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初中历史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ma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各校初中毕业班的历史复习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为了提高历史复习成效,各校历史教师均采取了很多办法。在这里,围绕中考,我就教、学双方“如何提高历史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谈一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就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些探讨。
  我认为,一般情况下,老师可能会出现以下相关问题,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就是:
  第一,课堂教学上,教师容易出现“一言堂”、“满堂灌”的问题,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导致被动学习,使理解分析能力难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思想未得到解放,不太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对课改和新课标要求认识不足,有点过于注重自身权威。要避免这一现象,教师就应该自觉限制讲话时间,在课堂师生互动中,要用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给学生完成规定任务,要让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教师决不可以包办学生的事情,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从而在实践中锻炼理解分析能力。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课前准备。
  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太关注中下成绩的学生群体,使教学内容偏难,让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究其原因,这与升学压力有较大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班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数量有限,容易使教师更偏爱优生,从而对中下成绩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造成整体学习风气受到破坏。为此,建议教师更多地注重学生双基,使历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人人升学,个个成功”的学生观,不歧视,不偏爱,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放弃,不抛弃,使每个学生都勤奋努力,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
  第三,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方法过于死板,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大胆创新,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作业和学习评价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更加注重学生主体,重视学生体验,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性的发展,由强迫外化的注入式转变为自醒内化的参与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的热情,改变教学双方的被动局面。
  第四,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指向性不明,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记忆不清、理解分析能力难上台阶。与往年相比,今年考纲仍然重视基础,为此,教师应紧贴考纲,加强双基训练,宏观把握历史线索,对各阶段史实之间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阐释说明清楚;紧扣中考考纲,强化系统学习和专题训练,充分利用《中考历史复习专列》等复习资料,总结中外历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以先学后教的方式,师生共同完成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如:世界近现代史的复习线索,可先由学生归纳总结,然后教师进行引导,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入手,来阐释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危机及自我调整的史实,并通过其基本矛盾来分析预见其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
  其次,学生的问题我们要十分关注。
  常理来看,学生的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1)基础知识记忆不清,知识点含混,整体把握不够;(2)阅读、理解、分析能力较差;(3)学习被动,思想包袱重,学习有压力,不善于提问和总结;(4)学习热情不高,精力不集中,懒惰思想严重。
  为了较有成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
  第一,教师要因材施教,实行分层分组训练。当然,这种分层分组涉及到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即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测试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历史思维等方面,我们要结合起来做出综合分析与评估。可对各班学生分A、B、C三个类别,如下表:
  
  教师可将每层次分成两个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并且实行组长负责制,强化对组长的培训管理,使之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对A类学生,由于可望升入重点高中,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可适当提高训练内容的难度,增强知识网络的纵横联系,搞小组讨论,合作处理相关问题,遇有较难内容可咨询老师以求解决,从而使优生更优;对于B类学生,可进一步加强基础训练,强化知识点的落实,使一部分学生经过努力后进入重点高中学习,一部分能顺利升入普高学习;对于C类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其能有所提高,力争顺利毕业,为进入职高或普高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要注重在分层分组的基础上互帮互助,强调基础知识点人人过关,使绝大部分学生在基础方面少扣分甚至不扣分,从而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
  第二,老师要以课堂为核心,重视学生主体,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质量。教师的阵地在课堂,要在每一环节都注重学生参与,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锻炼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要习惯评讲注重思路的方法,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间接引导。对于选择、材料问答题,教师要在课堂上动员学生参与分析讨论,找到困难所在,有针对地进行解决;在布置练习任务的时候,要坚决把习题量减下来,精讲精练,有的放矢;作业也要在课堂内完成,以避免课外作业抄袭现象,使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客观、准确地反馈。这样既重视了学生主体,增强了实效;又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教师应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重视错题本的作用。为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品质的培养,一定要设置相应的自习时间,教师要教会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各学习小组长也要定期抽查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向教师反映,教师可根据反映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和重定学习计划,力争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促进每位学生有自主安排,力争取得学习成效。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稳定其学习的良好情绪。同时,要求学生自觉养成收集错题的习惯,促使学生明白建立错题本的意义:对含混不清、理解不透的问题,可经过反复思索和探讨,达到巩固知识点、提高答题能力和开拓解题思路的目的。而且老师亦可根据易错点重组试题,从而达到有效复习和整体提高的良好效果。
  第四,教师应充分动员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对于初三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要求家长对学生的记诵任务进行抽查,促使学生打好双基,做到课内外都有学习效果,起到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在进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教师只有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充分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才能使历史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和卓有成效,才能既顺应课改潮流,又提升自我素质,提高历史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其他文献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的动作来自于生活,是通过加工、提炼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它贴近生活,是对生活最直接的反馈。通过舞蹈可以反映社会、生活及自然现象,可以说明问题、抒发感情、讴歌我们美丽的祖国,可以表达舞蹈创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是一种体现人体美的艺术,是提高人们审美兴趣、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舞蹈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非舞蹈专业学生对舞
期刊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渗透于地理教学之中是一个必然趋势。要通过挖掘人文因素,培养学生坚定的科学信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严密、严肃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地理教学 科学素质 人文精神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  1、地理新大纲、新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导向更为明
期刊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型人
期刊
心理学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时机。”教育专家认为课堂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学生犯错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辨析能力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设下“陷阱”,故意让学生出错,再给机会纠错,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提高辨析能力,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提高解题能力甚有帮助。如何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大胆尝
期刊
摘要:快乐诗画寓教于乐教学活动,运用不同内容的活动目标,形成了各种智趣合一的“诗画”游戏,是教育活动中的一项创造性与创新性尝试活动。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边学边画,兴趣升华;体验成功,活动延伸,让幼儿在愉悦中获得新知。  关键词:诗画 兴趣 创新 延伸    快乐“诗画”寓教于乐于教学活动之中,能够使孩子们手脑口一致,边诗边画,其娴熟的技巧、流畅的语言、灵敏的思维,打破了
期刊
化学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思维的结果相对已有的认识成果来说,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这是思维活动中最宝贵的品质。它的独特性是主体对知识经验和思维材料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和抽象概括,以达到人类思维的高级状态;它的结果,不论是概念、理论、假设、方案或是结论,都包含新的因素,它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注重培养学生不受传统习
期刊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项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到评价改革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践的支撑。其中情境教学就是把新课程和新教材应用于物理教学的一个实践上的突破口,它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从情境出发,学会观察、体验,从而进行自主探究,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略作探讨。   一、利用物理实验,再现物理情境   物理
期刊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有助于更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更好地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1、凭借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有图文并茂、内容有趣、体裁多样、语言活泼等特点,老师可以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在教学童话故事《丑
期刊
中国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  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产生美的感悟和创造力,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可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爱国
期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名篇纷呈,争奇斗丽。其中的无数优秀篇章,具有广泛而永恒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至今脍炙人口,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诗词是诗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学的精华。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诗词教学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是当前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走进诗词,丰富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