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1949年10月1日-1956年12月邮戳上时间的排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千头万绪,百废待兴。对邮政而言,当时也来不及设计、研制一整套符合新中国国情的邮政日戳。因此,邮政日戳的戳式沿用中华邮政日戳及解放区邮政日戳,并采取"凿洋文改纪年"的办法解决邮政日戳的燃眉之急。1949年10月25日华北邮政总局以业字第111号通知规定:"日戳上年、月、日、时之排列法,中文者改为年、月、日、时,由左往右排列,亚剌伯(即阿拉伯-作者注)字码按时、日、月、年,由左往右排列。"由于中华邮政和解放区邮政的邮政日戳戳式、戳面文字及年、月、日、时的排列不规范,所以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邮戳上年、月、日、时的排列也就五花八门了。
(一)时间用阿拉伯数字,按年、月、日、时顺序,由左往右排列
1.通栏式排列
(1)未标时间,按年、月、日顺序通栏排列(图1)。
(2)按年、月、日、时顺序通栏排列(图2)。
2.隔离式排列
(1)未标时间,年与月、日用一竖线隔开(图3)。
(2)年、月、日与时用一竖线隔开(图4)。
(3)时与日、月、年用一竖线隔开(图5)。
(4)按时、年、月、日顺序排列,时间前有一竖线(图6)。
(二)日期、时间用汉字
1.未标时间,年、月、日用汉字,从右往左通栏式排列(图7)。
2.年、月、日用汉字,从右往左通栏式排列(图8)。
3.年、月、日、时用汉字,日期与时间用一竖线隔开,从右往左排列(图9)。
4.年、月、日、时用汉字,通栏,从左往右排列,右边有一竖线(图10)。
5.年、月、日与时间用一竖线隔开,年、月、日用汉字,时间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往右排列(图11)。
(三)汉字、阿拉伯数字共用
1.未标时间,年份用阿拉伯数字,月、日用汉字,由左往右通栏式排列(图12)。
2.未标时间,年份用阿拉伯数字,月、日用汉字,由右往左通栏式排列(图13)。
3.年份用阿拉伯数字,月、日、时用汉字,由左往右通栏排列,时间右边有一竖线(图14)。
4.年份用阿拉伯数字,月、日、时用汉字,按时、年、月、日顺序由左往右排列,时与年、月、日用一竖线隔开(此种戳式极为罕见,图15)。
二、邮戳上的趣味时间
(一)超出24小时的时间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这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然而在邮政日戳上却有超出24小时的时间。分析其原因:每天上班时营业员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换日期字钉,字钉更换后就试戳,核对无误后,将戳盖在日戳记录簿上才使用。试戳后发现日期是对的,就没有注意时间了。也可能是更换字钉时不小心,字钉掉下来了;待重新装好后,校对时注意力主要放在年月日上。由于时间不是每天每小时都更换,出了差错也没有发现,于是就出现了26、27、29、30、31、34小时的现象。
1.邮资已付日戳超出24小时的时间(图16-19)。
2.普通邮政日戳超出24小时的时间(图20-23)。
(二)邮戳上有分秒时间
邮政部门规定,凡处理业务需要有时刻记载的,日戳上要加刻"时"字钉,并未规定要准确到分秒。随着电脑在邮政部门的广泛应用、电子邮戳的诞生,邮戳上有了分秒的记载;另外,为纪念"世纪之交、千年更始"、"百年回眸"、"新世纪第一缕阳光"以及生肖年岁尾年头的交替等,刻制了不少纪念日戳,为了尽善尽美地准确表达时间,邮戳上出现了分秒。这应该是邮戳发展史上的进步,对组织一部好的邮集大有裨益(图24-27)。
(三)时间与日期排列上的
趣味戳
如:时间与日期相同(如1993.2.1.1、1993.10.4.4)、时间比日期少1(如1996.7.2.1、1993.10.4.3);时间比日期多1(如1993.9.2.3、1995.10.4.5);再如"扁担"戳,即月与时相同而日期不同(如1996.10.7.10)等等。
1.时间与日期相同(图28-50)。
2.时间比日期少1(图51-55)。
3.时间比日期多1(图56-59)。
4."扁担"戳。即月与时相同而日期不同(如8月6日8时)(图60-62)。