱情变得与故事情节同样,曲折而巧合。
理查·梅森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因素,在作品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像梅森这一类人物几乎存在于每一部成功的作品当中,《红与黑》的维里埃尔市长,《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先生等等,他们在各自的立场中散发着独特的、不朽的艺术魅力,每一个都有其不可忽略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